一种白加黑复合路面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2-27  109



1.一种白加黑复合路面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


背景技术:

2.一、复合路面的结构与优势。
3.复合路面是指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不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我国当前应用广泛的复合式路面有两类:
4.(一)水泥混凝土复合路面。
5.水泥混凝土复合路面,是上下两层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复合而成的整体性结构。下层可采用普通混凝土、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多孔混凝土,甚至可应用非规格地方材料;上层可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或钢纤维水泥混凝土。旧混凝土面层上加铺水泥混凝土也可作复合路面。
6.(二)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
7.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是以从水泥混凝土为下面层,沥青混凝土为上面层,即在水泥混凝土面层上加铺沥青层。一般来说,下面层的水泥混凝土可采用普通混凝土、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及多孔混凝土等。此外,为改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在旧路面层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层,也视为复合路面,常称为白加黑复合路面。
8.(三)采用水泥混凝土复合路面结构,还是采用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结构,其目的都是希望通过调整路面结构的构成后,以求最大限度的提高道路的使用颜值;优化道路的使用功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9.二、白加黑复合路面,是水泥混凝土旧路提质改造的最佳选择。
10.水泥混凝土路面属刚性路面,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劣势是行车的舒适性等表面使用功能差;
11.沥青混凝土路面属柔性路面,具有平整度好、燥声小、行车舒适等优良的表面使用功能;
12.白加黑复合路面,刚柔相济、优势互补、工艺成熟、花钱不多,具有高性价比。在水泥混凝土旧路的提质改造中,已成为各级职能部门的首选方案。
13.三、反射裂缝是白加黑复合路面特有的、也是最严重的一种破坏形式。
14.(一)反射裂缝是白加黑复合路面所特有的一种病害。它是由水泥下面层上宏观不连续处(接缝与随机裂缝)在沥青上面层引发的一种裂缝(纹)。这种裂缝(纹)由沥青面层底部形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沿着沥青面层底部,由下而上缓慢而坚定地延伸、扩展,直到穿透沥青面层,反映在沥青上面层的表面;
15.(二)由于沥青面层上形成的这条裂缝的位置,直接与水泥混凝土下面层的宏观不连续处(接缝与随机裂缝)上下对应,故被称为反射裂缝;
16.(三)这种反射裂缝病害的形成与发展速度,与道路交通状况(车流量与荷载)及周边环境(气温与湿度)变化有关,短则几个月,长则1-2年,就会穿透沥青面层形成反射裂缝,
将沥青上面层按宏观不连续处(接缝与随机裂缝)的分布,分割成为独立的块状单体,使沥青上面层逐步丧失整体的结构强度,其破坏力与危害性的严重程度,让人触目惊心。
17.四、当前国内三大主流防止反射裂缝处治技术的理念是治面。
18.(一)当前国内流行的三大主流防止反射裂缝技术,各辟蹊径,各具特色。
19.国内已经实施多年的传统防反处治技术;国外引进的连续配筋防反处治技术;共振碎板防反处治技术,是当前国内流行的三大主流防反处治技术。
20.三者的处治技术与处治理念,各辟蹊径,各具特色:
21.1、传统防反处治技术:
22.从早期在水泥下面层板上铺设土工布、土工格栅、玻璃纤维格栅;到当今公认效果最佳的处治方案是在水泥下面层板上,铺设高黏度橡胶沥青碎石封层,亦称之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sami),风雨几十年,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防反处治技术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传统的防反处治技术,已逐步走近了成熟;
23.2、共振碎板防反处治技术:
24.采用共振破碎水泥下面层板块后,在破碎下面层上加铺一定厚度的水泥稳定碎石层,既作补强层又作整平层,用作加铺沥青面层的前期处理。这种由国外引进的防反处治技术,虽然引起了不少社会争议,但仍是我国应用比较多的防反处治技术;
25.3、连续配筋防反处治技术:
26.采用在水泥下面层板上直接加铺厚度不少于18cm的连续配筋水泥板块后,再加铺2-3cm层间粘结防水界面层,用作加铺沥青面层的前期处理。这种由国外引进的防反处治技术,虽然造价高昂,但对于大流量、重交通的高速公路的改造,还是一种比较稳妥的防反处治技术。
27.(二)国内三种主流防反处治技术的共同特点是治面。
28.当今国内三种主流防反处治技术,其理念与工艺各异,但殊途同归,都是通过对水泥混凝土下面层板块的整体面板上做文章,以求抑止沥青面层上反射裂缝的发生:在水泥下面层上铺设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对水泥下面层板共振碎板后,加铺一定厚度的水泥稳定碎石层;在水泥下面层板上再加铺一定厚度的连续配筋水泥板块。本发明人将这三种主流防反处治技术,统称为治面抑缝技术,即通过对水泥混凝土下面层板的板面,进行各具特色的面上处治后,以达到抑止沥青面层上反射裂缝的发生。
29.五、国内三种主流防反处治技术的劣势。
30.(一)传统防反处治技术,作为国内本土原创的一种防反处治技术,风风雨雨走过了几十年的实践与探索。
31.本发明人认为,为了抑止一种由水泥下面层上宏观构造处(接缝与随机裂缝)引发的反射裂缝病害,是否一定要在水泥混凝土下面层板上全部满铺应力吸收层呢?不仅价格不菲;施工也需要大型专用设备。当然,如果仅作为一种防反处治技术的创新探索,还是具有新意的,但是否能够有效的抑止反射裂缝的发生,还需要时间的等待与实践的验证。
32.(二)共振碎板防反处治技术,是从国外引入的一种比较成熟的防反技术,由于国情不同,该技术引入国内实施后,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33.1、用大型机械共振破碎水泥下面层板后,再在面板上加铺25-30cm厚度的水泥稳定碎石层,作为补强与整平层。技术设计很好,但造价十分昂贵,每公里的投入,少则几佰
万,多则近仟万,一般情况下,只能在国、省道干线水泥公路上实施此项技术;
34.2、用大型机械设备共振碎板时,噪声及矽尘将会对周边的人居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另外,破碎板面时,机械施工造成的振动,对沿线的建筑、公共设施及周边地块结构,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或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常因此类环保问题而引发阻工或纠纷;
35.3、采用此种技术的复合结构路面,因为相对标高要高出路旁建筑物首层地面几十公分,使该防反技术的应用有极大的局限性。如接壤集镇,毗邻民居的农村公路;车水马龙、商铺林立的城市道路;景点错落的旅游专道;纵横交错的园区,公园道路,都无法使用此项技术;
36.4、通过路面状况指数评估,同意实施白加黑复合式路面结构的水泥混凝土公路,一般来说路面的破损不很严重,板块也基本完整,大都是处于小、中修临界点的水泥公路,其路况的整体表观与颜值都很好,当采用共振碎板时,普遍认为是资源浪费,经常引起社会热议,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对该项旧路改造技术,甚至在业内都有不同的认知,而不能形成统一意见。
37.(三)连续配筋防反处治技术,也是从国外引入的一种防反处治技术,对于大流量、重交通的高速公路的改造,是一种比较稳妥的防反处治技术。
38.本发明人认为,如果从我国的国情考虑,此项技术不宜于大力推广,在实施过程中,如果用得与失衡量的话,总让人有得不偿失的感觉。
39.为了抑止反射裂缝的发生,连续配筋防反处治技术,要求在原水泥下面层上,加铺一层厚度不少于18cm的连续配筋混凝土板块后,再加铺厚度2-3cm 的层间粘结防水界面层,用作加铺沥青面层的前期处理。此种杀鸡用牛刀的防反处治技术理念,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投入大,同国家倡导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的治国理念相悖。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劣势:一是存在着资源(钢筋、水泥、砂石等)过分消耗(浪费)的弊端;二是存在着严重的环保隐患,当配筋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病害需要维修或破损严重需要重建时,对数量庞大的废弃钢筋水泥混凝土等无机材料的处理,将会给后人生态(环保)与生活(经济)两个方面都带来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4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加黑复合路面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2.一种白加黑复合路面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包括凹槽构造特征一、凹槽构造特征二、凹槽构造特征三和凹槽构造特征四:
43.所述凹槽构造特征一为在水泥道路面板接缝(含随机裂缝)上开凹槽;
44.所述凹槽构造特征二为在接缝(含随机裂缝)上所开凹槽的形状及尺寸的要求;
45.所述凹槽构造特征三为凹槽中填充材料的材质与数量的要求;
46.所述凹槽构造特征四为凹槽中填充材料后,对其上表面高度的要求。
47.优选的,所述凹槽构造特征一中的凹槽是以水泥道路面板接缝(含随机裂缝)为对称轴,将两侧路面铣刨成形状及尺寸符合要求的凹槽。
48.优选的,所述凹槽构造特征二的形状及尺寸为宽度45-50mm,深度5-6mm 的矩形凹
槽构造。
49.优选的,所述凹槽构造特征三中有关凹槽空间中填充材料的材质与数量应被六种聚合物防反材料填满,分别为d、f、g、hg、y、m六种型号。
50.优选的,所述凹槽构造特征四中有关凹槽填满六种聚合物防反材料后,其凹槽上表面的高度,不能高出水泥路面的面板,而应与水泥路面的面板平面基本相平。
5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52.一、本技术只对水泥下面层面板接缝(含随机裂缝)周边极小范围的区域进行综合处理,不破坏水泥下面层结构的稳定性,能充份保障水泥下面层面板的完整性与平整度,对提高白加黑复合路面的使用耐久性有极大的优势。
53.二、本技术对水泥下面层面板的缝(接缝与随机裂缝),进行了极有成效地防水处治,通过填满六种应力吸收功能材料的凹槽结构,使缝防水成为了面防水,能有效保障雨、雪等地表水,不能从接缝(含随机裂缝)处渗入基层,可有效保护复合路面结构的基层不会受到水损害的破坏。
54.三、本技术既不破碎水泥下面层板面;也不在水泥下面层板面上加铺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板块,因而具有以下优势:
55.防反施工过程中,既不会对人居、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对道路毗邻的房屋、公共设施及相邻的地块结构造成物理破坏;
56.防反施工完成后,不会增加复合结构路面的相对标高,对接壤集镇,毗邻民居的农村道路;商铺林立的城市道路;景点接壤的景区道路;厂房毗邻的园区(开发区)道路,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57.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的理念及工艺,符合国家倡导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的发展理念。
58.四、本技术通过凹槽结构有效地封闭了水泥下面层板面上的渗水通道(接缝与随机裂缝);对水泥下面层结构的稳定性、水泥面板的整体性与平整度,均未破坏而保持着原状,为白加黑复合路面沥青面层的薄层铺设,提供了技术的可行性与方案的可选择性。
59.五、本技术可为使用年久的白加黑复合路面反射裂缝病害的维修,提供高性价比的选择。
附图说明
6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6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62.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63.一种白加黑复合路面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是白加黑复合路面防止反射裂缝的一种全新的技术,它包括如下部份:
64.一、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简介
65.白加黑复合路面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在反射裂缝的致病机理及防治技术(工艺)上,独辟蹊径,专业治缝,自成一体,特色鲜明,具有简便、经济、优质、绿色四大优势,是我国白加黑复合路面,防止反射裂缝技术领域的一种新理念与新探索;
66.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只对接缝(含随机裂缝)两侧极小范围的区域进行综合处理,既能保障水泥下面层面板的完整性与平整度;也不会增加复合路面结构的相对标高,对农村道路,城市(际)道路,景区道路,园区道路的水泥旧路提质改造,具有独特的优势。
67.二、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的三大理念
68.(一)理念一:独辟蹊径,专业治缝。即通过十道工序和六种应力吸收功能材料的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组合拳式的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覆盖在水泥下面层面板的缝(横缝,纵缝,胀缝及随机裂缝)上,直接消除水泥下面层板面上的横缝、纵缝、胀缝及随机裂缝,或称宏观不连续处,,就能有效地抑止沥青混凝土面层上反射裂缝的发生。
69.1、实践表明,沥青混凝土面层上的反射裂缝,都发生在水泥下面层板上缝(接缝与随机裂缝)的对应处,因此,水泥下面层板上的缝,应该是发生反射裂缝的关联体,也是防反处治中的关键。抓住关联体这一关键,直接在水泥下面层板面的缝(接缝与随机裂缝)上进行防反综合处治,应该是性价比最高,工艺最简便的防反处治技术;
70.2、为了防止反射裂缝的发生,当今国内三大主流防反技术的理念,各辟蹊径,各具特色:传统防反处治技术,公认效果最佳的处治方案是在水泥下面层板上,铺设高黏度橡胶沥青碎石封层,亦称之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sami);共振碎板防反处治技术,则采用共振破碎水泥下面层板块后,再在破碎的下面层板块上,加铺一定厚度的水泥稳定碎石层,作为补强及整平层;连续配筋防反处治技术,更是直接在下面层板块上,加铺连续配筋水泥板块。事实上,三者虽然技术各异,工艺不同,但防反技术理念的实质,都是采用不同的技术(工艺)途径,消除了下面层板面上的缝(接缝与随机裂缝),或称宏观不连续处,才能有效地抑止反射裂缝的发生;
71.3、常言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本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在反射裂缝的致病机理及防治技术(工艺)上,独辟蹊径,专业治缝,自成一体,特色鲜明,具有简便、经济、优质、绿色四大优势,是我国白加黑复合路面,防止反射裂缝技术领域的一种新理念与新探索。
72.(二)理念二:白加黑复合路面反射裂缝病害的破坏机理十分复杂,既涉及到温度、荷载引发的破坏;也与水泥下面层板底的病变有关联,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一两种材料和简单的工艺过程,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它必须通过多道工序,多种应力吸收功能材料,刚柔相济、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组合拳式的多功能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以吸收各种破坏应力对沥青面层的破坏,才能有效抑止反射裂缝的发生。
73.1、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
74.以接缝(含随机裂缝)为对称轴,用专用铣刨机将接缝两侧路面,铣刨成宽度45-50mm,深度5-6mm的矩形凹槽。再按十道防反工序的要求,先后填入六种应力吸收功能材料,使凹槽空间被六种应力吸收功能材料(d、f、g、 hg、y、m六种型号)填满,成为其上表面与路面基本相平的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见图一、图二)。
75.2、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具备三大特点
76.(1)技术功能全面。
77.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中的六种应力吸收功能材料不含沥青,都由聚合物(高分子)材料组成。这六种聚合物材料,刚柔相济、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在凹槽中组成一个组合拳式的防反材料构造,在抗弯曲、抗压缩、抗拉伸、与水泥混凝土下面层面板粘结等方面,均具有极优的技术性能。既能有效吸收由温度变化引起板面胀缩的水平应力;又能有效吸收车辆荷载通行时引发的剪切与弯拉应力,可充份地、长时间地保持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不会受到破坏;
78.(2)结构稳定耐久。
79.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结构稳定耐久,在湿(雨、雪地表水浸泡)、热(阳光辐射热)、物理(荷载压力传递)、化学(酸、碱、盐溶液浸泡) 等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不溶解、不挥发、不变形;
80.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高温摄氏190度,低温摄氏零下30度,不熔化、不脆裂、不破坏,并能保持技术性能。不仅为沥青面层铺设时,提供了技术保障;也能保障凹槽构造遭遇低温极端天气时,仍能保持正常功能;
81.(3)材料绿色环保。
82.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的六种应力吸收功能材料,均由绿色环保的聚合物(高分子)材料组成,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无毒害。
83.3、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的表面,不能高出水泥下面层板面,必须与水泥下面层面板基本相平。
84.能有效保障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平整度;可提高复合路面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可减少行车的燥声;可提高沥青面层的美观度;能有效保障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不会破坏;
85.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同下面层板面基本相平,可保障水泥下面层板面的平整度,能为沥青面层实施薄层铺设,提供质量的基础保障。
86.(三)理念三: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与接缝两侧相邻板块注浆工艺同步实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应是工艺最简,效果最佳,性价比最高的防止反射裂缝技术。
87.1、水泥下面层出现板块脱空,交通荷载引发接缝两侧相邻板块产生的弯沉差,是破坏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结构的直接原因。
88.白加黑复合路面结构中,若水泥下面层出现板块脱空,车轮荷载经过接缝(含裂缝)时,在车轮荷载作用于板缝一侧时,引发接缝两侧相邻板块产生的弯沉差,是破坏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的直接原因;
89.如果对水泥下面层接缝两侧的相邻板块,通过板底注浆工艺,控制两板之间的弯沉差值指标,就能有效保障水泥下面层上的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结构不被破坏;
90.2、板块脱空是我国水泥混凝土旧路,最普遍,最具隐蔽性,也是危害性最大的病害。
91.提出以上的论断,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的结论:
92.(1)接缝的设置,是水泥混凝土道路结构设计中的薄弱环节(或称作先天不足部位),它为雨、雪等地表水浸入基层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是产生板块脱空病害的重要诱因。
93.地表水通过接缝(含随机裂缝)渗入水泥路面底部,到达基层的弱化部位和脱空处
后,在行车荷载作用下,通过冲刷和泵吸,将携带着基层的颗粒材料,从面板的接缝和裂缝处挤出,形成唧泥或冒浆。经年累月,日积月累,将会不断加剧基层的弱化部位和脱空处,而逐步形成板块脱空病害;
94.(2)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和公路交通性质的变化(流量与荷载),水泥混凝土板块材料,在荷载作用下出现的塑性变形,会逐渐不能完全恢复而长期存留于基层中,形成局部支撑条件弱化或脱空。
95.事实上,由于材料和施工的非均匀性,这种水泥混凝土板块材料塑性变形不能完全恢复的病变,将具有多发性和不可预测性;
96.(3)由于缺乏系统有效的板块脱空病害甄别手段和处治技术,致使路面不能得到有效和及时的养护与维修,是造成水泥旧路板块脱空病害高发的最大原因。
97.事实上,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一定的年限后,会出现板块脱空的先兆:如接缝两侧相邻板块错台;板面出现细微裂缝;雨后路面出现唧泥或冒浆等症状。如能及时养护维修,就能有效控制板块脱空病害的恶性发展。由于认知或经费等原因,当水泥旧路出现板块脱空先兆迹象时,一般情况下,都未能引起重视并及时处治,以致发现板块脱空病害时,已病入膏肓而无可救药了;
98.(4)大量资料表明: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的多种破坏,皆是由板块脱空所致。可以说,板块脱空病害,是我国水泥混凝土旧路最普遍,最具隐蔽性,也是危害性最大的病害。
99.3、贝克曼梁检测设备及检测技术,已不能完全而真实地反映出水泥路面板块脱空的病变。
100.1953年由美国人发明的贝克曼梁弯沉检测设备及技术,至今已经过了近七十年的变迁。当今,我国公路交通的性质(流量与荷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贝克曼梁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技术,已不能完全反映出水泥路面板块脱空的真实状况了。面对现实,我们只能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我国公路交通的发展现状和技术进步;
101.4、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与接缝两侧相邻板块注浆工艺同步实施,是白加黑复合路面防止反射裂缝技术,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新形势下的一种新的理念与新的探索。
102.三、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的七大技术优势
103.(一)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只对水泥下面层面板接缝(含随机裂缝)周边极小范围的区域进行综合处理,不破坏水泥下面层结构的稳定性,能充份保障水泥下面层面板的完整性与平整度,对提高白加黑复合路面的使用耐久性有极大的优势。
104.(二)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对水泥下面层面板的缝(接缝与随机裂缝),进行了极有成效地防水处治,通过填满六种应力吸收功能材料的凹槽结构,使缝防水成为了面防水,能有效保障雨、雪等地表水,不能从接缝 (含随机裂缝)处渗入基层,可有效保护复合路面结构的基层不会受到水损害的破坏。
105.(三)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既不破碎水泥下面层板面;也不在水泥下面层板面上加铺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板块,因而具有以下优势:
106.1、防反施工过程中,既不会对人居、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对道路毗邻的房屋、公共设施及相邻的地块结构造成物理破坏;
107.2、防反施工完成后,不会增加复合结构路面的相对标高,对接壤集镇,毗邻民居的
农村道路;商铺林立的城市道路;景点接壤的景区道路;厂房毗邻的园区(开发区)道路,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108.3、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的理念及工艺,符合国家倡导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的发展理念。
109.(四)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通过凹槽结构有效地封闭了水泥下面层板面上的渗水通道(接缝与随机裂缝);对水泥下面层结构的稳定性、水泥面板的整体性与平整度,均未破坏而保持着原状,为白加黑复合路面沥青面层的薄层铺设,提供了技术的可行性与方案的可选择性。
110.(五)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可为使用年久的白加黑复合路面反射裂缝病害的维修,提供高性价比的选择。
111.白加黑复合路面使用年久后,在某路段或某一单幅沥青面层出现反射裂缝病害时,可采用本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进行维修,在工艺、造价、工期、效果、环保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不失为一种高性价比的选择。
112.具体技术(工艺)操作流程如下:
113.1、对出现反射裂缝病害路段(或单幅)的沥青上面层,铣(刨)除厚度 4-5cm;
114.2、根据反射裂缝的分布情况,参考该路段公路交通性质(流量与荷载),对产生反射裂缝病害的水泥下面层板缝(横缝与纵缝)的两侧板块,进行注浆处理;
115.3、采用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对注浆处理后的水泥下面层板缝(接缝与随机裂缝),进行综合防反处治;
116.4、在综合处治后的沥青面层上,加铺4-5cm厚度新的沥青面层,将使该病害路段(或单幅),病害消除,功能恢复,整旧如新。
117.(六)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能为复杂的施工环境提供便利性。
118.轻型机械施工,人机结合操作,简便、灵活、安全、高效;并能同沥青面层铺设同步、交叉进行;
119.本防反处治工作面完成,养护24小时后,防反工作面即可在较长时间内开放交通,对全路后续施工可提供极大的便利。
120.(七)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技术功能稳定,材料绿色环保。
121.1、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施工后的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技术功能稳定,在湿(雨雪地表水)、热(阳光辐射热)、物理(荷载压力传递)、化学(酸、碱、盐溶液浸泡)等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不溶解、不挥发、不变形;
122.2、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高温摄氏190度,低温摄氏零下30度,不熔化、不脆裂、不破坏,并能保持技术性能。不仅为沥青面层铺设时,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向寒冷地区推广,提供了技术的可行性。
123.3、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的六种应力吸收功能材料,均由绿色环保的聚合物(高分子)材料组成,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无毒害;
124.四、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的实施操作:
125.本发明白加黑复合路面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通过十道工序和六种应力吸收功能材料的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在复合路面的水泥下面层面板上,紧紧抓住缝(接缝与随机裂缝)这一关键,形成一个组合拳式的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可以有效地解决好反射
裂缝的问题。具体实务操作如下:
126.1、第一道工序:清扫面板。
127.用吹风机清扫(除)水泥下面层面板上的砂石及杂物;
128.2、第二道工序:铣刨缝槽。
129.以水泥下面层板上的接缝(含面板上随机裂缝)为对称轴,用人工操作的轻型铣刨机,将接缝(含随机裂缝)两侧路面铣刨成宽度45-50mm,深度 5-6mm矩形凹槽;
130.3、第三道工序:吹净凹槽。
131.将凹槽及凹槽两旁道面上的泥砂及垃圾吹净,并保持干燥;
132.4、第四道工序:喷涂应力吸收d型功能材料。
133.用轻型专用设备,将应力吸收d型功能材料(见图二d),喷遍凹槽,不留盲区(含凹槽两壁);
134.5、第五道工序:灌涂应力吸收f型功能材料;粘贴应力吸收g型功能材料。
135.用小型专用设备,将应力吸收f型功能材料(见图二f)涂遍凹槽(含凹槽两壁),涂布厚度控制在1.0-1.5mm;涂布完成后,立即将应力吸收g型功能材料(见图二g),以缝为对称粘贴在f型功能材料的涂层上,通过刮涂、压实,使g型功能材料与f型功能材料紧密粘合成为整体;
136.6、第六道工序:喷涂应力吸收hg型功能材料。
137.用轻型专用设备,将应力吸收hg型功能材料(见图二hg)喷遍凹槽,覆盖f型与g型两种功能材料紧密粘合的整体结构;
138.7、第七道工序:灌涂应力吸收y型功能材料。
139.(1)用小型专用设备,将应力吸收y型功能材料(见图二y)灌涂在hg 型功能材料的表面上,让凹槽充满,成为由d、f、g、hg、y五种功能材料构成的应力吸收功能材料组合;
140.(2)凹槽充满后,即时用专用设备将黑金砂(或硅砂)覆盖在应力吸收功能材料组合的表面上,形成表面平整,宽度约12cm左右,与路面基本相平的黑金砂(或硅砂)薄层;
141.8、第八道工序:吹净黑金砂(或硅砂)薄层表面上的尘土及垃圾,保持薄层干燥。
142.9、第九道工序:喷涂应力吸收m型界面功能材料。
143.将应力吸收m型界面功能材料(见图二m),喷涂在干净干燥的黑金砂(或硅砂)薄层上,使凹槽成为由d、f、g、hg、y、m六种应力吸收功能材料组合而成,表面覆盖黑金砂(或硅砂)薄层,宽度约12cm左右,并与下面层面板基本相平的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
144.10、第十道工序: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的养护。
145.缝槽式防反材料凹槽构造形成后,常温下养护24小时,即可开放交通,若高于或低于常温,可酌情缩短或延长养护时间。
146.五、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的六大应用领域:
147.总的来说,凡在水泥混凝土面板上,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技术(工艺)方式,都属于本发明的技术应用领域。
148.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六个大的方面:
149.(一)各种等级的水泥混凝土道路:
150.1、高等级道路:含高速公路、专用公路、服务区等;
151.2、普通道路:含国、省、市、县四级公路网络及桥隧;
152.3、城市道路:含城市街道路网及桥隧、高架路;
153.4、农村道路:含县、乡(镇)、村(庄)、组(队)四级公路网络及桥隧;
154.(二)各级各类机场道路:各种等级的军用、民用、商用、通用机场的跑道、滑行道、联络道、停机坪及场内交通道路;
155.(三)旅游区专用道路:含各级各类旅游区专用道路网络及桥隧;
156.(四)各级各类开发区专用道路:含各级各类开发区专用道路网络及桥隧;
157.(五)各级各类园区专用道路:各种等级的城市公园、动物公园、植物公园、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公园(区)等园、区内的专用道路;
158.(六)其它道路:
159.1、桥梁、隧道:各种等级公路的桥梁、隧道、涵洞等;
160.2、水利、电力:各种等级水利、电力建设的坝区、电站、水库、防洪堤坝等;
161.3、地铁、高铁:高速铁路建设的道面、站坪等。
16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白加黑复合路面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中的防反材料凹槽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凹槽构造特征一、凹槽构造特征二、凹槽构造特征三和凹槽构造特征四:所述凹槽构造特征一为在水泥道路面板接缝(含随机裂缝)上开凹槽;所述凹槽构造特征二为在接缝(含随机裂缝)上所开凹槽的形状及尺寸的要求;所述凹槽构造特征三为凹槽中填充材料的材质与数量的要求;所述凹槽构造特征四为凹槽中填充材料后,对其上表面高度的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加黑复合路面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中的防反材料凹槽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构造特征一中的凹槽,是以水泥道路面板接缝(含随机裂缝)为对称轴,将两侧路面铣刨成形状及尺寸符合要求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加黑复合路面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中的防反材料凹槽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构造特征二的形状及尺寸为宽度45-50mm,深度5-6mm的矩形凹槽构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加黑复合路面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中的防反材料凹槽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构造特征三中有关凹槽空间中填充材料的材质与数量应被六种聚合物防反材料填满,分别为d、f、g、hg、y、m六种型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加黑复合路面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中的防反材料凹槽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构造特征四中有关凹槽填满六种聚合物防反材料后,其凹槽上表面的高度,不能高出水泥路面的面板,而应与水泥路面的面板平面基本相平。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加黑复合路面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在反射裂缝的致病机理及防治技术(工艺)上,独辟蹊径,专业治缝,自成一体,特色鲜明,具有简便、经济、优质、绿色四大优势,是我国白加黑复合路面,防止反射裂缝技术领域的一种新理念与新探索;缝槽式防止反射裂缝技术,只对接缝(含随机裂缝)两侧极小范围的区域进行综合处理,既能保障水泥下面层板的完整性与平整度;也不会增加复合路面结构的相对标高,对农村道路,城市(际)道路,景区道路,园区道路及机场道(路)面的水泥旧路提质改造,具有独特的优势。有独特的优势。有独特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罗正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罗正宇
技术研发日:2022.06.13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