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轴套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0-04  110



1.本发明属于轴套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弹性轴套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常见轴套产品的外形为直筒型的刚性结构,加工流程涉及冶炼、车削。此类轴套的产品多由铜或其他有色金属制成。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加工过程中的废料和切削液对环境造成污染;装配了此类轴套的设备,若在运行时受到外部冲击力,则可能出现销轴抱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轴套及其制作工艺。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性轴套,包括金属带,金属带螺旋状卷曲成侧壁连续的轴套,且金属带的侧壁上等间距开设有油槽。
5.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带的制作材料为弹簧钢。
6.进一步地,所述油槽为半径5mm的圆弧,且深度为0.8mm,两个相邻油槽的间距为25.4mm。
7.一种弹性轴套的制作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
8.第一步、扎制金属带:对方料做冷轧加工,制成扁平的条形金属带;
9.第二步、开油槽:使用开槽设备对金属带进行单边等距开槽加工;
10.第三步、卷筒:使用卷板机对金属带进行卷筒加工,将金属带卷曲成金属筒;
11.第四步、切割:按轴套长度需求对金属筒进行切割;
12.第五步、整形、淬火:将金属筒人工整形至内外径均匀的轴套,对轴套做淬火处理;
13.第六步、定型、附加回火:对轴套按预设尺寸进行定型,随后做附加回火处理;
14.第七步、初次磨削:粗磨轴套的内径和外径;
15.第八步、二次附加回火:对粗磨后的轴套做附加回火处理;
16.第九步、二次磨削:对套圈的内径和外径反复做精磨处理,直至套圈的尺寸达到预设的精度;
17.第十步、光饰处理:使用光饰机对套圈做光饰处理;
18.第十一步、清洗、退磁、防锈、包装:对光饰处理后的轴套依次做清洗、退磁、防锈处理,最后对轴套产品做包装。
19.进一步地,第二步中所开的油槽为半径5mm的圆弧,且深度为0.8mm,两个相邻油槽的间距为25.4mm。
20.进一步地,第三步中的卷制角度为15
°

21.进一步地,第五步中的淬火处理后,轴套的洛氏硬度达到53-56hrc。
22.进一步地,第六步中的回火温度为230℃。
23.进一步地,第八步中的回火温度为285℃。
24.进一步地,第十步中光饰处理后的轴套,其表面粗糙度达到ra0.15-0.2。
25.使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6.1、本轴套选用高性能弹簧钢作为原材料,相较于市面上常见的铜或其他有色金属轴套,由于钢料的原料冶炼过程没有环境污染,故本轴套加工生产过程更加绿色环保;
27.2、由于高性能弹簧钢的使用性能优于铜合金,故本轴套具有更强的耐磨性,使用寿命更长;
28.3、本轴套通过金属带的螺旋结构实现弹性效果,在受到外部冲击力时,会减缓销轴的冲击力,解决了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销轴抱死的问题。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油槽的尺寸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金属带的卷制角度示意图。
32.附图标记包括:1-金属带;2-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34.参照图1-图3,一种弹性轴套,包括金属带1,金属带螺旋状卷曲成侧壁连续的轴套,且金属带1的侧壁上等间距开设有油槽2。
35.油槽2用于引导外部润滑油渗入轴套内部,相当于常见铜套产品中油线的作用。
36.优选地,金属带1宽12.8mm,厚2.8mm。
37.所述金属带1的制作材料为弹簧钢。
38.优选地,弹簧钢选用50crva合金弹簧钢。
39.所述油槽2为半径5mm的圆弧,且深度为0.8mm,两个相邻油槽2的间距为25.4mm。
40.一种弹性轴套及其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41.第一步、扎制金属带1:对金属方料做冷轧加工,制成扁平的条形金属带1;本实施例中金属带1的宽厚比为12.8mm:2.8mm,但金属带1的具体外形尺寸不仅限于此,可按具体需求做设计调整;
42.第二步、开油槽2:使用专利号:cn201611006607.6所公开的轧制开槽设备对金属带1进行单边等距扎槽加工,槽为r5
×
0.8的弧形槽(半径5mm深度0.8mm的弧形槽),两个相邻油槽2的间距为25.4mm(1英寸);
43.第三步、卷筒:使用卷板机对金属带1进行卷筒加工,本实施例中以15
°
倾角卷制成金属筒,其具体卷制角度可根据实际需求重新计算调整;
44.本卷筒工序采用冷轧式卷筒工艺,卷筒过程中不对金属带1进行加热,有效避免合金内复合元素的流失,使产品更耐用、耐磨、使用寿命更长。
45.第四步、切割:使用切管机按长度需求对钢筒进行切割;
46.第五步、整形、淬火:将金属筒人工整形至内外径均匀的轴套,对轴套做淬火处理,轴套淬火后的洛氏硬度应达到53-56hrc;
47.第六步、定型、附加回火:对轴套按预设尺寸进行定型,随后做第一次附加回火处
理,回火温度为230℃;
48.第七步、初次磨削:将轴套装在紧度适中的胎具上,使用磨床对其内表面和外表面做粗磨处理;
49.第八步、二次附加回火:对粗磨后的轴套做第二次附加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285
°
,此次回火处理的目的是稳定产品的金相组织,使其不断裂,不变形,使弹簧钢达到最佳弹性区,增加其韧性和耐磨性;
50.第九步、二次磨削:对套圈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做粗磨、细磨、精磨和超精磨四道磨削处理,使其达到预设的精度;
51.第十步、光饰处理:使用振动式光饰机,采用粗细两种光饰材料对轴套进行粗细两次光饰处理,每次时长4小时左右,使其表面粗糙度达到ra0.15-0.2范围内。
52.第十一步、清洗、退磁、防锈、包装:使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轴套;使用常规退磁手段对轴套做退磁处理;在轴套做外部涂抹防锈剂或浸油等防锈处理后,产品成型;最后对轴套产品做包装。
53.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弹性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带,金属带螺旋状卷曲成侧壁连续的轴套,且金属带的侧壁上等间距开设有油槽。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弹性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的制作材料为弹簧钢。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弹性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为半径5mm的圆弧,且深度为0.8mm,两个相邻油槽的间距为25.4mm。4.一种弹性轴套的制作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扎制金属带:对方料做冷轧加工,制成扁平的条形金属带;第二步、开油槽:使用开槽设备对金属带进行单边等距开槽加工;第三步、卷筒:使用卷板机对金属带进行卷筒加工,将金属带卷曲成金属筒;第四步、切割:按轴套长度需求对金属筒进行切割;第五步、整形、淬火:将金属筒人工整形至内外径均匀的轴套,对轴套做淬火处理;第六步、定型、附加回火:对轴套按预设尺寸进行定型,随后做附加回火处理;第七步、初次磨削:粗磨轴套的内径和外径;第八步、二次附加回火:对粗磨后的轴套做附加回火处理;第九步、二次磨削:对套圈的内径和外径反复做精磨处理,直至套圈的尺寸达到预设的精度;第十步、光饰处理:使用光饰机对套圈做光饰处理;第十一步、清洗、退磁、防锈、包装:对光饰处理后的轴套依次做清洗、退磁、防锈处理,最后对轴套产品做包装。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弹性轴套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开的油槽为半径5mm的圆弧,且深度为0.8mm,两个相邻油槽的间距为25.4mm。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弹性轴套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的卷制角度为15
°
。7.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弹性轴套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的淬火处理后,轴套的洛氏硬度达到53-56hrc。8.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弹性轴套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第六步中的回火温度为230℃。9.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弹性轴套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第八步中的回火温度为285℃。10.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弹性轴套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第十步中光饰处理后的轴套,其表面粗糙度达到ra0.15-0.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轴套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弹性轴套及其制作工艺。本弹性轴套包括螺旋状卷曲成轴套的金属带和油槽,其中,金属带的材质为弹簧钢;本轴套制作工艺的步骤为:第一步、扎制金属带;第二步、开油槽;第三步、卷筒;第四步、切割;第五步、整形、淬火;第六步、定型、附加回火;第七步、初次磨削;第八步、二次附加回火;第九步、二次磨削;第十步、光饰处理;第十一步、清洗、退磁、防锈、包装。本轴套选用高性能弹簧钢作为原材料,钢料的原料冶炼过程没有环境污染,加工生产过程更加绿色环保;本轴套的螺旋结构实现弹性效果,在受到外部冲击力时,会减缓销轴的冲击力,解决了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销轴抱死的问题。现销轴抱死的问题。现销轴抱死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蒋成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营口国宏轴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7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54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