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

专利2023-02-01  140



1.本发明涉及车路协同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


背景技术:

2.车路协同是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全方位实施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其中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需要对安装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辆提前进行道路多种环境信息的转换。
3.然而现有的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大多功能过于单一,同时无法对道路行人位置走向进行实时的侦测和定位工作,同时设备本体节能性任然较差,同时在对未安装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辆无法进行道路信息的传递工作,从而大大影响行人和驾驶员的生命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设备无法对道路行人位置走向进行实时的侦测和定位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设备本体节能较差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设备在对未安装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辆无法进行道路信息传递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盒,所述连接盒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连接盒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盒至安装盒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侧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安装盘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光照强度感应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风速检测器,所述支撑柱前端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铰接连接有第一防护门,所述安装架后端中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前端外壁的上部设置有温度检测头,所述安装座前端外壁的中部设置有pm2.5检测头,所述安装座前端外壁的下部设置有湿度检测头,所述支撑柱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中央处理器,所述支撑柱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仪、pm2.5检测仪、湿度检测仪、红外热成像仪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所述第一连接杆上部的外壁均固
定连接有多个红外热成像检测头;所述支撑柱一侧的外壁铰接连接有第二防护门,所述支撑柱一侧外壁的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摄像头和车数计数器,所述支撑柱后端中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显示面板。
6.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均开设有安装孔。
7.优选的,所述安装盘内部的底面均开设有多个漏水孔。
8.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前端下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安装盒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上端面与加强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网,所述安装架远离第一防护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网。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外壁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警示条,所述支撑柱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均固定连接有警示灯。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一侧外壁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防盗把手。
12.优选的,所述温度检测仪、pm2.5检测仪、湿度检测仪、红外热成像仪、无线信号传输模块、车数计数器、显示面板、光照强度感应器和伺服电机均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
13.优选的,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通过安装孔使底座稳定的与地面接触,当安装完成后,光照强度感应器可以实时监测太阳光照的方向和角度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伺服电机,使伺服电机带动安装盘和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转动,使太阳能电池板实时朝向太阳光照的位置,同时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蓄电池的内部存储;s2.再通过温度检测头可以将检测温度的实时数据上传到温度检测仪,通过pm2.5检测头可以将检测环境颗粒物的实时数据上传到pm2.5检测仪,通过湿度检测头可以将检测空气湿度的实时数据上传湿度检测仪;s3.然后通过中央处理器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可以对风速检测器、温度检测仪、pm2.5检测仪、和湿度检测仪所测得的数据提前向过往安装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辆进行数据上传;s4.同时通过红外热成像检测头可以将测得来往行人的数据上传到红外热成像仪;s5.再通过中央处理器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可以将红外热成像仪收到的数据提前向过往安装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辆进行数据上传,使车主可以及时的了解道路行人的走向情况;s6.通过中央处理器可以将多种数据进行总和并通过显示面板进行多种数据的显示,使未安装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辆和行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的了解该路段环境的多种信息。
14.(三)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该装置通
过光照强度感应器可以实时监测太阳光照的方向和角度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伺服电机,使伺服电机带动安装盘和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转动,使太阳能电池板实时朝向太阳光照的位置,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受光时间并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电能转换的效率,从而大大提高该设备的节能性和实用性。
15.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该装置通过温度检测头可以将检测温度的实时数据上传到温度检测仪,通过pm2.5检测头可以将检测环境颗粒物的实时数据上传到pm2.5检测仪,通过湿度检测头可以将检测空气湿度的实时数据上传湿度检测仪,然后通过中央处理器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可以对风速检测器、温度检测仪、pm2.5检测仪、和湿度检测仪所测得的数据提前向过往安装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辆进行数据上传,从而使往来的车辆可以提前知道该道路环境的多种信息,大大的提高了该设备与车辆协同的智能化,也有利于司机提前对路段环境进行了解并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16.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该装置通过红外热成像检测头可以将测得来往行人的数据上传到红外热成像仪,再通过中央处理器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可以将红外热成像仪收到的数据提前向过往安装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辆进行数据上传,使车主可以及时的了解道路行人的走向情况,从而达到了提前预警的效果,使司机可以根据行人的动向提前加速,从而提高了行人和司机的生命安全。
17.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该装置通过中央处理器可以将多种数据进行总和并通过显示面板进行多种数据的显示,使未安装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辆和行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的了解该路段环境的多种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轴测图;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架轴测图;图3为本发明的支撑柱轴测图;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盒正剖图;图5为本发明的连接盒正剖图;图6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9.其中,1、底座;2、安装孔;3、连接盒;4、蓄电池;5、支撑柱;6、第一连接杆;7、安装盒;8、伺服电机;9、第二连接杆;10、固定杆;11、安装盘;12、光照强度感应器;13、太阳能电池板;14、漏水孔;15、加强杆;16、滑动槽;17、滑动块;18、第三连接杆;19、风速检测器;20、安装架;21、第一防护门;22、防盗把手;23、第一防护网;24、第二防护网;25、安装座;26、温度检测头;27、pm2.5检测头;28、湿度检测头;29、中央处理器;30、安装板;31、温度检测仪;32、pm2.5检测仪;33、湿度检测仪;34、红外热成像仪;35、无线信号传输模块;36、红外热成像检测头;37、第二防护门;38、摄像头;39、车数计数器;40、警示灯;41、安装框;42、显示面板;43、警示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盒3,连接盒3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4,连接盒3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支撑柱5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6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盒7,安装盒7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8,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安装盒7至安装盒7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9一侧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远离第二连接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11,安装盘11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太阳能电池板13,安装盘11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光照强度感应器12,通过太阳能电池板13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在蓄电池4的内部进行存储,从而提高了该设备的节能性;第二连接杆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18,第三连接杆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风速检测器19,支撑柱5前端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0,安装架20的一侧铰接连接有第一防护门21,安装架20后端中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5,安装座25前端外壁的上部设置有温度检测头26,安装座25前端外壁的中部设置有pm2.5检测头27,安装座25前端外壁的下部设置有湿度检测头28,支撑柱5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中央处理器29,支撑柱5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0,安装板30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仪31、pm2.5检测仪32、湿度检测仪33、红外热成像仪34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35,第一连接杆6上部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红外热成像检测头36,通过中央处理器29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35可以将红外热成像仪34收到的数据提前向过往安装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辆进行数据上传,使车主可以及时的了解道路行人的走向情况,从而达到了提前预警的效果,使司机可以根据行人的动向提前加速,从而提高了行人和司机的生命安全;支撑柱5一侧的外壁铰接连接有第二防护门37,支撑柱5一侧外壁的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摄像头38和车数计数器39,支撑柱5后端中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框41,安装框4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显示面板42,通过中央处理器29可以将多种数据进行总和并通过显示面板42进行多种数据的显示,使未安装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辆和行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的了解该路段环境的多种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能。
22.底座1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均开设有安装孔2,安装盘11内部的底面均开设有多个漏水孔14,固定杆10前端下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杆15,安装盒7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16,滑动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7,滑动块17的上端面与加强杆1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一防护门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网23,安装架20远离第一防护门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网24,第一连接杆6外壁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警示条43,支撑柱5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均固定连接有警示灯40,第一防护门21和第二防护门37一侧外壁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防盗把手22,温度检测仪31、pm2.5检测仪32、湿度检测仪33、红外热成像仪34、无线信号传输模块35、车数计数器39、显示面板42、光照强度感应器12和伺服电机8均与中央处理器29电性连接。
23.该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通过安装孔2使底座1稳定的与地面接触,当安装完成后,光照强度感应器12可以实时监测太阳光照的方向和角度并通过中央处理器29控制伺服电机8,使伺服电机8带动安装盘11和太阳能电池板13进行转动,使太阳能电池板13实时朝向太阳光照的位置,同时太阳能电池板13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蓄电池4的内部存储;s2.再通过温度检测头26可以将检测温度的实时数据上传到温度检测仪31,通过pm2.5检测头27可以将检测环境颗粒物的实时数据上传到pm2.5检测仪32,通过湿度检测头28可以将检测空气湿度的实时数据上传湿度检测仪33;s3.然后通过中央处理器29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35可以对风速检测器19、温度检测仪31、pm2.5检测仪32、和湿度检测仪33所测得的数据提前向过往安装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辆进行数据上传;s4.同时通过红外热成像检测头36可以将测得来往行人的数据上传到红外热成像仪34;s5.再通过中央处理器29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35可以将红外热成像仪34收到的数据提前向过往安装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辆进行数据上传,使车主可以及时的了解道路行人的走向情况;s6.通过中央处理器29可以将多种数据进行总和并通过显示面板42进行多种数据的显示,使未安装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辆和行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的了解该路段环境的多种信息。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盒(3),所述连接盒(3)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4),所述连接盒(3)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盒(7),所述安装盒(7)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8),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安装盒(7)至安装盒(7)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9)一侧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远离第二连接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11),所述安装盘(11)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太阳能电池板(13),所述安装盘(11)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光照强度感应器(12);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18),所述第三连接杆(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风速检测器(19),所述支撑柱(5)前端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0),所述安装架(20)的一侧铰接连接有第一防护门(21),所述安装架(20)后端中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5),所述安装座(25)前端外壁的上部设置有温度检测头(26),所述安装座(25)前端外壁的中部设置有pm2.5检测头(27),所述安装座(25)前端外壁的下部设置有湿度检测头(28),所述支撑柱(5)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中央处理器(29),所述支撑柱(5)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0),所述安装板(30)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仪(31)、pm2.5检测仪(32)、湿度检测仪(33)、红外热成像仪(34)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35),所述第一连接杆(6)上部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红外热成像检测头(36);所述支撑柱(5)一侧的外壁铰接连接有第二防护门(37),所述支撑柱(5)一侧外壁的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摄像头(38)和车数计数器(39),所述支撑柱(5)后端中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框(41),所述安装框(4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显示面板(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均开设有安装孔(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11)内部的底面均开设有多个漏水孔(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0)前端下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杆(15),所述安装盒(7)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16),所述滑动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7),所述滑动块(17)的上端面与加强杆(1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门(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网(23),所述安装架(20)远离第一防护门(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网(2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6)外壁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警示条(43),所述支撑柱(5)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均固定连接有警示灯(4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门(21)和第二防护门(37)一侧外壁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防盗把手(2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仪(31)、pm2.5检测仪(32)、湿度检测仪(33)、红外热成像仪(34)、无线信号传输模块(35)、车数计数器(39)、显示面板(42)、光照强度感应器(12)和伺服电机(8)均与中央处理器(29)电性连接。9.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通过安装孔(2)使底座(1)稳定的与地面接触,当安装完成后,光照强度感应器(12)可以实时监测太阳光照的方向和角度并通过中央处理器(29)控制伺服电机(8),使伺服电机(8)带动安装盘(11)和太阳能电池板(13)进行转动,使太阳能电池板(13)实时朝向太阳光照的位置,同时太阳能电池板(13)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蓄电池(4)的内部存储;s2.再通过温度检测头(26)可以将检测温度的实时数据上传到温度检测仪(31),通过pm2.5检测头(27)可以将检测环境颗粒物的实时数据上传到pm2.5检测仪(32),通过湿度检测头(28)可以将检测空气湿度的实时数据上传湿度检测仪(33);s3.然后通过中央处理器(29)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35)可以对风速检测器(19)、温度检测仪(31)、pm2.5检测仪(32)、和湿度检测仪(33)所测得的数据提前向过往安装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辆进行数据上传;s4.同时通过红外热成像检测头(36)可以将测得来往行人的数据上传到红外热成像仪(34);s5.再通过中央处理器(29)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35)可以将红外热成像仪(34)收到的数据提前向过往安装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辆进行数据上传,使车主可以及时的了解道路行人的走向情况;s6.通过中央处理器(29)可以将多种数据进行总和并通过显示面板(42)进行多种数据的显示,使未安装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辆和行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的了解该路段环境的多种信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涉及车路协同系统技术领域。该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盒,所述连接盒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连接盒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该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整体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节能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提前向过往的司机提供道路的多种信息。向过往的司机提供道路的多种信息。向过往的司机提供道路的多种信息。


技术研发人员:龚伟 王亚飞 王帅 李泽星 章翼辰 张睿韬 殷承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7.22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5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