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3-07-02  106



1.本发明涉及建筑保温隔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隔热保温材料可有效减少热量在产生、输送、储存和使用等过程中伴随的热量损失,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电子、服装、航空天等领域,已成为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的重要途径,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无机轻质保温板等,但因其中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分散度较差,导致所形成的复合材料存在保温隔热性能较低以及各部位隔热性能、机械强度不均一等缺陷,严重影响了这些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104496399b,公开日为2016年04月20日的中国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凝胶建筑保温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含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水性浆料,所述水性浆料是主要由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表面活性剂、黏结剂与水均匀混合形成的稳定分散体系,向所述水性浆料内加入呈粉体状或流体状的建筑材料,并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料,所述混合物料包含: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5wt%~40wt%,水25wt%~60wt%,表面活性剂0.05wt%~15.0wt%,建筑材料30wt%~60wt%,以及,将所述混合物料干燥成型,获得所述气凝胶建筑保温隔热复合材料。
4.针对上述技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
5.1、现有的建筑材料在使用时,装置无法对温度进行隔绝与保温,导致材料对温度进行保存效果差的问题;
6.2、现有的建筑材料在使用时,装置承重性能不足,导致材料整体容易发生凹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包括建筑材料主体、加固主体和连接台,所述建筑材料主体的右侧设置有加固主体,且所述加固主体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台,所述建筑材料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中层,所述隔热中层用于对温度进行隔绝与保温。
9.所述加固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内桩,所述支撑内桩用于提高材料整体的承重性。
1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固主体的左侧搭接在建筑材料主体的右侧,所述连接台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加固主体的内侧,所述建筑材料主体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卡柱,所述固定卡柱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限位卡槽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卡柱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卡槽。
1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台的表面搭接在限位卡槽的内壁
上,且所述连接台的内侧设置有多边限位卡块,所述多边限位卡块的外侧固定安装在连接台的内侧,且所述多边限位卡块的表面四周插接在插接卡槽的内壁上。
1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建筑材料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外层,所述保温外层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建筑材料主体的内壁上,且所述保温外层的表面右侧开设有第一嵌入卡槽,所述隔热中层的左侧固定安装在保温外层的右侧,且所述隔热中层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建筑材料主体的内壁上。
1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热中层的内侧设置有加固十字桩,所述加固十字桩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隔热中层的内侧,且所述加固十字桩的左侧卡接在第一嵌入卡槽的内壁上,所述建筑材料主体的内壁上且位于隔热中层的右侧设置有隔热内层,所述隔热内层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建筑材料主体的内壁上,且所述隔热内层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嵌入卡槽,所述隔热中层的右侧卡接在第二嵌入卡槽的内壁上。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建筑材料主体内部的保温外层、隔热中层与隔热内层对温度进行隔绝与保温,提高材料对温度的保存效果。
15.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固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外桩,所述支撑外桩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加固主体的内壁上,且所述支撑外桩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支撑柱,所述辅助支撑柱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支撑外桩的内部,所述支撑内桩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支撑外桩的内侧,且所述支撑内桩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加固主体的内壁上。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加固主体内部的支撑外桩与辅助支撑柱可以对加固主体进行加固,提高加固主体材料整体的承重性,使材料整体载重能力增强。
17.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内桩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支撑柱,且所述中心支撑柱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支撑内桩的内部,所述加固主体的内壁上且位于支撑内桩的内侧设置有主体加固端,所述主体加固端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支撑内桩的内侧,且所述主体加固端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加固主体的内壁上。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主体加固端可以配合支撑内桩与中心支撑柱对加固主体整体进行加固,使加固主体更加坚韧,避免板身发生凹陷。
19.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步骤一、对板层进行预备;
21.步骤二、对板层进行预热;
22.步骤三、将板层进行卡接;
23.步骤四、对板层进行冷却凝固。
24.所述步骤一、对板层进行预备:将第一嵌入卡槽、隔热中层与隔热内层取出,备用;
25.步骤二、对板材进行预热:将第一嵌入卡槽、隔热中层与隔热内层与加固主体内部的支撑外桩与支撑内桩放置到加热器上进行全面加热;
26.步骤三、对板材进行卡接:将加固主体中连接台内侧的多边限位卡块插接到固定卡柱中插接卡槽的内壁上,使连接台卡接到建筑材料主体内侧的限位卡槽中进行限位固定;
27.步骤四、对板材进行冷却凝固:通过冷却器使卡接嵌入的板材整体进行冷却,使板材变得坚韧。
2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9.1、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具备保温外层、隔热中层、隔热内层,解决现有的建筑材料在使用时,装置无法对温度进行隔绝与保温,导致材料对温度进行保存效果差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建筑材料在使用时,使装置对温度进行隔绝与保温,提高材料对温度的保存效果。
30.2、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具备加固主体、支撑外桩、辅助支撑柱、支撑内桩、中心支撑柱、主体加固端,解决现有的建筑材料在使用时,装置承重性能不足,导致材料整体容易发生凹陷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材料进行支撑,有效提高材料整体的承重性,使材料整体载重能力增强,避免板身发生凹陷。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发明的建筑材料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发明的加固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发明的建筑材料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本发明的加固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36.图6为本发明的制备流程结构示意图。
37.图中:1、建筑材料主体;2、加固主体;3、连接台;4、限位卡槽;5、固定卡柱;6、插接卡槽;7、多边限位卡块;8、第一嵌入卡槽;9、保温外层;10、加固十字桩;11、隔热中层;12、第二嵌入卡槽;13、隔热内层;14、支撑外桩;15、辅助支撑柱;16、支撑内桩;17、中心支撑柱;18、主体加固端。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9.实施例1
40.第一方面,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包括建筑材料主体1、加固主体2和连接台3,建筑材料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加固主体2,且加固主体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台3,建筑材料主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中层11,隔热中层11用于对温度进行隔绝与保温,加固主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内桩16,支撑内桩16用于提高材料整体的承重性,加固主体2的左侧搭接在建筑材料主体1的右侧,连接台3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加固主体2的内侧,建筑材料主体1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卡槽4,限位卡槽4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卡柱5,固定卡柱5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限位卡槽4的内壁上,固定卡柱5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卡槽6,连接台3的表面搭接在限位卡槽4的内壁上,且连接台3的内侧设置有多边限位卡块7,多边限位卡块7的外侧固定安装在连接台3的内侧,且多边限位卡块7的表面四周插接在插接卡槽6的内壁上,建筑材料主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外层9,保温外层9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建筑材料主体1的内壁上,且保温外层9的表面右侧开设有第一嵌入卡槽8,隔热中层11的左侧固定安装在保温外层9的右侧,且隔热中层11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建筑材料主体1的内壁上。
41.实施例2
42.如图1-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隔热中层11的内侧设置有加固十字桩10,加固十字桩10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隔热中层11的内侧,且加固十字桩10的左侧卡接在第一嵌入卡槽8的内壁上,建筑材料主体1的内壁上且位于隔热中层11的右侧设置有隔热内层13,建筑材料主体1内部的保温外层9、隔热中层11与隔热内层13对温度进行隔绝与保温,提高材料对温度的保存效果,隔热内层13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建筑材料主体1的内壁上,且隔热内层13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嵌入卡槽12,隔热中层11的右侧卡接在第二嵌入卡槽12的内壁上,加固主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外桩14,支撑外桩14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加固主体2的内壁上,且支撑外桩14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支撑柱15,辅助支撑柱15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支撑外桩14的内部,加固主体2内部的支撑外桩14与辅助支撑柱15可以对加固主体2进行加固,提高加固主体2材料整体的承重性,使材料整体载重能力增强,支撑内桩16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支撑外桩14的内侧,且支撑内桩16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加固主体2的内壁上,支撑内桩16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支撑柱17,且中心支撑柱17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支撑内桩16的内部,加固主体2的内壁上且位于支撑内桩16的内侧设置有主体加固端18,主体加固端18可以配合支撑内桩16与中心支撑柱17对加固主体2整体进行加固,使加固主体2更加坚韧,避免板身发生凹陷,主体加固端18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支撑内桩16的内侧,且主体加固端18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加固主体2的内壁上。
43.实施例3
44.第二方面,如图1-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5.步骤一、对板层进行预备;
46.步骤二、对板层进行预热;
47.步骤三、将板层进行卡接;
48.步骤四、对板层进行冷却凝固。
49.步骤一、对板层进行预备:将第一嵌入卡槽8、隔热中层11与隔热内层13取出,备用;
50.步骤二、对板材进行预热:将第一嵌入卡槽8、隔热中层11与隔热内层13与加固主体2内部的支撑外桩14与支撑内桩16放置到加热器上进行全面加热;
51.步骤三、对板材进行卡接:将加固主体2中连接台3内侧的多边限位卡块7插接到固定卡柱5中插接卡槽6的内壁上,使连接台3卡接到建筑材料主体1内侧的限位卡槽4中进行限位固定;
52.步骤四、对板材进行冷却凝固:通过冷却器使卡接嵌入的板材整体进行冷却,使板材变得坚韧。
53.有益效果:通过具备保温外层、隔热中层、隔热内层,解决现有的建筑材料在使用时,装置无法对温度进行隔绝与保温,导致材料对温度进行保存效果差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建筑材料在使用时,使装置对温度进行隔绝与保温,提高材料对温度的保存效果。
54.通过具备加固主体、支撑外桩、辅助支撑柱、支撑内桩、中心支撑柱、主体加固端,解决现有的建筑材料在使用时,装置承重性能不足,导致材料整体容易发生凹陷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材料进行支撑,有效提高材料整
体的承重性,使材料整体载重能力增强,避免板身发生凹陷。
55.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包括建筑材料主体(1)、加固主体(2)和连接台(3),所述建筑材料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加固主体(2),且所述加固主体(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材料主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中层(11),所述隔热中层(11)用于对温度进行隔绝与保温;所述加固主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内桩(16),所述支撑内桩(16)用于提高材料整体的承重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主体(2)的左侧搭接在建筑材料主体(1)的右侧,所述连接台(3)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加固主体(2)的内侧,所述建筑材料主体(1)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卡槽(4),所述限位卡槽(4)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卡柱(5),所述固定卡柱(5)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限位卡槽(4)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卡柱(5)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卡槽(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台(3)的表面搭接在限位卡槽(4)的内壁上,且所述连接台(3)的内侧设置有多边限位卡块(7),所述多边限位卡块(7)的外侧固定安装在连接台(3)的内侧,且所述多边限位卡块(7)的表面四周插接在插接卡槽(6)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材料主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外层(9),所述保温外层(9)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建筑材料主体(1)的内壁上,且所述保温外层(9)的表面右侧开设有第一嵌入卡槽(8),所述隔热中层(11)的左侧固定安装在保温外层(9)的右侧,且所述隔热中层(11)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建筑材料主体(1)的内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中层(11)的内侧设置有加固十字桩(10),所述加固十字桩(10)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隔热中层(11)的内侧,且所述加固十字桩(10)的左侧卡接在第一嵌入卡槽(8)的内壁上,所述建筑材料主体(1)的内壁上且位于隔热中层(11)的右侧设置有隔热内层(13),所述隔热内层(13)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建筑材料主体(1)的内壁上,且所述隔热内层(13)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嵌入卡槽(12),所述隔热中层(11)的右侧卡接在第二嵌入卡槽(12)的内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主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外桩(14),所述支撑外桩(14)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加固主体(2)的内壁上,且所述支撑外桩(14)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支撑柱(15),所述辅助支撑柱(15)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支撑外桩(14)的内部,所述支撑内桩(16)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支撑外桩(14)的内侧,且所述支撑内桩(16)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加固主体(2)的内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桩(16)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支撑柱(17),且所述中心支撑柱(17)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支撑内桩(16)的内部,所述加固主体(2)的内壁上且位于支撑内桩(16)的内侧设置有主体加固端(18),所述主体加固端(18)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支撑内桩(16)的内侧,且所述主体加固端(18)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加固主体(2)的内壁上。8.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板层进行预备;步骤二、对板层进行预热;
步骤三、将板层进行卡接;步骤四、对板层进行冷却凝固。所述步骤一、对板层进行预备:将第一嵌入卡槽(8)、隔热中层(11)与隔热内层(13)取出,备用;步骤二、对板材进行预热:将第一嵌入卡槽(8)、隔热中层(11)与隔热内层(13)与加固主体(2)内部的支撑外桩(14)与支撑内桩(16)放置到加热器上进行全面加热;步骤三、对板材进行卡接:将加固主体(2)中连接台(3)内侧的多边限位卡块(7)插接到固定卡柱(5)中插接卡槽(6)的内壁上,使连接台(3)卡接到建筑材料主体(1)内侧的限位卡槽(4)中进行限位固定;步骤四、对板材进行冷却凝固:通过冷却器使卡接嵌入的板材整体进行冷却,使板材变得坚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保温隔热技术领域,包括建筑材料主体、加固主体和连接台,所述建筑材料主体的右侧设置有加固主体,且所述加固主体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台,所述建筑材料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中层,所述隔热中层用于对温度进行隔绝与保温,所述加固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内桩,所述支撑内桩用于提高材料整体的承重性。本发明通过具备保温外层、隔热中层、隔热内层,解决现有的建筑材料在使用时,装置无法对温度进行隔绝与保温,导致材料对温度进行保存效果差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建筑材料在使用时,使装置对温度进行隔绝与保温,提高材料对温度的保存效果。提高材料对温度的保存效果。提高材料对温度的保存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叶圣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叶圣英
技术研发日:2022.07.25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36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