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玩具。
背景技术:2.以往,存在一种在胶囊内部收纳人形等并利用自动售货机进行销售的胶囊玩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由胶囊构成构件构成的胶囊内部收纳有用于组装玩具的部件。在胶囊构成构件的切口设有规定数量的缺口,能够通过使部件的一部分或全部嵌入该缺口来形成玩具。另外,作为防止胶囊脱离的对策,公开有如下结构:在胶囊构成构件的内壁设置有规定数量的肋,该肋用于夹持胶囊构成构件的切口。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14835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6.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7.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构造:将胶囊本身用作玩具的部件。然而,作为将胶囊用作玩具的一部分时的胶囊的使用形态,由于销售时的球形状,因此玩具的形状被胶囊的球形状影响。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难以维持原本的角色的形象,对于有的角色,其形状会因胶囊形状而较大变化,产生角色本身的品质上的问题,无法维持其趣味性。另外,由于玩具本身的整体形状以球形为基础,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玩具的载置状态、展示状态不稳定并没有稳定感。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展示形态下能够提升角色的形象并且展示也容易并具有稳定感的趣味性较高的玩具。
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0.本发明的玩具能够变化为能够被从物品供给装置供给的第1形态和能够展示对象物的第2形态,其中,该玩具具有呈球型形状的主部件,所述主部件在其外表面的第1部位形成有第1平面部,在与所述第1部位不同的第2部位形成有第2平面部。
11.发明的效果
12.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趣味性较高的玩具。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玩具的第1形态的主视图。
14.图2是从上方观察图1所示的第1形态的玩具的立体图。
15.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第1副部件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
16.图4是表示第1副部件的内表面的立体图。
17.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第2副部件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
18.图6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主部件分解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19.图7是表示展示形态的人形的组装的立体图。
20.图8是表示展示形态的第3副部件的组装的立体图。
21.图9是表示玩具的第2形态的一例的立体图。
22.图10是表示玩具的第2形态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23.图11是表示玩具的第3形态的一例的立体图。
24.图12是表示玩具的第3形态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25.图13是表示图案的形成形态的放大立体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玩具;1f、第1形态;2f、第2形态;3f、第3形态;10、主部件;10f、第1平面部;10m、图案;10s、外表面;11、第1外壳部件;11c、第1连结部;11f、第1分区划分部;11o、第1外壳部件的开口部;12、第2外壳部件;12f、第2分区划分部;12o、第2外壳部件的开口部;20a、平坦部;22c、第2连结部;20f、第2平面部;23f、第3分区划分部;23a、分区划分平坦部;24f、第4分区划分部;31、第1副部件;32、第2副部件;33、第3副部件;60、载置面;c、角色(对象物);sp、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参照图1~图13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玩具进行说明。
29.图1是玩具1的第1形态1f的主视图。图2是从上方观察图1所示的第1形态1f的玩具1的立体图。
30.如图1和图2所示,第1形态1f的玩具1具备第1外壳部件11和第2外壳部件12作为主部件10,并在外观上呈大致球形。在第1形态1f中,在上部设置有第1副部件31,在下部设置有第2副部件32。玩具1的外表面10s由第1外壳部件11、第2外壳部件12、第1副部件31以及第2副部件32构成,并设置有包装膜80以覆盖该外表面10s。像这样,玩具1不是在店面供给(销售)的产品,而是通过在第1形态1f中将玩具本身设为易于滚动的球形状,从而成为能够被从物品供给装置供给的形态。物品供给装置具备能够以随机配置收容多个玩具1的收容部、以能够以支付费用为条件从收容部逐个供给玩具1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控制部以及从收容部通向供给口的通路部。玩具1由多个部件构成,因此具有易于分离的特征,但通过设为易于滚动的形状,成为能够在被从物品供给装置供给时避免分离、破损等并且能够向使用者的手边供给的结构。
31.此外,在外表面10s形成有图案10m,在内部形成有空间sp,能够收容后述的作为对象物的角色c等。而且,玩具1通过剥离包装膜80并分解来取出内容物,进行使用了角色c等的组装,能够变化为作为展示状态的第2形态2f(参照图9)和第3形态3f(参照图11)。
32.图3是表示第1副部件31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第1副部件31的内表面的立体图。
33.如图3所示,在主部件10的上部的第1部位形成有第1平面部10f,在该第1平面部10f设置大致圆盘状的第1副部件31。第1平面部10f是被第1外壳部件11与第2外壳部件12的接合线10c分割的结构。即,第1平面部10f是由形成于第1外壳部件11侧的第1分区划分部11f和形成于第2外壳部件12侧的第2分区划分部12f分区划分而成的平面。此外,第1外壳部
件11构成为比第2外壳部件12大,第1分区划分部11f的尺寸(面积)也构成为比第2分区划分部12f的尺寸(面积)大。另外,在第1分区划分部11f侧的接近接合线10c的位置设置有一对圆柱状的第1连结部11c。
34.如图3所示,第1副部件31的外表面31s构成为形成球面(外表面10s)的一部分的弯曲面,并形成有图案10m。另外,在第1副部件31的外周边缘设置有一对安装缺口31b,在中央形成有供后述的第3副部件33(参照图8)安装的插入孔31c。
35.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第1副部件31的内表面31i构成为与第1平面部10f对应。即,在内表面外周边缘形成有与内表面31i的弯曲面不同并具有规定宽度的平坦的环状平坦部31e,而且,在中央部以与环状平坦部31e相同的高度突出设置有凸台部31a,该凸台部31a形成有插入孔31c。因此,在第1形态1f中,第1副部件31被连结为环状平坦部31e和凸台部31a与第1平面部10f接触并且一对安装缺口31b与一对第1连结部11c嵌合来覆盖第1平面部10f。
36.图5是表示第2副部件32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
37.如图5所示,在主部件10的下部的第2部位形成有第2平面部20f,在该第2平面部20f设置第2副部件32。对于第2平面部20f,也是由第1外壳部件11与第2外壳部件12的接合线10c分割的结构。即,第2平面部20f成为由形成于第1外壳部件11侧的第3分区划分部23f和形成于第2外壳部件12侧的第4分区划分部24f分区划分而成的平面。另外,第2平面部20f构成为与第1平面部10f的尺寸相同。另外,第3分区划分部23f的尺寸(面积)构成为比第4分区划分部24f的尺寸大。
38.第2副部件32在外表面32s(外表面10s)构成为弯曲面来形成球面的一部分,在内表面具有与第1副部件31的环状平坦部31e同样的平坦部并成为与第2平面部20f对应的形状。另外,在第2副部件32的外周边缘设置有三个安装缺口32b。该三个安装缺口32b中的两个安装缺口32b与一对第2连结部22c的突起部22cb卡合,剩余的一个安装缺口32b与形成有安装角色c的安装孔32c的安装孔用突起32cb卡合。即,在第1形态1f中,第2副部件32利用三个部位的卡合来被卡止并覆盖第2平面部20f。此外,在第2形态2f和第3形态3f中,第2副部件不被使用并被取下,因此未形成图案10m。
39.图6是表示将主部件10分解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40.如上所述,主部件10由第1外壳部件11和第2外壳部件12构成,如图6所示,该第1外壳部件11和第2外壳部件12双方均构成为例如大致半球形。例如,为了在第1形态1f中在内部形成球形的空间sp,形成两外壳部件11、12的开口部11o、12o的开口边缘11e、12e构成为彼此能够连结。
41.更详细而言,在第1外壳部件11的开口边缘11e形成有例如以开口边缘内侧凹陷的方式构成为薄壁的内侧台阶部11ed。另一方面,在第2外壳部件12的开口边缘12e形成有以开口边缘外侧凹陷的方式构成为薄壁的外侧台阶部12ed。而且,通过将第2外壳部件12的外侧台阶部12ed嵌入第1外壳部件11的内侧台阶部11ed,从而两外壳部件11、12连结,形成第1形态1f的空间sp。
42.此外,第1外壳部件11和第2外壳部件12作为半球的鼓出(深度)不同,其尺寸构成为第1外壳部件11比第2外壳部件12大。
43.形成于第1分区划分部11f的圆柱形状的一对第1连结部11c构成为能够嵌入被设
置于第3分区划分部23f的圆形的贯通孔的第2连结部22c的尺寸。另外,一对第1连结部11c间的间隔构成为与第2连结部22c间的间隔相同。因此,一个第1外壳部件11的第1连结部11c与其他的第1外壳部件11的第2连结部22c能够嵌合连结。由此,能够连结多个第1外壳部件11,能够组装成与单独的第2形态2f不同的第3形态3f的展示形态。
44.第1外壳部件11和第2外壳部件12例如以合成树脂为原材料而形成,具有适当的刚性。另外,该外表面10s所描绘的图案10m形成为使人联想起角色c的适当关联图案。另外,关于两外壳部件11、12的颜色并无特别限定,例如能够由透光性的原材料构成。
45.图7是表示展示形态的角色c的组装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展示形态的第3副部件33的组装的立体图。
46.如图7所示,在角色c的例如身体的后侧设置有朝向下方(与腿部相同的方向)延出的保持棒41。另一方面,在第1外壳部件11的第3分区划分部23f的内表面侧的分区划分平坦部23a具有能够载置角色c的宽度,另外还设置有能够供保持棒41插入、嵌合的安装孔32c。在第2形态2f和第3形态3f中,角色c被保持于分区划分平坦部23a上。此外,形成有安装孔32c的部位设置有向第3分区划分部23f侧(在图中为下侧)突出的安装孔用突起32cb,由此确保保持棒41的插入余量。
47.如图8所示,第3副部件33为例如模仿果实的蒂的形状,例如与果实主体侧相连的轴部33a嵌入第1副部件31的插入孔31c。而且,在主部件10以模仿植物的果实的形状展示的展示状态(参照图9)下,对其上部进行装饰。此外,轴部33a的前端部分(嵌入的部分)的截面形状构成为圆形,其安装方向能够朝向适当的方向,但也可以是特定朝向的非圆形的形状。此外,在第1形态1f中,第1副部件31被包装膜80覆盖并保持(参照图2),因此第3副部件33无法安装于第1副部件31,而被收容于空间sp内。
48.图9是表示第2形态2f的一例的立体图。
49.图9所示的展示形态是使用第1外壳部件11、第1副部件31以及第3副部件33来展示角色c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第1副部件31与第1形态1f的情况同样地被安装固定于第1外壳部件11的第1连结部11c。另外,第1外壳部件11通过设置有图9中的背面侧的三个突起(一对突起部22cb以及安装孔用突起32cb),从而稳定地放置在载置面60上。
5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外壳部件11的内表面没有形成图案,但在该第1外壳部件11由透光性的原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在展示状态下能够通过光的透过来从内表面侧看到设置于外表面10s的图案10m。
51.图10是表示第2形态2f的其他例的立体图。
52.图10所示的展示形态是使用第1外壳部件11、第2外壳部件12、第1副部件31以及第3副部件33来在封闭的球形中展示角色c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角色c与图9的情况同样地被固定,而且除了第2副部件32以外,全部使用来构成为大致球形的果实。
53.在该情况下,角色c的载置面由第1外壳部件11的分区划分平坦部23a和第2外壳部件12的分区划分平坦部24a的组合而成的较大的平坦部20a(与第2平面部20f对应的内表面侧的平坦部分)构成。因此,还能够展示更大的其他角色c。另外,特别是通过使第2外壳部件12构成为透光率良好,在展示状态下能够有效地进行如下演出:角色c在被描绘于外表面10s的图案10m中。
54.图11是表示第3形态3f的一例的立体图。
55.作为展示形态的其他例,图11所示的情况是三个第1外壳部件沿纵向连结而成的第3形态3f的第1展示状态。在该第3形态3f中,在上下相邻的第1外壳部件11中,相对于一方的第1外壳部件11的第3分区划分部23f,另一方的第1外壳部件11的第1分区划分部11f在一对一面对的位置被连结。具体而言,下侧的第1外壳部件11的一对第1连结部11c与上侧的第1外壳部件11的一对第2连结部22c嵌合。另外,上侧的第1外壳部件11的安装孔用突起32cb与下侧的第1外壳部件11的第1分区划分部11f相接,下侧的第1外壳部件11的第1分区划分部11f和上侧的第1外壳部件11的第3分区划分部23f以如图示那样形成有间隙的状态沿纵向连结为一条直线。此外,组装有第3副部件33的第1副部件31能够仅安装于位于最上方位置的第1分区划分部11f。在该展示形态中,演出细长且高的展示形态。
56.图12是表示第3形态3f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57.作为展示形态的其他例,图12所示的情况是以在两个第1外壳部件11上放置一个第1外壳部件11的金字塔形状(或三角形状)的配置进行连结的第2展示状态。该第3形态3f是相对于上部的一个第1外壳部件11的第3分区划分部23f,下部的两个第1外壳部件11的第1分区划分部11f以一对二的方式对应连结的第3形态3f的第2展示状态。即,该第2展示状态是下侧的两个第1外壳部件11的各一个第1连结部11c与上侧的第1外壳部件11的第2连结部22c嵌合的连结状态。此外,虽然在图示中为三个第1外壳部件11的金字塔形状,但也可以增加为在图示的两个第1外壳部件11的下方再连结三个第1外壳部件11。在该情况下,组装有第3副部件33的第1副部件31也能够仅安装于位于最上方位置的第1外壳部件11的第1分区划分部11f。在该展示形态中,能够演出稳定的展示形态。
58.图13是表示图案的形成形态的放大立体图。
59.形成于第1外壳部件11、第2外壳部件12以及第1副部件31的外表面10s的图案10m也可以是通过印刷描绘出的图案,例如,如图13所示,能够将图案10m整体以从外表面10s浮起的方式形成为突出形状。另外,与该突出形状不同,也可以是从外表面10s凹陷的凹形状或者图案10m也能够使用利用线状的槽来描绘轮廓部分的槽形状等来形成。
60.在图案10m的形成形态中,在树脂的表面形成为具有凹凸形状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第1外壳部件11等的原材料为透光性的树脂时,能够利用表面的凹凸、厚度所带来的光的透过率以及光的折射来使图案10m具有变化。另外,即使图案10m仅形成于外表面10s,也不是直接描绘于角色c的背后的壁面的图案,而是能够通过利用了壁面的厚度、光的折射(特别是透明度高的情况)的间接的演出和色彩图案的协作来进行微妙的图案演出。另外,在图示中仅在外表面10s形成有图案10m,但也可以形成于内表面侧。
61.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玩具1中,主部件10的外观为球形状且能够在内部形成空间sp,因此,在第1形态1f中能够收容角色c、第3副部件33等,在第2形态中能够在内部展示角色c。另外,在第1形态1f中,由于玩具本身能够滚动,因此是能够利用物品供给装置等售货机进行自动销售的结构。另外,主部件10由大致半球形的第1外壳部件11和第2外壳部件12构成,构成为各个开口部11o、12o的开口边缘11e、12e彼此能够连结,因此各形态变化容易,并且角色c的取出放入也容易。
62.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玩具1的呈球型形状的主部件10,在其外表面10s形成有第1平面部10f和第2平面部20f来作为平坦的部位,因此,在将主部件10利用于展示形态(第2形态2f或第3形态3f)时,能够稳定地载置于载置面。另外,能够形成第2平面部20f的内表面侧的
平坦部20a或第3分区划分部23f的内表面侧的分区划分平坦部23a,能够设为容易载置、展示角色c的结构。而且,通过在外观为在球形的部件形成有平坦的部位,不仅能够容易地形成连结构造(凹凸、孔等),还能够通过使平面彼此面对的连结来稳定、保持连结状态。
63.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玩具1,在第1形态1f中,第1副部件31经由第1连结部11c连结于主部件10,第2副部件32经由第2连结部22c连结于主部件10,因此,两副部件31、32与仅放置于平坦的部位的情况不同,被可靠地卡止、固定,即使不安装包装膜80也能够与主部件10一同维持球形状。
64.另外,在第2形态2f或第3形态中,安装有第3副部件33的第1副部件31能够至少与位于最上位置的第1连结部11c连结,因此作为展示状态下的装饰部件被可靠地固定保持。
65.此外,第1平面部10f构成为其尺寸与第2平面部20f的尺寸相同,两个平面部10f、20f形成为上下(180度相反侧),因此,在将主部件10用作收容有角色c的展示部件时,上下的形状平衡稳定,能够演出舒适的展示。
66.本实施方式的玩具1中,第1外壳部件11构成为其尺寸大于第2外壳部件2的尺寸,因此,在将第1外壳部件11单独用于展示形态时,能够增大展示区域,能够进行外观良好的演出。
67.在本实施方式的玩具1中,构成为第1外壳部件的第1分区划分部11f以及第3分区划分部23f的尺寸比第2外壳部件12的第2分区划分部12f以及第4分区划分部24f的尺寸大,因此,在以展示形态使用第1外壳部件11时,能够增大角色c的展示面积,另外,在连结第1外壳部件11时,能够增大平坦的部分,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连结、固定。
68.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玩具1在第1形态中设有能够安装于第2平面部20f的第2副部件32,因此,能够利用第2副部件32覆盖形成于第2平面部20f的突起构造,能够使玩具1的整体形状接近球形。
6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玩具1中,构成为在第1外壳部件11的一端侧设有第1连结部11c且在另一端侧设有第2连结部22c,而且两连结部11c、22c彼此能够相互连结,因此,能够进行多个主部件10(第1外壳部件11)彼此的连结。而且,两连结部11c、22c形成为排列有多个连结部位的构造,因此能够通过连结部位的单独的连结,形成以一对多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方式对应的连结形态。其结果是,能够享受连结形态的变化,能够得到多样的演出效果。
70.在本实施方式的玩具1中,形成主部件10的外表面10s的第1外壳部件11、第2外壳部件12以及第1副部件31在其各外表面形成有同种图案10m,因此,在第1形态1f(销售形态)和展示形态中的任一状态下均能够进行基于图案10m的演出。
71.另外,在图案10m也形成于第1外壳部件11的内表面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内表面的图案10m来演出角色c。
72.另外,在第1外壳部件11以及第2外壳部件12由透光性的构件构成的情况下,即使是图案10m仅形成于外表面10s的结构,在展示形态下也能够从外壳部件内侧看到图案10m。另外,在球形状中展示角色c的情况下,能够进行角色c在第1外壳部件11以及第2外壳部件12的图案10m中的演出。
7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玩具1的图案10m包含如凹形状、突出形状、槽形状那样通过树脂的表面的凹凸来表现的情况下,特别是通过第1外壳部件11等的原材料为透光性的树
脂,从而能够利用光的折射、浓淡使图案10m具有变化来谋求图案10m的演出的多样化,能够提高角色c的展示演出效果。
74.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能够在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连结部22c为贯通孔,但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凹形状。
75.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安装缺口31b为缺口形状,但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是插入孔。
76.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平面部10f和第2平面部20f的形状构成为大致圆形的形状,但也可以不必是圆形,例如,在主部件10的形状是稍微变形的球形状的情况下,与此相伴地成为不是圆形的形状。
技术特征:1.一种玩具,其能够变化为能够被从物品供给装置供给的第1形态和能够展示对象物的第2形态,其中,该玩具具有呈球型形状的主部件,所述主部件在其外表面的第1部位形成有第1平面部,在与所述第1部位不同的第2部位形成有第2平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其中,所述主部件构成为,在所述第1形态和所述第2形态下,能够将所述对象物收容于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玩具,其中,所述第1平面部构成为其尺寸与所述第2平面部的尺寸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玩具,其中,所述主部件由第1外壳部件和能够连结于所述第1外壳部件的第2外壳部件构成,所述第1外壳部件的尺寸比所述第2外壳部件的尺寸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玩具,其中,所述第1外壳部件和所述第2外壳部件分别呈形成有开口部的半球型形状,并构成为各自的所述开口部的边缘部能够彼此连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玩具,其中,所述第1平面部被所述第1外壳部件和所述第2外壳部件分区划分,所述第1外壳部件的构成所述第1平面部的一侧的第1分区划分部的尺寸比所述第2外壳部件的构成所述第1平面部的另一侧的第2分区划分部的尺寸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玩具,其中,所述第2平面部被所述第1外壳部件和所述第2外壳部件分区划分,所述第1外壳部件的构成所述第2平面部的一侧的第3分区划分部的尺寸比所述第2外壳部件的构成所述第2平面部的另一侧的第4分区划分部的尺寸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玩具,其中,所述第1外壳部件构成为,在所述第1外壳部件与所述第2外壳部件分离的所述第2形态下,能够在与所述第3分区划分部对应的内表面侧的分区划分平坦部展示所述对象物。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玩具,其中,所述第1外壳部件和所述第2外壳部件构成为,在所述第1外壳部件和所述第2外壳部件的各自的所述开口部的边缘部彼此连结的所述第2形态下,能够在与形成于所述第1外壳部件和所述第2外壳部件的所述第2平面部对应的内表面侧的平坦部上展示所述对象物。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玩具,其中,该玩具在所述第1形态下还具有能够安装于所述第1平面部的第1副部件和能够安装于所述第2平面部的第2副部件,在所述第2形态下,所述第2副部件被取下。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玩具,其中,在所述第1外壳部件的所述第1分区划分部形成有第1连结部,并且在所述第1外壳部件的所述第3分区划分部形成有第2连结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玩具,其中,所述第1连结部构成为能够与其他玩具的所述第1外壳部件的所述第2连结部连结,利
用所述第1连结部与所述第2连结部的连结,能够变化为与所述第2形态不同的能够展示所述对象物的第3形态。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玩具,其中,所述第3形态包含:第1展示状态,其为相对于一个所述第1外壳部件的所述第3分区划分部,另一个所述第1外壳部件的所述第1分区划分部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连结的状态;以及第2展示状态,其为相对于一个所述第1外壳部件的所述第3分区划分部,另两个所述第1外壳部件的所述第1分区划分部以一对二的方式对应连结的状态。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玩具,其中,在所述第1形态下,所述第1副部件经由所述第1连结部与所述第1外壳部件连结,所述第2副部件经由所述第2连结部与所述第1外壳部件连结。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玩具,其中,所述第1副部件构成为,在所述第3形态下,能够仅安装于位于最上位置的所述第1平面部或所述第1分区划分部。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玩具,其中,该玩具还包含第3副部件,所述第1副部件构成为,在所述第1形态下不能安装所述第3副部件,在所述第2形态下能够安装所述第3副部件。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玩具,其中,所述主部件呈模仿植物的果实的形状,所述第3副部件呈模仿所述植物的蒂的形状。18.根据权利要求10~17中任一项所述的玩具,其中,所述第1外壳部件、所述第2外壳部件以及所述第1副部件在其外表面形成有同种图案。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玩具,其中,所述图案也形成于所述第1外壳部件的内表面。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玩具,其中,所述第1外壳部件由能够从内侧看到所述图案的透光性的构件构成。21.根据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玩具,其中,所述图案包含凹形状、突出形状或槽形状。22.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玩具,其中,所述对象物是角色形状的部件。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一种趣味性较高的玩具。玩具(1)能够变化为能够被从物品供给装置供给的第1形态(1F)和能够展示对象物的第2形态(2F),其中,该玩具(1)具有呈球型形状的主部件(10),在主部件(10)的外表面(10s)的第1部位形成有第1平面部(10f),在与第1部位不同的第2部位形成有第2平面部(20f)。在外表面(10s)形成有第1平面部(10f)和第2平面部(20f)来作为平坦的部位,由此,在将主部件(10)利用于展示状态(第2形态(2F))时,稳定地载置于载置面。稳定地载置于载置面。稳定地载置于载置面。
技术研发人员:光石洋子 村上严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万代
技术研发日:2022.05.30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