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驱蚊作用的中药复方纳米乳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3-06-21  117



1.本发明属于日化产品及其助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驱蚊作用的中药复方纳米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蚊子叮咬,是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过其口器刺伤皮肤,吸血液作为食物,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属于蚊子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在虫咬皮炎中蚊子叮咬引起的皮炎是最常见的。其唾液或毒液侵入皮肤,由于蚊子的唾液或毒腺的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抗原成分,这些抗原在进入人体皮肤后可与抗体产生变应性反应而引起炎症。蚊子叮咬不仅影响活动和休息,还会传播疾病,如寨卡病毒(孕妇感染会引起严重胎儿畸形)黄热病、登革热、乙型脑炎等。
3.防蚊成为远离蚊虫叮咬的有效的手段,除了靠蚊帐、纱窗、电蚊拍、长衣长裤等物理防蚊方法外,室外活动时,驱蚊制剂显得尤为重要。而驱蚊制剂可以改变蚊子鉴别它的受体时的飞行路线,从而使其远离本来目标。减少了蚊子与受体的接触机会,降低受体被蚊子叮咬的可能。
4.目前市面上的驱蚊产品大都含有避蚊胺、派卡瑞丁、柠檬桉树油、驱蚊酯等化学成分。避蚊胺(deet)是公认最有效,但使用上有所限制;相比deet,埃卡瑞丁与驱蚊酯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埃卡瑞丁被cdc评为除deet以外另一种最有效的驱蚊剂。中草药提取物用来驱蚊的应用历史也非常悠久。例如香茅、柠檬桉、艾草等均为传统的民间驱蚊佳方。中药植物中的成分会对蚊子嗅觉反应信息进行干扰,从而混淆蚊子的目标定位能力以达到驱蚊效果。
5.然而,目前用于销售的中药驱蚊制剂,普遍存在着防护时间短,携带不便,防蚊效果弱等缺陷。将中药驱蚊复方组分艾叶,薄荷,虎杖,花椒,白芷,香樟,制备成o/w型纳米乳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在中药复方纳米乳的制备方法中,目前占主导位置的是高能乳化法,但所需设备复杂并要求较高的能量输入,通常需要高速搅拌和高压环境,且制备工艺复杂,首先需要制备初乳,然后进一步制备精乳,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6.自乳化法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环境友好、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和高能量输入的节能型乳剂制备方法。自乳化法制备纳米乳通常需要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和水四种成分,所得纳米乳为1~100nm粒径的透明或半透明状液体。使用自乳化法制备纳米乳时,油相的成分对纳米乳的自动乳化和乳剂的性质有重要影响,当油相和水相的混溶性好时,自动乳化的速率达到最大。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各组分的配比、油相与水相的混溶性等也是自动乳化法制备纳米乳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传统工艺生产的驱蚊制剂相比较,采用纳米技术生产的驱蚊制剂可使活性成分的防蚊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驱蚊作用的中药复方纳米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8.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9.一种具有驱蚊作用的中药复方纳米乳膏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s1、中药复方组分的提取浓缩:
11.s101、称取艾叶15份、薄荷12份、虎杖15份、花椒9份、白芷12份、香樟40份共计六味中药饮片,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热沸腾后计时2h;第二次加热沸腾后计时1h,两次回流液合并,待用;
12.s102、将回流醇提药液转移至回流浓缩罐内减压浓缩至无醇味,然后继续浓缩至中药复方组分在50℃时的相对密度为0.90~1.10,得中药复方浓缩液备用;
13.s2、中药复方纳米乳的制备:
14.s201、油相混合并搅拌均匀;
15.s202、依次加入主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得纳米乳基质;
16.s203、将中药复方浓缩液与蒸馏水混合均匀,逐滴加入,边滴加边搅拌,直至得半透明状的中药复方纳米乳;
17.s3、中药复方纳米乳膏的制备:
18.s301、精密称取o/w型乳膏基质,60℃恒温加热使其完全熔化;
19.s302、冷却后,加入中药复方纳米乳,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
20.进一步地,步骤s201中所述的油相为肉豆蔻酸异丙酯。
21.进一步地,步骤s202中所述的主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2~0.7。
22.进一步地,所述的主表面活性剂为复配表面活性剂,由吐温80和司盘20复配而成,吐温80与司盘20的质量比范围为0.5~3.5:1,hlb范围11.7~13.3。
23.进一步地,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为甘油。
24.进一步地,步骤s202中所述的纳米乳基质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油相20~30%,表面活性剂15~40%,余量为水。
25.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复方纳米乳为o/w型纳米乳,其粒径分布范围为10~100nm。
26.进一步地,步骤s301中所述的每2000g o/w型乳膏基质的制备方法如下:
27.将硬脂酸174.0g、甘油200.0g、液体石蜡291.22g、单硬脂酸甘油酯102.4g、白凡士林108.0g、三乙醇胺3.8ml、十二烷基硫酸钠4.2g、尼铂金乙酯2.4g混合,60℃恒温加热熔融并搅拌均匀,加水至2000g,边加边搅拌。
28.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o/w型乳膏基质与中药复方纳米乳的比例范围为1~10:1。
29.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30.1、本技术采用全新中药复方艾叶,薄荷,虎杖,花椒,白芷,香樟,提高中药驱蚊制剂驱蚊效果。
31.2、本技术克服传统中药复方乳膏制备方法的不足,采用自乳化制备中药复方纳米乳膏,通过配方优化,使得纳米乳的制备过程简单,对仪器设备和反应条件要求低,且环境
友好,便于在工业生产中应用。
32.3、本技术使用甘油作为助表面活性剂,可有效地将制备的中药复方纳米乳粒径控制在10~100nm,分布范围窄有利于中药复方组分驱蚊作用的发挥,利于纳米乳的稳定性和驱蚊效果的提高。
33.4、本技术中药复方纳米乳膏的稳定性好,中药复方组分驱蚊作用时间长,对皮肤无刺激性。
附图说明
34.图1为不同浓度下中药复方纳米乳粒径分布;
35.图2为中药复方纳米乳4℃下粒径与贮存时间的关系曲线;
36.图3为新西兰兔皮肤刺激性试验模型(局部涂抹14天);
37.图4为各组别中药复方纳米乳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38.图5为中药复方纳米乳膏的显微形貌图;
39.图6为中药复方纳米乳膏流变学特性;
40.图7为不同质量百分比中药复方纳米乳膏驱避试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42.下述百分比均为质量分数。
43.实施例1
44.中药复方组分浓缩液提取:
45.(1)称取艾叶15g、薄荷12g、虎杖15g、花椒9g、白芷12g、香樟40g共计六味中药饮片,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热沸腾后计时2h;第二次加热沸腾后计时1h,两次回流液合并,待用;加70%乙醇(采用酒精密度计进行测定)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入70%乙醇的量为饮片体积的10倍,然后加热沸腾后计时2h;第二次加入70%乙醇的量为药渣体积的8倍,然后加热沸腾后计时1h,两次回流液分别过80目筛,然后于不锈钢桶中合并,加盖储存,待用。
46.(2)将回流醇提药液转移至回流浓缩罐内减压浓缩至无醇味,然后继续浓缩至中药复方组分在50℃时的相对密度为0.90-1.10;即得中药复方浓缩液。
47.实施例2
48.5wt%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制备:
49.该中药复方纳米乳的原料:中药复方浓缩液12.24g,31.2g肉豆蔻酸异丙酯、21g司盘20、35g吐温80、16.8g甘油、128.78g水。
50.制备方法:精密称量处方量中药复方浓缩液,加入水中溶解,继续添加水至处方量备用。称量处方量肉豆蔻酸异丙酯,依次加入处方量司盘,吐温和甘油,分别作为主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利用蠕动泵,调整流速,逐滴缓慢加入稀释后的中药复方浓缩液,同时控制搅拌速度,开始时体系均一且流动性好,随加入水量的增加,逐渐变黏稠且呈现凝胶状,继续滴加蒸馏水,体系突然变稀且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再滴加水至所需量,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
51.实施例3
52.10wt%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制备:
53.该中药复方纳米乳的原料:中药复方浓缩液25.8g,31.2g肉豆蔻酸异丙酯、21g司盘20、35g吐温80、16.8g甘油、128.78g水。
54.制备方法:精密称量处方量中药复方浓缩液,加入水中溶解,继续添加水至处方量备用。称量处方量肉豆蔻酸异丙酯,依次加入处方量司盘,吐温和甘油,分别作为主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利用蠕动泵,调整流速,逐滴缓慢加入稀释后的中药复方浓缩液,同时控制搅拌速度,开始时体系均一且流动性好,随加入水量的增加,逐渐变黏稠且呈现凝胶状,继续滴加蒸馏水,体系突然变稀且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再滴加水至所需量,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
55.实施例4
56.15wt%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制备:
57.该中药复方纳米乳的原料:中药复方浓缩液41g,31.2g肉豆蔻酸异丙酯、21g司盘20、35g吐温80、16.8g甘油、128.78g水。
58.制备方法:精密称量处方量中药复方浓缩液,加入水中溶解,继续添加水至处方量备用。称量处方量肉豆蔻酸异丙酯,依次加入处方量司盘,吐温和甘油,分别作为主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利用蠕动泵,调整流速,逐滴缓慢加入稀释后的中药复方浓缩液,同时控制搅拌速度,开始时体系均一且流动性好,随加入水量的增加,逐渐变黏稠且呈现凝胶状,继续滴加蒸馏水,体系突然变稀且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再滴加水至所需量,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
59.实施例5
60.1%(w/w)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膏制备(乳膏基质与纳米乳的质量比为4:1):
61.该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膏包括如下含量的各组分:100g 5%中药复方纳米乳,400g o/w型乳膏基质。乳膏基质由以下成分制备而得:硬脂酸174.0g、甘油200.0g、液体石蜡291.22g、单硬脂酸甘油酯102.4g、白凡士林108.0g、三乙醇胺3.8ml、十二烷基硫酸钠4.2g、尼铂金乙酯2.4g混合,加水至2000g。
62.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膏的制备方法:首先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2%(w/w)中药复方纳米乳,然后精密称定400g乳膏基质,于60℃恒温水浴加热使基质完全熔化,稍微冷却后,加入100g已制备的5%中药复方纳米乳,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得到的产品为棕色,表面细腻、有光泽、粘稠度好、易清洗、易涂抹的均匀乳膏。
63.实施例6
64.1%(w/w)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膏制备(乳膏基质与纳米乳的质量比为9:1):
65.该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膏包括如下含量的各组分:100g 10%中药复方纳米乳,900g o/w型乳膏基质。乳膏基质由以下成分制备而得:硬脂酸174.0g、甘油200.0g、液体石蜡291.22g、单硬脂酸甘油酯102.4g、白凡士林108.0g、三乙醇胺3.8ml、十二烷基硫酸钠4.2g、尼铂金乙酯2.4g混合,加水至2000g。
66.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膏的制备方法:首先按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5%(w/w)中药复方纳米乳,然后精密称定900g乳膏基质,于60℃恒温水浴加热使基质完全熔化,稍微冷却后,加入100g已制备的5%中药复方纳米乳,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得到的产品为棕
色,表面细腻、有光泽、粘稠度好、易清洗、易涂抹的均匀乳膏。
67.实施例7
68.1%(w/w)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膏制备(乳膏基质与纳米乳的质量比为14:1):
69.该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膏包括如下含量的各组分:100g 15%中药复方纳米乳,1400g o/w型乳膏基质。乳膏基质由以下成分制备而得:硬脂酸174.0g、甘油200.0g、液体石蜡291.22g、单硬脂酸甘油酯102.4g、白凡士林108.0g、三乙醇胺3.8ml、十二烷基硫酸钠4.2g、尼铂金乙酯2.4g混合,加水至2000g。
70.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膏的制备方法:首先按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5%(w/w)中药复方纳米乳,然后精密称定1400g乳膏基质,于60℃恒温水浴加热使基质完全熔化,稍微冷却后,加入100g已制备的5%中药复方纳米乳,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得到的产品为棕色,表面细腻、有光泽、粘稠度好、易清洗、易涂抹的均匀乳膏。
71.中药复方纳米乳的性能分析及效果测试
72.(1)测试实施例2~4所制得的中药复方纳米乳的ph值。
73.所制得的5wt%、10wt%和15wt%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的ph值为6.45~7.01,均在正常皮肤表面ph的范围内。
74.(2)测试实施例2~4所制得的中药复方纳米乳的粒径。
75.所制得的5wt%、10wt%和15wt%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的粒径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均在10~100nm范围内。
76.(3)测试实施例2~4所制得的中药复方纳米乳的稳定性:
77.测试方法1:4000r/min离心15min观察乳液是否分层。
78.测试结果表明,实施例2~4所制备的纳米乳均未发生分层现象,其离心稳定性很好。
79.测试方法2:首先检测新鲜制备的纳米乳的初始粒径和其中的中药复方的初始浓度,然后将纳米乳于4℃下贮存,每隔一段时间检测纳米乳的粒径和其中的中药复方的浓度,再将初始粒径、浓度与贮存20天或沉降、分层前一天的粒径、浓度进行对比。
80.图2示出了粒径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初始粒径与4℃贮存20天后的粒径相比,基本保持不变。
81.(4)测试实施例2~4所制得的中药复方纳米乳的皮肤刺激性:
82.测试方法:将纳米乳涂抹于去毛的动物(新西兰大白兔)皮肤上,每天涂抹一次,连续涂抹14天,涂抹纳米乳1h后观察结果,按《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皮肤刺激性试验中的方法进行评分和刺激强度分级(积分值小于0.5为无刺激性),计算每天每只动物的平均积分,判定皮肤刺激强度,出现皮肤刺激强度为中刺激性及以上的化妆品均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83.5wt%、10wt%和15wt%三种质量百分比的中药复方纳米乳的每天每只动物皮肤刺激强度平均积分为0.356、0.395、0.443,均小于0.5,均值为0.398,表明制备所得中药复方纳米乳均对皮肤无刺激性,具体详见图3和图4。
84.中药复方纳米驱蚊乳膏效果测试
85.(1)黏弹性特性分析
86.黏弹性,是指物质对施加外力的响应表现为黏性和弹性的双重特性,对于半固体
来说,黏弹性是它们最重要的性质之一。表征材料黏弹性的两种最常用的试验方法是振荡剪切流动和稳态剪切流动。振荡剪切流动是对材料施加正弦剪切应变(或应力)作为动态响应加以测定,主要测定溶液的损耗模量和存储模量等,而稳态剪切流动主要是测定黏度函数和第一法向应力差函数。剪切应力(σ)扫描,25℃的应力范围为0.1-280pa,50℃的应力范围为0.01-21pa,测定剪切黏度(η)及剪切速率(γ)随剪切应力的变化。
87.通过显微镜观察乳膏镜下形貌表现(图5),在25℃和50℃的条件下,随着剪切应力增大,乳膏的黏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具有剪切变稀的特性,如图6所示,说明乳膏适合于生产灌装和涂抹使用。
88.(2)蚊攻击力试验(gb/t 17322.10-1998):
89.在长
×

×
高为40cm
×
30cm
×
40cm的蚊笼内放入300头试虫,待试虫恢复正常活动后,将手背暴露40mm
×
40mm皮肤,其余部分皮肤严密遮蔽,手伸入蚊笼中放置2min,前来停落的试虫多于30头者为攻击力合格,此人及此笼蚊虫可用于驱避试验。
90.(3)驱避试验测定方法(gb/t 17322.10-1998):
91.在6名攻击力测试合格的受试者的双手背上各画出40mm
×
40mm的皮肤面积并暴露,严密遮蔽其余部分。每次驱避效果测试前,将受试手(左手)手背暴露面积40mm
×
40mm按1.5μl/cm2的驱蚊乳膏剂量均匀涂抹,涂抹2h后正式开始驱避试验。先用空白对照手(右手)对蚊虫进行攻击力合格测试,攻击力测试合格后,再将受试手伸入放有攻击力合格的蚊笼中2min,观察有无蚊虫前来吸血,以后每隔1h测试一次。若2min内有蚊虫停落于驱蚊乳膏涂抹处即终止。
92.(4)驱避有效时长计算
93.将每一组驱蚊乳膏测得对受试者的有效保护时间相加,取其平均数作为该制剂的有效保护时间。
94.(5)统计学分析
95.采用excel 2019软件记录和整理数据,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不同浓度质量比的中药复方纳米乳膏的有效保护时间进行比较,采用多个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96.经测试,制备所得1%(w/w)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膏(乳膏基质与纳米乳的质量比为4:1)对白纹伊蚊的有效驱蚊保护时间最长,可达6.10h,达到a级有效保护标准,并与其他组别数据具有显著差异。
97.前述三组不同质量百分比(5wt%、10wt%和15wt%)的中药复方纳米乳混合乳膏基质,乳膏基质与纳米乳的质量比分别按4:1、9:1和14:1,制备成终浓度1%(w/w)的中药复方驱蚊纳米乳膏,受试者按要求涂抹后,予以驱避试验测试,测试获得的3组有效保护时间分别为6.10、5.42和4.63h,受试者有效保护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0,p=0.030)。从测试的3组制剂看,虽乳膏终浓度一致,但有效成分质量比不同,有效保护时间则随着有效成分质量比的增加而延长,在乳膏基质与纳米乳的质量比为4:1时,有效成分终浓度最高,有效保护时间为6.10h,已经达到《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驱避剂》(gb/t13917.9-2009)a级有效保护标准(有效保护时间≥6.00h)。结果详见图7。
98.综上,本发明所制备的中药复方纳米乳及乳膏稳定性好、防蚊效果优良,在驱蚊产品应用方向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提供的制备方法所需仪器设备、操作步骤简单,可用于工业
化生产。
9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驱蚊作用的中药复方纳米乳膏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中药复方组分的提取浓缩:s101、称取艾叶15份、薄荷12份、虎杖15份、花椒9份、白芷12份、香樟40份共计六味中药饮片,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热沸腾后计时2h;第二次加热沸腾后计时1h,两次回流液合并,待用;s102、将回流醇提药液转移至回流浓缩罐内减压浓缩至无醇味,然后继续浓缩至中药复方组分在50℃时的相对密度为0.90~1.10,得中药复方浓缩液备用;s2、中药复方纳米乳的制备:s201、油相混合并搅拌均匀;s202、依次加入主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得纳米乳基质;s203、将中药复方浓缩液与蒸馏水混合均匀,逐滴加入,边滴加边搅拌,直至得半透明状的中药复方纳米乳;s3、中药复方纳米乳膏的制备:s301、精密称取o/w型乳膏基质,60℃恒温加热使其完全熔化;s302、冷却后,加入中药复方纳米乳,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驱蚊作用的中药复方纳米乳膏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步骤s201中所述的油相为肉豆蔻酸异丙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驱蚊作用的中药复方纳米乳膏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步骤s202中所述的主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2~0.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驱蚊作用的中药复方纳米乳膏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表面活性剂为复配表面活性剂,由吐温80和司盘20复配而成,吐温80与司盘20的质量比范围为0.5~3.5:1,hlb范围11.7~13.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驱蚊作用的中药复方纳米乳膏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为甘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驱蚊作用的中药复方纳米乳膏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步骤s202中所述的纳米乳基质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油相20~30%,表面活性剂15~40%,余量为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驱蚊作用的中药复方纳米乳膏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复方纳米乳为o/w型纳米乳,其粒径分布范围为10~100n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驱蚊作用的中药复方纳米乳膏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步骤s301中所述的每2000g o/w型乳膏基质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硬脂酸174.0g、甘油200.0g、液体石蜡291.22g、单硬脂酸甘油酯102.4g、白凡士林108.0g、三乙醇胺3.8ml、十二烷基硫酸钠4.2g、尼铂金乙酯2.4g混合,60℃恒温加热熔融并搅拌均匀,加水至2000g,边加边搅拌。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驱蚊作用的中药复方纳米乳膏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o/w型乳膏基质与中药复方纳米乳的比例范围为1~10:1。10.一种具有驱蚊作用的中药复方纳米乳膏,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方法制备而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驱蚊作用的中药复方纳米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中药复方组分的提取浓缩;S2、中药复方纳米乳的制备;S3、中药复方纳米乳膏的制备。本发明所制备的中药复方纳米乳及乳膏稳定性好、防蚊效果优良,在驱蚊产品应用方向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提供的制备方法所需仪器设备、操作步骤简单,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邓楒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邓楒禅
技术研发日:2022.06.24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34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