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机组及其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3-01-22  160



1.本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水机组及其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2.中央空调系统广泛用于公共建筑,冷水机组是中央空调系统的主要耗能设备之一,其运行性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冷负荷对冷水机组的能效影响较大,合理的根据冷负荷调控冷水机组的运行策略可以改善冷水机组的运行性能。
3.目前冷负荷是根据冷水机组的能效比来确定的,冷水机组的能效比用于反映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冷水机组的能效比越高,代表中央空调的能源利用率越高。然而相关技术中对于冷水机组的能效比确定的准确性不高,进而导致对于冷负荷确定的准确性不高,致使无法合理的调控冷水机组的运行策略,影响了冷水机组的运行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水机组及其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用于提高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准确性。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冷水机组,该冷水机组包括:冷媒循环回路,使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组成回路中进行循环;
7.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凝器的冷凝温度;
8.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蒸发器的蒸发温度;
9.控制器,被配置为:
10.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冷凝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蒸发温度,n为大于1的整数;
11.获取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并基于运行参数,确定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和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
12.根据第一冷凝温度和第一蒸发温度,确定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
13.根据第二冷凝温度和第二蒸发温度,确定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
14.根据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和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确定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
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冷凝温度是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蒸发温度是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可以将第一冷凝温度理解为冷凝器的冷凝温度的检测值,亦可以将第二冷凝温度理解为蒸发器的蒸发温度的检测值,进而可以将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理解为能效比的检测值。而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和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是根据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计算出的,可以将第二冷凝温度理解为冷凝器的冷凝温度的计算值,将第二蒸发温度理解为蒸发器的蒸发温度的计
算值,进而可以将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理解为能效比的计算值。
16.如此,将能效比的检测值与能效比的计算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出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提升了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合理性以及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准确性。进一步的,以准确性高的理想能效比来确定出冷水机组的冷负荷,可以得到准确性高的冷负荷,提升了冷水机组的冷负荷确定的准确性。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和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确定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根据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第一取值范围和第二取值范围,确定第n个周期的理想能效比;其中,第一取值范围是根据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确定的,第二取值范围是根据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确定的。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第一取值范围和第二取值范围,确定第n个周期的理想能效比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当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未位于第一取值范围内,且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未位于第二取值范围内时,将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与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的平均值作为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或者,当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位于第一取值范围内,且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未位于第二取值范围内时,将第n个周期的第一能效比作为第n个周期的理想能效比;或者,当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位于第二取值范围内时,将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作为第n个周期的理想能效比。
19.如此,不同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能效比作为理想能效比,提升了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准确性。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冷水机组包括冷冻水和冷却水,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包括冷冻水在每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冷却水在每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蒸发器在每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冷凝器在每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冷冻水在每个检测周期的供水温度、冷却水在每个检测周期的回水温度以及冷水机组在每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运行参数,确定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和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根据冷却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冷凝去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回水温度以及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确定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根据冷冻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冷冻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供水温度以及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确定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
21.在一些实施例中,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还包括冷水机组在每个检测周期的电功率;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确定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之后,根据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电功率、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以及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确定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
22.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冷水机组,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冷凝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蒸发温度,n为大于1的整数;获取冷水机组的
运行参数,并基于运行参数,确定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和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根据第一冷凝温度和第一蒸发温度,确定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根据第二冷凝温度和第二蒸发温度,确定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根据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和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确定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
23.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其中,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控制器执行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冷水机组理想能效比的确定方法。
24.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的确定方法。
25.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如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的确定方法。
2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与控制器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控制器的处理器单独封装,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
27.本技术中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描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冷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水机组的硬件配置框图;
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水机组的控制器与终端设备的交互示意图;
3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水机组的管理界面示意图;
3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9.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2.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对管线进行描述时,本技术中所用“相连”、“连接”则具有进行导通的意义。具体意义需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44.根据冷负荷调整冷水机组的运行策略可以改善冷水机组的运行性能,故冷负荷确定的准确性越高,对冷水机组的运行性能提升的益处越大。
45.目前冷负荷是根据冷水机组的能效比来确定的,相关技术中关于冷水机组的能效比是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冷水机组中冷凝器的冷凝温度和蒸发器的蒸发温度来确定的,然而在冷水机组的运行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容易受到各种测量噪声、异常值或者系统误差的影响,导致检测到的冷凝器的冷凝温度和蒸发器的蒸发温度准确性不高,进而导致根据准确性不高的冷凝器的冷凝温度和蒸发器的蒸发温度确定出的冷负荷的准确性不高,致使无法合理的调控冷水机组的运行策略,影响了冷水机组的运行性能。
46.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一方面,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蒸发器的蒸发温度检测值和冷凝器的冷凝温度检测值,进而根据蒸发温度检测值和冷凝温度检测值确定出能效比的检测值。另一方面,根据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确定出蒸发器的蒸发温度计算值和冷凝器的冷凝温度计算值,进而根据蒸发温度计算值和冷凝温度计算值确定能效比的计算值。进而根据能效比的检测值和能效比的计算值,在不同情况下选择不同的能效比作为理想能效比,能够尽可能的避免温度传感器的异常对于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影响,提升了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合理性以及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准确性。进一步的,以准确性高的理想能效比来确定出冷水机组的冷负荷,可以得到准确性高的冷负荷,提升了冷水机组的冷负荷确定的准确性。
47.图1所示为本技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冷水机组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冷水机组,例如风冷式冷水机组和水冷式冷水机组,根据压缩机又分为螺杆式冷水机组、涡旋式冷水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等,为了便于描述,不同类型的冷水机组均以图1所示的冷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为例进
行举例说明。
48.如图1所示,该冷水机组1包括压缩机10、冷凝器11、节流件12、蒸发器13和控制器14(图1中未示出)。其中,压缩机10、冷凝器11、节流件12和蒸发器13顺序连通形成冷媒循环回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顺序连通仅说明各个器件之间连接的顺序关系,而各个器件之间还可包括其他器件,例如图2所示,可以在压缩机10与泠凝器1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截止阀15等。
49.在制冷时,压缩机10将低温低压冷媒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冷媒气体并排至冷凝器11,高温高压冷媒气体在冷凝器11中与室外空气流换热,冷媒释放热量,释放的热量被空气流带到室外环境空气中,冷媒则发生相变而冷凝成液态或气液两相冷媒。冷媒流出冷凝器11,进入节流件12降温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冷媒。低温低压的冷媒进入蒸发器13,冷媒吸收蒸发器13内的冷冻水的热量,使蒸发器13内的冷冻水的温度降低,实现制冷效果。冷媒则发生相变而蒸发成低温低压的冷媒气体,回流入压缩机10,实现冷媒的循环利用。本实施例的蒸发器13还与用户端侧相连,蒸发器13内的冷冻水的温度降低后,进入用户侧,并且蒸发器13内的冷冻水可由用户侧补充。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冷水机组1中冷冻水进入蒸发器13内,吸收了制冷剂蒸发的冷量,使其温度降低成为冷水,进入分水器后进入表冷器或冷却盘管内,与被处理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再回到冷水机组1进行循环再处理。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冷水机组1中还包括冷却水。冷却水,又称冷却液,在冷水机组1的运行过程中,各部件运转会带来大量热量,若不及时将热量带走,温度过高易导致高温部件损坏。利用热传导的作用,冷却水流过高温部件时,热量从高温部件传导进冷却水,水温上升,源源不断的冷却水就可以不断带走热量,从而使高温部件降温。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冷水机组1热交换有4个过程:

冷冻水与用冷场合的空气的热交换。

冷冻水与蒸发器内制冷剂的热交换。

冷却水与冷凝器制冷剂的热交换。

冷却水在冷却塔与空气的热交换。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0可以是螺旋杆压缩机。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0可以设置有多台,且多台压缩机并联,本技术实施例对于压缩机10的数量不作限制。
55.在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13可以是满液式蒸发器或者降膜式蒸发器。
56.在一些实施例中,节流件12可以是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膨胀阀等。也可以是机械装置,例如毛细管等。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4是指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指示多联机空调系统执行控制指令的装置。示例性的,控制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控制器还可以是其它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58.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4可以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其中,mcu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或者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b、a/d转换、uart、plc、
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
59.此外,控制器14可以用于控制冷水机组1内部中各部件工作,以使得冷水机组1各个部件运行实现冷水机组1的各预定功能。
6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冷水机组1的运行过程中,控制器14可以获取到冷水机组1的电功率以及冷负荷率。
61.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4可以根据冷水机组1的实时负荷值与冷水机组1的额定负荷值计算得到冷水机组的冷负荷率。也就是将实时负荷值与额定负荷值的比值作为冷负荷率。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0、冷凝器11、节流件12、蒸发器13均与控制器14电连接。
63.图3所示为本技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水机组的硬件配置框图,如图3所示,该冷水机组1还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第一温度传感器21、第二温度传感器22、第三温度传感器23、第四温度传感器24、第五温度传感器25、第六温度传感器26、第七温度传感器27、第八温度传感器28、通信器29和存储器30。
6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传感器21与控制器14电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21可以设置于冷凝器11周围,用于检测冷凝器11的冷凝温度。
6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温度传感器22与控制器14电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22可以设置于蒸发器13周围,用于检测蒸发器13的蒸发温度。
6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温度传感器23与控制器14电连接,第三温度传感器23可以设置于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供水管路上,用于检测冷冻水的供水温度值。
6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温度传感器24与控制器14电连接,第四温度传感器24可以设置于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回水管路上,用于检测冷冻水的回水温度值。
68.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控制器14可以根据第三温度传感器23检测到的冷冻水的供水温度值和第四温度传感器24检测到的冷冻水的回水温度值确定出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差。
6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温度传感器25与控制器14电连接,第五温度传感器25可以设置于冷水机组1的冷却水供水管路上,用于检测冷却水的供水温度值。
7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温度传感器26与控制器14电连接,第六温度传感器26可以设置于冷水机组1的冷却水回水管路上,用于检测冷却水的回水温度值。
71.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控制器14可以根据第五温度传感器25检测到的冷却水的供水温度值和第六温度传感器26检测到的冷却水的回水温度值确定出冷却水的供回水温差。
7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能效比确定的准确性,可以获取冷水机组1满负荷时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差以及冷却水的供回水温差。
7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七温度传感器27与控制器14电连接,第七温度传感器28可以设置于冷水机组1的出水口处,用于检测冷水机组1的出水温度。
74.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控制器14可以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21检测到的冷凝器11的冷凝温度和第七温度传感器27检测到的出水温度确定出冷凝器11的换热温差。其中,冷凝器11的换热温差用于表征冷凝器11的换热情况。冷凝器11的换热温差还可以通过其他
实现方式来得到,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7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八温度传感器27与控制器14电连接,第八温度传感器27可以设置于蒸发器13上,用于检测蒸发器13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蒸发器13所处环境可以是大气或者其他流体。
76.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控制器14可以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22检测到的蒸发器13的蒸发温度和第八温度传感器28检测到的环境温度确定出蒸发器13的换热温差。其中,蒸发器13的换热温差用于表征蒸发器13的换热情况。蒸发器13的换热温差还可以通过其他实现方式来得到,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77.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器29与控制器14电连接,用于与其他网络实体建立通信连接,例如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通信器29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蜂窝模块、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以及gps模块等。以rf模块为例,rf模块可以用于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器14处理;另外,将控制器14生成的信号发送出去。通常情况下,rf电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
78.存储器3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控制器14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0的软件程序或数据,从而执行冷水机组1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3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30存储有使得冷水机组1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技术中存储器3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还可以存储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水机组理想能效比的确定方法的代码。
7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冷水机组的限定,冷水机组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80.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水机组的控制器与终端设备进行交互的交互示意图。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300可以与控制器14建立通信连接。示例性地,可使用任何已知的网络通信协议来实现通信连接的建立。上述网络通信协议可以是各种有线或无线通信协议,诸如以太网、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火线(firewire)、任何蜂窝网通信协议(如3g/4g/5g)、蓝牙、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nfc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通信协议。上述通信连接可以是蓝牙连接、nfc、紫蜂(zigbee)、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81.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300仅是终端设备的一个示例。本技术中的终端设备300可以为遥控器、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手表、上网本、可穿戴电子设备、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机器人等,本技术对该终端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
82.示例性的,以终端设备300为手机为例,用户可以在手机上下载冷水机组管理app,冷水机组管理app可以用于管理冷水机组。用户可以选中冷水机组1这一在线设备,在冷水机组1的管理选项中选择需要对冷水机组1执行的控制功能。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水机组的管理界面示意图,冷水机组管理app上显示的冷水机组1的管理选项可以包括开机、关机、温度调整等控制功能。如果检测到用户点击冷水
机组管理app中对冷水机组1的开机选项,则手机可以向冷水机组1发送开机指令。响应于开机指令,控制器控制冷水机组中的各部件开始工作。
8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进行具体介绍。
84.如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冷水机组1的控制器14,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5.s101、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冷凝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蒸发温度。
8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冷水机组的运行过程中,在控制器接收到用户下发的用于确定冷负荷的控制指令后,响应于用于确定冷负荷的控制指令,控制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冷凝温度以及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蒸发温度。其中,n为正整数,例如n为20。一个检测周期可以是冷水机组出厂时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是冷水机组的管理人员通过终端设备自行设定的,例如一个检测周期为5s,对比不作限制。
87.第n个检测周期可以理解为当前检测周期,第n个检测周期之前的n-1个检测周期可以理解为当前检测周期之前的历史检测周期。
88.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周期可以是时刻,也就是获取冷凝器在当前时刻的第一冷凝温度和蒸发器在当前时刻的第一蒸发温度。
89.容易理解的,第一冷凝温度和第一蒸发温度均是由相应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冷凝温度可以理解为冷凝器的冷凝温度的检测值,第一蒸发温度可以理解为蒸发器的蒸发温度的检测值。
9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冷水机组的运行过程中,控制器可以周期性的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冷凝温度以及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蒸发温度,以便于及时的确定出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进而及时的确定出冷水机组的冷负荷,进而及时的根据冷水机组的冷负荷调整冷水机组的运行策略,有助于提升冷水机组的运行性能。
91.示例性的,可以将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冷凝温度记作tc1,将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的第一蒸发温度记作te1。
92.s102、获取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并基于运行参数,确定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和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
93.应理解,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也就是冷水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冷水机组各部件所产生的参数。其中,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包括冷冻水在每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冷却水在每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蒸发器每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冷凝器在每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冷冻水在每个检测周期的供水温度、冷却水在每个检测周期的回水温度以及冷水机组在每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
94.在一些实施例中,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还包括冷水机组在每个检测周期的电功率。
95.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后续对于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准确性,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的取值皆取自冷水机组处于满负荷状态下的值。
96.可选的,如图7所示,基于运行参数,确定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
和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可以具体实现为:
97.s1021、根据冷却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以及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确定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
98.示例性的,冷却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以及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与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如下述公式(1)所示:
[0099][0100]
其中,t
c2
为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plr为冷机在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t
c-rtn
为冷却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回水温度,t
c-exc
为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
[0101]
s1022、根据冷冻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冷冻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供水温度以及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确定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
[0102]
示例性的,冷冻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冷冻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供水温度以及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与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如下述公式(2)所示:
[0103][0104]
其中,t
e2
为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t
e-sup
为冷冻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供水温度,t
e-em
冷冻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t
c-exc
为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
[0105]
容易理解的,第二冷凝温度可以理解为冷凝器的冷凝温度的计算值,第二蒸发温度可以理解为蒸发器的蒸发温度的计算值。
[0106]
s103、根据第一冷凝温度和第一蒸发温度,确定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
[0107]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得到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冷凝温度和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蒸发温度之后,可以根据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冷凝温度和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蒸发温度,确定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
[0108]
示例性的,第一冷凝温度、第一蒸发温度与第一能效比之间的关系可以如下述公式(3)所示:
[0109][0110]
其中,k1为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
[0111]
s104、根据第二冷凝温度和第二蒸发难度,确定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
[01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通过上述步骤s1021得到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以及通过上述步骤s1022得到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之后,可以根据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和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确定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
[0113]
示例性的,第二冷凝温度、第二蒸发温度与第二能效比之间的关系可以如下述公
式(4)所示:
[0114][0115]
其中,k2为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
[0116]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对于步骤s103和步骤s104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制。例如先执行步骤s103,再执行步骤s104;或者,先执行步骤s104,再执行步骤s103;又或者,同时执行步骤s103和步骤s104。
[0117]
s105、根据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和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确定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
[0118]
容易理解的,第一能效比是根据第一冷凝温度和第一蒸发温度得到的,而第一冷凝温度和第一蒸发温度是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第一能效比可以理解为能效比的检测值。第二能效比是根据第二冷凝温度和第二蒸发温度得到的,而第二冷凝温度和第二蒸发温度是由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计算得到的,第二能效比可以理解为能效比的计算值。
[0119]
进而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以能效比的检测值或者能效比的计算值作为理想能效比,相对于相关技术中仅以能效比的检测值作为理想能效比,能够避免温度传感器的异常对于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影响,提升了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合理性以及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准确性。
[0120]
基于图6所示的实施例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相对于相关技术中仅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冷凝器的冷凝温度的检测值和蒸发器的蒸发温度的检测值来确定理想能效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通过将能效比的检测值与能效比的计算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出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能够减少温度传感器的误差对于理想能效比的准确性的影响,提升了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合理性以及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准确性。进一步的,以准确性高的理想能效比来确定出冷水机组的冷负荷,可以得到准确性高的冷负荷,提升了冷水机组的冷负荷确定的准确性。
[0121]
可选的,如图8所示,步骤s105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步骤:
[0122]
s201、根据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第一取值范围和第二取值范围,确定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
[0123]
其中,第一取值范围是根据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确定的,第二取值范围是根据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确定的。
[0124]
关于n个检测周期中每一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的确定方式均可以参照上述步骤s103的描述,关于n个检测周期中每一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的确定方式均可以参照上述步骤s104的描述,在此不予赘述。
[0125]
示例性的,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的平均值可以如下述公式(5)所示:
[0126][0127]
其中,为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的平均值,为n个检测周期中第i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
[0128]
示例性的,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的标准差可以如下述公式(6)所示:
[0129][0130]
其中,σ1为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的标准差。
[0131]
示例性的,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的平均值可以如下述公式(7)所示:
[0132][0133]
其中,为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的平均值,为n个检测周期中第i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
[0134]
示例性的,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的标准差可以如下述公式(8)所示:
[0135][0136]
其中,σ2为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的标准差。
[0137]
可选的,第一取值范围和第二取值范围可以是冷水机组的管理人员根据冷水机组的运行工况预先设定并存储于存储器中的。
[0138]
可选的,第一取值范围和第二取值范围还可以是控制器根据预设规则和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实时计算的。例如,第一取值范围可以是的运行参数实时计算的。例如,第一取值范围可以是第二取值范围可以是又例如,第一取值范围还可以是第二取值范围可以是二取值范围可以是本技术实施例对于第一取值范围和第二取值范围的设定范围不作限制。
[0139]
可选的,如图9所示,步骤s201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步骤:
[0140]
s2011、当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未位于第一取值范围内,且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未位于第二取值范围内时,将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与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的平均值作为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
[0141]
可以理解的,当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未位于第一取值范围内,且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未位于第二取值范围内时,代表第一能效比和第二能效比均不能有效反映出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故将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与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的平均值作为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相对于相关技术中是以传感器检测到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确定出来的能效比,提升了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合理性以及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准确性。
[0142]
s2012、当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位于第一取值范围内,且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未位于第二取值范围内时,将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作为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
[0143]
可以理解的,当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位于第一取值范围内,且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未位于第二取值范围内时,代表温度传感器的误差较小,通过相应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冷凝器的第一冷凝温度和蒸发器的第一蒸发温度较为准确,也就是第一能效比的计算结果比第二能效比的计算结果更好,第一能效比相对于第二能效比更能反映出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故将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作为第n个检测周期的
理想能效比。
[0144]
s2013、当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位于第二取值范围时,将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作为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
[0145]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能效比是根据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计算出来的,当检测到第二能效比位于第二取值范围时,代表第二能效比更能反映出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故将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作为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
[0146]
示例性的,不同情况下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的取值可以如下述公式(9)所示:
[0147][0148]
其中,kf为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
[0149]
示例性的,下述表1为本技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k1、k2、σ1、σ2和kf部分取值。
[0150]
表1
[0151]
[0152]
[0153][0154]
上述实施例着重介绍了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是怎样确定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还涉及对于理想能效比的用法。如图10所示,在步骤s105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155]
s301、根据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电功率、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以及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确定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
[0156]
示例性的,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电功率、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以及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之间的关系可以如下述公式(10)所示:
[0157]
qi=(a*plr2+b*plr+c)*kf*pwꢀꢀ
公式(10)
[0158]
其中,qi为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plr为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pw为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电功率,a、b和c均为常数。
[0159]
其中,a、b和c为根据冷水机组的数据训练得到的,数据训练即统计冷水机组运行一段时间的运行数据,以plr为横轴,以冷水机组的能效比(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与kf的比值作为纵轴,将数据通过曲线拟合得到a、b和c。
[0160]
其中,cop与kf之间的关系可以如下述公式(11)所示:
[0161][0162]
基于图9所示的实施例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相对于相关技术中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来得到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不仅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冷凝温度和第一蒸发温度确定冷水机组的第一能效比,还根据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确定出第二冷凝温度和第二蒸发温度,进而确定出冷水机组的第二能效比,进而在不同的情况下选取不同的能效比作为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减少了温度传感器的误差对于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准确性的影响,提升了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合理性以及准确性。进而以准确性高的理想能效比确定冷水机组的冷负荷,提升了冷水机组的冷负荷确定的准确性。
[0163]
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在根据理想能效比确定冷水机组的冷负荷时,引入了冷水机组的电功率作为冷水机组的冷负荷的确定依据。可以理解的,相对于冷水机组的电功率而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延迟以及误差,还容易收到各种噪声的影响,而冷水机组的电功率的检测更加稳定,所以将
冷水机组的电功率作为冷水机组的冷负荷计算的依据之一提升了冷水机组的冷负荷确定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
[0164]
进一步的,冷水机组的管理人员根据准确性更高的冷负荷来调整冷水机组的运行策略,运行策略调整的精准度更高,有助于提升冷水机组的运行性能。
[0165]
可以看出,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技术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0166]
本技术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控制器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0167]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控制器3000包括处理器3001,可选的,还包括与处理器3001连接的存储器3002和通信接口3003。处理器3001、存储器3002和通信接口3003通过总线3004连接。
[0168]
处理器30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处理器3001还可以是其它任意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处理器3001也可以包括多个cpu,并且处理器3001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0169]
存储器30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存储器3002可以是独立存在,也可以和处理器3001集成在一起。其中,存储器3002中可以包含计算机程序代码。处理器30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
[0170]
通信接口3003可以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通信接口3003可以是模块、电路、收发器或者任何能够实现通信的装置。
[0171]
总线30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30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1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017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
[0173]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
[0174]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0175]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0176]
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177]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178]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循环回路,使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组成回路中进行循环;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凝器的冷凝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蒸发器的蒸发温度;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冷凝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蒸发温度,n为大于1的整数;获取所述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并基于所述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和所述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根据所述第一冷凝温度和所述第一蒸发温度,确定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根据所述第二冷凝温度和所述第二蒸发温度,确定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根据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和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确定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和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确定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第一取值范围和第二取值范围,确定所述第n个周期的理想能效比;其中,所述第一取值范围是根据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确定的,所述第二取值范围是根据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确定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第一取值范围和第二取值范围,确定所述第n个周期的理想能效比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当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未位于所述第一取值范围内,且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未位于所述第二取值范围内时,将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与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或者,当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位于所述第一取值范围内,且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未位于所述第二取值范围内时,将所述第n个周期的第一能效比作为所述第n个周期的理想能效比;或者,当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位于所述第二取值范围内时,将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作为所述第n个周期的理想能效比。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包括冷冻水和冷却水,所述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包括所述冷冻水在每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所述冷却水在每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所述蒸发器在每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所述冷凝器在每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所述冷冻水在每个检测周期的供水温度、所述冷却水在每个检测周期的回水温度以及所述冷水机组在每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和所述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根据所述冷却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所述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换热
温差、所述冷却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回水温度以及所述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确定所述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根据所述冷冻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所述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所述冷冻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供水温度以及所述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确定所述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还包括所述冷水机组在每个检测周期的电功率;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之后,根据所述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电功率、所述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以及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所述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6.一种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冷水机组,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冷凝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蒸发温度,n为大于1的整数;获取所述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并基于所述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和所述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根据所述第一冷凝温度和所述第一蒸发温度,确定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根据所述第二冷凝温度和所述第二蒸发温度,确定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根据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和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确定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和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确定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包括:根据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第一取值范围和第二取值范围,确定所述第n个周期的理想能效比;其中,所述第一取值范围是根据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确定的,所述第二取值范围是根据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确定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第一取值范围和第二取值范围,确定所述第n个周期的理想能效比,包括:当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未位于所述第一取值范围内,且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未位于所述第二取值范围内时,将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与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或者,当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位于所述第一取值范围内,且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未位于所述第二取值范围内时,将所述第n个周期的第一能效比作为所述第n个周期的理想能效比;或者,当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位于所述第二取值范围内时,将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作为所述第n个周期的理想能效比。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包括冷冻水和
冷却水,所述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包括所述冷冻水在每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所述冷却水在每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所述蒸发器在每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所述冷凝器在每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所述冷冻水在每个检测周期的供水温度、所述冷却水在每个检测周期的回水温度以及所述冷水机组在每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所述基于所述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和所述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包括:根据所述冷却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所述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所述冷却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回水温度以及所述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确定所述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根据所述冷冻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供回水温差、所述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换热温差、所述冷冻水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供水温度以及所述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确定所述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还包括所述冷水机组在每个检测周期的电功率;在确定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电功率、所述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率以及所述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确定所述冷水机组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冷负荷。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水机组及其理想能效比确定方法,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用于提高冷水机组的理想能效比确定的准确性。该冷水机组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冷凝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蒸发温度;根据冷水机组的运行参数,确定冷凝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冷凝温度和蒸发器在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蒸发温度;根据第一冷凝温度和第一蒸发温度,确定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根据第二冷凝温度和第二蒸发温度,确定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根据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一能效比和第n个检测周期的第二能效比,确定第n个检测周期的理想能效比。比。比。


技术研发人员:石靖峰 任兆亭 路则锋 陈见兴 阮岱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1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3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