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桉树加工剩余物为主栽培料栽培灵芝的方法
1.本技术是申请日为2018年03月05日、申请号为201810178110.5、发明名称为《以桉树加工剩余物为主栽培料栽培灵芝的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灵芝的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以桉树加工剩余物为主栽培料栽培灵芝的方法。
背景技术:3.灵芝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赤芝和紫芝的总称,是一种珍贵药食两用真菌。灵芝含有多糖、三萜类、肽类、核苷等多种活性成分,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也具有抗衰老抗氧化、保肝护肝等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灵芝消费需求越来越大,而野生灵芝资源的不足,使栽培灵芝的规模逐年增加。传统灵芝栽培以椴木为主要原料,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代料栽培将是灵芝栽培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桉木屑是桉树加工副产物,广西木材加工业每年产生大量的桉木屑,其中大多数进行堆放丢弃处理,其渗出物常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桉木屑资源化利用,既可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也可提高桉树木材加工业的综合水平。利用广西当地丰富且廉价的桉木屑作为灵芝栽培原料,对灵芝栽培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可提高桉木屑的利用价值,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
4.灵芝代料栽培,原料通常为木材加工副产物、树木修剪下脚料或农副产品。吕明亮等(基质对段木灵芝栽培外观与产量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2008,27(5):22~24.)以不同树种为原料栽培灵芝,发现灵芝在不同树种栽培时,子实体外观色泽等有明显差异,说明原料对灵芝生长有重要影响,在选择灵芝栽培原料需要进行相应栽培实验,了解其是否适合使用。刘明香等(茶枝屑代料栽培灵芝菌株的筛选[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1(2):183~186.)以茶枝屑为原料,进行了灵芝代料栽培实验,结果表明,所栽培的菌株在茶枝屑栽培时的菌丝生长速度、出芝率、生物转化率均比杂木屑栽培的要差。陈继敏等(芒果木屑栽培灵芝试验[j].中国瓜菜,2013,26(3):43~45.)利用珠海当地修剪的行道芒果树栽培灵芝,发现芒果木屑适合作为灵芝代料栽培的原料。但由于每年只在台风前才修剪,且剪下的树枝有限,对于大量应用有一定局限性。目前以桉树木屑为原料栽培灵芝的研究比较少,夏凤娜等(桉树木屑栽培食用菌[j].食用菌学报,2011,18(3):42~44.)以皮屑、杆屑、皮杆混合屑组合而成的桉树木屑为栽培基质,对灵芝、秀珍菇、刺芹侧耳和金针菇等4种食用菌进行了初步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灵芝在桉树皮杆混合屑(皮∶杆=1∶3)培养料中可以正常生长,但未对栽培原料配比进行优化。钟礼义(桉树栽培紫芝及营养成分分析[j].中国食用菌,2014,33(3)24~26.)以桉树椴木栽培紫芝,结果表明菌丝在桉木上生长比对照组快,而当年产量则与对照相近,差异不明显。
[0005]
目前灵芝代料栽培以棉籽壳和杂木屑为主,而广西非棉花产区,棉籽壳价格是其它本地原料价格的几倍不等,太高的原料成本不利于提高广西灵芝栽培产业的竞争力。杂
木屑原料成分不固定,导致灵芝生产及产出不稳定,不利于工厂化生产管理,难以保证各批次灵芝的商品特征,给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带来不确定性。广西是桉树主产区,每年产生大量廉价的桉木屑,可保证灵芝栽培原料的稳定供应。因此,研究一种质量稳定、以桉树加工剩余物为主栽培料栽培灵芝的方法,具有广大的研究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以桉树加工剩余物为主栽培料栽培灵芝的方法,先对桉木屑和按树皮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拌料及发酵、装袋、灭菌、接种和发菌与出菇管理,栽培灵芝。不仅能筛选出灵芝的栽培配方,还能探索以桉树加工剩余物为主栽培料栽培灵芝的方法,高产高效栽培灵芝,为广西灵芝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0007]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桉树加工剩余物为主栽培料栽培灵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前处理:将桉木屑过5目筛去除杂质,晒干备用;将新鲜桉树皮加工粉碎成5~12cm长段,晒干,得到桉树皮,备用;
[0009]
(2)备料:按重量份数计,准备以下原料:45~55份桉木屑、20份桉树皮、15~20份棉籽壳、10~15份麦麸、1份过磷酸钙、1份石膏和0.1~0.3份升温发酵剂;
[0010]
(3)拌料及发酵:按步骤(2)的配方将除麦麸以外的所有原料干拌均匀,再加水调湿,使含水量达60%~65%,同时用石灰调节上述物料的ph值至8.0~9.0,调好水份和酸碱度后将物料堆成高度为1.2m~1.5m、宽度为1m的料堆,料堆长度依堆料的数量而定,在堆料中间每隔0.8m,用直径为5cm~10cm的木棍从上向下将堆料打一透气孔,每隔4天进行一次翻堆,发酵时间为8d~10d,得到发酵物料;
[0011]
(4)装袋:按比例将麦麸加入发酵物料中,并搅拌均匀,然后将上述物料的含水量重新调至60%~65%、ph值调至7.0~8.0,然后选用厚度为0.025mm、长
×
宽为230mm
×
450mm、两头开口的聚乙烯筒料袋或厚度为0.04mm、长
×
宽为170mm
×
330mm、单头开口的聚丙烯筒料袋进行装袋处理,得到菌包;
[0012]
(5)灭菌:将菌包及时装锅灭菌,当采用聚乙烯筒料袋进行袋装时,进行常压灭菌:常压下在6h内将温度加热至98℃~100℃,并恒温保持12h~16h后停火,待灭菌锅内温度降至60℃~65℃时出锅;
[0013]
当采用聚丙烯筒料袋进行袋装时,进行高压灭菌:在压力为0.14mpa~0.15mpa和温度为120℃~123℃的条件下蒸汽灭菌2h~2.5h,待压力降至0时即可出锅;
[0014]
(6)接种:将灭菌后的菌包移至接种室,待料温降至35℃时,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每个菌包的用种量为12~20g,在接种后菌包的接种口先套上已消毒的塑料套环,再用已灭菌的二层报纸固定,接种完成后将菌包移至培养室内培养;
[0015]
(5)发菌与出菇管理:根据菌种特性进行常规的发菌、出菇管理。
[0016]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
本发明利用桉木屑、按树皮等桉木加工剩余物作为灵芝的栽培主料,配以适量的棉籽壳、麸皮、过磷酸钙和石膏等物料,不仅大大降低了灵芝的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为灵芝生产标准化、产业化提供充足的原料保证。同时,还可以使桉树屑和按树皮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延长桉树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链,从而形成桉树产业和灵芝产业的良性循环发
展模式,促进桉树产业和灵芝产业共同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1
[0019]
以桉树加工剩余物为主栽培料栽培灵芝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0020]
(1)前处理:将桉木屑过5目筛去除杂质,晒干备用;将新鲜桉树皮加工粉碎成5cm长段,晒干,得到桉树皮,备用;
[0021]
(2)备料:按重量份数计,准备以下原料:45份桉木屑、20份桉树皮、15份棉籽壳、10份麦麸、1份过磷酸钙、1份石膏和0.1份升温发酵剂;
[0022]
(3)拌料及发酵:按步骤(2)的配方将除麦麸以外的所有原料干拌均匀,再加水调湿,使含水量达60%,同时用石灰调节上述物料的ph值至8.0,调好水份和酸碱度后将物料堆成高度为1.2m、宽度为1m的料堆,料堆长度依堆料的数量而定,在堆料中间每隔0.8m,用直径为5cm的木棍从上向下将堆料打一透气孔,每隔4天进行一次翻堆,发酵时间为8d,得到发酵物料;
[0023]
(4)装袋:按比例将麦麸加入发酵物料中,并搅拌均匀,然后将上述物料的含水量重新调至60%、ph值调至7.0,然后选用厚度为0.025mm、长
×
宽为230mm
×
450mm、两头开口的聚乙烯筒料袋进行装袋处理,得到菌包;
[0024]
(5)灭菌:将菌包及时装锅灭菌,当采用聚乙烯筒料袋进行袋装时,进行常压灭菌:常压下在6h内将温度加热至98℃,并恒温保持12h后停火,待灭菌锅内温度降至60℃时出锅;
[0025]
(6)接种:将灭菌后的菌包移至接种室,待料温降至35℃时,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每个菌包的用种量为20g,在接种后菌包的接种口先套上已消毒的塑料套环,再用已灭菌的二层报纸固定,接种完成后将菌包移至培养室内培养;
[0026]
(5)发菌与出菇管理:根据菌种特性进行常规的发菌、出菇管理。
[0027]
实施例2
[0028]
以桉树加工剩余物为主栽培料栽培灵芝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0029]
(1)前处理:将桉木屑过5目筛去除杂质,晒干备用;将新鲜桉树皮加工粉碎成6cm长段,晒干,得到桉树皮,备用;
[0030]
(2)备料:按重量份数计,准备以下原料:50份桉木屑、20份桉树皮、18份棉籽壳、11份麦麸、1份过磷酸钙、1份石膏和0.15份升温发酵剂;
[0031]
(3)拌料及发酵:按步骤(2)的配方将除麦麸以外的所有原料干拌均匀,再加水调湿,使含水量达62%,同时用石灰调节上述物料的ph值至8.3,调好水份和酸碱度后将物料堆成高度为1.4m、宽度为1m的料堆,料堆长度依堆料的数量而定,在堆料中间每隔0.8m,用直径为6cm的木棍从上向下将堆料打一透气孔,每隔4天进行一次翻堆,发酵时间为9d,得到发酵物料;
[0032]
(4)装袋:按比例将麦麸加入发酵物料中,并搅拌均匀,然后将上述物料的含水量重新调至64%、ph值调至7.5,然后选用厚度为0.025mm、长
×
宽为230mm
×
450mm、两头开口的聚乙烯筒料袋进行装袋处理,得到菌包;
[0033]
(5)灭菌:将菌包及时装锅灭菌,当采用聚乙烯筒料袋进行袋装时,进行常压灭菌:
常压下在6h内将温度加热至99℃,并恒温保持14h后停火,待灭菌锅内温度降至62℃时出锅;
[0034]
(6)接种:将灭菌后的菌包移至接种室,待料温降至35℃时,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每个菌包的用种量为18g,在接种后菌包的接种口先套上已消毒的塑料套环,再用已灭菌的二层报纸固定,接种完成后将菌包移至培养室内培养;
[0035]
(5)发菌与出菇管理:根据菌种特性进行常规的发菌、出菇管理。
[0036]
实施例3
[0037]
以桉树加工剩余物为主栽培料栽培灵芝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0038]
(1)前处理:将桉木屑过5目筛去除杂质,晒干备用;将新鲜桉树皮加工粉碎成8cm长段,晒干,得到桉树皮,备用;
[0039]
(2)备料:按重量份数计,准备以下原料:48份桉木屑、20份桉树皮、16份棉籽壳、12份麦麸、1份过磷酸钙、1份石膏和0.2份升温发酵剂;
[0040]
(3)拌料及发酵:按步骤(2)的配方将除麦麸以外的所有原料干拌均匀,再加水调湿,使含水量达64%,同时用石灰调节上述物料的ph值至8.4,调好水份和酸碱度后将物料堆成高度为1.4m、宽度为1m的料堆,料堆长度依堆料的数量而定,在堆料中间每隔0.8m,用直径为8cm的木棍从上向下将堆料打一透气孔,每隔4天进行一次翻堆,发酵时间为8.5d,得到发酵物料;
[0041]
(4)装袋:按比例将麦麸加入发酵物料中,并搅拌均匀,然后将上述物料的含水量重新调至61%、ph值调至7.6,然后选用厚度为0.025mm、长
×
宽为230mm
×
450mm、两头开口的聚乙烯筒料袋进行装袋处理,得到菌包;
[0042]
(5)灭菌:将菌包及时装锅灭菌,当采用聚乙烯筒料袋进行袋装时,进行常压灭菌:常压下在6h内将温度加热至100℃,并恒温保持16h后停火,待灭菌锅内温度降至65℃时出锅;
[0043]
(6)接种:将灭菌后的菌包移至接种室,待料温降至35℃时,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每个菌包的用种量为17g,在接种后菌包的接种口先套上已消毒的塑料套环,再用已灭菌的二层报纸固定,接种完成后将菌包移至培养室内培养;
[0044]
(5)发菌与出菇管理:根据菌种特性进行常规的发菌、出菇管理。
[0045]
实施例4
[0046]
以桉树加工剩余物为主栽培料栽培灵芝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0047]
(1)前处理:将桉木屑过5目筛去除杂质,晒干备用;将新鲜桉树皮加工粉碎成10cm长段,晒干,得到桉树皮,备用;
[0048]
(2)备料:按重量份数计,准备以下原料:49份桉木屑、20份桉树皮、18份棉籽壳、13份麦麸、1份过磷酸钙、1份石膏和0.2份升温发酵剂;
[0049]
(3)拌料及发酵:按步骤(2)的配方将除麦麸以外的所有原料干拌均匀,再加水调湿,使含水量达64%,同时用石灰调节上述物料的ph值至8.6,调好水份和酸碱度后将物料堆成高度为1.3m、宽度为1m的料堆,料堆长度依堆料的数量而定,在堆料中间每隔0.8m,用直径为7cm的木棍从上向下将堆料打一透气孔,每隔4天进行一次翻堆,发酵时间为8.5d,得到发酵物料;
[0050]
(4)装袋:按比例将麦麸加入发酵物料中,并搅拌均匀,然后将上述物料的含水量
重新调至62%、ph值调至7.8,然后选用厚度为0.04mm、长
×
宽为170mm
×
330mm、单头开口的聚丙烯筒料袋进行装袋处理,得到菌包;
[0051]
(5)灭菌:将菌包及时装锅灭菌,当采用聚丙烯筒料袋进行袋装时,进行高压灭菌:在压力为0.14mpa和温度为120℃的条件下蒸汽灭菌2h,待压力降至0时即可出锅;
[0052]
(6)接种:将灭菌后的菌包移至接种室,待料温降至35℃时,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每个菌包的用种量为14g,在接种后菌包的接种口先套上已消毒的塑料套环,再用已灭菌的二层报纸固定,接种完成后将菌包移至培养室内培养;
[0053]
(5)发菌与出菇管理:根据菌种特性进行常规的发菌、出菇管理。
[0054]
实施例5
[0055]
以桉树加工剩余物为主栽培料栽培灵芝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0056]
(1)前处理:将桉木屑过5目筛去除杂质,晒干备用;将新鲜桉树皮加工粉碎成8cm长段,晒干,得到桉树皮,备用;
[0057]
(2)备料:按重量份数计,准备以下原料:51份桉木屑、20份桉树皮、18份棉籽壳、13份麦麸、1份过磷酸钙、1份石膏和0.25份升温发酵剂;
[0058]
(3)拌料及发酵:按步骤(2)的配方将除麦麸以外的所有原料干拌均匀,再加水调湿,使含水量达63%,同时用石灰调节上述物料的ph值至8.5,调好水份和酸碱度后将物料堆成高度为1.4m、宽度为1m的料堆,料堆长度依堆料的数量而定,在堆料中间每隔0.8m,用直径为7cm的木棍从上向下将堆料打一透气孔,每隔4天进行一次翻堆,发酵时间为9d,得到发酵物料;
[0059]
(4)装袋:按比例将麦麸加入发酵物料中,并搅拌均匀,然后将上述物料的含水量重新调至61%、ph值调至7.3,然后选用厚度为0.04mm、长
×
宽为170mm
×
330mm、单头开口的聚丙烯筒料袋进行装袋处理,得到菌包;
[0060]
(5)灭菌:将菌包及时装锅灭菌,当采用聚丙烯筒料袋进行袋装时,进行高压灭菌:在压力为0.145mpa和温度为121℃的条件下蒸汽灭菌2.2h,待压力降至0时即可出锅;
[0061]
(6)接种:将灭菌后的菌包移至接种室,待料温降至35℃时,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每个菌包的用种量为13g,在接种后菌包的接种口先套上已消毒的塑料套环,再用已灭菌的二层报纸固定,接种完成后将菌包移至培养室内培养;
[0062]
(5)发菌与出菇管理:根据菌种特性进行常规的发菌、出菇管理。
[0063]
实施例6
[0064]
以桉树加工剩余物为主栽培料栽培灵芝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0065]
(1)前处理:将桉木屑过5目筛去除杂质,晒干备用;将新鲜桉树皮加工粉碎成12cm长段,晒干,得到桉树皮,备用;
[0066]
(2)备料:按重量份数计,准备以下原料:55份桉木屑、20份桉树皮、20份棉籽壳、15份麦麸、1份过磷酸钙、1份石膏和0.3份升温发酵剂;
[0067]
(3)拌料及发酵:按步骤(2)的配方将除麦麸以外的所有原料干拌均匀,再加水调湿,使含水量达65%,同时用石灰调节上述物料的ph值至9.0,调好水份和酸碱度后将物料堆成高度为1.5m、宽度为1m的料堆,料堆长度依堆料的数量而定,在堆料中间每隔0.8m,用直径为10cm的木棍从上向下将堆料打一透气孔,每隔4天进行一次翻堆,发酵时间为10d,得到发酵物料;
[0068]
(4)装袋:按比例将麦麸加入发酵物料中,并搅拌均匀,然后将上述物料的含水量重新调至65%、ph值调至8.0,然后选用厚度为0.04mm、长
×
宽为170mm
×
330mm、单头开口的聚丙烯筒料袋进行装袋处理,得到菌包;
[0069]
(5)灭菌:将菌包及时装锅灭菌,当采用聚丙烯筒料袋进行袋装时,进行高压灭菌:在压力为0.15mpa和温度为123℃的条件下蒸汽灭菌2.5h,待压力降至0时即可出锅;
[0070]
(6)接种:将灭菌后的菌包移至接种室,待料温降至35℃时,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每个菌包的用种量为12g,在接种后菌包的接种口先套上已消毒的塑料套环,再用已灭菌的二层报纸固定,接种完成后将菌包移至培养室内培养;
[0071]
(5)发菌与出菇管理:根据菌种特性进行常规的发菌、出菇管理。
[0072]
应用例1
[0073]
灵芝栽培试验: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栽培灵芝,研究对比不同发酵时间对灵芝栽培的影响。分别设计0d、4d、8d、12d和16d这5个时间进行处理,对比分析各处理对堆料温度的变化情况、污染率、发菌情况、出菇时间及生物学效率等方面的影响。其中不同发酵时间处理灵芝栽培出菇的表现见表1,不同发酵时间处理灵芝菌丝生长速度表现见表2,不同发酵时间处理灵芝栽培农艺性状的表现见表3,不同处理堆料温度记录见表4。
[0074]
供试菌株为美国大灵芝,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所食用菌育种研究室保存提供。
[0075]
表1不同发酵时间处理灵芝栽培出菇的表现
[0076]
发酵时间(d)接种时间污染率(%)满袋时间出菇时间生物学效率(%)02017.10.4822017.10.232017.11.1417.5942017.10.4962017.10.152017.10.2531.0782017.10.4942017.10.192017.10.2730.11122017.10.4862017.10.252017.11.1426.85162017.10.4742017.10.292017.11.1420.74
[0077]
表2不同发酵时间处理灵芝菌丝生长速度表现
[0078]
发酵时间(d)平均生长速度(mm/d)1%极显著水平5%显著水平05.15bc45.99aab85.78aab125.53abb16d5.07bc
[0079]
表3不同发酵时间处理灵芝栽培农艺性状的表现
[0080][0081]
表4不同处理堆料温度记录
[0082][0083]
综合表1~4,可知结果表明,5个处理从堆料发酵到第四天时堆料温度升到最高点50~58℃,第五天后堆料温度开始下降,到第八至九天后堆料温度不再上升,并开始下降至42℃~45℃;以发酵4d、8d的菌丝长速最快、长势最好,污染率最低,且出菇整齐、生物转化率最高;发酵0d和16d各性状综合表现都最差。
[0084]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技术特征:1.以桉树加工剩余物为主栽培料栽培灵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前处理:将桉木屑过5目筛去除杂质,晒干备用;将新鲜桉树皮加工粉碎成5~12cm长段,晒干,得到桉树皮,备用;(2)备料:按重量份数计,准备以下原料:45~55份桉木屑、20份桉树皮、15~20份棉籽壳、10~15份麦麸、1份过磷酸钙、1份石膏和0.1~0.3份升温发酵剂;(3)拌料及发酵:按步骤(2)的配方将除麦麸以外的所有原料进行堆料发酵,每隔4天进行一次翻堆,发酵时间为8d,得到发酵物料;(4)装袋:按比例将麦麸加入发酵物料中,并搅拌均匀,然后进行装袋处理,得到菌包;(5)灭菌:将菌包及时装锅灭菌;(6)接种:将灭菌后的菌包移至接种室,待料温降至35℃时,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每个菌包的用种量为12~20g,在接种后菌包的接种口先套上已消毒的塑料套环,再用已灭菌的二层报纸固定,接种完成后将菌包移至培养室内培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料发酵前还包括:将所述所有原料干拌均匀,再加水调湿,使含水量达60%~65%,同时用石灰调节上述物料的ph值至8.0~9.0,调好水份和酸碱度后将物料进行堆料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料处理包括:将物料堆成高度为1.2m~1.5m、宽度为1m的料堆,料堆长度依堆料的数量而定,在堆料中间每隔0.8m,用直径为5cm~10cm的木棍从上向下将堆料打一透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袋处理前还包括:将搅拌均匀的物料的含水量重新调至60%~65%、ph值调至7.0~8.0。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袋处理包括:选用厚度为0.025mm、长
×
宽为230mm
×
450mm、两头开口的聚乙烯筒料袋或厚度为0.04mm、长
×
宽为170mm
×
330mm、单头开口的聚丙烯筒料袋进行装袋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处理包括:当采用聚乙烯筒料袋进行袋装时,进行常压灭菌:常压下在6h内将温度加热至98℃~100℃,并恒温保持12h~16h后停火,待灭菌锅内温度降至60℃~65℃时出锅;当采用聚丙烯筒料袋进行袋装时,进行高压灭菌:在压力为0.14mpa~0.15mpa和温度为120℃~123℃的条件下蒸汽灭菌2h~2.5h,待压力降至0时即可出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包括:根据菌种特性进行常规的发菌、出菇管理。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灵芝的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以桉树加工剩余物为主栽培料栽培灵芝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前处理;(2)备料:准备以下原料:桉木屑、桉树皮、棉籽壳、麦麸、过磷酸钙、石膏和升温发酵剂;(3)拌料及发酵:除麦麸以外的所有原料进行堆料发酵,每隔4天进行一次翻堆,发酵时间为8d,得到发酵物料;(4)装袋:(5)灭菌;(6)接种;(5)发菌与出菇管理。本发明以期筛选出桉树加工剩余物为主料的灵芝高产高效本地化原料栽培配方并栽培成功,为广西灵芝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适宜的发酵处理得到的物料栽培灵芝时,菌丝长速最快、长势最好,污染率最低,且出菇整齐、生物转化率最高。化率最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灿琴 韦仕岩 吴圣进 覃晓娟 陈雪凤 吴小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03.05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