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9  146



1.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2.以往,作为连接器,已知以下现有产品,其具备金属制的壳体、以及保持于该壳体的导体,在所述导体与壳体之间设置有中间绝缘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连接器中,如果使中间绝缘部为热传导率高的陶瓷部件,那么母线的散热性良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3.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8-51046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4.但是,在上述的连接器中,使陶瓷部件仅仅与母线以及壳体邻接的构成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尺寸误差、线膨胀率的差异等,在陶瓷部件与母线以及壳体之间可能会产生微小的间隙,导致接触热阻增大而散热性劣化。
5.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的散热的连接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6.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金属制的壳体;平板状的母线,其保持于所述壳体;第1陶瓷部件,其介入于所述母线的一方的平坦面与所述壳体的第1接触部之间;第2陶瓷部件,其介入于所述母线的另一方的平坦面与所述壳体的第2接触部之间;以及紧固部件,其将所述母线、所述第1陶瓷部件、所述第2陶瓷部件、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一并紧固。发明效果
7.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能够良好的散热。
附图说明
8.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图2是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9.[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0010]
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1]金属制的壳体;平板状的母线,其保持于所述壳体;第1陶瓷部件,其介入于所述母线的一方的平坦面与所述壳体的第1接触部之间;第2陶瓷部件,其介入于所述母线的另一方的平坦面与所述壳体的第2接触部之间;以及紧固部件,其将所述母线、所述第1陶瓷
部件、所述第2陶瓷部件、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一并紧固。
[0011]
根据该构成,通过紧固部件将母线、第1陶瓷部件、第2陶瓷部件、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一并紧固。由此,母线的一方的平坦面维持经由热传导率高的第1陶瓷部件与壳体的第1接触部无间隙地抵接的状态,母线的另一方的平坦面维持经由热传导率高的第2陶瓷部件与壳体的第2接触部无间隙地抵接的状态,母线的散热性良好。
[0012]
[2]优选,所述紧固部件是螺栓和螺母。
[0013]
根据该构成,紧固部件是螺栓和螺母,能够容易地将母线、第1陶瓷部件、第2陶瓷部件、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一并紧固。另外,与例如采用铆钉等作为紧固部件的情况相比,容易进行紧固转矩的管理。
[0014]
[3]优选,所述母线设有一对,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各自遍及一对所述母线而设置,所述紧固部件在一对所述母线之间将所述第1接触部与所述第2接触部紧固。
[0015]
根据该构成,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各自遍及一对母线而设置,第1接触部与第2接触部在一对母线之间被紧固部件紧固,由此,能够通过1个紧固部件将一对母线各自与第1陶瓷部件以及第2陶瓷部件共同紧固。即,与在每一个母线都设置紧固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紧固部件的零部件数量。
[0016]
[4]优选,所述母线设有一对,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各自遍及一对所述母线而设置,所述第1陶瓷部件和所述第2陶瓷部件各自遍及一对所述母线而设置。
[0017]
根据该构成,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各自遍及一对母线而设置,第1陶瓷部件和第2陶瓷部件各自遍及一对母线而设置,因此,与例如在每一个母线都设置第1陶瓷部件以及第2陶瓷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
[0018]
[5]优选,所述第1陶瓷部件以及所述第2陶瓷部件的与所述母线对置的对置面设定成:在所述母线的宽度方向上为所述母线的长度以上。
[0019]
根据该构成,第1陶瓷部件以及第2陶瓷部件的与母线对置的对置面设定成:在母线的宽度方向上为母线的长度以上,因此,能够形成使母线稳定地夹在第1陶瓷部件以及第2陶瓷部件之间的状态。另外,能够使母线在整个宽度方向上与第1陶瓷部件以及第2陶瓷部件接触,因此散热性良好。
[0020]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连接器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例示,而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期望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以及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21]
如图1所示,连接器11具备与逆变器等电气设备12连接的壳体13、以及保持于该壳体13的平板状的母线14。
[0022]
壳体13是金属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铝制品。壳体13具有:大致四方筒状的大筒部13a;凸缘部13b,其从该大筒部13a的末端侧的开口部呈凸缘状延伸;向内延伸部13c,其从大筒部13a的末端侧的开口部向与凸缘部13b相反的一侧、即内侧延伸;以及小筒部13d,其从该向内延伸部13c的内边缘呈大致四方筒状延伸。母线14以插通于大筒部13a以及小筒部13d的状态被保持。
[0023]
如图2所示,母线14沿着自身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有一对。另外,在壳体13中的、凸缘部13b的四角设置有固定孔13e。连接器11通过插通于固定孔13e而与电气设备12螺纹配
合的未予图示的螺钉固定于电气设备12。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3由壳体构成部件13f、13g构成,壳体构成部件13f、13g形成为沿着与母线14的排列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图2中的上下方向被划分的形状。
[0024]
如图1所示,在母线14的基端侧连接有固定于电线15的芯线15a的连接端子16。而且,母线14的末端侧从小筒部13d向壳体13的外部突出,与电气设备12的未予图示的连接端子连接。
[0025]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1具备:第1陶瓷部件18,其介入于母线14的一方的平坦面14a与壳体13的第1接触部17之间;以及第2陶瓷部件20,其介入于母线14的另一方的平坦面14b与壳体13的第2接触部19之间。另外,连接器11具备螺栓21以及螺母22,作为将母线14、第1陶瓷部件18、第2陶瓷部件20、第1接触部17和第2接触部19一并紧固的紧固部件。
[0026]
详细地说,第1陶瓷部件18以及第2陶瓷部件20例如以氧化铝为材料而形成,具有绝缘性并且热传导率比树脂材等的热传导率高。第1陶瓷部件18以及第2陶瓷部件20形成为平板状。第1陶瓷部件18介入于母线14的一方的平坦面14a与第1接触部17之间,第1接触部17是壳体13的小筒部13d中的上壁。第2陶瓷部件20介入于母线14的另一方的平坦面14b与第2接触部19之间,第2接触部19是壳体13的小筒部13d中的下壁。
[0027]
如图2所示,小筒部13d的上壁、即第1接触部17和小筒部13d的下壁、即第2接触部19各自遍及一对母线14而设置。即,小筒部13d的宽度被设定成使得能够在内侧收纳沿着宽度方向排列设置的一对母线14。
[0028]
另外,第1陶瓷部件18和第2陶瓷部件20各自遍及一对母线14而设置。即,第1陶瓷部件18在小筒部13d的上壁、即第1接触部17的内表面的整个宽度方向设置。另外,第2陶瓷部件20在小筒部13d的下壁、即第2接触部19的内表面的整个宽度方向设置。另外,通过该构成,当然形成为以下结构,即:第1陶瓷部件18以及第2陶瓷部件20的与母线14对置的对置面设定成在母线14的宽度方向上为母线14的长度以上,母线14的平坦面14a、14b中的整个宽度方向与第1陶瓷部件18以及第2陶瓷部件20接触。
[0029]
而且,螺栓21以及螺母22在一对母线14之间将第1接触部17与第2接触部19紧固,从而将母线14、第1陶瓷部件18、第2陶瓷部件20、第1接触部17和第2接触部19一并紧固。即,螺栓21的轴部21a在一对母线14之间依次贯通第1接触部17、第1陶瓷部件18、第2陶瓷部件20以及第2接触部19而与螺母22螺纹配合。另外,此时的螺栓21与螺母22的紧固转矩形成为:不基于各部件的尺寸误差/线膨胀率的差异等在各部件之间而产生微小的间隙的转矩,并且是维持母线14的散热性的转矩。
[0030]
接下来,对上述那样构成的连接器11的作用进行说明。
[0031]
在连接器11中,通过螺栓21和螺母22,维持母线14的一方的平坦面14a以及另一方的平坦面14b经由第1陶瓷部件18或者第2陶瓷部件20而与壳体13的第1接触部17或者第2接触部19接触的状态。由此,例如,能够抑制由于各部件的尺寸误差/线膨胀率的差异等而在各个部件之间产生微小的间隙。
[0032]
接下来,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记载如下。
[0033]
(1)母线14、第1陶瓷部件18、第2陶瓷部件20、第1接触部17和第2接触部19被螺栓21和螺母22一并紧固。由此,母线14的一方的平坦面14a维持经由热传导率高的第1陶瓷部件18与壳体13的第1接触部17无间隙地抵接的状态,母线14的另一方的平坦面14b维持经由
热传导率高的第2陶瓷部件20与壳体13的第2接触部19无间隙地抵接的状态。由此,母线14的散热性良好。
[0034]
(2)由于将螺栓21和螺母22作为紧固部件,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母线14、第1陶瓷部件18、第2陶瓷部件20、第1接触部17和第2接触部19一并紧固。另外,例如与采用铆钉等作为紧固部件的情况相比,容易进行紧固转矩的管理。
[0035]
(3)第1接触部17和第2接触部19各自遍及一对母线14而设置,第1接触部17和第2接触部19在一对母线14之间被螺栓21以及螺母22紧固。由此,能够分别通过1个螺栓21以及螺母22将一对母线14各自与第1陶瓷部件18以及第2陶瓷部件20共同紧固。即,与在每一个母线14都设置螺栓21以及螺母22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紧固部件的零部件数量。
[0036]
(4)第1接触部17和第2接触部19各自遍及一对母线14而设置,第1陶瓷部件18和第2陶瓷部件20各自遍及一对母线14而设置,因此,例如与在每一个母线14都设置第1陶瓷部件18以及第2陶瓷部件20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
[0037]
(5)第1陶瓷部件18以及第2陶瓷部件20的与母线14对置的对置面设定成在母线14的宽度方向上为母线14的长度以上,因此,能够形成为将母线14稳定地夹入第1陶瓷部件18以及第2陶瓷部件20的状态。另外,能够使母线14的整个宽度方向都与第1陶瓷部件18以及第2陶瓷部件20接触,因此散热性良好。
[0038]
本实施方式能够以如下方式变更并实施。本实施方式以及以下的变形例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能够相互组合实施。
[0039]
·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螺栓21和螺母22作为紧固部件,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变更成铆钉等其他紧固部件。
[0040]
·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接触部17和第2接触部19各自遍及一对母线14而设置,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构成为:在每一个母线14设置有各自的第1接触部17和第2接触部19。
[0041]
·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接触部17与第2接触部19在一对母线14之间被螺栓21以及螺母22紧固,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每一个母线14设置螺栓21以及螺母22而各自进行紧固。
[0042]
·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陶瓷部件18和第2陶瓷部件20各自遍及一对母线14而设置,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每一个母线14设置第1陶瓷部件以及第2陶瓷部件。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陶瓷部件18以及第2陶瓷部件20的与母线14对置的对置面设定为在母线14的宽度方向上比母线14的长度大,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与母线14的长度相同,也可以比母线14的长度小。
[0043]
·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1具有一对母线14,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具有1个或者3个以上。
[0044]
·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壳体13是铝制,但是不限于此,可以由其他金属材料形成。
[0045]
·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陶瓷部件18和第2陶瓷部件20以氧化铝为材料而形成,但是不限于此,只要具有绝缘性并且热传导率比树脂材等的热传导率高,则可以由其他材料形成。
[0046]
本公开包括以下的实装例。为了辅助理解而带有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附图标记,这并非用于限定。
[0047]
[附记1]优选,按照本公开的实装例的连接器(11)具备:金属制的壳体(13),其包括第1接触部(17)以及第2接触部(19);平板状的母线(14);第1陶瓷部件(18);第2陶瓷部件(20);以及紧固部件(21、22),所述第1接触部(17)、所述第1陶瓷部件(18)、所述母线(14)、所述第2陶瓷部件(20)以及所述第2接触部(19)依次层积,通过所述紧固部件(21、22)而相互紧固。
[0048]
[附记2]优选,按照本公开的实装例的连接器(11)具备:金属制的壳体(13),其包括第1接触部(17)以及第2接触部(19);2个平板状的母线(14),它们沿着所述母线(14)的宽度方向并排;第1陶瓷部件(18);第2陶瓷部件(20);以及紧固部件(21、22),所述第1接触部(17)、所述第1陶瓷部件(18)、所述2个母线(14)、所述第2陶瓷部件(20)、以及所述第2接触部(19)依次层积,通过所述紧固部件(21、22)而相互紧固,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紧固部件(21、22)配置于所述2个母线(14)之间。
[0049]
[附记3]优选,在本公开的一个或者多个实装例中,各个所述母线(14)具有第1平坦面(14a)、以及与所述第1平坦面(14a)相反的一侧的第2平坦面(14b),所述第1平坦面(14a)与所述第1陶瓷部件(18)面接触,所述第2平坦面(14b)与所述第2陶瓷部件(20)面接触。
[0050]
[附记4]优选,在本公开的一个或者多个实装例中,所述第1接触部(17)与所述第1陶瓷部件(18)面接触。
[0051]
[附记5]优选,在本公开的一个或者多个实装例中,所述第2接触部(19)与所述第2陶瓷部件(20)面接触。
[0052]
[附记6]优选,在本公开的一个或者多个实装例中,所述紧固部件(21)具有轴部(21a),该轴部(21a)贯通所述第1接触部(17)、所述第1陶瓷部件(18)、所述第2陶瓷部件(20)以及所述第2接触部(19)。
[0053]
[附记7]优选,在本公开的一个或者多个实装例中,所述轴部(21a)处于与所述2个母线(14)分离的位置。
[0054]
[附记8]优选,在本公开的一个或者多个实装例中,所述母线(14)或者所述2个母线(14)的沿着长边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1以及第2接触部(17、19)的沿着所述长边方向的长度长。
[0055]
[附记9]优选,在本公开的一个或者多个实装例中,所述第1以及第2陶瓷部件(18、20)的沿着所述长边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1以及第2接触部(17、19)的沿着所述长边方向的长度长。
[0056]
[附记10]优选,在本公开的一个或者多个实装例中,所述壳体(13)包括将所述壳体(13)划分成2个的形状的第1以及第2壳体构成部件(13f、13g),所述第1壳体构成部件(13f)具有所述第1接触部(17),所述第2壳体构成部件
(13g)具有所述第2接触部(19)。
[0057]
[附记11]优选,在本公开的一个或者多个实装例中,所述第1以及第2壳体构成部件(13f、13g)是沿着所述母线(14)或者所述2个母线(14)的宽度方向以及长边方向双方延伸的划分面划分而成的划分体。
[0058]
[附记12]优选,在本公开的一个或者多个实装例中,所述第1以及第2壳体构成部件(13f、13g)各自具有构成为固定于其他部件、例如电气设备(12)的凸缘部(13b)。
[0059]
[附记13]优选,在本公开的一个或者多个实装例中,所述第1以及第2陶瓷部件(18、20)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比所述母线(14)或者所述2个母线(14)向所述宽度方向突出。
[0060]
[附记14]优选,在本公开的一个或者多个实装例中,所述第1以及第2接触部(17、19)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1以及第2陶瓷部件(18、20)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长。
[006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当然可以在不脱离其技术构思的范围内能够具体化为其他特有方式。例如,可以省略在实施方式(或者一个或者多个方式)中说明的零部件当中的一部分,也可以将几个零部件组合。本发明的范围应当参照附件的权利要求书、以及与授权的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全部范围共同确定。附图标记说明
[0062]
11 连接器12 电气设备13 壳体13a 大筒部13b 凸缘部13c 向内延伸部13d 小筒部13e 固定孔13f、13g 壳体构成部件14 母线14a 一方的平坦面14b 另一方的平坦面15 电线15a 芯线16 连接端子17 第1接触部18 第1陶瓷部件19 第2接触部20 第2陶瓷部件21 螺栓(紧固部件)21a 轴部22 螺母(紧固部件)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器,具备:金属制的壳体;平板状的母线,其保持于所述壳体;第1陶瓷部件,其介入于所述母线的一方的平坦面与所述壳体的第1接触部之间;第2陶瓷部件,其介入于所述母线的另一方的平坦面与所述壳体的第2接触部之间;以及紧固部件,其将所述母线、所述第1陶瓷部件、所述第2陶瓷部件、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一并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紧固部件是螺栓和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母线设有一对,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各自遍及一对所述母线而设置,所述紧固部件在一对所述母线之间将所述第1接触部与所述第2接触部紧固。4.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母线设有一对,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各自遍及一对所述母线而设置,所述第1陶瓷部件和所述第2陶瓷部件各自遍及一对所述母线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1陶瓷部件以及所述第2陶瓷部件的与所述母线对置的对置面设定成:在所述母线的宽度方向上为所述母线的长度以上。

技术总结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的连接器。按照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连接器(11),其具备:金属制的壳体(13);平板状的母线(14),其保持于壳体(13);第1陶瓷部件(18),其介入于母线(14)的一方的平坦面(14a)与壳体(13)的第1接触部(17)之间;第2陶瓷部件(20),其介入于母线(14)的另一方的平坦面(14b)与壳体(13)的第2接触部(19)之间;螺栓(21)以及螺母(22),它们将母线(14)、第1陶瓷部件(18)、第2陶瓷部件(20)、第1接触部(17)和第2接触部(19)一并紧固。一并紧固。一并紧固。


技术研发人员:兼松佑多 椋野润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1.02.25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22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