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7  147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心机。


背景技术:

2.目前,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其主要用于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开,或将乳浊液中两种密度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它也可用于排除湿固体中的液体。
3.离心机包括底板和壳体,底板上设置有离心机构,离心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动架,转动架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用于放置试管的试管架,壳体设置在底板上且将离心机构罩设,壳体上开设有便于试管取出的取出孔;使用离心机时,首先将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然后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架转动,转动架带动试管架转动。
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转动架带动试管架转动时,试管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会与转动架发生相对转动,离心机停止运作后,试管架受自身重力的影响与转动架发生相对转动,试管架内的试剂为液体,液体具有流动性,会使得试管架的重心偏移,导致试管架不能转动至水平状态,不便于试管的取出,导致工作效率变慢。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试管的取出,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离心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离心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离心机,包括底板、壳体、离心机构和辅助定位装置,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离心腔,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底板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孔;所述离心机构包括转动架、转动臂、试管架和转动组件,所述转动架通过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试管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转动臂且通过所述转动臂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架上,所述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支撑座和驱动机构,所述支撑座滑移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座连接且带动所述支撑座向着所述试管架靠近,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夹持机构对所述转动臂进行夹持,并带动所述转动臂上的所述试管架转动至水平状态。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放置有试管的试管架通过所述进料孔安装在转动臂上,然后用转动组件带动转动架做圆周运动,转动架带动试管架转动,试管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转动架发生相对转动,直至试管内的试剂分层;然后用转动组件带动转动架停止,在转动架停止的过程中,试管架反向转动,此时驱动机构带动支撑座向着转动架靠近,支撑座带动夹持机构向着转动臂靠近,夹持机构对转动臂进行夹持,夹持机构对转动臂夹持的过程中转动臂恢复至安装试管架时的初始位置,然后操作人员将手伸入进料孔将试管架取出;通过设置的辅助定位装置,一方面减少了试管架未恢复至初始位置时,试管架取出不方
便,减少了手动调整试管架浪费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减少了安装试管架的时候转动臂转动的几率,进而提高了转动臂的稳定性。
8.可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和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夹持块滑移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二夹持块滑移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连接,所述动力组件带动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或远离。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管内的试剂离心结束后,首先用驱动机构带动支撑座向着转动架靠近,然后用动力组件带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第二夹持块与转动臂抵接并带动转动臂转动,直至转动臂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抵接;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一方能够带动转动臂转动,实现了转动臂的定位;另一方面夹持机构实现了转动臂的固定,减少了安装试管架时的晃动。
10.可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电机和双向丝杠,所述动力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双向丝杠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双向丝杠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夹持块且与所述第一夹持块螺纹连接,所述双向丝杠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夹持块且与所述第二夹持块螺纹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管内的试剂离心结束后,首先用驱动机构带动支撑座向着转动架靠近,然后启动动力电机,动力电机带动双向丝杠转动,双向丝杠带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第二夹持块带动转动臂转动,直至转动臂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抵接;通过设置的动力组件,一方面实现了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另一方面动力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12.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主动轮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共同套设有一个所述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与所述支撑座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管内的试剂离心结束后,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同步带和从动轮转动,同步带带动支撑座滑移,支撑座带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向着转动臂靠近,然后启动动力电机,动力电机带动双向丝杠转动,双向丝杠带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实现了支撑座上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快速靠近转动臂。
14.可选的,所述壳体上滑移连接有滑动门,所述滑动门封闭所述进料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放置有试管的试管架通过所述进料孔安装在转动臂上,然后推动滑动门封闭进料孔,然后用转动组件带动转动架转动,转动架带动转动臂转动,转动臂带动试管架上的试管转动;通过设置的滑动门将进料孔封闭,使得该离心机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16.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启闭组件,所述启闭组件包括启闭电机、滚珠丝杠和滚珠螺母,所述启闭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滚珠丝杠设置在所述启闭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滚珠丝杠穿过所述滚珠螺母且与所述滚珠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滚珠螺母与所述滑动门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放置有试管的试管架通过所述进料孔安装在转动
臂上,然后启动启闭电机,启闭电机带动滚珠丝杠转动,滚珠丝杠带动滚珠螺母滑移,滚珠螺母带动滑动门封闭进料孔;然后用转动组件带动转动架转动,转动架带动试管架转动;通过设置的启闭组件实现了滑动门的自动开合,进而减少了人工的参与程度,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18.可选的,所述转动架上开设有两个滑移孔,两个滑移孔分别位于所述转动臂的两侧,所述转动架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一复位簧、第二复位簧和滑动组件,两个所述滑移孔内均滑移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上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第二限位杆滑移连接在所述滑动孔内,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导向面,所述第一复位簧设置在所述滑移孔内,所述第一复位簧带动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回缩在所述滑移孔内,所述第二复位簧设置在所述滑动孔内,所述第二复位簧与所述第二限位杆连接且带动所述第二限位杆向着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杆的方向运动;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转动架上,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杆连接且带动所述第一限位杆滑移。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管内的试剂离心分层后,用滑动组件带动第一限位杆沿滑移孔滑动,第一限位杆滑移至与滑移孔齐平,第一限位杆带动第二限位杆伸出滑移孔,同时第一复位簧受力压缩并积攒弹性力;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并与转动臂抵接,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给予转动臂初始动能,试管架内的试剂晃动并带动转动臂来回摆动,当转动臂与导向面抵接时,第二限位杆受力回缩至滑动孔内,然后第二复位簧受力压缩并积攒弹性势能,转动臂越过第二限位杆,第二复位簧释放弹性力并带动所述第二限位杆向着远离第移限位杆的方向滑移,转动臂在两个第二限位杆之间摆动;通过设置的限位机构,一方面,限制了转动臂的转动幅度,进而减少试管内的试剂大幅度晃动;另一方面设置的导向面能够减弱转动臂的转动势能,进而减少转动臂晃动的频率。
20.可选的,所述转动架内开设有与所述滑移孔连通的安装腔,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电机、螺杆和滑块,所述滑块滑移连接在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上,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两个坡槽,两个所述坡槽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抵接,所述滑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上,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滑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螺杆穿过所述滑块且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管内的试剂离心分层后,启动滑动电机,滑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滑块滑动,滑块带动第一限位杆沿滑移孔滑移,第二限位杆伸出滑移孔;通过设置的滑动组件,一方面,实现了第一限位杆的自动滑移;另一方面,第二限位杆限制了转动臂的运动区间;再一方面,滑动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22.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杆上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板、缓冲簧和导向组件,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滑移连接有所述缓冲板,所述缓冲簧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杆上,所述缓冲簧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杆和所述缓冲板之间,所述缓冲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杆和所述缓冲板连接,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缓冲板上,所述缓冲板通过所述导向组件滑移进入滑移动内。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管内的试剂离心分层后,第二限位杆滑移出滑移孔,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并与转动臂抵接,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给予转动臂初
始动能,试管架内的试剂晃动并带动转动臂来回摆动,当转动臂与导向面抵接时,第二限位杆受力回缩至滑动孔内,然后第二复位簧受力压缩并积攒弹性势能,转动臂越过第二限位杆,第二复位簧释放弹性力并带动所述第二限位杆向着远离第移限位杆的方向滑移,转动臂在两个第二限位杆之间摆动,转动臂与缓冲板抵接,缓冲板受力向着第二限位杆靠近,缓冲簧受力压缩并对缓冲板施加远离第二限位杆的力,转动臂的动力势能缓慢削弱,经过多次与缓冲板碰撞,转动臂停止摆动;通过设置的缓冲组件进一步的减缓了转动臂的转动幅度和频率,进而使得试剂的离心效果得以保持,同时减少转动臂直接碰撞在第二限位杆对试管造成的震颤,使得离心效果得以保持。
24.可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板和限位板,所述导向板设置在所述缓冲板靠近所述滑移孔的一端,所述导向板远离所述缓冲板的一端向着远离所述第二限位杆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杆上开设有沉槽,所述导向板随着所述缓冲板向着所述第二限位杆靠近沉入所述沉槽;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导向板远离所述缓冲板的一端,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滑动孔内并限制所述缓冲板远离所述第二限位杆。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试剂进行离心时,第一复位簧带动第一限位杆沿滑移孔滑动,第一限位杆带动第一限位杆滑移,第二限位杆带动导向板滑移,导向板与滑移孔的侧壁抵接,导向板带动缓冲板向着第二限位杆靠近,直至第二限位杆回缩至滑动孔内,缓冲板与滑移孔的内壁抵接;通过设置的导向组件使得缓冲板滑移进入滑移孔变得便捷,同时能够减少第二限位杆在试剂离心过程中的妨碍。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的辅助定位装置,一方面减少了试管架未恢复至初始位置时,试管架取出不方便,减少了手动调整试管架浪费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减少了安装试管架的时候转动臂转动的几率,进而提高了转动臂的稳定性;2.通过设置的限位机构,一方面,限制了转动臂的转动幅度,进而减少试管内的试剂大幅度晃动;另一方面设置的导向面能够减弱转动臂的转动势能,进而减少转动臂晃动的频率;3.通过设置的滑动组件,一方面,实现了第一限位杆的自动滑移;另一方面,第二限位杆限制了转动臂的运动区间;再一方面,滑动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4.通过设置的缓冲组件进一步的减缓了转动臂的转动幅度和频率,进而使得试剂的离心效果得以保持;5.通过设置的导向组件使得缓冲板滑移进入滑移孔变得便捷,同时能够减少第二限位杆在试剂离心过程中的妨碍。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离心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辅助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启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离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100、底板;200、壳体;210、离心腔;220、进料孔;300、离心机构;310、转动架;311、横杆;312、纵杆;313、滑移孔;314、圆槽;320、转动臂;330、试管架;340、转动组件;400、辅助定位装置;410、夹持机构;411、第一夹持块;412、第二夹持块;413、动力电机;414、双向丝杠;415、第二滑轨;420、支撑座;430、驱动机构;431、驱动电机;432、主动轮;433、从动轮;434、同步带;435、第一滑轨;500、滑动门;600、启闭组件;610、启闭电机;620、滚珠丝杠;630、滚珠螺母;700、限位机构;710、第一限位杆;711、滑动孔;720、第二限位杆;721、沉槽;730、第一复位簧;740、第二复位簧;750、滑动组件;751、滑动电机;752、螺杆;753、滑块;754、滑动块;755、第三滑轨;756、滑动槽;757、坡槽;760、第一卡板;770、滚轮;800、缓冲机构;810、缓冲板;820、缓冲簧;830、导向组件;831、导向板;832、限位板;840、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离心机。
31.参考图1和图2,离心机,包括底板100,底板100上盖设有壳体200,壳体200内形成有离心腔210,壳体200远离底板100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离心腔210连通的进料孔220,底板100上设置有离心机构300,离心机构300包括设置在底板100上的转动组件340,离心腔210内设置有转动架310,转动架310通过转动组件340转动在底板100上,转动架310上转动设置有转动臂320,转动臂320上可拆卸设置有用于放置试管的试管架330,底板100上设置有辅助定位装置400,在试剂离心分层后,辅助定位装置400调整试管架330呈水平状态;在对试剂进行离心时,首先将盛放有试管的试管架330安装在转动臂320上,然后用转动组件340带动试管架330转动,直至试管内的试剂离心分层完毕,然后用辅助定位装置400调整试管架330呈水平状态,然后将试管架330取出,更换带离心的试剂。
32.参考图1和图3,壳体200开设有出料孔的侧壁上滑移连接有滑动门500,壳体200上设置有与滑动门500连接的启闭组件600,启闭组件600包括固定连接在离心腔210内壁上的启闭电机610,启闭电机610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滚珠丝杠620;滑动门5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珠螺母630,滚珠丝杠620穿过滚珠螺母630且与滚珠螺母630螺纹连接,启动启闭电机610,启闭电机610带动滚珠丝杠620转动,滚珠丝杠620带动滚珠螺母630滑移,滚珠螺母630带动滑动门500打开或封闭进料孔220。
33.参考图2和图4,转动架310包括横杆311,横杆311的两端均垂直固定连接有纵杆312,两个纵杆312和一个横杆311呈“工”形设置,转动组件340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00上的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横杆311的中心固定连接,纵杆31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臂320,转动臂320位于两个纵杆312相互靠近的侧壁上,转动臂320呈“l”形,每个转动臂320上均开设有卡接孔,试管架330上卡接在转动臂320的卡接孔上。
34.参考图2和图5,辅助定位装置400包括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板100上的第一滑轨435,第一滑轨435上滑移连接有支撑座420,底板100上设置有与支撑座420连接的驱动机构430,驱动机构430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00上的驱动电机431,驱动电机431的输出轴上固定
连接有主动轮432,底板100靠近转动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轮433,主动轮432和从动轮433上共同套设有同步带434,同步带434与支撑座420连接且带动支撑座420滑移。启动驱动电机431,驱动电机431带动主动轮432转动,主动轮432和从动轮433带动同步带434转动,同步带434带动支撑座420向着转动电机靠近。
35.参考图2和图5,支撑座420上设置有夹持机构410,夹持机构410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座420上的第二滑轨415,第二滑轨415的轴线与第一滑轨435的轴线垂直,第二滑轨415上滑移连接有第一夹持块411和第二夹持块412,第一夹持块411和第二夹持块412对称设置;支撑座420上设置有与第一夹持块411和第二夹持块412连接的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座420上的动力电机413,动力电机41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双向丝杠414,双向丝杠414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夹持块411和第二夹持块412,且双向丝杠4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持块411和第二夹持块412螺纹连接。启动动力电机413,动力电机413带动双向丝杠414转动,双向丝杠414带动第一夹持块411和第二夹持块412靠近。
36.参考图6和图7,两个纵杆312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四个滑移孔313,转动臂320的两侧均有滑移孔313,纵杆312上设置有限位机构700,限位机构700包括滑移连接滑移孔313内的第一限位杆710;滑移孔313内开始有圆槽314,第一限位杆710位于滑移孔313的一端一体设置有第一卡板760,第一卡板760滑移连接在圆槽314内,第一卡板760远离第一限位杆710转动连接有滚轮770,第一限位杆710上套设有第一复位簧730,第一复位簧730的一端与第一卡板760远离滚轮770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复位簧730远离第一卡板760的一端与圆槽314远离滚轮770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杆710远离第一卡板760的侧壁上开设有滑动孔711,滑动孔711内滑移连接有第二限位杆720,两个第二限位杆720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导向面;第二限位杆720上套设有第二复位簧740,第二复位簧740的一端与滑动孔711的槽底连接,第二复位簧740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杆720固定连接。
37.参考图6和图7,纵杆312内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滑动组件750,滑动组件750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腔远离第一限位杆710的侧壁上的第三滑轨755,第三滑轨755的轴线与纵杆312的轴线平行,第三滑轨755靠近第一限位杆710的侧壁上开设有滑动槽756,滑动槽756内滑移连接有滑动块754;第三滑轨755上滑移连接有滑块753,滑块753与滑动块754连接,滑块753远离滑动块754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与滑移孔313相对应的坡槽757,两个滚轮770分别与坡槽757抵接且发生相对滑移;滑动槽756内转动连接有螺杆752,螺杆752的两端分别穿过滑动块754且与滑动块754螺纹连接,安装腔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电机751,滑动电机751的输出轴与螺杆752的一端连接。启动滑动电机751,滑动电机751带动螺杆752转动,螺杆752带动滑动块754滑移,滑动块754带动滑块753滑移,滑块753上的坡槽757与滚轮770发生相对位移,滑块753带动第一限位杆710和第二限位杆720在滑移孔313内滑移。
38.参考图6和图7,两个第二限位杆720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沉槽721,第二限位杆720上设置有缓冲机构800,缓冲机构800包括导向杆840,沉槽721的槽底上开设有两个导向孔,导向杆840滑移连接在导向孔内,两个导向杆840共同连接有一个缓冲板810,缓冲板810可沉入沉槽721内;沉槽721的槽底开设有与导向孔连通的陷槽,导向杆840上套设有缓冲簧820,缓冲簧820的一端位于陷槽内且与陷槽的槽底固定连接,缓冲簧820的另一端与缓冲板810固定连接。缓冲板810上设置有导向组件830,导向组件830包括固定连接在缓冲
板810上的导向板831,导向板831倾斜设置,两个导向板831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导向板831远离缓冲板8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32,限位板832远离导向板831的一端与滑动孔711的内壁抵接,且限位板832和导向板831可沉入沉槽721。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离心机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启动启闭电机610,启闭电机610带动滚珠丝杠620转动,滚珠丝杠620带动滚珠螺母630滑移,滚珠螺母630带动滑动门500打开进料孔220,然后将装有试管的试管架330的可拆卸连接在转动臂320上;然后启动启闭电机610,启闭电机610带动滚珠丝杠620转动,滚珠丝杠620带动滚珠螺母630上的滑动门500滑移并封闭进料孔220;然后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架310转动,试管架330受离心力的影响转动至接近九十度,试管内试剂离心分层后,停止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其中一个试管架330停在出料孔处,启动驱动电机431,驱动电机431带动主动轮432转动,主动轮432带动同步带434转动,同步带434带动支撑座420上的第一夹持块411和第二夹持块412向着转动臂320靠近;同时滑动电机751启动,滑动电机751带螺杆752转动,螺杆752带动滑动块754滑移,滑动块754带动滑块753滑移,滑块753上的坡槽757带动第一限位杆710和第二限位杆720滑移出滑移孔313。
40.启动动力电机413,动力电机413带动双向丝杠414转动,双向丝杠414带动第一夹持块411和第二夹持块412靠近,第二夹持块412与转动臂320抵接,转动臂320受力摆动,转动臂320与靠近转动臂320的第二限位杆720上的导向面抵接,转动臂320转动速度减缓,同时第二限位杆720回缩到滑动孔711内,第二限位杆720滑移的同时压缩第二复位簧740,第二复位簧740受力压缩并积蓄弹性力,直至转动臂320越过第二限位杆720,第二复位簧740释放弹性力并推动第二限位杆720露出滑动孔711;转动臂320位于两个第二限位杆720之间,转动臂320继续转动并与第二限位杆720上的缓冲板810抵接,缓冲板810带动缓冲簧820受力压缩,缓冲簧820给予缓冲板810反向力,缓冲板810给予转动臂320反向的作用力,减缓转动臂320的转动势能和速度,经过几次势能损耗,转动臂320停止。
41.第一夹持块411和第二夹持块412将转动臂320夹持住,启动启闭电机610,启闭电机610带动滚珠丝杠620转动,滚珠丝杠620带动滚珠螺母630上的滑动门500打开进料孔220,检测人员将试管架330取出;然后更换带有未离心试剂的试管架330,然后反向启动滑动电机751,滑动电机751带动螺杆752转动,螺杆752带动滑块753滑动,第一复位簧730释放弹性力并带第一限位杆710回缩进滑移孔313内,第二限位杆720带动限位板832滑移,限位板832带动导向板831与滑移孔313抵接并滑移进入滑移孔313;然后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另一个试管架330运动至进料孔220处,检测人员进行试管架330更换。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离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壳体(200)、离心机构(300)和辅助定位装置(400),所述壳体(200)设置在所述底板(100)上,所述壳体(200)内形成有离心腔(210),所述壳体(200)远离所述底板(100)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孔(220);所述离心机构(300)包括转动架(310)、转动臂(320)、试管架(330)和转动组件(340),所述转动架(310)通过所述转动组件(340)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100)上,所述试管架(330)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转动臂(320)且通过所述转动臂(320)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架(310)上,所述辅助定位装置(400)包括夹持机构(410)、支撑座(420)和驱动机构(430),所述支撑座(420)滑移设置在所述底板(100)上,所述驱动机构(430)设置在所述底板(100)上,所述驱动机构(430)与所述支撑座(420)连接且带动所述支撑座(420)向着所述试管架(330)靠近,所述夹持机构(410)设置在所述支撑座(420)上,所述夹持机构(410)对所述转动臂(320)进行夹持,并带动所述转动臂(320)上的所述试管架(330)转动至水平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10)包括第一夹持块(411)、第二夹持块(412)和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夹持块(411)滑移设置在所述支撑座(420)上,所述第二夹持块(412)滑移设置在所述支撑座(420)上,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420)上,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第一夹持块(411)和所述第二夹持块(412)连接,所述动力组件带动所述第一夹持块(411)和所述第二夹持块(412)相互靠近或远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电机(413)和双向丝杠(414),所述动力电机(413)设置在所述支撑座(420)上,所述双向丝杠(414)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机(413)的输出轴上,所述双向丝杠(414)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夹持块(411)且与所述第一夹持块(411)螺纹连接,所述双向丝杠(41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夹持块(412)且与所述第二夹持块(412)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30)包括驱动电机(431)、主动轮(432)、从动轮(433)和同步带(434),所述驱动电机(431)设置在所述底板(100)上,所述主动轮(432)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431)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轮(433)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100)上,所述主动轮(432)和所述从动轮(433)上共同套设有一个所述同步带(434),所述同步带(434)与所述支撑座(42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0)上滑移连接有滑动门(500),所述滑动门(500)封闭所述进料孔(22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0)上设置有启闭组件(600),所述启闭组件(600)包括启闭电机(610)、滚珠丝杠(620)和滚珠螺母(630),所述启闭电机(610)设置在所述壳体(200)上,所述滚珠丝杠(620)设置在所述启闭电机(610)的输出轴上,所述滚珠丝杠(620)穿过所述滚珠螺母(630)且与所述滚珠螺母(630)螺纹连接,所述滚珠螺母(630)与所述滑动门(500)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310)上开设有两个滑移孔(313),两个滑移孔(313)分别位于所述转动臂(320)的两侧,所述转动架(310)上设置有限位机构(700),所述限位机构(700)包括第一限位杆(710)、第二限位杆(720)、第一复位簧(730)、第二复位簧(740)和滑动组件(750),两个所述滑移孔(313)内均滑移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杆(710),所述第一限位杆(710)上开设有滑动孔(711),所述第二限位杆(720)滑移连接在所述滑动孔(711)内,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720)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导向面,
所述第一复位簧(730)设置在所述滑移孔(313)内,所述第一复位簧(730)带动所述第一限位杆(710)和所述第二限位杆(720)回缩在所述滑移孔(313)内,所述第二复位簧(740)设置在所述滑动孔(711)内,所述第二复位簧(740)与所述第二限位杆(720)连接且带动所述第二限位杆(720)向着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杆(710)的方向运动;所述滑动组件(750)设置在所述转动架(310)上,所述滑动组件(750)与所述第一限位杆(710)连接且带动所述第一限位杆(710)滑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310)内开设有与所述滑移孔(313)连通的安装腔,所述滑动组件(750)包括滑动电机(751)、螺杆(752)和滑块(753),所述滑块(753)滑移连接在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上,所述滑块(753)上开设有两个坡槽(757),两个所述坡槽(757)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710)抵接,所述滑动电机(751)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上,所述螺杆(752)设置在所述滑动电机(751)的输出轴上,所述螺杆(752)穿过所述滑块(753)且与所述滑块(753)螺纹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杆(720)上设置有缓冲机构(800),所述缓冲机构(800)包括缓冲板(810)、缓冲簧(820)和导向组件(830),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720)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滑移连接有所述缓冲板(810),所述缓冲簧(820)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杆(720)上,所述缓冲簧(820)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杆(720)和所述缓冲板(810)之间,所述缓冲簧(8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杆(720)和所述缓冲板(810)连接,所述导向组件(830)设置在所述缓冲板(810)上,所述缓冲板(810)通过所述导向组件(830)滑移进入滑移动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830)包括导向板(831)和限位板(832),所述导向板(831)设置在所述缓冲板(810)靠近所述滑移孔(313)的一端,所述导向板(831)远离所述缓冲板(810)的一端向着远离所述第二限位杆(720)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杆(720)上开设有沉槽(721),所述导向板(831)随着所述缓冲板(810)向着所述第二限位杆(720)靠近沉入所述沉槽(721);所述限位板(832)设置在所述导向板(831)远离所述缓冲板(810)的一端,所述限位板(832)位于所述滑动孔(711)内并限制所述缓冲板(810)远离所述第二限位杆(72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心机,其包括底板、壳体、离心机构和辅助定位装置,壳体设置在底板上,壳体内形成有离心腔,壳体远离底板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孔;离心机构包括转动架、转动臂、试管架和转动组件,转动架通过转动组件转动设置在底板上,试管架可拆卸连接在转动臂且通过转动臂转动连接在转动架上,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支撑座和驱动机构,支撑座滑移设置在底板上,驱动机构设置在底板上,驱动机构与支撑座连接且带动支撑座向着试管架靠近,夹持机构设置在支撑座上,夹持机构对转动臂进行夹持,并带动转动臂上的试管架转动至水平状态。本申请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高工作效率的效果。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龙 张腾飞 陈浩 陈忠国 王明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博毅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6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22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