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5  143



1.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2.冰箱是一种低温存储物品的装置,食品的存储过程会受到微生物活动的影响,微生物的活动会加速食品的腐败,产生异味和有毒的物质。在食物存储过程中进行杀菌,有利于抑制微生物活动,延长食物保鲜期,提高食品品质。
3.目前,冰箱搭载的杀菌技术包括自由基杀菌、正负离子杀菌、光杀菌、银离子杀菌等。实现杀菌效果需要杀菌物质或能量与微生物直接接触。在冰箱中,杀菌功能的模块常固定在特定区域,杀菌物质与微生物接触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通过冰箱内部气体流动将空气中的浮游菌带到杀菌功能模块处实现杀菌效果,该方式通常被称为被动杀菌,只能对浮游菌有效,对附着于食物或者冰箱内隔板、层架抽屉内部的表面菌杀灭效果不佳;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主动扩散或者吹风的方式将产生的杀菌物质输送到冰箱各处实现杀菌,该方式常被成为主动杀菌,对浮游菌和表面菌都有杀灭效果。虽然主动杀菌可以提高杀菌效果和杀菌范围,但是该方式很容易受到冰箱内搁架和存放的食物阻挡,杀菌过程无法很好的顾及到冰箱的每一个角落,载冰箱内存在“杀菌死角”,以使得冰箱中的很多区域不能达到杀菌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杀菌组件的冰箱,杀菌组件能够在冰箱内移动,从而增强杀菌的范围和效率,提高杀菌的效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包括箱体以及杀菌组件;箱体形成有前侧开口的制冷间室;杀菌组件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内;所述杀菌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制冷间室左右侧壁上的支撑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件滑动的滑块、连接在所述滑块上的杀菌单元、用于带动所述滑块移动的动力单元、以及用于带动所述杀菌单元转动的转动单元;所述动力单元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用于带动所述滑动沿竖向移动;所述杀菌单元水平方向的周侧面上设置有用于输出杀菌介质的杀菌口;所述转动单元带动所述杀菌单元绕竖向方向的轴线转动。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间室内设置有多个层架;所述层架沿竖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的内,以将所述制冷间室分割成多个容置腔;所述杀菌组件位于所述层架的前方,所述滑块沿竖向移动,以能够带动所述杀菌单元在最上方的容置腔和最下方的容置腔之间滑动。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为沿竖向方向延伸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面固定在所述制冷间室的左右侧壁上,所述支撑杆朝向所述制冷间室的一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限位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够沿所述滑槽竖
向移动。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杀菌单元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滑槽外,以在所述杀菌单元转动过程中,所述杀菌单元的杀菌口和所述支撑杆能够保持错位。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沿竖向绕设在所述支撑杆上的皮带、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皮带转动的动力电机;所述皮带至少部分穿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皮带的位于所述滑槽内的部分上。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的相对的两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块的相对的两侧形成有凸伸的翼部;所述翼部伸入并沿左右方向限位在所述限位槽内,限位所述滑块的左右方向的移动。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沿竖向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的丝杆、以及用于带动所述丝杆转动的动力电机;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于所述滑块,以能够带动所述滑块沿竖向移动。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杀菌组件还包括沿竖向设置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并包围在所述滑槽;所述杀菌单元位于所述防护罩内的围合范围内,且杀菌介质能够穿过所述防护罩。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单元为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滑块上,且所述转动电机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杀菌单元,以带动所述杀菌单元转动。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杀菌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杀菌组件分别固定在制冷间室的一个左右侧壁上。
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7.本发明中,支撑件固定于制冷间室的左右侧壁上,动力单元连接在支撑件上,动力单元带动滑块在竖向滑动,从而带动杀菌单元在竖向上滑动。转动单元带动杀菌单元绕竖向方向的轴线转动,通过动力单元和转动单元的配合使用,以使得杀菌单元能够在竖向方向上移动,并能够绕竖向方向的轴线转动,从而能够对制冷间室内不同高度和水平方向的不同角度位置进行杀菌,从而提高杀菌的范围,并使得杀菌介质能够快速的达到需要杀菌的位置,快速的杀菌,提高杀菌的效率,提高杀菌的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防护罩未示出。
21.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22.图5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一实施例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一实施例支撑件的剖面示意图。
24.图7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一实施例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一实施例滑块在支撑件上的连接示意图。
26.图9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一实施例杀菌单元和滑块的连接示意图。
27.图10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1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二实施例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2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二实施例杀菌单元和滑块的连接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箱体;110、制冷间室;120、层架;130、容置腔;20、箱门;30、杀菌组件;310、支撑件;311、滑槽;312、限位槽;320、滑块;321、翼部;330、杀菌单元;340、动力单元;341、皮带;342、动力电机;343、辊轮;344、丝杆;350、转轴;360、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31.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目前,冰箱搭载的杀菌技术包括自由基杀菌、正负离子杀菌、光杀菌、银离子杀菌等。实现杀菌效果需要杀菌物质或能量与微生物直接接触。在冰箱中,杀菌功能的模块常固定在特定区域,杀菌物质与微生物接触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通过冰箱内部气体流动将空气中的浮游菌带到杀菌功能模块处实现杀菌效果,该方式通常被称为被动杀菌,只能对浮游菌有效,对附着于食物或者冰箱内隔板、层架抽屉内部的表面菌杀灭效果不佳;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主动扩散或者吹风的方式将产生的杀菌物质输送到冰箱各处实现杀菌,该方式常被成为主动杀菌,对浮游菌和表面菌都有杀灭效果。虽然主动杀菌可以提高杀菌效果和杀菌范围,但是该方式很容易受到冰箱内搁架和存放的食物阻挡,杀菌过程无法很好的顾及到冰箱的每一个角落,载冰箱内存在“杀菌死角”,以使得冰箱中的很多区域不能达到杀菌的效果。
34.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以冰箱立放使用时的状态为参考,面向用户的方向为前方,背向用户的方向为后方。冰箱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
35.图1是本发明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36.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用于低温存储物品。冰箱包括箱体10、可转动的盖设于箱体10上的箱门20、设置于箱体10内的制冷组件、以及设置于箱体10内的杀菌组件30。
37.箱体10形成有前侧开口的制冷间室110,物品放置于制冷间室110内以低温存储。制冷间室110包括冷藏室、冷冻室以及变温室。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间室110包括冷藏室、冷冻室以及变温室其中任意一个或其中任意两个。箱体10的具体结构参照相关技术中的箱体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38.箱门20可开合的盖设于箱体10的前侧,以能够打开或关闭箱体10的制冷间室110,在制冷间室110内取放物品。需要说明的是,箱门20包括冷冻门和冷藏门,冷冻门的盖合于
冷冻室的前侧,冷藏门盖合于冷藏室的前侧。本实施例中,箱门20可转动的连接在箱体1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箱门20为抽屉式箱门,箱门20可滑动的盖合于箱体10的前侧。箱门的具体结构参照相关技术中箱门的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39.制冷间室110内设置有多个层架120,层架120沿竖向间隔设置于制冷间室110内,以将制冷间室110分割成多个容置腔130。层架120的设置增加了制冷间室110的存储能力。
40.制冷组件用于将冰箱内的热量释放到外界环境中,以向制冷间室110内提供冷量,保持制冷间室110内的低温环境。制冷组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毛血管等组件。制冷组件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参照相关技术中的制冷组件,在此不作赘述。
41.杀菌组件30设置于制冷间室110内,以用于对制冷间室110杀菌。本实施例中,杀菌组件30设置于冷藏室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杀菌组件30设置于冷冻室或变温室内。
42.图2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防护罩未示出。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43.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杀菌组件30包括固定于制冷间室110左右侧壁上的支撑件310、能够相对于支撑件滑动的滑块320、连接在滑块320上的杀菌单元330、用于带动滑块320移动的动力单元340、以及用于带动杀菌单元330转动的转动单元(图中未示出)。
44.杀菌单元330水平方向的周侧面上设置有用于输出杀菌介质的杀菌口,以通过杀菌口释放杀菌介质。本实施例中,杀菌介质为光介质,通过杀菌口向外界释放杀菌光,从而对制冷间室110内的食品杀菌。
45.光杀菌为蓝光杀菌或紫外杀菌。蓝光(波长约405nm)的杀菌作用与微生物细胞中的内源性卟啉类化合物等有关。吸收蓝光后,卟啉类化合物能够被激发到更高的能态,在其返回基态过程中,卟啉分子与氧分子、氧化物等发生反应并生成单线态氧、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等活性氧。这些活性氧能够造成微生物细胞膜、dna等氧化损伤,从而导致其失活。在紫外照射过程中也会产生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等活性氧,从而诱导dna、蛋白质和细胞膜等发生氧化损伤,最终造成微生物失活。此外,在uvc作用下,dna中的嘧啶和嘌呤碱基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s)和6-4光产物(6-4pp)等产物,干扰正常的rna转录和dna复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46.支撑件310固定于制冷间室110的左右侧壁上,动力单元340连接在支撑件310上,动力单元340带动滑块320在竖向滑动,从而带动杀菌单元330在竖向上滑动。转动单元带动杀菌单元330绕竖向方向的轴线转动,通过动力单元340和转动单元的配合使用,以使得杀菌单元330能够在竖向方向上移动,并能够绕竖向方向的轴线转动,从而能够对制冷间室110内不同高度和水平方向的不同角度位置进行杀菌,从而提高杀菌的范围,并使得杀菌介质能够快速的达到需要杀菌的位置,快速的杀菌,提高杀菌的效率,提高杀菌的效果。
47.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光杀菌技术在冰箱中使用过程中,光很容易受到不透明物体(食物等)的阻挡。本实施例中,通过杀菌组件30的移动和转动,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物体对杀菌光线的阻挡,使得冰箱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
48.杀菌组件30位于层架120的前方,滑块320沿竖向移动,以能够带动杀菌单元330在最上方的容置腔130和最下方的容置腔130之间滑动。杀菌组件30的设置避免了层架120的干扰,并能够有效的对多个层架120内的食品杀菌。
49.图5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一实施例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
一实施例支撑件的剖面示意图。
50.参阅图2至图6,支撑件310为沿竖向方向延伸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面固定并贴合在在制冷间室110的左右侧壁上。支撑杆朝向制冷间室110的一面开设有滑槽311,滑槽311沿竖向延伸。滑槽311沿竖向延伸,滑槽311朝向制冷间室110开口。
51.滑槽311的相对的两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312;具体的,限位槽312开设于滑槽311的前后间隔的两侧壁上,限位槽312沿竖向延伸。滑槽311和限位槽312至少贯通支撑杆上下方向的一端。本实施例中,滑槽311和限位槽312贯通支撑杆上下两端。
52.再次参阅图2至图6,动力单元340包括沿竖向绕设在支撑杆上的皮带341、以及用于带动皮带341转动的动力电机342;皮带341至少部分穿设在滑槽311内,以使得皮带341能够在滑槽311内移动。滑块320固定于皮带341上,以能够随皮带341移动。
53.在支撑杆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辊轮343,皮带341绕设在辊轮343外,动力电机342传动连接于一个辊轮343,从而带动皮带341移动。动力电机342和辊轮343连接在制冷间室110的侧壁或支撑杆上。
54.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310为在竖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结构,皮带341的上下两端绕设在该支撑件310上。
55.图7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一实施例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一实施例滑块在支撑件上的连接示意图。
56.参阅图2至图8,滑块320至少部分伸入滑槽311内;滑块320限位于滑槽311内并能够沿滑槽311竖向移动。滑块320沿水平方向部分处于滑槽311,部分伸出滑槽311外。滑块320伸入滑槽311内的部分固定连接皮带341,滑块320沿前后方向的两侧壁抵接于滑槽311的前后间隔的两侧壁,从而限制滑块320沿前后方向的移动。杀菌单元330连接在滑块320处于滑槽311外的部分。
57.本实施例中,滑块320的相对的两侧形成有凸伸的翼部321;翼部321伸入并沿左右方向限位在限位槽312内,限位滑块320的左右方向的移动,从而限制滑块320在水平方向上从滑槽311中脱出。
58.滑槽311和限位槽312至少贯穿支撑杆上下方向的一端,从而能够从支撑杆的端部将滑块320穿设至支撑杆上。
59.杀菌作业未开始时,滑块320的初始位置处于滑槽311顶端或底端,滑块320的终点位置处于滑槽311的另一端。
60.图9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一实施例杀菌单元和滑块的连接示意图。
61.参阅图2至图9,杀菌单元330至少部分位于滑槽311外,以在杀菌单元330转动过程中,杀菌单元330的杀菌口支撑杆能够保持错位,避免支撑件310遮挡杀菌口。
62.本实施例中,转动单元为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固定在滑块320上,且转动电机通过转轴350连接杀菌单元330,以带动杀菌单元330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350固定连接在滑块320上,杀菌单元330固定连接在转动电机上。
63.杀菌单元330的杀菌方式为自由基杀菌、正负离子杀菌、光杀菌、银离子杀菌等。
64.本实施例中,杀菌单元330的转动角度为180度,转速为180度/分钟,由前转向后,再反向由后转向前,完成一个杀菌周期,杀菌区域为由内胆壁、搁架或抽屉组成的一个空间,转动一定时间(约1~10分钟)后,转动停止,该区域杀菌完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杀菌单
元330的转动角度大于90度并小于180度。
65.再次参阅图2和图3,杀菌组件30还包括沿竖向设置的防护罩360,防护罩360固定在支撑件310上,并包围在滑槽311;杀菌单元330位于防护罩360内的围合范围内,且杀菌介质能够穿过防护罩360。
66.防护罩360能够有效的避免杀菌组件30上的相应结构和外界接触,避免杀菌组件30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冰箱内存储的食物或者用户存取食物时误触,有效的保护杀菌组件30。防护罩360与杀菌组件30的杀菌单元330相匹配,当杀菌单元330采用离子杀菌、电解水杀菌、臭氧杀菌、金属离子杀菌时,防护罩360可以采用网栅结构,有利于杀菌物质外溢,或者外界气体进入。当采用光杀菌技术的时候,可以采用透光率高的透明材料,减少对光线的削弱作用。
67.本实施例中,杀菌组件30设置有两个,两个杀菌组件30分别固定在制冷间室110的一个左右侧壁上。两个杀菌组件30的设置,进一步的提升了杀菌的区域和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杀菌组件30设置为一个,单个杀菌组件30固定在制冷间室110的左右侧壁上。
68.图10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二实施例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杀菌组件第二实施例杀菌单元和滑块的连接示意图。
69.参阅图10至图12,本实施例中,杀菌组件30包括固定于制冷间室110左右侧壁上的支撑件310、能够相对于支撑件310滑动的滑块320、连接在滑块320上的杀菌单元330、用于带动滑块320移动的动力单元340、以及用于带动杀菌单元330转动的转动单元(图中未示出)。
70.杀菌单元330的结构参照第一实施例中杀菌单元的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71.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10固定于制冷间室110的左右侧壁上,动力单元340连接在支撑件310上,动力单元340带动滑块320在竖向滑动,从而带动杀菌单元330在竖向上滑动。转动单元带动杀菌单元330绕竖向方向的轴线转动,通过动力单元340和转动单元的配合使用,以使得杀菌单元330能够在竖向方向上移动,并能够绕竖向方向的轴线转动,从而能够对制冷间室110内不同高度和水平方向的不同角度位置进行杀菌,从而提高杀菌的范围,并使得杀菌介质能够快速的达到需要杀菌的位置,快速的杀菌,提高杀菌的效率,提高杀菌的效果。
72.支撑件310为沿竖向方向延伸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面固定并贴合在在制冷间室110的左右侧壁上。支撑杆朝向制冷间室110的一面开设有滑槽311,滑槽311沿竖向延伸。滑槽311沿竖向延伸,滑槽311朝向制冷间室110开口。
73.动力单元340包括沿竖向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杆上的丝杆344、以及用于带动丝杆344转动的动力电机342;丝杆344螺纹连接于滑块320,以能够带动滑块320沿竖向移动。
74.滑块320至少部分伸入滑槽311内;滑块320限位于滑槽311内并能够沿滑槽311竖向移动。滑块320沿水平方向部分处于滑槽311,部分伸出滑槽311外。滑块320螺纹连接于丝杆344,从而在丝杆344的转动下,带动滑块320沿竖向移动。
75.本实施例中,转动单元参照第一实施例中转动单元的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7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杀菌组件30上也设置有第一实施例中的防护罩360。
77.基于上述描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冰箱的控制方法:
78.s10:启动杀菌模式后,监测滑块320是否处于初始位置;若滑块320处于初始位置,则控制杀菌单元转动。若滑块320未处于初始位置,动力单元340将滑块移动至初始位置后,控制杀菌单元330转动。
79.需要说明的是,杀菌模式启动条件可以是用户关闭箱门20,也可以是用户通过按键手动开启,按键可以设置在箱门20的显示屏上,以设置在制冷间室110内的杀菌组件旁边。
80.s20:在杀菌单元330往复转动预设周期后,控制杀菌单元330停止转动,从使得滑块320从初始位置向着终点位置移动,在滑块320从一个容置腔130移动到相邻容置腔130内的预置位置后,控制杀菌单元330开设转动。
81.本实施例中,杀菌单元330的转动角度为180度,转速为180度/分钟,由前转向后,再反向由后转向前,完成一个杀菌周期,杀菌区域为由内胆壁、搁架或抽屉组成的一个空间,转动一定时间(约1~10分钟)后,转动停止,该区域杀菌完成。
82.s30:动力单元340带动滑块320和杀菌单元330依次移动至对应的容置腔130,以对相应的容置腔130杀菌。
83.s40:完成全部容置腔130的杀菌后,滑块320移动至初始位置。
84.本发明中,支撑件310固定于制冷间室110的左右侧壁上,动力单元340连接在支撑件310上,动力单元340带动滑块320在竖向滑动,从而带动杀菌单元330在竖向上滑动。转动单元带动杀菌单元330绕竖向方向的轴线转动,通过动力单元340和转动单元的配合使用,以使得杀菌单元330能够在竖向方向上移动,并能够绕竖向方向的轴线转动,从而能够对制冷间室110内不同高度和水平方向的不同角度位置进行杀菌,从而提高杀菌的范围,并使得杀菌介质能够快速的达到需要杀菌的位置,快速的杀菌,提高杀菌的效率,提高杀菌的效果。
85.同时,杀菌组件30之间设置于制冷间室110的侧壁上。杀菌组件30在视觉上可见,用户能够直接观察到杀菌组件30的作业,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
86.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形成有前侧开口的制冷间室;杀菌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内;所述杀菌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制冷间室左右侧壁上的支撑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件滑动的滑块、连接在所述滑块上的杀菌单元、用于带动所述滑块移动的动力单元、以及用于带动所述杀菌单元转动的转动单元;所述动力单元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用于带动所述滑动沿竖向移动;所述杀菌单元水平方向的周侧面上设置有用于输出杀菌介质的杀菌口;所述转动单元带动所述杀菌单元绕竖向方向的轴线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间室内设置有多个层架;所述层架沿竖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的内,以将所述制冷间室分割成多个容置腔;所述杀菌组件位于所述层架的前方,所述滑块沿竖向移动,以能够带动所述杀菌单元在最上方的容置腔和最下方的容置腔之间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沿竖向方向延伸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面固定在所述制冷间室的左右侧壁上,所述支撑杆朝向所述制冷间室的一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限位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够沿所述滑槽竖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单元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滑槽外,以在所述杀菌单元转动过程中,所述杀菌单元的杀菌口和所述支撑杆能够保持错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沿竖向绕设在所述支撑杆上的皮带、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皮带转动的动力电机;所述皮带至少部分穿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皮带的位于所述滑槽内的部分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相对的两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块的相对的两侧形成有凸伸的翼部;所述翼部伸入并沿左右方向限位在所述限位槽内,限位所述滑块的左右方向的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沿竖向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的丝杆、以及用于带动所述丝杆转动的动力电机;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于所述滑块,以能够带动所述滑块沿竖向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件还包括沿竖向设置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并包围在所述滑槽;所述杀菌单元位于所述防护罩内的围合范围内,且杀菌介质能够穿过所述防护罩。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为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滑块上,且所述转动电机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杀菌单元,以带动所述杀菌单元转动。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杀菌组件分别固定在制冷间室的一个左右侧壁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箱体以及杀菌组件;箱体形成有前侧开口的制冷间室;杀菌组件设置于制冷间室内;杀菌组件包括支撑件、滑块、连杀菌单元、动力单元、以及转动单元。支撑件固定于制冷间室的左右侧壁上,动力单元连接在支撑件上,动力单元带动滑块在竖向滑动,从而带动杀菌单元在竖向上滑动。转动单元带动杀菌单元绕竖向方向的轴线转动,通过动力单元和转动单元的配合使用,以使得杀菌单元能够在竖向方向上移动,并能够绕竖向方向的轴线转动,从而能够对制冷间室内不同高度和水平方向的不同角度位置进行杀菌,从而提高杀菌的范围,并使得杀菌介质能够快速的达到需要杀菌的位置,快速的杀菌,提高杀菌的效率,提高杀菌的效果。果。果。


技术研发人员:曲晓雷 蒋文静 陶海波 杨大海 江朔 李厚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信冰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5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21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