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设备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2.高机动救援装备是一种轮胎式行驶的救援装备,多数为轮胎式车辆设备改装而成。由于其机动性较高,可以适用于大多数路况条件,因此,对设备的各项性能要求更高,如车身结构的抗扭强度和其他车身结构方面的要求。
3.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在对高机动救援装备的车身结构进行检测时,需要专业的实验场地,且需要将车辆的框架结构整体拆解进行检测,检测方法效率较低,并且仅可以检测该类别的框架结构对应的车辆。
4.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缺少较为便捷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导致交叉抗扭测试检测效率低,适用性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缺少较为便捷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导致交叉抗扭测试检测效率低,适用性低的技术问题。
6.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及系统。
7.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系统,所述系统与数据测量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根据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获取多个数据检测位置以及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根据所述数据测量装置和所述数据检测位置进行数据采集,输出各数据采集点的初始位置数据信息;将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实时获取数据检测位置的偏差数据信息;根据所述偏差数据信息和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获取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拟合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尺寸信息与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的函数关系,根据所述函数关系生成交叉抗扭测试模型;将获取的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和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输入交叉抗扭测试模型进行模型结果获取,根据所述模型结果获取最终的交叉抗扭测试结果。
8.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系统,所述系统与数据测量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系统包括:装备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得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检测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获取多个数据检测位置以及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位置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测量装置和所述数据检测位置进行数据采集,输出各数据采集点的初始位置数据
信息;将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实时获取数据检测位置的偏差数据信息;偏离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偏差数据信息和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获取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关系拟合模块,用于拟合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尺寸信息与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的函数关系,根据所述函数关系生成交叉抗扭测试模型;测试结果获取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和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输入交叉抗扭测试模型进行模型结果获取,根据所述模型结果获取最终的交叉抗扭测试结果。
9.本技术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得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获取多个数据检测位置以及装备的尺寸。根据数据检测位置实现对设备通过交叉抗扭测试装置结构偏差数据的实时检测。获取实时检测数据中的最大偏离值,将获取的最大偏离值和车身尺寸数据输入交叉抗扭测试模型输出最终的交叉抗扭测试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缺少较为便捷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导致交叉抗扭测试检测效率低,适用性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任意尺寸的高机动救援装备交叉抗扭测试结果的获取,且无需在专业的场地进行测试也可以获取准确的测试结果的技术效果。
11.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流程示意图;
1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中获取数据检测位置的流程示意图;
1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中获取最大偏离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15.图4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说明:装备信息获取模块11,检测信息获取模块12,位置数据采集模块13,偏离数据获取模块14,关系拟合模块15,测试结果获取模块16。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缺少较为便捷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导致交叉抗扭测试检测效率低,适用性低的技术问题。
18.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内容例仅为本技术所能实现的部分内容,而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内容。
19.实施例一
2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系统,所述系统与数据测量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21.步骤100:获得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
22.具体的,高机动救援装备是一种轮胎式行驶的救援装备,多数为轮胎式车辆设备改装而成,由于其装备的特殊性,因此需要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进行工作。而特殊环境下对车辆的各项性能要求更高,为满足汽车的实际使用要求,本实施例提供了高机动救援装备交叉抗扭测试方法。通过获取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上述信息中包括该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如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信息。以及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车辆外壳信息,如车辆外壳的形状和车身框架结构信息。通过获取上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为后续交叉抗扭测试提供了基础。
23.步骤200:根据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获取多组数据检测位置以及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
24.步骤300:根据所述数据测量装置和所述数据检测位置进行数据采集,输出各数据采集点的初始位置数据信息;
25.具体的,根据上述获步骤获取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信息。以及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车辆外壳的形状和车身结构信息。根据上述信息获取多组数据检测位置,单组数据检测位置中包括一发射位置和一接收位置,且发射位置和接收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在进行位置确定时可以根据车身框架结构进行位置确定,可以将数据检测位置设置在车身结构之间的连接平面处,如车身侧部垂直于地面进行设置、车身顶部横向设置和竖向设置。根据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获取其装备的尺寸信息,其中装备的尺寸信息包括,装备车身结构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数据。根据数据测量装置和数据测量位置进行数据采集,此时车辆并未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获取车辆在当前状态各组数据采集点的位置数据信息并进行输出,将上述采集点的位置数据信息作为初始位置信息。
26.步骤400:将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实时获取数据检测装置的偏差数据信息;
27.具体的,将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实时获取数据检测装置的数据信息,根据获取的实时数据信息和初始位置信息进行偏差值计算,获取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的实时偏差数据信息。由于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时车身结构会产生形变,通过实时获取偏差数据信息,获得车身结构产生的形变量,在后续的步骤中对车身结构产生的形变量进行评价,获取最终的交叉抗扭测试结果。
28.步骤500:根据所述偏差数据信息和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获取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
29.具体的,根据偏差数据信息获取各方向的偏差分量,根据获取的各方向偏差分量进行各分量中最大值的获取。通过获取各分量中最大值,实现对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各方向偏差最大值的获取。根据上述各分量中最大值和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其中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和各分量中最大值互相对应。例如长度分量的最大值其对应的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中的长度信息。宽度分量的最大值其对应的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中的宽度信息。高度分量的最大值其对应的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中的高度信息。根据上述获取的数据获得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
据,其中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中包括高机动救援装备各方向的偏差最大值,以及对应方向的尺寸数据。
30.步骤600:拟合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尺寸信息与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的函数关系,根据所述函数关系生成交叉抗扭测试模型;
31.步骤700:将获取的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和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输入交叉抗扭测试模型进行模型结果获取,根据所述模型结果获取最终的交叉抗扭测试结果。
32.具体的,拟合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尺寸信息与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之间的函数关系,其中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尺寸信息与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根据历史检测数据获取。获取历史最大偏离数据各方向分量的最大偏差数据,其中历史最大偏离数据包含长度、宽度、高度方向的分量数据,获取对应的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生成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为长度偏差数据,此时对应获取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的长度尺寸信息。分别构建长度、高度、宽度方向偏差分量的拟合函数关系,根据获取的拟合函数关系生成交叉抗扭测试模型。将获取的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和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输入交叉抗扭测试模型中,生成模块的输出结果,其中模块输出结果包含多个方向分量最大偏离数据的拟合关系判断结果,当其中存在最大偏离数据不符合对应的拟合关系时,则判定该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未通过交叉抗扭测试。实现了对任意尺寸的高机动救援装备交叉抗扭测试结果的获取,且无需在专业的场地进行测试也可以获取准确的测试结果。
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步骤300包括:
34.步骤310:所述激光发射器用于实时发射激光至激光接收装置,所述激光接收装置用于实时接收激光位置。
35.具体的,实施例中的方法应用于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系统,所述系统与数据测量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数据测量装置中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装置。其中,数据测量装置中激光发射器用于发射激光至激光接收装置,当车身结构在通过检测装置时发生改变,由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则会产生偏移,此时由激光接受装置实时接收激光的发射位置。
36.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步骤200包括:
37.步骤210:根据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获取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外观信息,根据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外观信息获取检测平面信息;
38.步骤220:根据所述检测平面信息获取所述数据检测位置。
39.具体的,根据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信息,获取设备的外观信息,其中外观信息包括车辆的外壳信息以及车身的结构信息,根据外壳信息以及车身的结构信息获取检测平面信息,其中检测平面为与车身结构直接连接的车身外壳平面,当车身结构在通过检测装置时发生形变,则该形变会直接传导至与车身结构直接连接的车身外壳处。根据获取的检测平面信息,获得数据检测位置,在进行位置确定时可以根据车身框架结构进行位置确定,如检测平面为车顶则可以在顶部横向设置一组数据检测位置和竖向设置一组数据检测位置,具体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当检测平面为车身侧方平面时则可以在身侧方平面垂直于地面设置数据检测位置。通过获取检测平面进行检测位置的确定,便于后续对偏差
量进行获取。
4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步骤310包括:
41.步骤311:将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获取所述激光接收装置接收的实时激光位置;
42.步骤312:根据获取的所述实时激光位置以及所述初始位置信息进行偏差值计算,获取各数据检测位置的所述偏差数据信息。
43.具体的,将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实时获取激光接收装置接收的实时激光位置。其中,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有左侧驼峰路以及右侧驼峰路构成,左侧驼峰路和右侧驼峰路交错设置,各突出的台体部分与平整路面部分等长,且长度大于等于1米。在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时车身会产生部分形变,通过实时接收激光的发射位置,获取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在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时与初始位置信息的偏差。其中,初始位置信息为未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时的激光位置信息。通过对实时激光位置和初始位置进行偏差值计算,在进行偏差值计算时可以根据初始位置二维坐标和实时位置二维坐标进行做差获取偏差数据信息。通过获取实时的偏差数据,实现了对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结构的偏差量计算,为后续获取交叉抗扭性能测试结果提供了支持。
44.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步骤500包括:
45.步骤510:获取各数据检测位置的所述偏差数据信息中的偏差值;
46.步骤520:根据所述偏差值获取各方向的分量数据,获取所述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值;
47.步骤530:根据所述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获取交叉抗扭测试各方向的最大偏离数据。
48.具体的,根据各数据检测位置的偏差数据信息获取偏差值,其中偏差值为偏差数据信息中各偏差方向的具体偏差值。由于激光接收器在接收激光位置时是以二维坐标的形式进行输出,如记初始位置二维坐标记为二维坐标零点,当车辆经过交叉抗扭测试装置时车身结构发生形变,此时记录的激光位置二维坐标发生改变,而在二维坐标中各坐标分别表示高机动救援装备的长度偏差、高度偏差以及宽度偏差。以数据检测装置横向设置于车顶,激光接收装置在接收激光偏转位置时x坐标轴偏差数据和y坐标轴偏差数据,其中y坐标轴垂直于车顶,x坐标轴于车辆前进方向平行,此时x坐标轴对应的偏差分量实际为高机动救援装备长度的偏差,而y坐标轴对应的偏差分量为高机动救援装备高度的偏差。即与x轴平行的方向即为其所检测的方向偏差,如x坐标轴和高机动救援装备宽度平行,此时x坐标轴上的偏差分量即为高机动救援装备宽度的偏差。y轴延长的方向为其所检测的方向偏差,如y轴为高机动救援装备高度的延长方向此时y轴的偏差分量实际为车辆高度的偏差。根据偏差值获取高机动救援装备长宽高各方向的分量数据,选取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值,其中各方向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值表示高机动救援装备在通过交叉抗扭测试装置时各个方向所产生的偏差最大值,如高度的偏差最大值、长度的偏差最大值和宽度的偏差最大值。根据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值和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获取交叉抗扭测试各方向的最大偏离数据。其中,最大偏离数据中包含高机动救援装备各方向的偏差最大值,以及对应方向的尺寸数据。如高机动救援装备高度偏差最大值为5mm,而其对应的高度为2000mm,将上述数
据作为最大偏离数据其中的一个方向数据,获取所有方向的数据构成最大偏离数据。
4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步骤600包括:
50.步骤610:根据获取的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尺寸信息和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进行函数关系拟合,其中,所述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为已经通过交叉抗扭测试的偏差数据;
51.步骤620:在进行关系拟合时分别进行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的长度偏差拟合、宽度偏差拟合以及高度偏差拟合,获取拟合结果,根据上述拟合结果生成交叉抗扭测试模型。
52.具体的,根据历史检测数据获取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尺寸信息和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历史检测数据信息为通过交叉抗扭测试的高机动救援装备的检测数据。通过对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尺寸信息和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进行函数关系拟合,拟合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各尺寸信息和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之间的函数关系。获取各尺寸信息和对应的最大偏离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长度偏差拟合、宽度偏差拟合以及高度偏差拟合,获取最终的拟合结果,根据上述拟合结果生成交叉抗扭测试模型。其中,交叉抗扭测试模型包括长度偏差拟合、宽度偏差拟合以及高度偏差拟合三个拟合区域。通过获取交叉抗扭测试模型,实现了可以根据任意的高机动救援装备尺寸数据对交叉抗扭测试结果进行评价,获取最终的测试结果。
5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步骤700包括:
54.步骤710:所述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中包含各方向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值,以及对应的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该方向分量的尺寸数据;
55.步骤720:将所述各方向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值和对应的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该方向分量的尺寸数据输入所述交叉抗扭测试模型获取交叉抗扭测试结果。
56.具体的,将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输入交叉抗扭测试模型中,其中最大偏离数据中包含各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偏差数据即各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值,以及对应的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该方向分量的尺寸数据。将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长、宽、高尺寸数据和对应的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值,输入交叉抗扭测试模型。根据实施例中步骤获取的拟合区域,即长度偏差拟合、宽度偏差拟合、高度偏差拟合,实现对交叉抗扭测试结果的判断,当最大偏离数据中存在数据未落上述拟合结果范围内时,则认定该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未通过交叉抗扭测试。而当最大偏离数据中所有的偏差数据均落在拟合结果范围内时,则认定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测试。根据交叉抗扭测试模型实现对交叉抗扭测试结果的获取,且交叉抗扭测试模型根据高机动救援装备尺寸信息和偏差信息共同构建,因此其可以实现任意尺寸的高机动救援装备交叉抗扭测试结果的获取。
57.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得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获取多个数据检测位置以及装备的尺寸。根据数据测量装置和数据检测位置进行数据采集,获得初始位置数据信息。将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实时获取数据检测位置的偏差数据。根据偏差数据信息和装备的尺寸,获取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拟合历史测试的装备尺寸与历史测试的最大偏离数据的函数关系,根据所述函数关系生成交叉抗扭测试模型,根据模型获取最终的交叉抗扭测试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缺少较为便捷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导致交叉抗扭测试检测效率低,适用性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任意尺寸
的高机动救援装备交叉抗扭测试结果的获取,且无需在专业的场地进行测试也可以获取准确的测试结果的技术效果。
58.实施例二
59.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系统,所述系统与数据测量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系统包括:
60.装备信息获取模块11,用于获得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
61.检测信息获取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获取多个数据检测位置以及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
62.位置数据采集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测量装置和所述数据检测位置进行数据采集,输出各数据采集点的初始位置数据信息;将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实时获取数据检测位置的偏差数据信息;
63.偏离数据获取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偏差数据信息和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获取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
64.关系拟合模块15,用于拟合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尺寸信息与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的函数关系,根据所述函数关系生成交叉抗扭测试模型;
65.测试结果获取模块16,用于将获取的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和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输入交叉抗扭测试模型进行模型结果获取,根据所述模型结果获取最终的交叉抗扭测试结果。
66.进一步地,所述位置数据采集模块还包括:
67.所述激光发射器用于实时发射激光至激光接收装置,所述激光接收装置用于实时接收激光位置。
68.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
69.根据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获取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外观信息,根据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外观信息获取检测平面信息;
70.根据所述检测平面信息获取所述数据检测位置;
71.根据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获取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
72.进一步地,所述位置数据采集模块还用于:
73.将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获取所述激光接收装置接收的实时激光位置;
74.根据获取的所述实时激光位置以及所述初始位置信息进行偏差值计算,获取各数据检测位置的所述偏差数据信息。
75.进一步地,所述偏离数据获取模块还用于:
76.获取各数据检测位置的所述偏差数据信息中的偏差值;
77.根据所述偏差值获取各方向的分量数据,获取所述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值;
78.根据所述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获取交叉抗扭测试各方向的最大偏离数据。
79.进一步地,所述关系拟合模块还用于:
80.根据获取的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尺寸信息和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进行函数关系拟合,其中,所述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为已经通过交叉抗扭测试的偏差数据;
81.在进行关系拟合时分别进行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的长度偏差拟合、宽度偏差拟合以及高度偏差拟合,获取拟合结果,根据上述拟合结果生成交叉抗扭测试模型。
82.进一步地,所述测试结果获取模块还用于:
83.所述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中包含各方向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值,以及对应的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该方向分量的尺寸数据;
84.将所述各方向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值和对应的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该方向分量的尺寸数据输入所述交叉抗扭测试模型获取交叉抗扭测试结果。
85.上述实施例二用于执行如实施例一中的方法,其执行原理以及执行基础均可以通过实施例一中记载的内容获取,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这样获取的内容也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系统,所述系统与数据测量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根据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获取多个数据检测位置以及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根据所述数据测量装置和所述数据检测位置进行数据采集,输出各数据采集点的初始位置数据信息;将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实时获取数据检测位置的偏差数据信息;根据所述偏差数据信息和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获取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拟合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尺寸信息与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的函数关系,根据所述函数关系生成交叉抗扭测试模型;将获取的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和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输入交叉抗扭测试模型进行模型结果获取,根据所述模型结果获取最终的交叉抗扭测试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系统,所述系统与数据测量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数据测量装置中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激光发射器用于实时发射激光至激光接收装置,所述激光接收装置用于实时接收激光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获取多个数据检测位置以及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包括:根据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获取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外观信息,根据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外观信息获取检测平面信息;根据所述检测平面信息获取所述数据检测位置;根据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获取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实时获取数据检测位置的偏差数据信息,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获取所述激光接收装置接收的实时激光位置;根据获取的所述实时激光位置以及所述初始位置信息进行偏差值计算,获取各数据检测位置的所述偏差数据信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偏差数据信息和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获取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包括:获取各数据检测位置的所述偏差数据信息中的偏差值;根据所述偏差值获取各方向的分量数据,获取所述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值;根据所述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获取交叉抗扭测试各方向的最大偏离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拟合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尺寸信息与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的函数关系,根据所述函数关系生成交叉抗扭测试模型,包括:根据获取的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尺寸信息和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进行函数关系拟合,其中,所述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为已经通过交叉抗扭测试的偏差数据;在进行关系拟合时分别进行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的长度偏差拟合、宽度偏差拟合以及高度偏差拟合,获取拟合结果,根据上述拟合结果生成交叉抗扭测试模型。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获取的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和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输入交叉抗扭测试模型进行模型结果获取,根据所述模型结果获取最终的交叉抗扭测试结果,包括:所述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中包含各方向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值,以及对应的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该方向分量的尺寸数据;将所述各方向分量数据中的最大值和对应的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该方向分量的尺寸数据输入所述交叉抗扭测试模型获取交叉抗扭测试结果。8.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与数据测量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系统包括:装备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得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检测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获取多个数据检测位置以及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位置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测量装置和所述数据检测位置进行数据采集,输出各数据采集点的初始位置数据信息;将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实时获取数据检测位置的偏差数据信息;偏离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偏差数据信息和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获取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关系拟合模块,用于拟合历史待测量高机动救援装备尺寸信息与历史标准最大偏离数据信息的函数关系,根据所述函数关系生成交叉抗扭测试模型;测试结果获取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所述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尺寸信息和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输入交叉抗扭测试模型进行模型结果获取,根据所述模型结果获取最终的交叉抗扭测试结果。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及系统,应用于设备测试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获得待检测高机动救援装备的信息,获取多个数据检测位置以及装备的尺寸。根据数据测量装置和数据检测位置进行数据采集,获得初始位置数据信息。将装备通过交叉抗扭性能测试装置,实时获取数据检测位置的偏差数据。根据偏差数据信息和装备的尺寸,获取交叉抗扭测试最大偏离数据。拟合历史测试的装备尺寸与历史测试的最大偏离数据的函数关系,根据所述函数关系生成交叉抗扭测试模型,根据模型获取最终的交叉抗扭测试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缺少较为便捷的交叉抗扭测试方法,导致交叉抗扭测试检测效率低,适用性低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玲 段会文 高菁慧 杨立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兴际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6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