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翻转装置,具体是一种多工位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2.在自动化领域中,被加工的工件需要转动至不同角度进行加工;例如在机器人点胶工作站中,由于产品的点胶角度均不一致,常规的方法是通过机械臂对工件进行夹持翻转,进行点胶;完成点胶后再重新抓取另一工件进行点胶;这种点胶的方式效率低下;
3.综上,如何实现工件的翻转至需求角度成为了本领域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工件的翻转至需求角度;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是一种多工位翻转装置,包括:转盘,其由电机控制做水平面的自转运动;多个转轴座,其成圆周均匀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多个转轴,其对应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座内,且多个所述转轴的延长线交点位于穿过所述转盘圆心的竖直线上;主动轴,其由驱动机构驱动转转动,其延长线穿过与多个所述转轴的延长线交点;当所述转盘转动带动所述转轴端部与所述主动轴端部插接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转轴转动至需求角度;
7.在本方案中,转轴由转轴座固定在转盘上,转盘上固定有多个转盘座,通过转盘的转动使得主动轴能够与任意转轴端部进行插设连接,主动轴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转轴能够转动至需求角度,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有工件,这样一来能够实现将工件转动至需求角度;
8.此外,多个转轴以及主动轴的延长线均穿过转盘圆心的竖直线上,这样一来能够实现主动轴的端部与转动的端部进行形面配合。
9.如何实现主动轴与转轴的插接,本发明采用转轴端部开设有槽口,所述主动轴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槽口配合的定位部;
10.这样一来,定位部可从槽口的侧边进入至槽口内,槽口与定位部进行形面配合,实现转动力的传导。
11.如何实现转轴的转动定位,本发明采用主动轴上方设置有安装平台;气缸,其倒置固定在所述安装平台上,其输出端安装有止转件;所述转轴端部开设形成端面;所述安装平台底部与多个所述转轴端部的端面相抵,限制所述转轴转动;当所述气缸带动所述止转件上行,所述止转件与所述转轴之间形成供所述转轴转动的空间
12.安装平台的底端面与转轴的端面相抵,此时转轴不会发生转动,当其中一转轴与主动轴插接时,气缸带动止转件上行,此时可以供转轴自由转动的空间;
13.在转盘转动过程中,止转件是与转盘齐平设置,限制转轴的自转。
14.如何实现转盘的转动,本发明采用转盘下端面底部固定设置有环形齿;分度电机,其输出端固定有与所述环形齿配合的转动齿;
15.分度电机驱动转动齿转动,转动齿与环形齿啮合,进而驱动转盘的转动。
16.为了说明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本发明采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其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从动齿,其套定在所述主动轴上,并与所述主动齿啮合;
17.电机输出的转动力依次经主动齿、从动齿传递至主动轴上,实现了主动轴的转动。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是一种多工位翻转装置,转轴由转轴座固定在转盘上,转盘上固定有多个转盘座,通过转盘的转动使得主动轴能够与任意转轴端部进行插设连接,主动轴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转轴能够转动至需求角度,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有工件,这样一来能够实现将工件转动至需求角度。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加装安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转盘、2-转轴座、3-转轴、4-转轴、5-槽口、6-定位部、7-安装平台、8-气缸、9-止转件、10-端面、11-环形齿、12-分度电机、13-转动齿、14-电机、15-主动齿、16-从动齿。
具体实施方式
2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24.实施例1
25.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多工位翻转装置,包括:转盘1,其由电机控制做水平面的自转运动;多个转轴座2,其成圆周均匀设置在所述转盘1上;多个转轴3,其对应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座2内,且多个所述转轴3的延长线交点位于穿过所述转盘1圆心的竖直线上;主动轴4,其由驱动机构驱动转转动,其延长线穿过与多个所述转轴3的延长线交点;当所述转盘1转动带动所述转轴3端部与所述主动轴4端部插接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转轴4转动至需求角度;
26.在本实施例中,转轴由转轴座固定在转盘上,转盘上固定有多个转盘座,通过转盘的转动使得主动轴能够与任意转轴端部进行插设连接,主动轴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转轴能够转动至需求角度,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有工件,这样一来能够实现将工件转动至需求角度;
27.此外,多个转轴以及主动轴的延长线均穿过转盘圆心的竖直线上,这样一来能够实现主动轴的端部与转动的端部进行形面配合。
28.实施例2
29.如图1所示,如何实现主动轴与转轴的插接,本发明采用转轴3端部开设有槽口5,所述主动轴4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槽口5配合的定位部6;
30.这样一来,定位部可从槽口的侧边进入至槽口内,槽口与定位部进行形面配合,实现转动力的传导。
31.实施例3
32.如图2所示,如何实现转轴的转动定位,本发明采用主动轴4上方设置有安装平台7;气缸8,其倒置固定在所述安装平台7上,其输出端安装有止转件9;所述转轴3端部开设形成端面10;所述安装平台7底部与多个所述转轴3端部的端面10相抵,限制所述转轴3转动;
当所述气缸8带动所述止转件9上行,所述止转件9与所述转轴3之间形成供所述转轴3转动的空间
33.安装平台的底端面与转轴的端面相抵,此时转轴不会发生转动,当其中一转轴与主动轴插接时,气缸带动止转件上行,此时可以供转轴自由转动的空间;
34.在转盘转动过程中,止转件是与转盘齐平设置,限制转轴的自转。
35.实施例4
36.如图1所示,如何实现转盘的转动,本发明采用转盘1下端面底部固定设置有环形齿11;分度电机12,其输出端固定有与所述环形齿11配合的转动齿13;
37.分度电机驱动转动齿转动,转动齿与环形齿啮合,进而驱动转盘的转动。
38.实施例5
39.如图1所示,为了说明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本发明采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4,其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15;从动齿16,其套定在所述主动轴4上,并与所述主动齿15啮合;
40.电机输出的转动力依次经主动齿、从动齿传递至主动轴上,实现了主动轴的转动。
41.具体的,人工一次放多种产品到本装置上,与转轴连接;由于多种产品点胶的角度不同,翻面的角度不同,当机器人完成第一块产品的点胶后,分度电机旋转到下一个工位,来完成下一块产品的不同角度的点胶,以此类推。
42.本发明是一种多工位翻转装置,转轴由转轴座固定在转盘上,转盘上固定有多个转盘座,通过转盘的转动使得主动轴能够与任意转轴端部进行插设连接,主动轴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转轴能够转动至需求角度,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有工件,这样一来能够实现将工件转动至需求角度。
43.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多工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其由电机控制做水平面的自转运动;多个转轴座,其成圆周均匀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多个转轴,其对应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座内,且多个所述转轴的延长线交点位于穿过所述转盘圆心的竖直线上;主动轴,其由驱动机构驱动转转动,其延长线穿过与多个所述转轴的延长线交点;当所述转盘转动带动所述转轴端部与所述主动轴端部插接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转轴转动至需求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端部开设有槽口,所述主动轴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槽口配合的定位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上方设置有安装平台;气缸,其倒置固定在所述安装平台上,其输出端安装有止转件;所述转轴端部开设形成端面;所述安装平台底部与多个所述转轴端部的端面相抵,限制所述转轴转动;当所述气缸带动所述止转件上行,所述止转件与所述转轴之间形成供所述转轴转动的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下端面底部固定设置有环形齿;分度电机,其输出端固定有与所述环形齿配合的转动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其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从动齿,其套定在所述主动轴上,并与所述主动齿啮合。
技术总结本发明是一种多工位翻转装置,包括:转盘,其由电机控制做水平面的自转运动;多个转轴座,其成圆周均匀设置在转盘上;多个转轴,其对应转动设置在转轴座内,且多个转轴的延长线交点位于穿过转盘圆心的竖直线上;主动轴,其由驱动机构驱动转转动,其延长线穿过与多个转轴的延长线交点;当转盘转动带动转轴端部与主动轴端部插接时,驱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至需求角度;转轴由转轴座固定在转盘上,转盘上固定有多个转盘座,通过转盘的转动使得主动轴能够与任意转轴端部进行插设连接,主动轴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转轴能够转动至需求角度,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有工件,这样一来能够实现将工件转动至需求角度。需求角度。需求角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节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5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