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3-29  124



1.本技术涉及飞机灯具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


背景技术:

2.着陆灯是飞机的重要照明设备,飞机在夜间作业完毕着陆时,需要点亮着陆灯,提供着陆过程正前方的照明,以方便驾驶员掌握跑道上的情况,实现安全着陆。
3.着陆灯投产前需要对所有的产品进行电气性能参数和机械性能参数的测试,以保证安装到飞机上的着陆灯具有良好性能;目前,我国着陆灯的测试使用的是纯模拟电路,通过手动按压秒表来记录机构性能参数的指标,这种测试方式自动化程度低、测试效率低下、测试速度慢,造成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大幅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目前着陆灯测试周期长、测试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无需人工参与测试,消除人为干扰因素,自动化程度高,测试准确,而且有效降低测试时间。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包括总控中心、测试平台以及装设于所述测试平台的测试工装、电控制器件,所述电控制器件与所述总控中心信号连接;所述测试工装包括用于承载待测试着陆灯的支撑组件、用于模拟风阻的负载组件以及角度检测组件,所述负载组件设置于着陆灯的侧部,以在着陆灯启动旋转过程中被着陆灯抵触旋转;所述角度检测组件与所述总控中心信号连接,以实时获取所述负载组件的旋转角度;所述电控制器件用于为待测试的着陆灯提供预设电压,所述总控中心基于预存的电流阈值判断获取的待测试着陆灯的实际电流值是否异常;在工作状态下,着陆灯在所述总控中心控制下启动旋转预设角度,并带动所述负载组件同步旋转,所述总控中心基于所述角度检测组件监测的角度信息,获取着陆灯实际旋转角度、实际转动时间,并基于预存的理论角度范围、时间阈值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精准地模拟着陆灯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实际工作环境,能够自动、准确地获取待测试着陆灯在模拟阻力负载作用下实际旋转角度、旋转至预设角度所用时间以及实际电流信息数值,无需人工参与,实现自动测试、自动记录、自动分析判断,快速定位故障性能,测试周期短,有效消除人为干扰因素,大大提高批量测试效率。
7.优选地,所述总控中心包括角度接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计时模块、分析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角度接收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所述计时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均与所述分析模块信号连接;所述角度接收模块配置为实时接收所述角度检测组件检测的角度信息,并传输至
所述分析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配置为获取待测试着陆灯的实际电流值,并传输至所述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配置为基于获取的角度信息控制所述计时模块的启停,基于获取的着陆灯实际旋转角度、实际转动时间、实际电流值判断待测试着陆灯对应性能是否异常,若为异常,则触发所述显示模块报警,反之,触发所述显示模块输出合格。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分析判断以及结论输出。
9.优选地,所述电流阈值为i;所述理论角度范围为[θ
min

max
];所述时间阈值为t;所述着陆灯实际旋转角度为θ;所述实际转动时间为t;所述实际电流值为i;当θ《θ
min
时或θ》θ
max
时,触发所述显示模块报警;当θ
min
≤θ≤θ
max
时,触发所述显示模块输出合格;当t≤t时,触发所述显示模块输出合格;当t》t时,触发所述显示模块报警;当i≤i时,触发所述显示模块输出合格;当i》i时,触发所述显示模块报警。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分析判断以及结论输出。
[0011]
优选地,所述总控中心还包括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与所述分析模块信号连接;当i》i时,触发所述显示模块报警,同时触发所述保护模块,以对着陆灯断电保护。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流过高时,能够及时断电,实现断电保护,防止对设备造成其它不必要的损伤。
[0013]
优选地,所述电控制器件包括继电器板卡和固体继电器,所述固体继电器与所述继电器板卡信号连接;所述继电器板卡配置为基于所述总控中心的控制,闭合所述固体继电器,并基于预设的信号通道进行信号分配;所述固体继电器配置为对所述继电器板卡传输的信号进行调理、分配。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可靠,开关速度快,能够以微小的控制信号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
[0015]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总控中心信号连接的程控直流电源,所述总控中心实时获取所述程控直流电源的电量信息;所述程控直流电源用于为着陆灯、所述电控制器件供电。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电量实时监控;此外,电源的独立设置,便于整体移动后的独立工作,不仅可以在着陆灯出厂前进行批量检测,还可以在机场中进行储备着陆灯的随时随地抽检检测,方便快捷。
[0017]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总控中心信号连接的打印机;在检测完成后,所述打印机基于所述总控中心的控制自动进行测试信息的打印。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之后自动输出纸质信息,便于操作人员进行信息整理,方便快捷。
[0019]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块为报警灯;当为报警状态时,所述报警灯显示为红灯闪烁;
当为输出合格状态时,所述报警灯显示为绿灯闪烁。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简单可靠直观。
[0021]
优选地,所述测试平台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总控中心信号连接的人机交互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包括显示屏以及至少一个操作按钮;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显示屏可实时显示所述分析模块输出的信息。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还可实现手动输入,便于对不同规格着陆灯的预设阈值的设置调整,适用范围广,简单可靠。
[0023]
优选地,所述角度检测组件为角度传感器。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灵敏度高,便于无线传输,且传输效率高。
[0025]
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负载组件,可模拟着陆灯在飞机飞行过程中所遇风阻,为着陆灯的旋转运动提供预设的阻力;通过总控中心获取在着陆灯处于负载状态下的实际旋转角度、转动理论角度的所用时长以及转动过程中的实际电流信息,进而获取准确的测试数据,借以判断待测试的着陆灯的性能好坏,无需人工参与,实现自动测试、自动记录、自动分析判断,快速定位故障性能,测试周期短,有效消除人为干扰因素,大大提高批量测试效率。
[0026]
2.本发明测试时可实现信号的自动捕捉传输以及着陆灯性能指标的测试,全程不需要人为参与,具备故障快速定位功能,自动化程度高、精确且高效,使得常见问题排故更加迅速、准确,充分提高了测试人员的排故能力。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图1中负载组件和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是图2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30]
图4是本技术中的核心组成结构框架图。
[0031]
附图标记说明:10、测试平台;11、保护门;20、操作面板;30、显示器;40、测试工装;41、负载组件;411、连杆;412、连接板;413、作用板;414、悬臂杆;415、砝码;42、角度传感器;43、支撑组件;51、灯壳;52、动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
[0034]
参照图1,包括总控中心、测试平台10以及装设于测试平台10的测试工装40、电控制器件,其中,电控制器件与总控中心信号连接;测试工装40包括用于承载待测试着陆灯的支撑组件43、用于模拟风阻的负载组件41以及角度检测组件,角度检测组件与总控中心信号连接。
[0035]
总控中心包括角度接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计时模块、分析模块和显示模块,角度接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计时模块、显示模块均与分析模块信号连接;角度接收模块用于实时接收角度检测组件检测的角度信息,包括从角度检测组件启动到检测完成一端时间内的所有角度信息,并传输至分析模块;信号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待测试着陆灯的实际电流
值,并传输至分析模块。
[0036]
负载组件41设置于着陆灯的侧部,以在着陆灯启动旋转过程中被着陆灯抵触旋转,在本技术中,通过给着陆灯施加负载的同时,进行着陆灯的电气性能参数和机械性能参数的测试,以模拟着陆灯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工作时的真实环境状态,保证对着陆灯测试获取的数据可靠、准确,负载组件41设置在阻碍着陆灯的灯体转动的路径上,在灯体工作状态下转动的过程中,抵触着负载组件41转动,即负载组件41被动转动,角度检测组件实时获取的负载组件41的实际转动角度,即为着陆灯的灯体实际转动角度,总控中心基于预存的理论角度范围判断着陆灯的实际转动角是否符合标准。其中,理论角度范围为[θ
min

max
],当θ《θ
min
时或θ》θ
max
时,触发显示模块报警;当θ
min
≤i≤θ
max
时,触发显示模块输出合格。
[0037]
电控制器件用于为待测试的着陆灯施加预设电压,总控中心获取着陆灯的实际电流值i,并基于预存的电流阈值i判断获取的待测试着陆灯的实际电流值是否异常。当i≤i时,触发显示模块输出合格;当i》i时,触发显示模块报警。
[0038]
在工作状态下,着陆灯启动后旋转理论预设角度,由于负载的存在,本技术要检测的即为实际转动的角度以及转动至理论预设角度所用的时间。对于转动时间的检测,当总控中心采集到来自于角度检测组件的角度信号时,触发计时模块并开始计时,直到角度检测组件反馈值在预设时间t1内无变化时,计时模块停止,获取实际计时时长t2,着陆灯的实际转动时间为t,则t=t2-t1,其中,预设时间t1优选为500ms。本技术中的时间阈值为t,当t≤t时,触发显示模块输出合格;当t》t时,触发显示模块报警。
[0039]
分析模块基于获取的角度信息控制计时模块的启停,基于获取的着陆灯实际旋转角度、实际转动时间、实际电流值判断待测试着陆灯对应性能是否异常,若为异常,则触发显示模块报警,反之,触发显示模块输出合格;具体地,显示模块为报警灯;当为报警状态时,报警灯显示为红灯闪烁;当为输出合格状态时,报警灯显示为绿灯闪烁。
[0040]
总控中心还包括保护模块,保护模块与分析模块信号连接;当i》i时,触发显示模块报警,同时触发保护模块,以对着陆灯断电保护,在电流过高时,能够及时断电,实现断电保护,防止对设备造成其它不必要的损伤。
[0041]
测试平台10上还设置有与总控中心信号连接的人机交互装置;人机交互装置包括显示屏以及至少一个操作按钮;在工作状态下,显示屏可实时显示分析模块输出的信息,还可实现手动输入,便于对不同规格着陆灯的预设阈值的设置调整,适用范围广,简单可靠。
[0042]
角度检测组件为角度传感器42,灵敏度高,便于无线传输,且传输效率高。
[0043]
参照图2和图3,支撑组件43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组件43之前形成对着陆灯的承载部;着陆灯包括灯体、灯壳51和动力电机,灯壳51固定安装于承载部;动力电机固定安装于灯壳51的顶部;灯体装设于动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并设置于灯壳51内部。
[0044]
负载组件41包括连杆411、连接板412、作用板413、悬臂杆414和砝码415,其中,连杆411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杆411分别与两个支撑组件43铰接;连接板412固定装设于两个连杆411的自由端;作用板413与连接板412平行间隔设置,两者之间通过连接轴固定,并且作用板413设置于连接板412的内部。悬臂杆414的一端固定于作用板413,另一端悬伸设置,并用于安装砝码415;砝码415为预设的配重,以模拟风阻。
[0045]
连杆411包括第一连杆411段、第二连杆411段、第三连杆411段,第一连杆411段的一端与支撑组件43通过轴承连接,保证两者之间可相对自由转动;第二连杆411段设置于第
一连杆411段与第三连杆411段之间,并且第二连杆411段与第一连杆411段呈钝角设置;第三连杆411段与第二连杆411段垂直设置。在初始状态下,灯体在灯壳51内,其照射面正向外设置,此时,负载组件4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由下垂,此时,作用板413与灯体的至少部分外壁抵接;当着陆灯被启动后,灯体在动力电力的控制下逆时针旋转,同时抵接作用板413逆时针旋转,角度传感器42实时监测负载组件41的旋转角度,以获取着陆灯的实际旋转角度。
[0046]
测试平台10的侧部开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保护门11,测试平台10的桌面侧部开设有贯穿孔;悬臂杆414的长度大于作用板413在垂向时的底部到测试平台10的桌面的距离,在初始状态时,作用板413自然下垂,此时悬臂杆414悬伸至测试平台10的桌面下方,以将砝码415通过贯穿孔隐藏至保护门11内;当着陆灯处于开启状态前,保护门11开启至不干涉悬臂杆414的状态。
[0047]
还包括与总控中心信号连接的打印机;在检测完成后,打印机基于总控中心的控制自动进行测试信息的打印,其中测试信息包括测试数据以及测试结论,检测之后自动输出纸质信息,便于操作人员进行信息整理,方便快捷。
[0048]
参照图4,电控制器件包括继电器板卡和固体继电器,固体继电器与继电器板卡信号连接;继电器板卡接收到来自总控中心的控制信号后,闭合固体继电器,并基于预设的信号通道进行信号分配,即将电压信号通过导线传递给固体继电器,来控制其导通与断开。固体继电器用于对继电器板卡传输的信号进行调理、分配,即在固体继电器导通后,将电压信号传输至待测试着陆灯。该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还包括与固体继电器信号连接的测试端口,用于将设备输出信号通过导线传输至该端口,根据设计好的信号通道进行信号分配。
[0049]
程控直流电源用于为着陆灯、电控制器件供电,总控中心实时获取程控直流电源的电量信息,便于对电量实时监控;此外,电源的独立设置,便于整体移动后的独立工作,不仅可以在着陆灯出厂前进行批量检测,还可以在机场中进行储备着陆灯的随时随地抽检检测,方便快捷。
[0050]
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的实施原理为:在初始状态下,负载组件41设置于着陆灯的正前方;在工作状态下,着陆灯在总控中心控制下启动旋转预设角度,并带动负载组件41同步旋转,总控中心基于角度检测组件监测的角度信息,获取着陆灯实际旋转角度、实际转动时间,并基于预存的理论角度范围、时间阈值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本技术可精准地模拟着陆灯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实际工作环境,能够自动、准确地获取待测试着陆灯在模拟阻力负载作用下实际旋转角度、旋转至预设角度所用时间以及实际电流信息数值,无需人工参与,实现自动测试、自动记录、自动分析判断,快速定位故障性能,测试周期短,有效消除人为干扰因素,大大提高批量测试效率。
[0051]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设备测试着陆灯时无法快速准确的测试机构的性能、需要人工参与、测试时间长等等问题。并且因为该设备为手自一体测试设备,并且具备故障快速定位功能,所以极高的提升了现有的测试效率,使得常见问题排故更加迅速、准确,充分提高了测试人员的排故能力。
[0052]
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中心、测试平台(10)以及装设于所述测试平台(10)的测试工装(40)、电控制器件,所述电控制器件与所述总控中心信号连接;所述测试工装(40)包括用于承载待测试着陆灯的支撑组件(43)、用于模拟风阻的负载组件(41)以及角度检测组件,所述负载组件(41)设置于着陆灯的侧部,以在着陆灯启动旋转过程中被着陆灯抵触旋转;所述角度检测组件与所述总控中心信号连接,以实时获取所述负载组件(41)的旋转角度;所述电控制器件用于为待测试的着陆灯提供预设电压,所述总控中心基于预存的电流阈值判断获取的待测试着陆灯的实际电流值是否异常;在工作状态下,着陆灯在所述总控中心控制下启动旋转预设角度,并带动所述负载组件(41)同步旋转,所述总控中心基于所述角度检测组件监测的角度信息,获取着陆灯实际旋转角度、实际转动时间,并基于预存的理论角度范围、时间阈值判断是否存在异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中心包括角度接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计时模块、分析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角度接收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所述计时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均与所述分析模块信号连接;所述角度接收模块配置为实时接收所述角度检测组件检测的角度信息,并传输至所述分析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配置为获取待测试着陆灯的实际电流值,并传输至所述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配置为基于获取的角度信息控制所述计时模块的启停,基于获取的着陆灯实际旋转角度、实际转动时间、实际电流值判断待测试着陆灯对应性能是否异常,若为异常,则触发所述显示模块报警,反之,触发所述显示模块输出合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阈值为;所述理论角度范围为[θ
min

max
];所述时间阈值为t;所述着陆灯实际旋转角度为θ;所述实际转动时间为t;所述实际电流值为i;当θ<θ
min
时或θ>θ
max
时,触发所述显示模块报警;当θ
min
≤θ≤θ
max
时,触发所述显示模块输出合格;当t≤t时,触发所述显示模块输出合格;当t>t时,触发所述显示模块报警;当i≤i时,触发所述显示模块输出合格;当i>i时,触发所述显示模块报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中心还包括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与所述分析模块信号连接;当i>i时,触发所述显示模块报警,同时触发所述保护模块,以对着陆灯断电保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制器件包括继电器板卡和固体继电器,所述固体继电器与所述继电器板卡信号连接;所述继电器板卡配置为基于所述总控中心的控制,闭合所述固体继电器,并基于预设的信号通道进行信号分配;所述固体继电器配置为对所述继电器板卡传输的信号进行调理、分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总控中心信号连接的程控直流电源,所述总控中心实时获取所述程控直流电源的电量信息;
所述程控直流电源用于为着陆灯、所述电控制器件供电。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总控中心信号连接的打印机;在检测完成后,所述打印机基于所述总控中心的控制自动进行测试信息的打印。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为报警灯;当为报警状态时,所述报警灯显示为红灯闪烁;当为输出合格状态时,所述报警灯显示为绿灯闪烁。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10)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总控中心信号连接的人机交互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包括显示屏以及至少一个操作按钮;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显示屏可实时显示所述分析模块输出的信息。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检测组件为角度传感器(42)。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构综合检查仪,包括总控中心、测试平台和测试工装;测试工装包括承载待测试着陆灯的支撑组件、用于模拟风阻的负载组件和角度检测组件,负载组件用于在着陆灯启动旋转过程中被着陆灯抵触旋转;角度检测组件实时获取负载组件的旋转角度;电控制器件用于提供预设电压,总控中心基于预存的电流阈值判断获取的待测试着陆灯的实际电流值是否异常;在工作状态下,着陆灯在总控中心控制下启动旋转预设角度,并带动负载组件同步旋转,总控中心基于角度检测组件监测的角度信息,获取着陆灯实际旋转角度、实际转动时间,并基于预存的理论角度范围、时间阈值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本发明无需人工参与,检测数据精确,检测效率高。测效率高。测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伟 申利雄 蔚振东 余江 戴鹏 温涛 孙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5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21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