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专利2023-03-28  128



1.本技术涉及地质灾害防控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近些年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都对自然造成一定破坏,夏季暴雨增多,当大气降水进入地表后,土体边坡弱化作用加剧,降低了坡体结构强度,含水量增加使抗剪强度降低,致使滑坡几率大大增高,导致人们的财产或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对土体边坡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滑坡预警是必不可少的。
3.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滑坡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位移传感器、孔隙水压力计、数据收发装置等,实现机理是将位移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计埋设于边坡土体内,数据收发装置将位移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计的监测数据收集并发送至云平台,在边坡土体产生滑坡前,位移传感器检测到土体的移动或孔隙水压力计检测到边坡土体内孔隙水压力异常时,云平台根据数据收发装置发送过来的数据分析滑坡概率,若滑坡概率大于设定阈值,云平台发送滑坡预警信息,从而实现滑坡预警的功能。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部分生物会在边坡土体内活动,易导致位移传感器或孔隙水压力计在土体边坡内的位置移动,而出现数据异常,滑坡预警误报的几率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滑坡预警误报的几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土体边坡图像,存储并生成基础图像;识别所述基础图像中目标土体边坡的边界线,将所述基础图像划分成若干识别区,识别并标记每个所述识别区中不同位置的参考物,生成基准参考物;获取对比图像并识别所述对比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生成位移对比信息;根据所述位移对比信息,判断所述对比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位置与所述基础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位置是否一致,在所述对比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位置与所述基础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位置不一致时,判断所述对比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移动数量是否超过设定移动数量阈值,在所述对比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移动数量超过设定移动数量阈值时,生成滑坡预警信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云平台通过拍摄设备获取土体边坡图像,存储并生成基础图像,而后云平台将基础图像划分成若干识别区,对每个识别区内进行识别并标记出不同位置的参考物。后续,云平台再通过拍摄设备获取对比图像,识别对比图像中的基准参考物生成位移对比信息,生成位移对比信息,根据位移对比信息,云平台以基础图像内的参考
物为基准,判断基准参考物在对比照片内的位置和移动数量,若对比照片内的基准参考物位置与基础图像内的基准参考物的位置不一致,对比照片内的基准参考物的移动数量超过设定移动数量阈值,表明土体边坡出现滑坡趋势,云平台发送滑坡预警信息,实现滑坡预警的目的。通过对基础图像和对比图像中的不同位置的基准参考物进行识别对比,分析目标土体边坡的滑坡趋势,实现非接触式滑坡监测预警的效果,减少传感器等设备需要事先预埋于土体边坡内的做法,改善部分生物会在边坡土体内活动导致传感器在土体边坡内位置移动的问题,提高滑坡预警监测的效率,同时利用基准参考物的数量优势,提高滑坡预警误报的容错率,改善因生物活动而导致部分基准参考物位置移动造成的滑坡预警预报问题,降低滑坡预警误报的几率。
8.可选的,还包括获取降雨信息,判断目标土体边坡是否处于降雨区域,在目标土体边坡处于降雨区域时,获取实时降雨量;根据所述实时降雨量,判断所述实时降雨量是否超过设定降雨量阈值;在所述实时降雨量超过设定降雨量阈值时,生成滑坡预警信息;在所述实时降雨量不超过设定降雨量阈值时,生成获取连续对比图像信息。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降雨也是影响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云平台通过外接天气预报平台,实时获取目标土体边坡位置处的降雨和实时降雨量,通过实时获取降雨信息分析滑坡的几率。若实时降雨量大于设定降雨量阈值,表明目标土体边坡位置区域可能有强降雨,存在滑坡风险,云平台生成滑坡预警信息。若实时降雨量小于设定降雨量阈值,表明目标土体边坡位置区域只是小雨或阵雨,云平台生成获取连续对比图像信息,云平台对目标土体边坡实时监测,时刻注意土体边坡的状态,云平台一旦发现对比图像内基准参考物异样,则表明目标土体边坡出现滑坡趋势,及时生成滑坡预警信息。通过判断目标土体边坡位置区域是否为降雨区域和实时降雨量是否超过设定降雨量阈值的做法,及时判断目标土体边坡是否存在滑坡趋势,在有滑坡趋势时,及时跳过对基准参考物的判断,提高滑坡预警的效率。
10.可选的,在目标土体边坡不处于降雨区域时,生成获取间隔对比图像信息。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云平台根据目标土体边坡位置区域的降雨情况,改变拍摄设备的拍摄模式,改善拍摄设备无论在下雨还是在没雨情况下始终处于连续工作状态的问题,降低拍摄设备因连续工作而发热损坏的风险,从而提高拍摄设备的使用寿命。
12.可选的,在所述对比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移动数量不超过设定阈值时,生成侦查指令;基于无人机终端,接收并响应所述侦查指令,对目标土体边坡进行实时录像,生成侦查录像信息;基于显示终端,接收所述侦查录像信息并显示实时录像;根据所述侦查指令,生成是否发布滑坡预警信息弹框指令,在确认发布滑坡预警信息时,生成滑坡预警信息。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云平台监测到基准参考物移动数量不超过设定阈值时,表明部分识别区存在异常,生成侦查指令和否发布滑坡预警信息弹框指令。无人机终端接收并响应侦查指令,无人机终端飞至目标土体边坡位置进行实时录像并生成侦查录像信息,显示终端接收侦查录像信息并显示实时录像。工作人员通过观察实时录像,观察目标土
体边坡位置区域是否有人为活动或动物活动的迹象,再次确认基准参考物的移动是否是人为活动或动物活动造成,工作人员未发现人为活动或动物活动的迹象,再确认发布滑坡预警信息。通过无人机终端的实地确认,对基准参考物位置移动状态的再次确认,进一步准确判断目标土体边坡的异样,改善云平台漏报或误报滑坡预警的问题,提高滑坡预警的准确度。
14.可选的,在取消发布滑坡预警信息时,重新获取土体边坡图像,以更新所述基础图像和所述基准参考物。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观察实时录像,在确认对比图像中的基准参考物的移动是人为活动或动物活动造成的,则取消滑坡预警信息的发布,重新获取基础图像,以更新基础图像和基准参考物,从而进行下一轮的目标土体边坡的监测和滑坡预警,实现因外界因素导致基准参考物移动能及时更新基础图像的效果。
16.可选的,所述侦查指令包括识别区位置信息和巡逻轨迹航线,所述识别区位置信息为所述对比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位置与所述基础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位置不一致的识别区位置;所述巡逻轨迹航线为到达自动实时录像时间后执行的环绕目标土体边坡的飞行航线。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识别位置信息的引入,使得无人机终端能快速飞行至基准参考物存在异常的识别区的上方,对基准参考物存在异常的识别区进行快速拍摄,同时在到达自动实时录像时间后,无人机终端对目标土体边坡进行环绕飞行,对目标土体边坡周围进行录像,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显示终端远程观察目标土体边坡周围的情况,以便后续识别区内的基准参考物出现异样时,工作人员能提前知晓是否是人为活动或动物活动而导致的基准参考物移动。
1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滑坡监测预警系统,运用于上述的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多个用于拍摄土体边坡的拍摄终端、用于供所述拍摄终端安装的安装架和用于调节所述拍摄终端的拍摄位置的适应调节装置;所述安装架与土体边坡之间留有拍摄距离;所述安装架安装有陀螺仪,所述陀螺仪用于监测所述安装架在三维空间内的偏移量,所述安装架安装有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接收所述陀螺仪的监测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启动所述适应调节装置;所述拍摄终端、所述适应调节装置和所述陀螺仪均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终端。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部署滑坡监测预警系统时,将安装架安装于距离土体边坡预先测定的距离处,便可使用多个拍摄终端对目标土体边坡进行监测预警。在地质活动、人为活动或生物活动等造成安装架位置的偏移时,通过控制终端和陀螺仪,及时检测到安装架在三维空间内的偏移量,根据控制终端从陀螺仪获取到的监测数据,控制终端启动适应调节装置,适应调节装置调节拍摄终端的拍摄位置,使拍摄终端长期处于设定的拍摄位置处,降低因安装架偏移而导致滑坡监测预警系统误报的风险。
20.可选的,所述适应调节装置包括底座和多根电动推杆,所述底座用于与地面连接固定;多根所述电动推杆均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球铰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多根所述电动推杆的行程。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地质活动、人为活动或生物活动等造成安装架位置的
偏移时,通过控制终端和陀螺仪,及时检测到安装架在三维空间内的偏移量,根据控制终端从陀螺仪获取到的监测数据,控制终端启动多根电动推杆的行程,利用多根电动推杆不同的行程,使得安装架相对底座不同方向的翻转,从而使安装架与地面长期处于固定角度内,进而使安装于安装架的拍摄终端长期处于设定的拍摄位置处。通过多根电动推杆和安装架的搭配,使得多个拍摄终端能同时进行拍摄位置的调节,提高多个拍摄终端位置调节的效率,进一步降低因安装架偏移而导致滑坡监测预警系统误报的风险。
22.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侧壁设置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与所述活动杆同轴设置;所述波纹管一端的内侧壁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侧壁,另一端的内侧壁连接于所述活动杆的周侧壁;多根所述电动推杆均位于所述波纹管的内腔。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纹管的引入,使得多根电动推杆被波纹管围护,降低外界雨水或粉尘损坏电动推杆的风险,提高电动推杆的使用寿命,提高适应调节装置的使用寿命。
24.可选的,所述活动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倾斜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终端。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偏远地区,通过太阳能板及时为滑坡监测预警系统提供所需电量,实现应急部署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的效果,提高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在应急状态下的适应能力和快速部署能力。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对基础图像和对比图像中的不同位置的基准参考物进行识别对比,分析目标土体边坡的滑坡趋势,实现非接触式滑坡监测预警的效果,减少传感器等设备需要事先预埋于土体边坡内的做法,改善部分生物会在边坡土体内活动导致传感器在土体边坡内位置移动的问题,提高滑坡预警监测的效率,同时利用基准参考物的数量优势,提高滑坡预警误报的容错率,改善因生物活动而导致部分基准参考物位置移动造成的滑坡预警预报问题,降低滑坡预警误报的几率;2.通过无人机终端的实地确认,对基准参考物位置移动状态的再次确认,进一步准确判断目标土体边坡的异样,改善云平台漏报或误报滑坡预警的问题,提高滑坡预警的准确度;3.通过控制终端和陀螺仪,及时检测到安装架在三维空间内的偏移量,根据控制终端从陀螺仪获取到的监测数据,控制终端启动适应调节装置,适应调节装置调节拍摄终端的拍摄位置,使拍摄终端长期处于设定的拍摄位置处,降低因安装架偏移而导致滑坡监测预警系统误报的风险。
附图说明
27.图1是用于展示一种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28.图2是用于展示一种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用于展示一种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的适应调节装置调节拍摄终端拍摄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30.图4是用于展示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31.图5是用于展示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的云平台判断目标土体边坡是否处于降雨
区域的步骤流程图。
32.图6是用于展示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的云平台判断对比图像中的基准参考物的移动数量不超过设定移动数量阈值时的步骤流程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拍摄终端;2、安装架;3、适应调节装置;31、底座;32、电动推杆;4、陀螺仪;5、控制终端;6、太阳能板;7、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滑坡监测预警系统,以用于土体边坡的滑坡监测与预警。
36.参照图1,一种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多个用于拍摄土体边坡的拍摄终端1、用于供拍摄终端1螺栓连接的安装架2和用于调节拍摄终端1的拍摄位置的适应调节装置3,其中拍摄终端1可以是监控摄像头,可以是照相机等。安装架2与土体边坡之间留有拍摄距离,以便多个拍摄终端1对土体边坡的不同位置进行拍照录像。将安装架2固定于地面距离土体边坡预先测定的距离处后,在受到地质活动、人为活动或生物活动等造成安装架2位置的偏移时,通过适应调节装置3及时调节拍摄终端1的拍摄位置,使拍摄终端1长期处于设定的拍摄位置处,降低因安装架2偏移而导致滑坡监测预警系统误报的风险。
37.参照图2,具体地,安装架2的侧壁螺栓连接有陀螺仪4、控制终端5和太阳能板6,陀螺仪4用于监测安装架2在三维空间内的偏移量。控制终端5用于接收陀螺仪4的监测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启动适应调节装置3。太阳能板6为滑坡监测预警系统提供所需电量。太阳能板6倾斜设置于安装架2的侧壁,以便雨水或粉尘自行滑落,降低粉尘覆盖太阳能板6的风险。拍摄终端1、适应调节装置3、陀螺仪4和太阳能板6均电性连接于控制终端5,控制终端5具有将拍摄终端1拍摄的图像存储并发送至云平台的功能、将陀螺仪4和太阳能板6工作状态发送至云平台的功能和将适应调节装置3的启动状态发送至云平台的功能。
38.参照图3,适应调节装置3包括底座31和多根电动推杆32,其中底座31用于与地面连接固定,底座31与地面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栓固定,可以是利用斜撑插入土壤内等固定方式。多根电动推杆32均螺栓连接于底座31背离地面的表面,电动推杆32的输出端球铰接于安装架2的底部。底座31设置有用于容纳多根电动推杆32的波纹管7,波纹管7一端的内侧壁粘接固定于底座31的侧壁,另一端粘接固定于安装架2的侧壁,以使多根电动推杆32位于波纹管7的内腔,降低外界雨水或粉尘与电动推杆32接触的风险。
39.参照图3,控制终端5用于控制多根电动推杆32的行程,以利用多根电动推杆32不同的行程,使安装架2能在相对底座31的不同方向翻转,从而使安装架2与地面长期处于固定角度内,进而使安装于安装架2的拍摄终端1长期处于设定的拍摄位置处。
40.参照图2和图3,需要说明的是,在底座31安装于地面,确定拍摄终端1的拍摄位置后,通过控制终端5和云平台确定陀螺仪4的初始数据并以此为适应调节装置3的基准数据。后续只要安装架2发生偏移,通过控制终端5和陀螺仪4,启动多根电动推杆32,纠正安装架2的偏移位置,使陀螺仪4恢复初始数据,从而实现安装架2与地面长期处于固定角度内的效果。
41.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运用上述的一种滑坡监测预警系统。
42.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土体边坡图像,存储并生成基础图像,识别基础图像中目标土体边坡的边界线,将基础图像划分成若干识别区,识别并标记每个识别区中不同位置的参考物,生成基准参考物。
43.具体地,拍摄终端1对目标土体边坡进行拍照,而后云平台获取拍摄终端1的拍摄照片,存储并生成为基础图像。云平台对基础图像的目标土体边坡的边界线进行识别。若目标土体边坡的边界线识别异常或识别不出时人员介入,进行人工标记边界线。待目标土体边坡的边界线识别完成后,云平台将基础图像划分成若干识别区。
44.举例来说,若干识别区的排列方式,可以按目标土体的高度由上至下进行多个识别区的划分,也可以是从左至右裁切成多个面积相同的识别区。识别区的数量和大小,根据目标土体边坡的大小和面积进行确定。
45.待识别区的位置和数量确定后,云平台识别并标记每个识别区内的参考物。这里所指的参考物可以是天然产物,例如石头、树木、裂缝等,也可以是人工产物,例如水泥桩、电线杆、标记杆等。
46.s2:获取降雨信息,判断目标土体边坡是否处于降雨区域;若是,执行s21,若否,生成获取间隔对比图像信息,执行s4。
47.s21:获取实时降雨量,判断实时降雨量是否超过设定降雨量阈值;若是,生成滑坡预警信息,执行s10,若否,执行s211。
48.s211:生成获取连续对比图像信息。
49.具体地,云平台外接天气预报平台,云平台或工作人员将目标土体边坡的位置输入至天气预报平台,例如xx省xx市xx县/区。而后云平台判断目标土体边坡是否处于降雨区域内。在目标土体边坡不处于降雨区域内时,执行s4。其中滑坡预警信息可以是语音,可以是文字。
50.在目标土体边坡处于降雨区域内时,执行s21。而后云平台再从天气预报平台获取实时降雨量和预计降雨时间区段。若实时降雨量大于设定降雨量阈值,表明目标土体边坡位置区域可能有强降雨,存在滑坡风险,云平台生成滑坡预警信息,执行s10。若实时降雨量小于设定降雨量阈值,表明目标土体边坡位置区域只是小雨或阵雨,云平台生成获取连续对比图像信息,获取连续对比图像信息中包含预计降雨时间区段。拍摄终端获取连续对比图像信息,拍摄终端在预计降雨时间区段内进行连续拍照或录像。拍摄终端将连续的照片或录像实时发送至云平台,以使云平台对目标土体边坡实时监测,时刻注意土体边坡的状态,而后执行s4。借此设计,通过判断目标土体边坡位置区域是否为降雨区域和实时降雨量是否超过设定降雨量阈值的做法,及时判断目标土体边坡是否存在滑坡趋势,在有滑坡趋势时,及时发送滑坡预警信息。
51.值得注意的是,设定降雨量阈值由历史监测数据和滑坡变形破坏模型实验计算得出。举例来说,将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设定降雨量阈值介于大雨降雨量和暴雨降雨量之间。一旦超过设定降雨量阈值,表明目标土体边坡位置区域存在大雨或暴雨,滑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52.s3:基于拍摄终端1,接收并响应获取连续对比图像信息,生成多张连续对比图像或实时录像,执行s5。
53.s4:基于拍摄终端1,接收并响应获取间隔对比图像信息,生成多张间隔对比图像。
54.具体地,可以理解为,目标土体边坡有没处于降雨区域,触发的是拍摄终端1的拍摄模式。在其他实施例中,拍摄终端1的拍摄模式还可以是间隔拍和连拍的组合。处于降雨区域时,拍摄终端1进行连拍或录像,不处于降雨区域时,拍摄终端1进行间隔拍摄。举例来说,间隔拍摄区段指令为1h,则拍摄终端1在一天24h内拍摄24张对比图像。如此设计拍摄终端1拍摄模式的意义在于:改善拍摄终端1无论在下雨还是在没雨情况下始终处于连续工作状态的问题,降低拍摄终端1因连续工作而发热损坏的风险,从而提高拍摄终端1的使用寿命。
55.s5:获取对比图像并识别对比图像中的基准参考物,生成位移对比信息。
56.需要说明的是,对比图像和基础图像的区别只在于拍摄时间的先后,即将第一张拍摄终端1拍摄的照片定义为基础图像,后续拍摄终端1在相同拍摄位置和拍摄参数下拍摄的照片为对比图像。云平台在获取到对比图像后,识别位于基础图像中的基准参考物,而后生成位移对比信息。
57.s6:根据对比位移信息,判断对比图像中基准参考物的位置与基础图像中基准参考物的位置是否一致;若是,执行s2,若否,执行s61。
58.s61:判断对比图像中的基准参考物的移动数量是否超过设定移动数量阈值;若是,生成滑坡预警信息,执行s10,若否,生成侦查指令,执行s7。
59.具体地,云平台在识别对比图像的基准参考物时,将对比图像中每个识别区内的基准参考物用方框或圆框进行框选,云平台根据框选的方框或圆框的边界线为基准。判断对比图像中的基准参考物与基础图像的基准参考物的位置是否一致和数量是否超过设定移动数量阈值。若基准参考物位置不一致,云平台对位置不一致的基准参考物进行高亮标记并统计,统计发生位置变化的基准参考物数量,再进行基准参考物数量的阈值判断。
60.举例来说,识别区的数量有三个,每个识别区内的基准参考物数量有五个,设定每个识别区内基准参考物的可移动数量为两个,设定移动数量阈值为2*3=6个。即,设定移动数量阈值为多个识别区内基准参考物可移动数量的总和。
61.对比图像的基准参考物与基础图像的基准参考物位置不一致时,表明基准参考物在土体边坡的位置发生移动,但位置移动不一定表明存在滑坡风险,有可能是人为活动或动物活动造成。云平台再进一步判断每个识别区内基准参考物的移动数量是否超过设定移动数量阈值,若超过移动数量阈值,表明目标土体边坡已经出现滑坡趋势,生成滑坡预警信息,若没超过移动数量阈值,表明部分识别区的基准参考物存在异常,云平台生成侦查指令以进一步确定目标土体边坡的情况,再做判断。
62.s7:基于无人机终端,接收并响应侦查指令,对目标土体边坡进行实时录像,生成侦查录像信息。
63.具体地,云平台对接无人机控制平台,无人机终端与无人机控制平台保持对接状态。在云平台生成侦查指令后,云平台将侦查指令发送至无人机控制平台,而后无人机控制平台将侦查指令发送给无人机终端,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终端对目标土体边坡远程录像。
64.侦查指令包括识别区位置信息和巡逻轨迹航线,识别区位置信息为对比图像中的基准参考物的位置与基础图像中的基准参考物的位置不一致的识别区位置。巡逻轨迹航线为环绕目标土体边坡的飞行航线。借此设计,使得无人机终端能快速飞行至基准参考物存
在异常的识别区的上方,对基准参考物存在异常的识别区进行快速拍摄,同时在到达自动实时录像时间后,例如无人机终端在基准参考物存在异常的识别区上方的录像时间到达2分钟后,无人机终端对目标土体边坡进行环绕飞行,对目标土体边坡周围进行录像。
65.s8:基于显示终端,接收侦查录像信息并显示实时录像。
66.工作人员通过显示终端远程观察目标土体边坡周围的情况,对识别区内的基准参考物进行甄别,判断是人为活动或动物活动造成的基准参考物移动,同时利用无人机终端的巡逻,便于工作人员提前知晓是否是人为活动或动物活动而导致的基准参考物移动。
67.s9:根据侦查指令,生成是否发布滑坡预警信息弹框指令,若是,生成滑坡预警信息,执行s10,若否,执行s1。
68.云平台根据侦查指令,生成是否发布滑坡预警信息弹框指令。工作人员通过观察实时录像,观察目标土体边坡位置区域是否有人为活动或动物活动的迹象,再次确认基准参考物的移动是否是人为活动或动物活动造成,工作人员未发现人为活动或动物活动的迹象,再点击确认发布滑坡预警信息的按钮。通过无人机终端的实地确认,对基准参考物位置移动状态的再次确认,进一步准确判断目标土体边坡的异样,改善云平台漏报或误报滑坡预警的问题,提高滑坡预警的准确度。
69.若在确认对比图像中的基准参考物的移动是人为活动或动物活动造成时,则点击取消发布滑坡预警信息的按钮,重新获取基础图像,以更新基础图像和基准参考物,从而进行下一轮的目标土体边坡的监测和滑坡预警,实现因外界因素导致基准参考物移动能及时更新基础图像的效果。
70.s10:基于预警终端,接收并响应滑坡预警信息。
71.预警终端可以是安装于目标土体边坡附近的广播,也可以是工作人员和目标土体边坡附近居民的手机,还可以是广播和手机的组合。预警终端在接收到滑坡预警信息后,及时发布滑坡预警信息,从而实现滑坡预警的效果。
7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土体边坡图像,存储并生成基础图像;识别所述基础图像中目标土体边坡的边界线,将所述基础图像划分成若干识别区,识别并标记每个所述识别区中不同位置的参考物,生成基准参考物;获取对比图像并识别所述对比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生成位移对比信息;根据所述位移对比信息,判断所述对比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位置与所述基础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位置是否一致,在所述对比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位置与所述基础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位置不一致时,判断所述对比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移动数量是否超过设定移动数量阈值,在所述对比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移动数量超过设定移动数量阈值时,生成滑坡预警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降雨信息,判断目标土体边坡是否处于降雨区域,在目标土体边坡处于降雨区域时,获取实时降雨量;根据所述实时降雨量,判断所述实时降雨量是否超过设定降雨量阈值;在所述实时降雨量超过设定降雨量阈值时,生成滑坡预警信息;在所述实时降雨量不超过设定降雨量阈值时,生成获取连续对比图像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目标土体边坡不处于降雨区域时,生成获取间隔对比图像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比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移动数量不超过设定阈值时,生成侦查指令;基于无人机终端,接收并响应所述侦查指令,对目标土体边坡进行实时录像,生成侦查录像信息和是否发布滑坡预警信息弹框指令;基于显示终端,接收所述侦查录像信息并显示实时录像;根据所述侦查指令,生成是否发布滑坡预警信息弹框指令,在确认发布滑坡预警信息时,生成滑坡预警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取消发布滑坡预警信息时,重新获取土体边坡图像,以更新所述基础图像和所述基准参考物。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查指令包括识别区位置信息和巡逻轨迹航线,所述识别区位置信息为所述对比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位置与所述基础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位置不一致的识别区位置;所述巡逻轨迹航线为到达自动实时录像时间后执行的环绕目标土体边坡的飞行航线。7.一种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运用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包括多个用于拍摄土体边坡的拍摄终端(1)、用于供所述拍摄终端(1)安装的安装架(2)和用于调节所述拍摄终端(1)的拍摄位置的适应调节装置(3);所述安装架(2)与土体边坡之间留有拍摄距离;所述安装架(2)安装有陀螺仪(4),所述陀螺仪(4)用于监测所述安装架(2)在三维空间内的偏移量,所述安装架(2)安装有控制终端(5),所述控制终端(5)用于接收所述陀螺仪(4)的监测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启动所述适应调节装置(3);所述拍摄终端(1)、所述适应调节装置(3)和所述陀螺仪(4)均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终端(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应调节装置(3)包括底座(31)和多根电动推杆(32),所述底座(31)用于与地面连接固定;多根所述电动推杆
(32)均连接于所述底座(31)的底部;所述电动推杆(32)的输出端球铰接于所述安装架(2);所述控制终端(5)用于控制多根所述电动推杆(32)的行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的侧壁设置有波纹管(7),所述波纹管(7)与所述活动杆同轴设置;所述波纹管(7)一端的内侧壁连接于所述底座(31)的侧壁,另一端的内侧壁连接于所述活动杆的周侧壁;多根所述电动推杆(32)均位于所述波纹管(7)的内腔。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远离所述底座(31)的一端倾斜设置有太阳能板(6),所述太阳能板(6)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终端(5)。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地质灾害防控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土体边坡图像,存储并生成基础图像;识别基础图像中目标土体边坡的边界线,将基础图像划分成若干识别区,识别并标记每个识别区中不同位置的参考物,生成基准参考物;获取对比图像并识别对比图像中的基准参考物,生成位移对比信息;根据位移对比信息,判断对比图像中的基准参考物的位置与基础图像中的基准参考物的位置是否一致,若否,判断所述对比图像中的所述基准参考物的移动数量是否超过设定移动数量阈值,若是,生成滑坡预警信息。本申请具有降低滑坡预警误报的几率的效果。警误报的几率的效果。警误报的几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孔秋平 张强 郑文明 许万强 卢焱保 罗承浩 邱维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永强岩土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7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20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