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色彩校正方法,特别是一种印前分色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2.纸张是常见的印刷承印物材料,为了使纸张产生理想的复制效果,大部分纸张都添加了荧光增白剂(optical brightening agents,oba)。荧光增白剂可吸收波长低于400纳米的不可见紫外光辐射,并通过电物理变化,释放波长约400到450nm之间的蓝色可见光。这种光从含增白剂的纸张中释放之后,在含有大量紫外光的照明光源照射下,产生一种比白色更白的色泽,增加纸张亮度与白度,增强油墨的色彩特性。从色彩管理的原理可知,进行颜色匹配时需要通过各种软硬件工具测量色样色彩数据并生成设备的icc特性文件,记录设备的色域特征。然而,目前印刷颜色复制系统中所使用的测量仪器与标准灯箱虽然都尽可能地统一并模拟标准光源,但如果印刷用纸张含有荧光增白剂,由于荧光增白剂的光学特性对基于标准照明光源的颜色测量也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色彩管理的准确性。
3.在2013年之前,所有色彩管理和色彩目标都在没有考虑荧光增白剂(oba)的情况下制定,以前的标准和数据如iso12647-2和gracol2006,也是建立在不含荧光增白剂的承印物基础上,当印刷承印物中含有荧光增白剂时,视觉上颜色就会明显地偏黄。
4.在2013年新发布的国际标准gracol2013、swop2013、更新版iso12647-2:2013及g7数据库系列(cgats21),其数据均使用m1(d50光源照明)观察条件测量。但由于m1定义了测定样本照明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应与cie照明光源d50光谱功率分布匹配(如图1所示),包含了400nm以下的紫外光成分,因此,使用m1观察条件测量数据制作的icc特性文件,b
*
值会有明显的往负值偏移。
5.为了解决荧光增白剂的光学特性对色彩管理的影响,iso 13655标准中规定了m1和m2两种观察条件,用以解决因荧光增白剂的光学特性导致仪器之间测量结果的变化,规范仪器之间的色度数据交换。
6.iso 13655标准中m2定义通过在光源源头处合适的设计或通过在源和样品之间增加一个过滤器,过滤400nm以下紫外光,使测定样本照明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仅包含波长范围在400nm以上辐射功率,以排除因荧光增白剂的荧光导致仪器之间测量结果的变化。
7.印前分色是指在photoshop软件中,利用icc转换机制,将rgb颜色模式的电子文件转换成cmyk颜色模式的文件。为了对标国标,该环节通常利用m1观察条件下测量的数据组制作icc特性文件来进行颜色模式转换,但由于纸张增白剂含量会引起m1观察条件下色表测量数据的偏差,即b
*
值偏移(lab颜色模式, b
*
值即b通道的值,b通道覆盖蓝黄色通道),从而引起cmyk网点数据偏差,印刷品偏色,因此,印前文件在分色前需要针对荧光增白剂含量进行校正,目前行业中尚未有能够标准化的校正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8.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纸张上的颜色复制达到理想状态的针对纸张荧光增白剂的印前分色校正方法。
9.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对纸张荧光增白剂的印前分色校正方法,包括创建色彩校正公式和印前分色校正两个部分。
10.色彩校正公式的创建方法如下:(1)、印制标本在不同荧光增白剂含量的纸张上,印刷标准色表。
11.(2)、测量印制标本上色块的l
*a*b*
值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m1和m2条件下,测量每个色块的l
*a*b*
值。
12.(3)、计算每个色块的∣
△b*
∣
色
∣
△b*
∣
色
= ∣b
*m1
‑ꢀb*m2
∣;b
*m1
为m1观察条件下色块的b
*
值;b
*m2
为m2观察条件下色块的b
*
值;(4)、计算每种纸张上标准色表∣
△b*
∣
色
的平均值∣
△b*
∣
均
∣
△b*
∣
均
=∣
△b*
∣
总
/n;∣
△b*
∣
总
为n个色块的∣
△b*
∣
色
的总和;n为色块的数量。
13.(5)、计算每种纸张的增白剂指数∣
△b*
∣
纸
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m1和m2条件下,测量每种纸张的l
*a*b*
值,并计算每种纸张的增白剂指数∣
△b*
∣
纸
。
14.(6)、计算校正参数k和参数b以∣
△b*
∣
均
和∣
△b*
∣
纸
数据,通过线性拟合算法,取得拟合公式y=kx+b中的参数k和参数b,建立b
*
值调整值si的色彩校正公式;si=(i-b)/k,i值为承印纸张的增白剂指数。
15.印前分色校正方法的步骤如下:(1)、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m1和m2条件下,测量承印纸张的l
*a*b*
值;计算承印纸张的增白剂指数∣
△b*
∣;∣
△b*
∣= ∣b
*m1
‑ꢀb*m2
∣;b
*m1
为m1观察条件下承印纸张的b
*
值;b
*m2
为m2观察条件下承印纸张的b
*
值。
16.(2)、根据色彩校正公式,计算出b
*
值调整值si;si=(i-b)/k;b、k为校正参数;i值为承印纸张的增白剂指数,i=∣
△b*
∣。
17.(3)、在photoshop软件中,先将rgb颜色模式的电子文件转换成lab颜色模式,然后利用“曲线”调整功能对b通道进行b
*
值校正,即将b
*
值降低si值。
18.(4)、将电子文件由lab颜色模式转换成cmyk颜色模式。
19.本发明通过对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拟合计算,得到具有普遍代表性的数值,即k=2.24,b=1.09,得到的b
*
值调整值si的色彩校正公式为:si=(i-1.09)/2.24,i值为承印纸张的增白剂指数。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拟合计算,得到基于纸张荧光增白剂指数的色彩校正公式,在印刷前,测量承印纸张的增白剂指数,通过色彩校正公式计算出b
*
值调整值,然后基于icc特性文件对印前电子文件进行校正,从而减少纸张荧光增白剂对色彩管理的影响,减少因纸张荧光增白剂引起色彩复制出现偏差等,使纸张上的颜色复制达到理想状态。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2.图1是m1光源d50光谱功率分布图;图2是实施例的拟合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23.创建色彩校正公式1、印制标本在不同荧光增白剂含量的纸张上,印刷标准色表,印刷标准色表(color profile maker pro/full 1584 chart)。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9种荧光增白剂含量不同的纸张,分别为105g双铜纸、160g双胶纸、170g细格纹纸、80双胶纸、240g双胶纸、250g双铜纸、270g双胶纸、300g双铜纸、315g双胶纸,在每张纸上均印制了印刷标准色表。
24.2、测量印制标本上色块的l
*a*b*
值用分光光度计(爱色丽exact分光光度计),分别在m1和m2条件下,测量每个色块的l
*a*b*
值。
25.(3)、计算每个色块的∣
△b*
∣
色
∣
△b*
∣
色
= ∣b
*m1
‑ꢀb*m2
∣;b
*m1
为m1观察条件下色块的b
*
值;b
*m2
为m2观察条件下色块的b
*
值;荧光增白剂指数是依据iso 15397来确定基材中的荧光增白剂含量,这个数值是m1观察条件和m2观察条件测量b
*
值差异绝对值,该值直接反映了d50标准光源中uv成分(400nm以下波长的光)引发的b
*
值差异,因此荧光增白剂指数可以确定基材中的oba的含量,且oba含量对颜色测量数据的影响与阶调值相关,基本呈负线性关系。荧光增白剂含量对纸白测量数据影响很大,且荧光增白剂含量越大,其差异值越大,其中,b
*
值影响最大,l
*
值影响最小,a
*
值也不大,因此,只需要计算对b
*
值的影响即可。
26.(4)、计算每种纸张上标准色表∣
△b*
∣
色
的平均值∣
△b*
∣
均
∣
△b*
∣
均
=∣
△b*
∣
总
/n;∣
△b*
∣
总
为n个色块的∣
△b*
∣
色
的总和;n为色块的数量,标准色表中,有1584个色块。
27.5、计算每种纸张的增白剂指数∣
△b*
∣
纸
用分光光度计(爱色丽exact分光光度计),分别在m1和m2条件下,测量每种纸张的l
*a*b*
值,并计算每种纸张的增白剂指数∣
△b*
∣
纸
。
28.6、计算校正参数k和参数b以∣
△b*
∣
均
和∣
△b*
∣
纸
的数据,通过线性拟合算法,取得拟合公式y=kx+b中的参数k和参数b,建立b
*
值调整值si的色彩校正公式;si=(i-b)/k。
29.本实施例中,数据如下表:纸张类型∣
△b*
∣
均
m1-b
*
m2-b
*
∣
△b*
∣
纸
105g双铜纸1.5-3.31.04.3160g双胶纸3.9-15.1-5.39.8170g细格纹纸2.5-5.41.26.680双胶纸0.6-1.50.52.1240g双胶纸3.5-7.51.69.1250g双铜纸1.3-3.90.54.4270g双胶纸1.6-5.20.05.2300g双铜纸1.5-5.7-1.34.4315g双胶3.6-6.52.48.9m1-b
*
为m1观察条件下纸张的b
*
值;m2-b
*
为m2观察条件下纸张的b
*
值。
30.计算参数k和参数b是在excel中实现的,选择∣
△b*
∣
均
和∣
△b*
∣
纸
的数据,然后插入离散图,选择“添加趋势线”、勾选“显示公司”和“显示r平方值”,就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拟合图表,自动得到拟合公式为y=2.24x+1.09,r
2 = 0.99,即k=2.24,b=1.09。拟合优度r2为0.99,已经很接近1,这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很好,得到的k=2.24和b=1.09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可以以此为依据建立色彩校正公式,则色彩校正公式为:si=(i-1.09)/2.24。在后续的实际生产印前分色校正中,直接采用该参数即可。
31.印前分色校正1、用分光光度计(爱色丽exact分光光度计),分别在m1和m2条件下,测量承印纸张的l
*a*b*
值,并计算承印纸张的增白剂指数∣
△b*
∣。
32.∣
△b*
∣= ∣b
*m1
‑ꢀb*m2
∣b
*m1
为m1观察条件下承印纸张的b
*
值;b
*m2
为m2观察条件下承印纸张的b
*
值。
33.2、根据色彩校正公式,计算出b
*
值调整值si;si=(i-1.09)/2.24。
34.i值为承印纸张的增白剂指数,i=∣
△b*
∣。
35.3、在photoshop软件中,先将rgb颜色模式的电子文件转换成lab颜色模式(电子文件是指利用m1观察条件下测量的数据组制作icc特性文件),然后利用“曲线”调整功能对b通道进行b
*
值校正(photoshop菜单中图像-调整-曲线),即将b
*
值降低si值(b通道输出值减si值)。
36.4、将电子文件由lab颜色模式转换成cmyk颜色模式输出用于实际印刷生产。
37.本发明通过对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拟合计算,得到基于纸张荧光增白剂指数的色彩校正公式,在印刷前,测量承印纸张的增白剂指数,通过色彩校正公式计算出b
*
值调整值,然后基于icc特性文件对印前电子文件进行校正,从而减少纸张荧光增白剂对色彩管理的影响,减少因纸张荧光增白剂引起色彩复制出现偏差等,使纸张上的颜色复制达到理想状态。
38.以上的实施方式不能限定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专业技术领域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整体构思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修饰与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创造涵盖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针对纸张荧光增白剂的印前分色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印前分色校正方法的步骤如下:(1)、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m1和m2条件下,测量承印纸张的l
*
a
*
b
*
值;计算承印纸张的增白剂指数∣
△
b
*
∣;∣
△
b
*
∣= ∣b
*m1
‑ꢀ
b
*m2
∣;b
*m1
为m1观察条件下承印纸张的b
*
值;b
*m2
为m2观察条件下承印纸张的b
*
值;(2)、根据色彩校正公式,计算出b
*
值调整值si;si=(i-b)/k;b、k为校正参数;i值为承印纸张的增白剂指数,i=∣
△
b
*
∣;(3)、在photoshop软件中,先将rgb颜色模式的电子文件转换成lab颜色模式,然后利用“曲线”调整功能对b通道进行b
*
值校正,即将b
*
值降低si值;(4)、将电子文件由lab颜色模式转换成cmyk颜色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纸张荧光增白剂的印前分色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色彩校正公式的创建方法如下:(1)、印制标本在不同荧光增白剂含量的纸张上,印刷标准色表;(2)、测量印制标本上色块的l
*
a
*
b
*
值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m1和m2条件下,测量每个色块的l
*
a
*
b
*
值;(3)、计算每个色块的∣
△
b
*
∣
色
∣
△
b
*
∣
色
= ∣b
*m1
‑ꢀ
b
*m2
∣;b
*m1
为m1观察条件下色块的b
*
值;b
*m2
为m2观察条件下色块的b
*
值;(4)、计算每种纸张上标准色表∣
△
b
*
∣
色
的平均值∣
△
b
*
∣
均
∣
△
b
*
∣
均
=∣
△
b
*
∣
总
/n;∣
△
b
*
∣
总
为n个色块的∣
△
b
*
∣
色
的总和;n为色块的数量;(5)、计算每种纸张的增白剂指数∣
△
b
*
∣
纸
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m1和m2条件下,测量每种纸张的l
*
a
*
b
*
值,并计算每种纸张的增白剂指数∣
△
b
*
∣
纸
;(6)、计算校正参数k和参数b以∣
△
b
*
∣
均
和∣
△
b
*
∣
纸
数据,通过线性拟合算法,取得拟合公式y=kx+b中的参数k和参数b,建立b
*
值调整值si的色彩校正公式;si=(i-b)/k,i值为承印纸张的增白剂指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对纸张荧光增白剂的印前分色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2.24,b=1.09,得到的b
*
值调整值si的色彩校正公式为:si=(i-1.09)/2.24,i值为承印纸张的增白剂指数。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纸张荧光增白剂的印前分色校正方法,包括创建色彩校正公式和印前分色校正两个部分,通过对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拟合计算,得到基于纸张荧光增白剂指数的色彩校正公式,在印刷前,测量承印纸张的增白剂指数,通过色彩校正公式计算出b
技术研发人员:付文亭 邓体俊 孙春鹏 彭乙轩 陈晓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22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