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
背景技术: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3.在化学反应生产工厂里,需要使用反应釜进行各种原料进行搅拌,使其产生化学反应,得到所需要的成分。反应釜作为化学粉末产生反应的容器,自动化程度目前还是非常低,还需要人力进行开关盖反应釜,非常损耗人力,另外反应釜里面的一些化学成分不利于人工进行开关盖操作,会引起安全隐患。
4.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反应釜的使用工作效率低,企业生产能力下降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所述反应釜体的顶面一端处安装有电动缸,且反应釜体的另一端处安装有反应釜盖,且反应釜盖的一端两侧处分别安装有压紧组件,反应釜体顶面中部的一端处连通固定安装有气动组件,且电动缸的输出末端安装有带动变换组件,且反应釜体的顶面中部活动安装有封堵板,且封堵板中安装有连接组件,且反应釜体顶面中部的另一端处安装有齿条带动组件;
7.所述反应釜体的另一端处连通固定安装有支撑筒,反应釜体顶面中部设置有进出气口,反应釜体中部的一端处设置有气压带动孔;
8.所述电动缸包括支撑架和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端部的电动缸主体,且电动缸主体整体呈倾斜设置,电动缸主体的输出末端固定安装有凹形头,且反应釜盖的一端顶面上固定安装有凹形连接架,且凹形头的输出端通过带动变换组件套接在凹形连接架上;
9.所述反应釜盖顶部的另一端处设置有观察镜,反应釜盖另一端的两侧处分别设置有锁紧脚;
10.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封盖底座和固定安装在封盖底座顶面外端部的液压千斤顶,且封盖底座上活动安装有封盖块,且封盖块的外端活动安装在液压千斤顶的输出末端上,且封盖块分别设置在锁紧脚的外侧处。
11.进一步地,凹形头凹口的内腔外端底面上设置有双通凹槽,且双通凹槽的内端处设置有储气内槽,且储气内槽内腔一端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底部滑槽,且底部滑槽的一端处连通设置有贯穿滑孔,且贯穿滑孔的上端开口处连通设置在双通凹槽中,且底部滑槽设置在双通凹槽的下端处,凹形连接架包括凹形架和分别设置在凹形架凹口内腔两侧内壁上的嵌入滑槽,且嵌入滑槽的内腔通过复位弹簧滑动设置有连接滑块,且复位弹簧的上端安装在连接滑块的底面上,且连接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拉动杆。
12.进一步地,气动组件包括l型外壳和滑动设置在l型外壳下端中部内腔中的气压带动柱,且l型外壳上端的中部内腔中滑动设置有单向压气杆,且l型外壳上端部的中部外壁上连接有通气管道,且通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凹形头的底面外壁上,且通气管道与储气内槽的内端处相连通,l型外壳的底面中部设置有l型内槽,且l型内槽内腔下端的两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端部内槽,且l型内槽下端开口处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且位于内侧的端部内槽的内腔内端处连通设置有贯穿方孔。
13.进一步地,气压带动柱包括带动柱和固定安装在带动柱下端部的第一活塞,密封圈套接在带动柱的外周,且第一活塞密封滑动设置在气压带动孔的中部内腔中,带动柱上端的一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限制滑块,且带动柱上端的另一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t型连接块,且t型连接块外端部的下端处固定安装有带动方形块,带动柱顶面的一侧一端处固定安装有上凸板,且上凸板上端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带动轴,且带动方形块的底面上设置有t型圆弧槽。
14.进一步地,单向压气杆包括压气杆和固定安装在压气杆上端部的第二活塞,且第二活塞通过挤压弹簧密封滑动设置在l型内槽的上端内腔中,压气杆的下端部固定安装有带动方块,且带动方块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v型槽,且带动轴的一侧端滑动设置在v型槽中。
15.进一步地,带动变换组件包括转动板和一端密封滑动设置在储气内槽内腔中的推动活塞杆,且贯穿滑孔的内腔中滑动设置有单向抵块,且单向抵块设置在转动板的一端下端处,转动板的下端部弹性活动安装在双通凹槽一端内腔底面上,推动活塞杆包括推动活塞和固定安装在推动活塞一端中部外壁上的z型杆,且z型杆一端部的两侧处分别固定安装有插入轴,且z型杆滑动设置在底部滑槽中,单向抵块下端的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斜轨凹槽,且斜轨凹槽内腔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倾斜滑槽,且插入轴滑动设置在倾斜滑槽中。
16.进一步地,封堵板包括封堵板主体和固定安装在封堵板主体顶面外端处的传动齿轮,且封堵板主体外端部的下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凸块,且封堵板主体内端的一侧处插入安装有弧形封堵板,且弧形封堵板一侧端的圆形孔处密封安装有单向阀,且弧形封堵板一侧端的外壁上连接有拉伸弹簧,且拉伸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安装连接块,且安装连接块固定安装在反应釜体的顶面上,且单向阀的顶面上连接有外接管道。
17.进一步地,封堵板主体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卡接凹槽,且卡接凹槽的一端处设置有卡接开口,连接凸块的一侧内腔中设置有侧部安装槽,弧形封堵板另一端部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卡接方槽。
18.进一步地,连接组件包括内滑块和固定安装在内滑块顶面一端中部的t型圆块,且t型圆块的上端呈凸出连接凸块的顶面设置,t型圆块的上端滑动设置在t型圆弧槽中,且内滑块纵向滑动设置在侧部安装槽的下端内腔中,且卡接凹槽的内腔中横向滑动设置有卡接杆,且内滑块另一端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插入宽槽,且插入宽槽内腔的两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倾斜限制槽,且卡接杆的一端部滑动设置在倾斜限制槽上。
19.进一步地,齿条带动组件包括安装底座和滑动设置在安装底座顶面上的齿条,且安装底座固定安装在反应釜体的顶面上,齿条的顶面一端部固定安装有弹性伸缩柱,且弹性伸缩柱呈倾斜设置,且弹性伸缩柱与电动缸主体之间角度呈九十度设置,且弹性伸缩柱的输出末端设置在电动缸主体输出端的中部下端处,且齿条与传动齿轮之间啮合设置。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1.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通过压紧组件的设置即可实现自动将反应釜盖牢牢压紧在反应釜体上,从而保证反应釜体与反应釜盖之间的闭合密封效果,通过电动缸的设置,即可实现自动将反应釜盖打开以及闭合,本发明工作稳定,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减轻了人力劳动,消除了企业生产的安全隐患。
22.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当反应釜体内腔中因温度变化等出现负压状态后,即可通过自动在进出气口上开启封堵板主体,通过进出气口与外界连通,即可吸入空气,从而保证反应釜体内腔中的压强与外界一致,此时再通过电动缸的设置将反应釜盖打开即可,结构设置巧妙,装置可自动检测反应釜体内腔中的压强变化,并实现对反应釜盖内部负压状态的消除,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一机多用,同时保证了反应釜盖在打开时,不会因内部负压情况,而导致开盖器损坏、降低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同时也便于节能使用。
23.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当反应釜体的内腔中因温度变化等出现高压状态后,弧形封堵板则会卡接在封堵板主体上,从而可使得弧形封堵板会跟随封堵板主体一同进行移动,直至单向阀移动至进出气口的上端开口位置处,位于反应釜体内的气体则会移动至储气罐中,在实现存储的同时,也使得反应釜体内腔的中压强恢复正常,结构设置巧妙,装置可自动检测反应釜体内腔中的压强变化,在实现将反应釜体内高压解除的前提下,也可对反应釜体内的气体进行排出释放,不仅保证了操作者将反应釜盖打开后,反应釜体内气体会不直接释放到外界环境内,提升了使用安全性,同时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一机多用,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剖面图;
26.图3为本发明的气动组件剖面图;
27.图4为本发明的气压带动柱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的t型圆弧槽平面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发明的单向压气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发明的封堵板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本发明的封堵板主体剖面图;
32.图9为本发明的图8的a处放大图;
33.图10为本发明的齿条带动组件剖面图;
34.图11为本发明的凹形头剖面图;
35.图12为本发明的推动活塞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3为本发明的凹形头正面结构示意图;
37.图14为本发明的凹形连接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中:1、反应釜体;11、支撑筒;12、进出气口;13、气压带动孔;2、电动缸;21、支撑架;22、电动缸主体;23、凹形头;231、双通凹槽;232、储气内槽;233、底部滑槽;234、贯穿滑孔;24、凹形连接架;241、凹形架;242、嵌入滑槽;243、连接滑块;244、复位弹簧;245、拉动杆;3、反应釜盖;31、观察镜;32、锁紧脚;4、压紧组件;41、封盖底座;42、液压千斤顶;43、封
盖块;5、气动组件;51、l型外壳;511、l型内槽;512、端部内槽;513、密封圈;514、贯穿方孔;52、气压带动柱;521、带动柱;522、第一活塞;523、限制滑块;524、t型连接块;525、带动方形块;5251、t型圆弧槽;526、上凸板;527、带动轴;53、单向压气杆;531、第二活塞;532、挤压弹簧;533、压气杆;534、带动方块;5341、v型槽;54、通气管道;6、带动变换组件;61、转动板;62、推动活塞杆;621、推动活塞;622、z型杆;623、插入轴;63、单向抵块;631、斜轨凹槽;632、倾斜滑槽;7、封堵板;71、封堵板主体;711、卡接凹槽;712、卡接开口;72、传动齿轮;73、连接凸块;731、侧部安装槽;74、弧形封堵板;741、卡接方槽;75、单向阀;76、外接管道;77、安装连接块;78、拉伸弹簧;8、连接组件;81、内滑块;811、插入宽槽;812、倾斜限制槽;82、t型圆块;83、卡接杆;9、齿条带动组件;91、安装底座;92、齿条;93、弹性伸缩柱。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0.为了解决反应釜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力进行开关盖反应釜,操作起来耗费人力,安全隐患高的技术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41.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反应釜体1的顶面一端处安装有电动缸2,且反应釜体1的另一端处安装有反应釜盖3,且反应釜盖3的一端两侧处分别安装有压紧组件4,反应釜体1顶面中部的一端处连通固定安装有气动组件5,且电动缸2的输出末端安装有带动变换组件6,且反应釜体1的顶面中部活动安装有封堵板7,且封堵板7中安装有连接组件8,且反应釜体1顶面中部的另一端处安装有齿条带动组件9。
42.反应釜体1的另一端处连通固定安装有支撑筒11,反应釜体1顶面中部设置有进出气口12,反应釜体1中部的一端处设置有气压带动孔13。
43.电动缸2包括支撑架21和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1上端部的电动缸主体22,且电动缸主体22整体呈倾斜设置,电动缸主体22的输出末端固定安装有凹形头23,且反应釜盖3的一端顶面上固定安装有凹形连接架24,且凹形头23的输出端通过带动变换组件6套接在凹形连接架24上。
44.反应釜盖3顶部的另一端处设置有观察镜31,反应釜盖3另一端的两侧处分别设置有锁紧脚32。
45.压紧组件4包括封盖底座41和固定安装在封盖底座41顶面外端部的液压千斤顶42,且封盖底座41上活动安装有封盖块43,且封盖块43的外端活动安装在液压千斤顶42的输出末端上,且封盖块43分别设置在锁紧脚32的外侧处。
46.具体的,通过液压千斤顶42带动锁紧脚32向上抬起,把锁紧脚32从反应釜盖3上松开,启动电动缸2,电动缸2的输出端则会通过带动变换组件6向一端拉动凹形连接架24,从而可通过凹形连接架24将反应釜盖3沿着转轴打开,同理需要将反应釜盖3进行关闭时,则可启动电动缸2,使得电动缸2的输出端进行复位即可,此时通过启动液压千斤顶42,从而可带动封盖块43的外端部向上移动,此时封盖块43的内端部则会向下移动,从而将锁紧脚32进行压紧,实现将反应釜盖3牢牢压紧在反应釜体1上,本发明工作稳定,不需要人工进行操
作,减轻了人力劳动,消除了企业生产的安全隐患。
47.为了解决反应釜内为负压状态时,将反应釜盖3强行打开,容易导致开盖器损坏、降低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同时也不便于节能使用,反应釜内为高压状态时,内部气体容易泄漏到外界环境的技术问题,如图1-图14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48.凹形头23凹口的内腔外端底面上设置有双通凹槽231,且双通凹槽231的内端处设置有储气内槽232,且储气内槽232内腔一端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底部滑槽233,且底部滑槽233的一端处连通设置有贯穿滑孔234,且贯穿滑孔234的上端开口处连通设置在双通凹槽231中,且底部滑槽233设置在双通凹槽231的下端处,凹形连接架24包括凹形架241和分别设置在凹形架241凹口内腔两侧内壁上的嵌入滑槽242,且嵌入滑槽242的内腔通过复位弹簧244滑动设置有连接滑块243,且复位弹簧244的上端安装在连接滑块243的底面上,且连接滑块243之间固定安装有拉动杆245。
49.气动组件5包括l型外壳51和滑动设置在l型外壳51下端中部内腔中的气压带动柱52,且l型外壳51上端的中部内腔中滑动设置有单向压气杆53,且l型外壳51上端部的中部外壁上连接有通气管道54,且通气管道54的另一端连接在凹形头23的底面外壁上,且通气管道54与储气内槽232的内端处相连通,l型外壳51的底面中部设置有l型内槽511,且l型内槽511内腔下端的两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端部内槽512,且l型内槽511下端开口处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513,且位于内侧的端部内槽512的内腔内端处连通设置有贯穿方孔514,气压带动柱52包括带动柱521和固定安装在带动柱521下端部的第一活塞522,密封圈513套接在带动柱521的外周,且第一活塞522密封滑动设置在气压带动孔13的中部内腔中,带动柱521上端的一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限制滑块523,且带动柱521上端的另一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t型连接块524,且t型连接块524外端部的下端处固定安装有带动方形块525,带动柱521顶面的一侧一端处固定安装有上凸板526,且上凸板526上端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带动轴527,且带动方形块525的底面上设置有t型圆弧槽5251,单向压气杆53包括压气杆533和固定安装在压气杆533上端部的第二活塞531,且第二活塞531通过挤压弹簧532密封滑动设置在l型内槽511的上端内腔中,压气杆533的下端部固定安装有带动方块534,且带动方块534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v型槽5341,且带动轴527的一侧端滑动设置在v型槽5341中。
50.带动变换组件6包括转动板61和一端密封滑动设置在储气内槽232内腔中的推动活塞杆62,且贯穿滑孔234的内腔中滑动设置有单向抵块63,且单向抵块63设置在转动板61的一端下端处,转动板61的下端部弹性活动安装在双通凹槽231一端内腔底面上,推动活塞杆62包括推动活塞621和固定安装在推动活塞621一端中部外壁上的z型杆622,且z型杆622一端部的两侧处分别固定安装有插入轴623,且z型杆622滑动设置在底部滑槽233中,单向抵块63下端的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斜轨凹槽631,且斜轨凹槽631内腔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倾斜滑槽632,且插入轴623滑动设置在倾斜滑槽632中。
51.封堵板7包括封堵板主体71和固定安装在封堵板主体71顶面外端处的传动齿轮72,且封堵板主体71外端部的下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凸块73,且封堵板主体71内端的一侧处插入安装有弧形封堵板74,且弧形封堵板74一侧端的圆形孔处密封安装有单向阀75,且弧形封堵板74一侧端的外壁上连接有拉伸弹簧78,且拉伸弹簧78的另一端连接有安装连接块77,且安装连接块77固定安装在反应釜体1的顶面上,且单向阀75的顶面上连接有
外接管道76,封堵板主体7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卡接凹槽711,且卡接凹槽711的一端处设置有卡接开口712,连接凸块73的一侧内腔中设置有侧部安装槽731,弧形封堵板74另一端部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卡接方槽741。
52.连接组件8包括内滑块81和固定安装在内滑块81顶面一端中部的t型圆块82,且t型圆块82的上端呈凸出连接凸块73的顶面设置,t型圆块82的上端滑动设置在t型圆弧槽5251中,且内滑块81纵向滑动设置在侧部安装槽731的下端内腔中,且卡接凹槽711的内腔中横向滑动设置有卡接杆83,且内滑块81另一端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插入宽槽811,且插入宽槽811内腔的两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倾斜限制槽812,且卡接杆83的一端部滑动设置在倾斜限制槽812上。
53.齿条带动组件9包括安装底座91和滑动设置在安装底座91顶面上的齿条92,且安装底座91固定安装在反应釜体1的顶面上,齿条92的顶面一端部固定安装有弹性伸缩柱93,且弹性伸缩柱93呈倾斜设置,且弹性伸缩柱93与电动缸主体22之间角度呈九十度设置,且弹性伸缩柱93的输出末端设置在电动缸主体22输出端的中部下端处,且齿条92与传动齿轮72之间啮合设置。
54.具体的,当反应釜体1内腔中因温度变化等出现负压状态后,在压力的作用下,即可通过第一活塞522带动气压带动柱52整体向下移动,此时当操作者需要打开反应釜盖3时,此时带动轴527则会在v型槽5341中向下移动,通过v型槽5341下端的倾斜设置,即可带动单向压气杆53整体向前移动,从而可将位于第二活塞531前端气体压入到通气管道54中,并通过通气管道54进入到储气内槽232中,从而可同时向前推动推动活塞杆62,此时在z型杆622的传动下,插入轴623则会在倾斜滑槽632中滑动,即可带动单向抵块63整体向下滑动,从而从转动板61的一端处移开,此时操作者则可启动电动缸主体22,电动缸主体22的输出末端则会带动凹形头23向后端移动,此时由于转动板61失去单向抵块63的限制,从而会越过拉动杆245,此时电动缸主体22则会不带动反应釜盖3开启,当电动缸主体22的输出端不断向后移动时,则可使得从贯穿滑孔234中滑动凸出的单向抵块63接触到弹性伸缩柱93的输出端上,在单向抵块63的带动下,即可通过弹性伸缩柱93带动齿条92一同向后移动,在齿条92和传动齿轮72之间的啮合作用下,即可带动封堵板主体71沿着传动齿轮72进行转动,从而失去对进出气口12的封堵效果,此时通过进出气口12与外界连通,即可吸入空气,从而保证反应釜体1内腔中的压强与外界一致,此时将电动缸主体22的输出端复位,即可通过带动变换组件6将反应釜盖3打开,结构设置巧妙,装置可自动检测反应釜体1内腔中的压强变化,并实现对反应釜盖3内部负压状态的消除,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一机多用,同时保证了反应釜盖3在打开时,不会因内部负压情况,而导致开盖器损坏、降低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同时也便于节能使用。
55.进一步的,通过将外接管道76外接在储气罐上,当反应釜体1的内腔中因温度变化等出现高压状态后,第一活塞522则会带动气压带动柱52整体向上移动,此时带动方形块525也会同时通过t型圆块82带动内滑块81向上移动,在倾斜限制槽812的限制作用下,即可带动卡接杆83的一端向卡接方槽741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将弧形封堵板74卡接在封堵板主体71上,且通过v型槽5341的设置,当带动轴527向上移动时,第二活塞531整体依然会向前移动,从而实现在齿条92和传动齿轮72之间的啮合作用下,即可带动封堵板主体71的一端从进出气口12上移开,此时弧形封堵板74也会跟随封堵板主体71一同进行移动,直至单
向阀75移动至进出气口12的上端开口位置处,此时在高压作用下,位于反应釜体1内的气体则会通过单向阀75和外接管道76移动至储气罐中,在实现存储的同时,也使得反应釜体1内腔的中压强恢复正常,结构设置巧妙,装置可自动检测反应釜体1内腔中的压强变化,在实现将反应釜体1内高压解除的前提下,也可对反应釜体1内的气体进行排出释放,不仅保证了操作者将反应釜盖3打开后,反应釜体1内气体会不直接释放到外界环境内,提升了使用安全性,同时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一机多用,方便使用。
5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1.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1)的顶面一端处安装有电动缸(2),且反应釜体(1)的另一端处安装有反应釜盖(3),且反应釜盖(3)的一端两侧处分别安装有压紧组件(4),反应釜体(1)顶面中部的一端处连通固定安装有气动组件(5),且电动缸(2)的输出末端安装有带动变换组件(6),且反应釜体(1)的顶面中部活动安装有封堵板(7),且封堵板(7)中安装有连接组件(8),且反应釜体(1)顶面中部的另一端处安装有齿条带动组件(9);所述反应釜体(1)的另一端处连通固定安装有支撑筒(11),反应釜体(1)顶面中部设置有进出气口(12),反应釜体(1)中部的一端处设置有气压带动孔(13);所述电动缸(2)包括支撑架(21)和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1)上端部的电动缸主体(22),且电动缸主体(22)整体呈倾斜设置,电动缸主体(22)的输出末端固定安装有凹形头(23),且反应釜盖(3)的一端顶面上固定安装有凹形连接架(24),且凹形头(23)的输出端通过带动变换组件(6)套接在凹形连接架(24)上;所述反应釜盖(3)顶部的另一端处设置有观察镜(31),反应釜盖(3)另一端的两侧处分别设置有锁紧脚(32);所述压紧组件(4)包括封盖底座(41)和固定安装在封盖底座(41)顶面外端部的液压千斤顶(42),且封盖底座(41)上活动安装有封盖块(43),且封盖块(43)的外端活动安装在液压千斤顶(42)的输出末端上,且封盖块(43)分别设置在锁紧脚(32)的外侧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其特征在于:凹形头(23)凹口的内腔外端底面上设置有双通凹槽(231),且双通凹槽(231)的内端处设置有储气内槽(232),且储气内槽(232)内腔一端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底部滑槽(233),且底部滑槽(233)的一端处连通设置有贯穿滑孔(234),且贯穿滑孔(234)的上端开口处连通设置在双通凹槽(231)中,且底部滑槽(233)设置在双通凹槽(231)的下端处,凹形连接架(24)包括凹形架(241)和分别设置在凹形架(241)凹口内腔两侧内壁上的嵌入滑槽(242),且嵌入滑槽(242)的内腔通过复位弹簧(244)滑动设置有连接滑块(243),且复位弹簧(244)的上端安装在连接滑块(243)的底面上,且连接滑块(243)之间固定安装有拉动杆(2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其特征在于:气动组件(5)包括l型外壳(51)和滑动设置在l型外壳(51)下端中部内腔中的气压带动柱(52),且l型外壳(51)上端的中部内腔中滑动设置有单向压气杆(53),且l型外壳(51)上端部的中部外壁上连接有通气管道(54),且通气管道(54)的另一端连接在凹形头(23)的底面外壁上,且通气管道(54)与储气内槽(232)的内端处相连通,l型外壳(51)的底面中部设置有l型内槽(511),且l型内槽(511)内腔下端的两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端部内槽(512),且l型内槽(511)下端开口处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513),且位于内侧的端部内槽(512)的内腔内端处连通设置有贯穿方孔(5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其特征在于:气压带动柱(52)包括带动柱(521)和固定安装在带动柱(521)下端部的第一活塞(522),密封圈(513)套接在带动柱(521)的外周,且第一活塞(522)密封滑动设置在气压带动孔(13)的中部内腔中,带动柱(521)上端的一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限制滑块(523),且带动柱(521)上端的另一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t型连接块(524),且t型连接块(524)外端部的下端处固定安装有带动方形块(525),带动柱(521)顶面的一侧一端处固定安装有上凸板(526),且上凸板(526)上端的一
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带动轴(527),且带动方形块(525)的底面上设置有t型圆弧槽(525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其特征在于:单向压气杆(53)包括压气杆(533)和固定安装在压气杆(533)上端部的第二活塞(531),且第二活塞(531)通过挤压弹簧(532)密封滑动设置在l型内槽(511)的上端内腔中,压气杆(533)的下端部固定安装有带动方块(534),且带动方块(534)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v型槽(5341),且带动轴(527)的一侧端滑动设置在v型槽(5341)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其特征在于:带动变换组件(6)包括转动板(61)和一端密封滑动设置在储气内槽(232)内腔中的推动活塞杆(62),且贯穿滑孔(234)的内腔中滑动设置有单向抵块(63),且单向抵块(63)设置在转动板(61)的一端下端处,转动板(61)的下端部弹性活动安装在双通凹槽(231)一端内腔底面上,推动活塞杆(62)包括推动活塞(621)和固定安装在推动活塞(621)一端中部外壁上的z型杆(622),且z型杆(622)一端部的两侧处分别固定安装有插入轴(623),且z型杆(622)滑动设置在底部滑槽(233)中,单向抵块(63)下端的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斜轨凹槽(631),且斜轨凹槽(631)内腔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倾斜滑槽(632),且插入轴(623)滑动设置在倾斜滑槽(632)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其特征在于:封堵板(7)包括封堵板主体(71)和固定安装在封堵板主体(71)顶面外端处的传动齿轮(72),且封堵板主体(71)外端部的下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凸块(73),且封堵板主体(71)内端的一侧处插入安装有弧形封堵板(74),且弧形封堵板(74)一侧端的圆形孔处密封安装有单向阀(75),且弧形封堵板(74)一侧端的外壁上连接有拉伸弹簧(78),且拉伸弹簧(78)的另一端连接有安装连接块(77),且安装连接块(77)固定安装在反应釜体(1)的顶面上,且单向阀(75)的顶面上连接有外接管道(76)。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其特征在于:封堵板主体(7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卡接凹槽(711),且卡接凹槽(711)的一端处设置有卡接开口(712),连接凸块(73)的一侧内腔中设置有侧部安装槽(731),弧形封堵板(74)另一端部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卡接方槽(74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8)包括内滑块(81)和固定安装在内滑块(81)顶面一端中部的t型圆块(82),且t型圆块(82)的上端呈凸出连接凸块(73)的顶面设置,t型圆块(82)的上端滑动设置在t型圆弧槽(5251)中,且内滑块(81)纵向滑动设置在侧部安装槽(731)的下端内腔中,且卡接凹槽(711)的内腔中横向滑动设置有卡接杆(83),且内滑块(81)另一端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插入宽槽(811),且插入宽槽(811)内腔的两端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倾斜限制槽(812),且卡接杆(83)的一端部滑动设置在倾斜限制槽(812)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其特征在于:齿条带动组件(9)包括安装底座(91)和滑动设置在安装底座(91)顶面上的齿条(92),且安装底座(91)固定安装在反应釜体(1)的顶面上,齿条(92)的顶面一端部固定安装有弹性伸缩柱(93),且弹性伸缩柱(93)呈倾斜设置,且弹性伸缩柱(93)与电动缸主体(22)之间角度呈九十度设置,且弹性伸缩柱(93)的输出末端设置在电动缸主体(22)输出端的中部下端处,且齿条(92)与传动齿轮(72)之间啮合设置。
技术总结一种反应釜自动开盖器,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反应釜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力进行开关盖反应釜,操作起来耗费人力,安全隐患高的问题,发明中反应釜体的顶面一端处安装有电动缸,且反应釜体的另一端处安装有反应釜盖,且反应釜盖的一端两侧处分别安装有压紧组件,反应釜体顶面中部的一端处连通固定安装有气动组件,且电动缸的输出末端安装有带动变换组件,且反应釜体的顶面中部活动安装有封堵板,且封堵板中安装有连接组件,且反应釜体顶面中部的另一端处安装有齿条带动组件,本发明工作稳定,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减轻了人力劳动,消除了企业生产的安全隐患。消除了企业生产的安全隐患。消除了企业生产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徐兵 唐晓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7.21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