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感器极性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3-18  166



1.本发明涉及测试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互感器极性测试仪。


背景技术:

2.目前,电流互感器是重要的测量仪器,它可以隔离大电流系统和小电流系统并将大电流转换为小电流从而测量。
3.电流互感器依据电流感应原理,包含闭合铁芯和一二次侧绕组,一次侧绕组与被测电路串联,二测绕组与测量仪表串联,在接线时如发生极性错误,容易造成设备损坏,所以对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测试是重要试验的项目。
4.传统的极性测试仪体积过大,重量重,导致现场操作时装置无处安放,携带不便,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传统的极性测试仪电源不易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其优点是能够解决现场无处放置,携带不便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电源不易更换的问题。
6.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包括壳体、供电组件以及测试组件;所述壳体围设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电源槽,所述供电组件的一端夹设在电源槽内,所述供电组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供电组件的伸出端用于与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侧连接;所述测试组件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测试组件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容纳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测试组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待测电流互感器连接,所述待测组件用于测试所述待测电流互感器的极性。
7.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电源单元以及连接单元,所述电源单元卡设在所述电源槽内,所述连接单元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所述连接单元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8.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均插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背离所述电源单元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
9.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的伸出端均设置有连接夹,所述连接夹用于与所述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侧连接。
10.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所述电源端包括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
11.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所述测试组件包括检测单元与固定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固定单元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所述固定单元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
12.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三导线与第四导
线,所述第三导线与所述第四导线的一端均插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所述第三导线与所述第四导线的远离所述检测单元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
13.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所述第三导线与所述第四导线的伸出端均设置有安装夹,所述安装夹用于与所述待测电流互感器连接。
14.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串联连接。
15.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连接单元的一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
16.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包括壳体、供电组件以及测试组件;壳体围设成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电源槽,供电组件的一端夹设在电源槽内,供电组件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供电组件的伸出端用于与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侧连接;测试组件的第一端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壁上,测试组件的第二端穿过容纳腔延伸至壳体外部,测试组件的第二端用于与待测电流互感器连接,待测组件用于测试待测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一方面,通过将供电组件夹设在电源槽内,由此,便于供电组件的更换;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极性测试仪相比,重量减轻,便于携带与现场安放。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互感器极性测试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互感器极性测试仪的测试电路图。
19.图中,1、互感器极性测试仪;10、壳体;11、容纳腔;20、供电组件;21、电源单元;211、第一电池;212、第二电池;22、连接单元;p1、第一导线;p2、第二导线;30、测试组件;31、检测单元;311、第一二极管;312、第二二极管;32、固定单元;s1、第三导线;s2、第四导线;k、控制开关;2、闭合铁芯;201、一次侧绕组;202、二次侧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互感器极性测试仪1,包括壳体10、供电组件20以及测试组件30;壳体10围设成容纳腔11,容纳腔11内设置有电源槽,供电组件20的一端夹设在电源槽内,供电组件20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0外部,供电组件20的伸出端用于与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侧连接;通过设置电源槽,在使用过程中,供电组件20卡设在所述电源槽内,由此,便于对供电组件20进行更换。
22.具体的,以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为截面,壳体10的截面形状可呈矩形、圆形或者其他多边形,在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制。
23.在壳体10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的可实现方式中,壳体10的体积为60mm
×
50mm
×
20mm,与传统的极性测试仪相比,体积减小,重量减轻,由此,便于携带和放置。
24.本实施例中,测试组件30的第一端设置在壳体10的外侧壁上,测试组件30的第二端穿过容纳腔11延伸至壳体10外部,测试组件30的第二端用于与待测电流互感器连接,待测组件用于测试待测电流互感器的极性。
25.需要说明的是,供电组件20的伸出端与测试组件30的第二端分别位于壳体10相对
的两侧,也就是说,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供电组件20的伸出端通过壳体10的顶端向外延伸,测试组件30的第二端通过壳体10的底端向外延伸。
26.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1的工作原理为:将供电组件20的伸出端与待测电流互感的一次侧绕组201连接,测试组件30的第二端与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202连接,此时供电组件20对待测电流互感器加直流电压,待测电流互感器的闭合铁芯2中的磁通量产生变化,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202产生感应电动势,此时通过测试组件30第一端点亮的颜色判断待测电流互感器的极性。
27.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供电组件20包括电源单元21以及连接单元22,电源单元21卡设在电源槽内,连接单元22的一端插设于容纳腔11内与电源单元21连接,连接单元22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0的外部;通过将电源单元21卡设在电源槽内,由此,便于电源单元21的更换。
28.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连接单元22包括第一导线p1与第二导线p2,第一导线p1与第二导线p2的一端均插设于容纳腔11内与电源单元21连接,第一导线p1与第二导线p2背离电源单元21的一端均延伸至壳体10外部。
29.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导线p1与第二导线p2的伸出端均与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绕组201,以使电源单元21对待测电流互感器加直流电压。
3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线p1与第二导线p2的伸出端均设置有连接夹,连接夹用于与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侧连接;通过设置连接夹,在使用过程中将连接夹夹设在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绕组201上,由此,便于第一导线p1与第二导线p2和待测电流互感器的连接与拆卸。
31.其中,本实施例中,壳体10的顶端设置有控制开关k,连接单元22的一端通过控制开关k与电源单元21连接;通过设置控制开关k,控制开关k用于控制互感器极性测试仪1的开关。
32.具体的,第二导线p2的一端通过控制开关k与电源单元21连接。
3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电源端包括第一电池211与第二电池212,第一电池211的负极通过导线与第二电池212的正极连接。
34.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第一电池211与第二电池212沿着壳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放置,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第一电池211的正极朝上,第一电池211的负极朝下放置,第二电池212的正极朝下,第二电池212的负极朝上放置。
35.其中,第一导线p1的一端插设于容纳腔11内、且与第一电池211的正极连接,第二导线p2的一端通过控制开关k与第二电池212的负极连接。
36.第一电池211与第二电池212的电压范围为3v-3.2v,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池211与第二电池212的电压均为1.5v。
37.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测试组件30包括检测单元31与固定单元32,检测单元31设置在壳体10的外部,固定单元32的一端插设于容纳腔11内、且与检测单元31连接,固定单元32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0外部;通过设置检测单元31,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检测单元31点亮的颜色来判断待测电流互感器的极性。
38.具体的,检测单元31设置在壳体10的顶端。
39.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固定单元32包括第三导线s1与第四导线s2,第三导线s1与
第四导线s2的一端均插设于容纳腔11内、且与检测单元31连接,第三导线s1与第四导线s2的远离检测单元31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0外部。
40.在使用过程中,第三导线s1与第四导线s2的伸出端均与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202连接,以使检测单元31与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202串联。
41.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三导线s1与第四导线s2的伸出端均设置有安装夹,安装夹用于与待测电流互感器连接;通过设置安装夹,在使用过程中将安装夹夹设在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202上,由此,便于第三导线s1与第四导线s2和待测电流互感器的连接与拆卸。
42.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检测单元31包括第一二极管311与第二二极管312,第一二极管311与第二二极管312串联连接。
43.在使用过程中,第一二极管311与第二二极管312均通过第三导线s1与第四导线s2与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202串联,通过观察第一二极管311或第二二极管312的发光状态,也就是说第一二极管311(即绿灯)亮则为反极性,第二二极管312(即红灯)亮则为同极性。
44.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1的工作原理为:将第一导线p1与第二导线p2的伸出端分别与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绕组201的两端连接,将第三导线s1与第四导线s2的伸出端分别与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202的两端连接,而后将控制开关k闭合,此时,电源单元21为一次侧绕组201提供直流电压,待测电流互感器中的闭合铁芯2中磁通量产生变化,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202产生感应电动势,此时通过二极管单向导通原理来判别待测电流互感器极性,即二极管正负针脚与一次侧绕组201所加直流电压正负方向一致,则为同极性,反之则为反极性。
45.本技术提供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1,包括壳体10、供电组件20以及测试组件30;壳体10围设成容纳腔11,容纳腔11内设置有电源槽,供电组件20的一端夹设在电源槽内,供电组件20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0外部,供电组件20的伸出端用于与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侧连接;测试组件30的第一端设置在壳体10的外侧壁上,测试组件30的第二端穿过容纳腔11延伸至壳体10外部,测试组件30的第二端用于与待测电流互感器连接,待测组件用于测试待测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一方面,通过将供电组件20夹设在电源槽内,由此,便于供电组件20的更换;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极性测试仪相比,重量减轻,便于携带与现场安放。
46.本发明提供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1,具有如下优点: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操作方便,便于携带。
47.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8.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
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供电组件以及测试组件;所述壳体围设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电源槽,所述供电组件的一端夹设在电源槽内,所述供电组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供电组件的伸出端用于与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侧连接;所述测试组件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测试组件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容纳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测试组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待测电流互感器连接,所述待测组件用于测试所述待测电流互感器的极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电源单元以及连接单元,所述电源单元卡设在所述电源槽内,所述连接单元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所述连接单元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均插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背离所述电源单元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的伸出端均设置有连接夹,所述连接夹用于与所述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包括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组件包括检测单元与固定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固定单元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所述固定单元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三导线与第四导线,所述第三导线与所述第四导线的一端均插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所述第三导线与所述第四导线的远离所述检测单元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线与所述第四导线的伸出端均设置有安装夹,所述安装夹用于与所述待测电流互感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串联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连接单元的一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包括壳体、供电组件以及测试组件;壳体围设成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电源槽,供电组件的一端夹设在电源槽内,供电组件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供电组件的伸出端用于与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侧连接;测试组件的第一端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壁上,测试组件的第二端穿过容纳腔延伸至壳体外部,测试组件的第二端用于与待测电流互感器连接,待测组件用于测试待测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一方面,通过将供电组件夹设在电源槽内,由此,便于供电组件的更换;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极性测试仪相比,重量减轻,便于携带与现场安放。便于携带与现场安放。便于携带与现场安放。


技术研发人员:郭峰 杨映宇 宋文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5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8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