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拓扑自适应变换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

专利2023-03-18  128



1.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拓扑自适应变换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充电系统室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安全和便利性。近年来,无线充电系统(wireless charging systems,wcss)由于不需要电缆连接,自动化程度高,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图1所示的电动汽车动态充电系统,在汽车行驶的道路中铺入基于短导轨级联架构的充电导轨,每个段导轨中的变送器线圈都有自己的补偿网络,设计动力路线较为灵活,适合普遍推广。
3.目前,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三种不同的拾取端拓扑方案:s型拓扑方案、p拓扑方案以及lcc-lcc拓扑方案,这三种拓扑方案对应的输出功率和输出效率与负载类型有着一定的关系,当汽车类型和拓扑结构不匹配的时候,系统的输出功率和输出效率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4.由于不同制造商设计的线圈和补偿网络结构不一致,不同补偿网络之间的互操作性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在同一段铺有充电导轨的公路上,满足各式各样汽车的充电要求,且保证汽车的充电效率最大,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拓扑自适应变换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根据识别到汽车的拓扑结构进行发射端拓扑的切换以改善系统的工作状况,增强系统的互操作性。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拓扑自适应变换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用于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所述系统包含发射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7.响应于电动汽车驶入充电路段的指令,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
8.当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发射端模块唤醒,以使得所述发射端模块由静默状态切换至初始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发射端模块包含第一拓扑变换结构,所述第一拓扑变换结构在初始工作状态下为lcc型拓扑结构;
9.向所述电动汽车发送拓扑类型查询请求,所述拓扑类型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所述接收端的拓扑结构类型;
10.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p型时,将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型拓扑结构切换至s型拓扑结构,否则,保持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拓扑结构一致。
11.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时,则间隔第一时间,再次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直到所述电动汽车驶离所述充电路段。
12.一些实施例中,在响应于电动汽车驶入充电路段的指令之后,实时获取所述电动
汽车的行驶轨迹;检测到所述电动汽车驶离所述充电路段,则将所述发射端模块切换回静默状态,且向所述电动汽车发送付费通知。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模块还包括交/直流电源,全桥逆变结构,所述第一拓扑变换结构包括电感l
1p
,电感l
1t
,电容c
1p
,电容c
2p
以及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二开关s3,其中,所述全桥逆变结构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s1的一端和第三开关s3的一端,所述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
1p
的一端,所述电感l
1p
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
1p
的一端和电容c
2p
的一端,所述电容c
1p
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
1t
的一端,所述电感l
1t
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s2的一端和所述全桥逆变结构的另一端;第二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
2p
的另一端和第三开关s3的另一端;
14.以使得当所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闭合时,且第三开关s3断开时,所述电感l1p、所述电容c1p和所述电容c2p形成lcc型拓扑结构;
15.当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断开时,且第三开关s3闭合时,所述电容c2p和所述电容c1p形成s型拓扑结构。
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端模块处于静默状态指所述交/直流电源处于断电状态;所述发射端模块处于初始工作状态至所述交/直流电源处于启动,且所述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中的所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闭合且第三开关s3断开的状态。
17.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p型时,将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型拓扑结构切换至s型拓扑结构,具体包括: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p型时,断开所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以及闭合所述第三开关s3。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p型时,将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型拓扑结构切换至s型拓扑结构,否则,保持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拓扑结构一致,还包括: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不是p型时,保持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为所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闭合且第三开关s3断开的状态。
1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包括:通信模块,用于与电动汽车进行数据和指令的通信,具体包括响应于电动汽车驶入充电路段的指令,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向所述电动汽车发送拓扑类型查询请求,所述拓扑类型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所述接收端的拓扑结构类型;
20.唤醒模块,用于当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将发射端模块唤醒;
21.发射端模块,用于为所述电动汽车充电,其中,发送端模块包括交/直流电源,全桥逆变结构,和第一拓扑变换结构;所述第一拓扑变换结构可在lcc拓扑结构和s型拓扑结构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拓扑变换结构在初始工作状态下为lcc拓扑结构。
2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23.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24.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2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拓扑自适应变换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在电动汽车未驶入充电公路时,发射端模块处于静默状态,以保证低功耗,当汽车驶入充电路段后,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判断是否需要为之供电,如果当前电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则将所述发射端模块唤醒。此外,本技术还根据不同接收端类型的电动汽车灵活变换拓扑结构,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p型时,将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型拓扑结构切换至s型拓扑结构,根据识别到汽车的拓扑结构进行发射端拓扑的切换以改善系统的工作状况,增强系统的互操作性。
附图说明
26.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27.图1为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动态充电系统的场景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拓扑自适应变换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9.图3为本技术示例性示出的发射端模块的等效电路图;
30.图4为本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示意图;
31.图5为本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33.图2为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拓扑自适应变换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拓扑自适应变换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34.步骤s101:响应于电动汽车驶入充电路段的指令,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中的充电路段设有雷达测距仪,间隔发送无线雷达波段已检测路面上车辆行驶情况。当检测到有电动汽车驶入充电路段时,向电动汽车发起无线通信请求,将电动汽车接入充电网络之中,并获取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
36.此外,在响应于电动汽车驶入充电路段的指令之后,实时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行驶轨迹,并监控电动汽车的电量值。当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时,则间隔第一时间,再次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直到所述电动汽车驶离所述充电路段。
37.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段充电路段上可以同时有多辆电动汽车行驶,因此,因此充电网络需要为所有驶在该路段的电动汽车进行维护,当有新驶入该充电路段的电动汽车时,则将该电动汽车维护在充电网络的列表之中,并根据当前电量值进行排序,电量值高的间隔获取电量值的时间长,电量值低的则进行实时监测,直到电动汽车驶离该充电路段时,将该电动汽车的信息从充电网络的列表中删除。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动汽车驶离该充电路段时,所述充电系统向所述电动汽车发送付费通知。
39.步骤s102:当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发射端模块唤醒,以使得所述发射端模块由静默状态切换至初始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发射端模块包含第一拓扑变换结构,所述第一拓扑变换结构在初始工作状态下为lcc型拓扑结构。
40.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包含通信模块和发射端模块。通信模块用于与电动汽车进行数据和指令的通信,发射端模块用于为电动汽车供电。发送端模块包括交/直流电源,全桥逆变结构,以及第一拓扑变换结构。其中,交/直流电源用于为整个充电系统供电。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充电电路上没有电动汽车行驶时,整个发送模块处于静默状态,具体体现为交/直流电源不上电,只有通信模块输出工作状态。接收到电动汽车驶入充电路段的指令,且当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通信模块发送唤醒指令,将所述发射端模块唤醒,以使得所述发射端模块由静默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42.通过上述在未未检测到电动汽车行驶或者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时,整个系统只有通信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发射端模块处于静默状态,大大降低了整个充电系统的功耗。
43.图3为本技术示例性示出的发射端模块的等效电路图。该发送端拓扑电路包括交/直流电源,全桥逆变结构,以及第一拓扑变换结构。全桥逆变结构包括udc开关管q1~q4。第一拓扑变换结构包括电感l
1p
,电感l
1t
,电容c
1p
,电容c
2p
以及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二开关s3,其中,电感l
1p
为补偿电感,电感l
1t
为发射电感,电容c
1p
为谐振电容,电容c
2p
为补偿电容。
44.如图3所示,所述全桥逆变结构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s1的一端和第三开关s3的一端,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
1p
的一端,电感l
1p
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
1p
的一端和电容c
2p
的一端,电容c
1p
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
1t
的一端,电感l
1t
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s2的一端和全桥逆变结构的另一端;第二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
2p
的另一端和第三开关s3的另一端。
45.当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闭合时,且第三开关s3断开时,电感l
1p
、电容c
1p
和电容c
2p
串联在所述全桥逆变结构的两个输出端,形成lcc型拓扑结构;当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断开时,且第三开关s3闭合时,电容c2p、电容c
1p
和电感l
1t
串联在所述全桥逆变结构的两个输出端,形成s型拓扑结构。
46.步骤s103:向所述电动汽车发送拓扑类型查询请求,所述拓扑类型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所述接收端的拓扑结构类型。
47.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模块类型,切换充电系统的发射端模块中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以达到做大的充电效率。
48.实验数据表明,在发射端模块的拓扑类型为lcc型的情况下,接收端模块的拓扑结构为s型拓扑结构、p型拓扑结构还是lcc型拓扑结构,输出功率为有很大的差异。当接收端模块的拓扑结构为s型拓扑结构时,系统按照设定的值,输出额定功率,此时系统正常工作。当接收端模块的拓扑结构为p型拓扑结构时,根据p型系统的输出电压,此时系统的输出功率极低。当接收端模块的拓扑结构为lcc型拓扑结构时,根据系统的输出电压,输出功率远小于s型拓扑的输出功率,但又远大于p型拓扑时系统的输出功率。
49.因此,为了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本技术针对不同的接收端模块的拓扑结构,适应性切换发射端模块第一拓扑变换结构。初始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为lcc型拓扑结构,在唤醒发射端模块后,向所述电动汽车发送拓扑类型查询请求,所述拓扑类型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所述接收端的拓扑结构类型。当辨识出拾取端为p型拓扑时,设计采用拓扑切换的方式,改善系统的互操作性,提高系统的输出功率。
50.步骤s104: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p型时,将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型拓扑结构切换至s型拓扑结构,否则,保持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拓扑结构一致。
51.如图3所示,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s型时,保持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拓扑结构一致。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s型时,保持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为所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闭合且第三开关s3断开的状态。
53.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p型时,将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型拓扑结构切换至s型拓扑结构。
54.具体的,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p型时,断开所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以及闭合所述第三开关s3。
55.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拓扑自适应变换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和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在电动汽车未驶入充电公路时,发射端模块处于静默状态,以保证低功耗,当汽车驶入充电路段后,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判断是否需要为之供电,如果当前电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则将所述发射端模块唤醒。此外,本技术还根据不同接收端类型的电动汽车灵活变换拓扑结构,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p型时,将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型拓扑结构切换至s型拓扑结构,根据识别到汽车的拓扑结构进行发射端拓扑的切换以改善系统的工作状况,增强系统的互操作性。
56.图4为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可以执行一种基于拓扑自适应变换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40,包括:
57.通信模块401,用于与电动汽车进行数据和指令的通信。
58.唤醒模块402,用于当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将发射端模块唤醒。
59.发射端模块403,用于为所述电动汽车充电,其中,发送端模块包括交/直流电源,全桥逆变结构,和第一拓扑变换结构;所述第一拓扑变换结构可在lcc拓扑结构和s型拓扑结构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拓扑变换结构在初始工作状态下为lcc拓扑结构。
60.切换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发送接收端类型给所述发射端模块发送切换指令。
61.可选的,通信模块401具体用于:
62.响应于电动汽车驶入充电路段的指令,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向所述
电动汽车发送拓扑类型查询请求,所述拓扑类型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所述接收端的拓扑结构类型。
6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拓扑变换结构包括电感l
1p
,电感l
1t
,电容c
1p
,电容c
2p
以及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二开关s3,其中,
64.所述全桥逆变结构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s1的一端和第三开关s3的一端,所述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
1p
的一端,所述电感l
1p
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
1p
的一端和电容c
2p
的一端,所述电容c
1p
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
1t
的一端,所述电感l
1t
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s2的一端和所述全桥逆变结构的另一端;第二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
2p
的另一端和第三开关s3的另一端;
65.以使得当所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闭合时,且第三开关s3断开时,所述电感l
1p
、所述电容c
1p
和所述电容c
2p
形成lcc型拓扑结构;
66.当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断开时,且第三开关s3闭合时,所述电容c2p和所述电容c
1p
形成s型拓扑结构。
67.图5为本技术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50包括:处理器501,以及与处理器5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502,存储器502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68.其中,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具体功能和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上述提及的服务器。
69.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70.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拓扑自适应变换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用于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所述系统包含发射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响应于电动汽车驶入充电路段的指令,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当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发射端模块唤醒,以使得所述发射端模块由静默状态切换至初始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发射端模块包含第一拓扑变换结构,所述第一拓扑变换结构在初始工作状态下为lcc型拓扑结构;向所述电动汽车发送拓扑类型查询请求,所述拓扑类型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所述接收端的拓扑结构类型;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p型时,将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型拓扑结构切换至s型拓扑结构,否则,保持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拓扑结构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不低于预设阈值时,则间隔第一时间,再次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直到所述电动汽车驶离所述充电路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响应于电动汽车驶入充电路段的指令之后,实时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行驶轨迹;检测到所述电动汽车驶离所述充电路段,则将所述发射端模块切换回静默状态,且向所述电动汽车发送付费通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模块还包括交/直流电源,全桥逆变结构,所述第一拓扑变换结构包括电感l
1p
,电感l
1t
,电容c
1p
,电容c
2p
以及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二开关s3,其中,所述全桥逆变结构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s1的一端和第三开关s3的一端,所述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
1p
的一端,所述电感l
1p
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
1p
的一端和电容c
2p
的一端,所述电容c
1p
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
1t
的一端,所述电感l
1t
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s2的一端和所述全桥逆变结构的另一端;第二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
2p
的另一端和第三开关s3的另一端;以使得当所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闭合时,且第三开关s3断开时,所述电感l
1p
、所述电容c
1p
和所述电容c
2p
形成lcc型拓扑结构;当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断开时,且第三开关s3闭合时,所述电容c2p和所述电容c
1p
形成s型拓扑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模块处于静默状态指所述交/直流电源处于断电状态;所述发射端模块处于初始工作状态至所述交/直流电源处于启动,且所述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中的所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闭合且第三开关s3断开的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p型时,将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型拓扑结构切换至s型拓扑结构,具体包括: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p型时,断开所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以及闭合所述第三开关s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p型时,将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型拓扑结构切换至s型拓扑结构,否则,保持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拓扑结构一致,还包括: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不是p型时,保持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为所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闭合且第三开关s3断开的状态。8.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用于与电动汽车进行数据和指令的通信,具体包括响应于电动汽车驶入充电路段的指令,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向所述电动汽车发送拓扑类型查询请求,所述拓扑类型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所述接收端的拓扑结构类型;唤醒模块,用于当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将发射端模块唤醒;发射端模块,用于为所述电动汽车充电,其中,发送端模块包括交/直流电源,全桥逆变结构,和第一拓扑变换结构;所述第一拓扑变换结构可在lcc拓扑结构和s型拓扑结构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拓扑变换结构在初始工作状态下为lcc拓扑结构;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发送接收端类型给所述发射端模块发送切换指令。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拓扑变换结构包括电感l
1p
,电感l
1t
,电容c
1p
,电容c
2p
以及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二开关s3,其中,所述全桥逆变结构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s1的一端和第三开关s3的一端,所述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
1p
的一端,所述电感l
1p
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
1p
的一端和电容c
2p
的一端,所述电容c
1p
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
1t
的一端,所述电感l
1t
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s2的一端和所述全桥逆变结构的另一端;第二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
2p
的另一端和第三开关s3的另一端;以使得当所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闭合时,且第三开关s3断开时,所述电感l
1p
、所述电容c
1p
和所述电容c
2p
形成lcc型拓扑结构;当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断开时,且第三开关s3闭合时,所述电容c2p和所述电容c
1p
形成s型拓扑结构。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拓扑自适应变换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在电动汽车未驶入充电公路时,发射端模块处于静默状态,以保证低功耗,当汽车驶入充电路段后,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值判断是否需要为之供电,如果当前电量值低于预设阈值时,则将所述发射端模块唤醒。此外,本申请还根据不同接收端类型的电动汽车灵活变换拓扑结构,当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接收端拓扑结构类型为P型时,将所述发送端模块的第一拓扑变换结构从初始工作状态下的LCC型拓扑结构切换至S型拓扑结构,根据识别到汽车的拓扑结构进行发射端拓扑的切换以改善系统的工作状况,增强系统的互操作性。增强系统的互操作性。增强系统的互操作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文兰 李小飞 戴欣 肖静 吴晓锐 郑帆 韩帅 吴宁 莫宇鸿 陈绍南 陈卫东 郭敏 郭小璇 张龙飞 唐春森 王智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7.21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8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