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兜组件及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3-15  155



1.本发明涉及儿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兜组件及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2.座兜组件一般都包括上围框、下围框和座兜插口,上围框和下围框转动连接,上围框与座兜插口转动连接,在上围框与座兜插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锁定机构将二者的相对位置锁定,在上围框和下围框之间设置有第二锁定机构将二者的相对位置锁定。当座兜组件需要折叠时,需要使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均解锁。现有技术中,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的解锁操作需要通过操作不同的解锁机构分别解锁,这使得座兜组件的折叠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座兜组件,该座兜组件在折叠时,在第二锁定机构解锁后第一围框向与第二围框相靠拢的方向转动时即可驱使第一锁定机构解锁,无需单独操作去解锁第一锁定机构。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座兜组件,包括通过转轴同轴转动连接的第一围框、第二围框和座兜插口,在所述第一围框、所述第二围框和所述座兜插口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围框、所述第二围框和所述座兜插口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顺序设置,所述座兜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围框和所述座兜插口的相对位置锁定的第一锁定机构和用于将所述第一围框和所述第二围框的相对位置锁定的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能够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围框与所述座兜插口之间的第一锁定件,当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围框和所述座兜插口相配合,当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件与所述第二围框和所述座兜插口二者中的一者相配合,与另一者的配合脱开,所述第一围框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围框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锁定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匹配的第二斜面,当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抵设配合,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解锁后所述第一围框向与所述第二围框相靠拢的方向转动时驱使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解锁。
6.优选地,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能够沿所述转轴的轴线延伸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框与所述第二围框之间的第二锁定件,当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二锁定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围框和所述第二围框相配合,当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锁定件与所述第一围框和所述第二围框二者中的一者相配合,与另一者的配合脱开。
7.进一步地,所述座兜组件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解锁的第一解锁机构,所述第一解锁机构包括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框或所述第二围框上的第一解锁件,当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解锁件与所述第二锁定件相配合。
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解锁件上设置有沿其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二锁定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斜面相匹配的第四斜面,当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第四斜面相抵设配合。
9.进一步地,所述座兜组件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和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先后顺序解锁的第二解锁机构,所述第二解锁机构包括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围框或所述座兜插口上的第二解锁件和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围框或所述座兜插口上的驱动件,当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二解锁件与所述驱动件相配合,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锁定件相配合,当所述第二解锁件相对所述第二围框或所述座兜插口转动时,所述第二解锁件能够与所述第二锁定件相配合。
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解锁件驱使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和所述第二锁定机构顺序解锁时,所述第一锁定件滑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二锁定件滑动的方向相反,和/或,所述第一锁定件和所述第二锁定件分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和/或,所述第二解锁件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驱动件配合的第五斜面、与所述第二锁定件配合的第七斜面,所述第五斜面和所述第七斜面分设在所述第二解锁件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
1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解锁件上设置有沿其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五斜面,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五斜面相匹配的第六斜面,所述第五斜面与所述第六斜面相抵设配合。
12.更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驱动件与第一锁定件通过平面相抵设配合,操作所述第二解锁件使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解锁过程中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锁定件沿同一方向滑动。
13.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解锁件上还设置有沿其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七斜面,所述第二锁定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七斜面相匹配的第八斜面,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和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均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七斜面远离所述第八斜面,当所述第二解锁件转动使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解锁时,所述第七斜面与所述第八斜面相抵设配合。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儿童推车,所述儿童推车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座兜组件,所述儿童推车还包括推车车架,所述推车车架上设置有插口座,所述座兜插口与所述插口座连接,和/或,所述儿童推车具有正向使用状态和反向使用状态,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正向使用状态和反向使用状态时,所述推车车架均能够带所述座兜组件进行折叠。
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座兜组件在折叠时,在第二锁定机构解锁后,第一围框向与第二围框相靠拢的方向转动时,可通过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抵设配合驱使第一锁定件滑动从而使第一锁定机构解锁,这样无需单独操作去解锁第一锁定机构,座兜组件折叠过程中即可驱使第一锁定机构解锁,使得座兜组件的折叠操作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16.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17.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的部分剖面示意图(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均处于锁定状态);
18.附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19.附图4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的部分剖面示意图(操作第一解锁机构使第二锁定机构解锁,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
20.附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21.附图6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在折叠过程中第一围框向与第二围框相靠拢的方向转动时的侧视示意图;
22.附图7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的部分剖面示意图(操作第一解锁件及第一围框转动使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均处于解锁状态);
23.附图8为图7中a处局部放大图;
24.附图9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的部分剖面示意图(操作第二解锁机构使第一锁定机构解锁,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
25.附图10为图9中a处局部放大图;
26.附图11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的部分剖面示意图(操作第二解锁机构使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均处于解锁状态);
27.附图12为图11中a处局部放大图;
28.附图13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的第一围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9.附图14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的第一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15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的第二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31.附图16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的第二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32.附图17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的第一解锁件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18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的第二解锁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34.附图19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的第二解锁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35.附图20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的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21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在正向使用状态下儿童推车折叠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
37.附图22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在正向使用状态下儿童推车折叠过程中的侧视示意图;
38.附图23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在正向使用状态下儿童推车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39.附图24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在正向使用状态下儿童推车折叠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
40.附图25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在反向使用状态下儿童推车折叠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
41.附图26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在反向使用状态下儿童推车折叠过程中的侧视示意图;
42.附图27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在反向使用状态下儿童推车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43.附图28为本实施例的座兜组件在反向使用状态下儿童推车折叠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
44.其中:1、第一围框;11、第四齿槽;12、第一斜面;2、第二围框;3、座兜插口;4、转轴;
5、第一锁定件;51、第一锁定齿;52、第二斜面;6、第二锁定件;61、第二锁定齿;62、第四斜面;63、第八斜面;71、第一解锁按钮;72、第一解锁件;721、第三斜面;81、第二解锁按钮;82、第二解锁件;821、第五斜面;822、第七斜面;83、驱动件;831、第六斜面;100、推车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46.如图1~图11所示,本发明的座兜组件包括第一围框1、第二围框2和座兜插口3,第一围框1、第二围框2和座兜插口3三个部件通过转轴4同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围框1、第二围框2和座兜插口3的连接处,第一围框1、第二围框2和座兜插口3沿转轴4的轴线方向顺次设置。
47.座兜组件还包括用于将第二围框2与座兜插口3的相对位置锁定的第一锁定机构和用于将第一围框1和第二围框2的相对位置锁定的第二锁定机构。
48.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均具有锁定和解锁状态,当座兜组件展开使用时,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均处于锁定状态,第一围框1、第二围框2 和座兜插口3之间均相对固定,不能转动,如图1~图3所示。
49.当座兜组件需要调节使用姿态时,如在坐姿使用状态和躺姿使用状态之间转换时,第一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第一围框1 和第二围框2之间相对固定,不能相对转动,第一围框1和第二围框2整体可相对座兜插口3转动,如图9和图10所示。
50.当座兜组件折叠时,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均处于解锁状态,第一围框1、第二围框2和座兜插口3之间均可相对转动相互靠拢,如图7、图8、图11和图12所示。
51.第一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定件5,第一锁定件5套设在转轴4上,并能够沿转轴4的轴线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围框2与座兜插口3之间。
52.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第一锁定件5上设置有第一锁定齿51,第二围框2上设置有第一齿槽,座兜插口3上设置有第二齿槽。当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锁定齿51分别与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相啮合,使得第二围框2不能相对座兜插口3转动,如图2~图5所示。当第一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锁定齿51分别与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二者中的一者相啮合,与另一者的啮合脱开,如图7~图12所示。
53.第二锁定机构包括第二锁定件6,第二锁定件6套设在转轴4上,并能够沿转轴4的轴线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围框1和第二围框2之间。
54.第二锁定件6上设置有第二锁定齿61,第二围框2上还设置有第三齿槽,第一围框1上设置有第四齿槽11。当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二锁定齿61分别与第三齿槽和第四齿槽11相啮合,使得第一围框1和第二围框2之间不能相对转动,如图2、图3、图9和图10所示。当第二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二锁定齿61与第三齿槽和第四齿槽11二者中的一者相啮合,与另一者的啮合脱开,如图4、图5、图7、图8、图11和图12所示。
55.座兜组件还包括第一解锁机构,当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均处于锁定状态下操作第一解锁机构时,可驱使第二锁定机构解锁,第二锁定机构解锁后,第一围框1向与第二围框2相靠拢的方向转动时,还可使第一锁定机构解锁。这样在座兜组件折叠时,无需单独操作使第一锁定机构解锁,使得座兜组件的折叠操作方便。
56.具体的,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一围框1上设置有沿第一围框1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一斜面12,第一锁定件5上设置有与第一斜面12相匹配的第二斜面 52。当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斜面12与第二斜面52相抵设配合。
57.第一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下,第一围框1相对第二围框2转动时,通过第一斜面12与第二斜面52的抵设配合即可使第一锁定件5相对第二围框2和座兜插口3滑动,从而使第一锁定件5脱开与第一齿槽或第二齿槽的啮合,使第一锁定机构解锁。
58.第一解锁机构包括第一解锁按钮71、第一解锁件72和第一牵引索。第一解锁按钮71活动设置在第一围框1或第二围框2上。第一解锁件72能够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围框1或第二围框2内,第一解锁件72与第二锁定件6相配合。第二牵引索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解锁按钮71和第一解锁件72连接。
59.具体的,如图15和图17所示,第一解锁件72套设在转轴4上并能够绕转轴4转动地设置,第一解锁件72上设置有沿其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三斜面721,第二锁定件6上设置有与第三斜面721相匹配的第四斜面62。当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三斜面721与第四斜面62相抵设配合。
60.当第二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下操作第一解锁按钮71时,第一解锁按钮71 动作拉动第一牵引索,第一牵引索拉动第一解锁件72使其相对第一围框1或第二围框2转动,通过第三斜面721与第四斜面62的抵设配合,使第二锁定件6 相对第一围框1和第二围框2滑动,从而使第二锁定件6脱开与第三齿槽或第四齿槽11的啮合,使第二锁定机构解锁。
61.座兜组件还包括第二解锁机构,当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均处于锁定状态下操作第二解锁机构时,可驱使第一锁定机构和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先后顺序解锁。即操作第二解锁机构时,先驱使第一锁定件5沿转轴4的轴线延伸方向滑动,直至第一锁定机构解锁,此时第二锁定机构仍处于锁定状态,如图9 和图10所示。继续操作第二解锁机构,使第一锁定件5和第二锁定件6同步沿转轴4的轴线延伸方向滑动,直至第二锁定机构也解锁,如图11和图12所示。
62.第二解锁机构包括第二解锁按钮81、第二解锁件82、驱动件83和第二牵引索。第二解锁按钮81活动设置在第二围框2或座兜插口3上,第二解锁件82 能够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围框1或座兜插口3内。当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二解锁件82与驱动件83相配合,驱动件83与第一锁定件5相配合,第二解锁件82转动时还能够与第二锁定件6相配合。第二牵引索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二解锁按钮81和第二解锁件82连接。
63.具体的,如图19和图20所示,第二解锁件82套设在转轴4上并能够绕转轴4转动地设置,第二解锁件82上设置有沿其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五斜面821,驱动件83上设置有与第五斜面821相匹配的第六斜面831,第五斜面821与第六斜面831相抵设配合。
64.如图16和图18所示,第二解锁件82上还设置有沿其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七斜面822,第二锁定件6上设置有与第七斜面822相匹配的第八斜面63,第七斜面822可与第八斜面63相抵设配合。第五斜面821和第七斜面822分别设置在第二解锁件厚度方向的左右两侧上。
65.当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均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五斜面821与第六斜面831相抵设配合,驱动件83与第一锁定件5通过平面相抵设配合,第七斜面822远离第八斜面63。
66.操作第二解锁按钮81时,第二解锁按钮81动作拉动第二牵引索,第二牵引索拉动第二解锁件82使其相对第二围框2或座兜插口3转动,通过第五斜面 821与第六斜面831的
抵设配合,使驱动件83相对第二围框2和座兜插口3滑动,带动第一锁定件5沿相同的方向滑动,直至第一锁定件5脱开与第一齿槽或第二齿槽的啮合,使第一锁定机构解锁,如图9和图10所示。
67.此时,第七斜面822与第八斜面63相抵设配合,继续操作第二解锁按钮81 使第二解锁件82继续转动时,驱使驱动件83和第一锁定件5沿先前滑动方向继续滑动的同时,通过第七斜面822与第八斜面63的抵设配合,驱使第二锁定件6相对第一围框1和第二围框2滑动,从而使第二锁定件6脱开与第三齿槽或第四齿槽11的啮合,使第二锁定机构解锁,如图11和图12所示。
68.本实施例中,操作第二解锁机构使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均解锁时,第一锁定件5滑动第一距离,第二锁定件6滑动第二距离,第一距离为第二距离的两倍。
69.本实施例中,在驱使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解锁的过程中,第一锁定件5和第二锁定件6滑动的滑动方向相反,且二者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即第一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锁定齿51与第二齿槽相啮合,与第一齿槽脱开啮合。第二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二锁定齿61与第四齿槽11相啮合,与第三齿槽脱开啮合,如图11和图12所示。
70.为使各部件的结构尺寸较小,且方便操作,第一解锁机构和第二解锁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围框1和第二围框2两个部件中的不同部件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围框1为座兜组件的下围框,第二围框2为座兜组件的上围框,第一解锁机构设置在下围框上,第二解锁机构设置在上围框上。
71.该座兜组件可嫁接在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100上使用。推车车架100上设置插口座,座兜插口3与插口座可拆卸地连接。
72.座兜组件在推车车架100上可正向安装,亦可反向安装,从而使得儿童推车具有正向使用状态和反向使用状态。
73.儿童推车在正向使用状态和反向使用状态时,均可带座兜组件折叠。而且儿童推车在正向使用状态和反向使用状态下折叠时,可分别选择第一围框1和第二围框2两个部件中不同的部件进行翻转与另一个部件靠拢而实现折叠。这使得儿童推车折叠后,座兜组件能够与推车车架100紧密靠拢在一起,使儿童推车折叠后结构紧凑,体积较小。
74.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在正向使用状态下折叠时,操作第一解锁机构使第二锁定机构解锁后,使第一围框1相对第二围框2向上转动与第二围框2相靠拢,同时驱使第一锁定机构解锁,如图21~图24所示。
75.儿童推车在反向使用状态下折叠时,操作第二解锁机构使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先后顺序解锁后,使第二围框2相对第一围框1向下转动与第一围框1靠拢,如图25~图28所示。
7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座兜组件,包括通过转轴同轴转动连接的第一围框、第二围框和座兜插口,在所述第一围框、所述第二围框和所述座兜插口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围框、所述第二围框和所述座兜插口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顺序设置,所述座兜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围框和所述座兜插口的相对位置锁定的第一锁定机构和用于将所述第一围框和所述第二围框的相对位置锁定的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能够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围框与所述座兜插口之间的第一锁定件,当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围框和所述座兜插口相配合,当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件与所述第二围框和所述座兜插口二者中的一者相配合,与另一者的配合脱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框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围框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锁定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匹配的第二斜面,当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抵设配合,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解锁后所述第一围框向与所述第二围框相靠拢的方向转动时驱使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解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能够沿所述转轴的轴线延伸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框与所述第二围框之间的第二锁定件,当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二锁定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围框和所述第二围框相配合,当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锁定件与所述第一围框和所述第二围框二者中的一者相配合,与另一者的配合脱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兜组件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解锁的第一解锁机构,所述第一解锁机构包括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框或所述第二围框上的第一解锁件,当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解锁件与所述第二锁定件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件上设置有沿其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二锁定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斜面相匹配的第四斜面,当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第四斜面相抵设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兜组件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和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先后顺序解锁的第二解锁机构,所述第二解锁机构包括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围框或所述座兜插口上的第二解锁件和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围框或所述座兜插口上的驱动件,当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二解锁件与所述驱动件相配合,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锁定件相配合,当所述第二解锁件相对所述第二围框或所述座兜插口转动时,所述第二解锁件能够与所述第二锁定件相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解锁件驱使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和所述第二锁定机构顺序解锁时,所述第一锁定件滑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二锁定件滑动的方向相反,和/或,所述第一锁定件和所述第二锁定件分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和/或,所述第二解锁件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驱动件配合的第五斜面、与所述第二锁定件配合的第七斜面,所述第五斜面和所述第七斜面分设在所述第二解锁件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解锁件上设置有沿其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五斜面,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五斜面相匹配的第六斜面,所述第五斜面与所述第六斜面相抵设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兜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
时,所述驱动件与第一锁定件通过平面相抵设配合,操作所述第二解锁件使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解锁过程中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锁定件沿同一方向滑动。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解锁件上还设置有沿其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七斜面,所述第二锁定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七斜面相匹配的第八斜面,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和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均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七斜面远离所述第八斜面,当所述第二解锁件转动使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解锁时,所述第七斜面与所述第八斜面相抵设配合。10.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兜组件,所述儿童推车还包括推车车架,所述推车车架上设置有插口座,所述座兜插口与所述插口座连接,和/或,所述儿童推车具有正向使用状态和反向使用状态,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正向使用状态和反向使用状态时,所述推车车架均能够带所述座兜组件进行折叠。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座兜组件及儿童推车,包括通过转轴同轴转动连接的第一围框、第二围框和座兜插口、将所述第二围框和座兜插口的相对位置锁定的第一锁定机构和将第一围框和第二围框的相对位置锁定的第二锁定机构,第一锁定机构包括滑动设在第二围框与座兜插口之间的第一锁定件,第一围框上设置有沿第一围框转动方向延伸的第一斜面,第一锁定件上设置有与第一斜面相匹配的第二斜面,当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抵设配合,第二锁定机构解锁后第一围框向与第二围框相靠拢的方向转动时驱使第一锁定机构解锁。该座兜组件在折叠时,无需单独操作去解锁第一锁定机构,使座兜组件折叠方便。使座兜组件折叠方便。使座兜组件折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马 尤志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7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8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