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能效实时检测循环水动态平衡ai变流量控制技术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循环水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大数据能效实时检测循环水动态平衡ai变流量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2.在炼化、石油化工、化工、医药化工、钢铁、发电等工业领域或商业领域生产用循环水中,通过循环水泵将冷却后的循环水打到现场,经过现场设备换热后,再回流到冷却塔,经过冷却塔冷却后,再通过循环水泵打到现场,周而复始。
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循环水量大小的一般有两个因素:一是生产负荷,生产负荷的大小会影响循环水量的多少,同样的供水温度,生产负荷越大,需要的水量越多,反之需要的水量就越少;二是供水温度,循环水为开式循环,循环水供水温度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同样的生产负荷,循环水供水温度越高,换热效果越差,而且供水温度高时,环境温度也高,设备本身通过空气散热的效果也差,因而需要的水量越多,而循环水供水温度越低,换热效果越好,设备本身通过空气散热的效果也好,因而需要的水量也就越少。
4.绝大部分生产现场没有考虑上述因素的差异,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只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适当开启或关闭一,管理方式粗放,造成能耗浪费;且每台水泵随着运行时间越来越长,效率都会发生改变,在流量调整过程中,每台水泵的效率变化也不一样。因为缺乏智能控制,当流量发生改变时,不能根据每台水泵的实时效率来调整输出,造成能耗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基于大数据循环水变流量的节能控制方法,包括
7.在某一固定生产负荷和某一循环水的供水温度下,调节泵组的运行频率来改变循环水的流量,获取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下限以及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
8.以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下限以及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为约束条件,对泵组的运行频率进行变频调节,采集当前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在单位时间内采集泵组在各个运行频率下泵组的总能耗和循环水的流量,将该固定生产负荷、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循环水的流量、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泵组的运行频率及泵组的总能耗建立映射关系存储到第一数据库中;
9.将泵组的总能最小值对应的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和泵组的运行频率作为该固定负荷和该循环水的供水温度下能耗最低的泵组运行方案。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将第一数据库以生产负荷的比例为依据转化得到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为不同生产负荷下、相同循环水的供水温度下的等比转化数据库,第二数据库中的转化循环水的流量以第一数据库中的循环水的流量按生产负荷的比例获得的,第二数据库中的转化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和转化泵组的运行频率根据第二数据库中的转化循
环水的流量和水泵自身特性获得的,第二数据库中的转化泵组的总能耗根据转化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和转化泵组的运行频率获得的。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获取实时生产负荷和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
12.若第一数据库中存在实时生产负荷和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对应的数据,则直接输出能耗最低的泵组运行方案;
13.若第一数据库中不存在实时生产负荷和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对应的数据,则从第二数据库中进行查询,选择实时生产负荷和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对应的转化泵组水泵运行数量和转化泵组的运行频率进行输出,以温度敏感区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保护上下限以及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为约束条件,对泵组的运行频率进行变频调节,在单位时间内采集泵组在各个运行频率下泵组的总能耗和循环水的流量,将该实时生产负荷、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循环水的流量、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泵组的运行频率及泵组的总能耗建立映射关系更新补充到第一数据库中。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若无法获得循环水的流量,则以温度敏感区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保护上下限以及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为约束条件,对泵组的运行频率进行变频调节,采集当前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和循环水的回水温度,在单位时间内采集泵组在各个运行频率下泵组的总能耗,将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循环水的回水温度、循环水的温差、泵组的运行频率及泵组的总能耗建立映射关系存储到第一数据库中;
15.将泵组的总能最小值对应的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和泵组的运行频率作为该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和该循环水的温差下能耗最低的泵组运行方案。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某一固定生产负荷和某一循环水的供水温度下,调节泵组的运行频率来改变循环水的流量,获取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下限以及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具体包括:
17.获取所有设备的实时温度t
x
,每隔第一单元时间t1降低泵组的运行频率f1,直至其中某一设备稳定运行后的实时温度t
x
脱离其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则记该实时温度t
x
为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限t
max
;
18.获取所有设备的实时温度t
x
,每隔第一单元时间t1增加泵组的运行频率f1,直至其中某一设备稳定运行后的实时温度t
x
脱离其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则记该实时温度t
x
为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下限t
min
;
19.获取所有设备压力薄弱端的压力p
x
,每隔第二单元时间t2降低泵组的运行频率f2,直至其中某一设备压力薄弱端的压力p
x
脱离压力保护值,则记该设备压力薄弱端的压力p
x
为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pm。
2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某一固定生产负荷ηn%下第一数据库的建立,具体包括:
21.以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限t
max
、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下限t
min
以及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pm为约束条件,以f3为频率变化值降低或增加泵组的运行频率,采集当前循环水的供水温度tn,在第三单位时间t3内采集泵组在各个运行频率下泵组的总能耗wn和循环水的流量ln,将该固定生产负荷ηn%、循环水的供水温度tn、循环水的流量ln、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n、泵组的运行频率fn及泵组的总能耗wn建立映射关系存储到第一数据库中。
2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不同生产负荷ηm%下更新补充第一数据库,具体包括:
23.从第二数据库中进行查询,选择实时生产负荷ηm%和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tm对
应的转化泵组水泵运行数量和转化泵组的运行频率进行输出,以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限t
max
、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下限t
min
以及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pm为约束条件,以f4为频率变化值降低或增加泵组的运行频率,采集当前循环水的供水温度tm,在第四单位时间t4内采集泵组在各个运行频率下泵组的总能耗wm和循环水的流量lm,将该生产负荷ηm%、循环水的供水温度tm、循环水的流量lm、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m、泵组的运行频率fm及泵组的总能耗wm建立映射关系更新补充到第一数据库中。
24.一种基于大数据循环水变流量的节能控制系统,采用上述的节能控制方法,包括生产装置、冷却塔、泵组和总控制器,所述泵组与所述生产装置之间连接有供水管路,所述生产装置与所述冷却塔之间连接有回水管路,所述泵组与所述冷却塔连接,所述供水管路上设置有供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回水管路上设置有回水温度传感器和回水流量计,所述生产装置的设备上设置有薄弱端压力变送器,所述泵组的各个水泵上均设置有电能表和变频器,所述供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回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回水流量计、所述薄弱端压力变送器、所述电能表和所述变频器均与所述总控制器电连接。
25.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上述的节能控制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节能控制方法。
27.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8.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智能建立数据库的方式实现了常年生产负荷比较固定的企业不同供水温度下循环水用水平衡问题,以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下限以及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为约束条件得到不同泵组的运行水泵数量、泵组运行频率对应的泵组总能耗,通过比较各个运行方案的泵组总能耗,可知晓固定负荷下各个供水温度对应的能耗最低的泵组运行方案,通过泵组运行方案即可确定循环水的流量。
29.本发明还通过按百分比同步第二数据库,解决了生产负荷变化较大的企业不同供水温度下的循环水量用水平衡,大大降低了数据库学习周期,提升了上述企业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并通过能效检测对泵组进行流量管理,解决提升设备运行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生产负荷下建立的第一数据库表图。
3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以第一数据库为基础百分比同步的第二数据库表图。
3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其他生产负荷下更新补充的第一数据库表图。
3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其他生产负荷下更新补充的第一数据库表图。
3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泵组运行数量且无法获取流量时建立的第一数据库表图。
3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节能控制系统示意图。
3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40.实施例1
41.结合附图1,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大数据循环水变流量的节能控制方法,包括
42.在某一固定生产负荷和某一循环水的供水温度下,调节泵组的运行频率来改变循环水的流量,获取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下限以及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
43.以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下限以及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为约束条件,对泵组的运行频率进行变频调节,采集当前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在单位时间内采集泵组在各个运行频率下泵组的总能耗和循环水的流量,将该固定生产负荷、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循环水的流量、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泵组的运行频率及泵组的总能耗建立映射关系存储到第一数据库中;
44.将泵组的总能最小值对应的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和泵组的运行频率作为该固定负荷和该循环水的供水温度下能耗最低的泵组运行方案。
45.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企业的生产性质,某一固定生产负荷可以是100%生产负荷或者其他生产负荷;生产负荷可以通过现场设备读取,或者当生产负荷无法读取时,便可通过人工将生产负荷手动输入总控制器。
46.在本实施例中,在某一固定生产负荷和某一循环水的供水温度下,调节泵组的运行频率来改变循环水的流量,获取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下限以及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具体包括:
47.获取所有设备的实时温度t
x
,每隔第一单元时间t1降低泵组的运行频率f1,直至其中某一设备稳定运行后的实时温度t
x
脱离其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则记该实时温度t
x
为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限t
max
;
48.获取所有设备的实时温度t
x
,每隔第一单元时间t1增加泵组的运行频率f1,直至其中某一设备稳定运行后的实时温度t
x
脱离其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则记该实时温度t
x
为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下限t
min
;
49.获取所有设备压力薄弱端的压力p
x
,每隔第二单元时间t2降低泵组的运行频率f2,直至其中某一设备压力薄弱端的压力p
x
脱离压力保护值,则记该设备压力薄弱端的压力p
x
为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pm。
50.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限t
max
为55℃,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下限t
max
为48℃,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pm为0.05mpa。
51.在本实施例中,在某一固定生产负荷ηn%下第一数据库的建立,具体包括:
52.以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限t
max
、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下限t
min
以及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pm为约束条件,以f3为频率变化值降低或增加泵组的运行频率,采集当
前循环水的供水温度tn,在第三单位时间t3内采集泵组在各个运行频率下泵组的总能耗wn和循环水的流量ln,将该固定生产负荷ηn%、循环水的供水温度tn、循环水的流量ln、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n、泵组的运行频率fn及泵组的总能耗wn建立映射关系存储到第一数据库中。
53.在本实施例中,技术方案是适用于固定生产负荷的生产企业,如图1所示,在100%生产负荷、不同循环水的供水温度下,改变水泵运行数量和泵组的运行频率,测得对应的泵组总能耗,通过比较各个泵组运行方案的泵组总能耗,可知晓100%固定负荷下、各个供水温度对应的能耗最低的泵组运行方案,通过泵组运行方案即可确定循环水的流量,有效进行流量管理,降低能耗,同时解决提升设备运行效率的问题。
54.实施例2
55.结合附图1至附图3,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
56.如附图2所示,将第一数据库以生产负荷的比例为依据转化得到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为不同生产负荷下、相同循环水的供水温度下的等比转化数据库,第二数据库中的转化循环水的流量以第一数据库中的循环水的流量按生产负荷的比例获得的,第二数据库中的转化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和转化泵组的运行频率根据第二数据库中的转化循环水的流量和水泵自身特性获得的,第二数据库中的转化泵组的总能耗根据转化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和转化泵组的运行频率获得的。
57.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库是根据负荷的变化百分比,从第一数据库等比转化而来,比如t1数据库中如果生产负荷为100%,当供水温度为30℃时,用水量为800m3/h,如果生产负荷降为90%时,当供水温度为30℃时,按照设计要求,在其他生产条件一样的话,90%生产负荷的用水应该是100%生产负荷用水量的90%,即720m3/h。
58.在上述实施例中,转化循环水的流量确定以后,根据转化循环水的流量和泵组中水泵的特性曲线可以计算出理论上需要的转化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和转化泵组的运行频率。
59.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数据库是理论上的转化数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第二数据库是作为参考的。
60.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实时生产负荷和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
61.若第一数据库中存在实时生产负荷和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对应的数据,则直接输出能耗最低的泵组运行方案;
62.若第一数据库中不存在实时生产负荷和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对应的数据,则从第二数据库中进行查询,选择实时生产负荷和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对应的转化泵组水泵运行数量和转化泵组的运行频率进行输出,以温度敏感区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保护上下限以及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为约束条件,对泵组的运行频率进行变频调节,在单位时间内采集泵组在各个运行频率下泵组的总能耗和循环水的流量,将该实时生产负荷、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循环水的流量、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泵组的运行频率及泵组的总能耗建立映射关系更新补充到第一数据库中。
63.在本实施例中,在不同生产负荷ηm%下更新补充第一数据库,具体包括:
64.从第二数据库中进行查询,选择实时生产负荷ηm%和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tm对应的转化泵组水泵运行数量和转化泵组的运行频率进行输出,以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限t
max
、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下限t
min
以及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pm为约束条件,
以f4为频率变化值降低或增加泵组的运行频率,采集当前循环水的供水温度tm,在第四单位时间t4内采集泵组在各个运行频率下泵组的总能耗wm和循环水的流量lm,将该生产负荷ηm%、循环水的供水温度tm、循环水的流量lm、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m、泵组的运行频率fm及泵组的总能耗wm建立映射关系更新补充到第一数据库中。
65.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百分比同步的第二数据库,使在其他生产负荷下能参考第二数据库的运行方案,大大降低了数据库学习周期,并将该生产负荷下的相关数据更新补充到第一数据库中,解决了生产负荷变化较大的企业不同供水温度下的循环水量用水平衡。
66.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如附图4所示,泵组的运行频率fm可以是每台水泵的各自频率,并非一定需要统一运行频率。
67.实施例3
68.大部分企业因为现场持续生产,管道中循环水持续循环,不具备在线安装流量计的条件时,因为数据库中没有流量数据,当企业因为负荷调整,循环水使用流量变化时,企业会根据生产负荷选择运行水泵的数量即当前总的循环水流量,循环水流量可以满足当前生产负荷最高用水点的用水要求。因此可根据公式q=c
×
l
×△
t,q为生产所需冷量,c为循环水的比热容,l为循环水的流量,
△
t为循环水的温差。
69.结合附图5,若无法获得循环水的流量,则以温度敏感区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保护上下限以及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为约束条件,对泵组的运行频率进行变频调节,采集当前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和循环水的回水温度,在单位时间内采集泵组在各个运行频率下泵组的总能耗,将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循环水的回水温度、循环水的温差、泵组的运行频率及泵组的总能耗建立映射关系存储到第一数据库中;
70.将泵组的总能最小值对应的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和泵组的运行频率作为该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和该循环水的温差下能耗最低的泵组运行方案。
71.实施例4
72.结合附图6,本实施例是一种基于大数据循环水变流量的节能控制系统,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节能控制方法,包括生产装置1、冷却塔2、泵组3和总控制器,所述泵组3与所述生产装置1之间连接有供水管路4,所述生产装置1与所述冷却塔2之间连接有回水管路5,所述泵组3与所述冷却塔2连接,所述供水管路4上设置有供水温度传感器6,所述回水管路5上设置有回水温度传感器7和回水流量计8,所述生产装置1的设备上设置有薄弱端压力变送器9,所述泵组3的各个水泵31上均设置有电能表32和变频器33,所述供水温度传感器6、所述回水温度传感器7、所述回水流量计8、所述薄弱端压力变送器9、所述电能表32和所述变频器33均与所述总控制器电连接。
73.在本实施例中,总控制器具体安装位置不作限定,故未在附图中示出。
74.实施例5
75.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100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200;所述处理器1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实施例1至3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节能控制方法。
76.实施例6
7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
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现实施例1至3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节能控制方法。
78.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基于大数据循环水变流量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某一固定生产负荷和某一循环水的供水温度下,调节泵组的运行频率来改变循环水的流量,获取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下限以及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以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下限以及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为约束条件,对泵组的运行频率进行变频调节,采集当前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在单位时间内采集泵组在各个运行频率下泵组的总能耗和循环水的流量,将该固定生产负荷、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循环水的流量、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泵组的运行频率及泵组的总能耗建立映射关系存储到第一数据库中;将泵组的总能最小值对应的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和泵组的运行频率作为该固定负荷和该循环水的供水温度下能耗最低的泵组运行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循环水变流量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数据库以生产负荷的比例为依据转化得到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为不同生产负荷下、相同循环水的供水温度下的等比转化数据库,第二数据库中的转化循环水的流量以第一数据库中的循环水的流量按生产负荷的比例获得的,第二数据库中的转化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和转化泵组的运行频率根据第二数据库中的转化循环水的流量和水泵自身特性获得的,第二数据库中的转化泵组的总能耗根据转化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和转化泵组的运行频率获得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循环水变流量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实时生产负荷和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若第一数据库中存在实时生产负荷和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对应的数据,则直接输出能耗最低的泵组运行方案;若第一数据库中不存在实时生产负荷和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对应的数据,则从第二数据库中进行查询,选择实时生产负荷和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对应的转化泵组水泵运行数量和转化泵组的运行频率进行输出,以温度敏感区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保护上下限以及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为约束条件,对泵组的运行频率进行变频调节,在单位时间内采集泵组在各个运行频率下泵组的总能耗和循环水的流量,将该实时生产负荷、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循环水的流量、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泵组的运行频率及泵组的总能耗建立映射关系更新补充到第一数据库中。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循环水变流量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无法获得循环水的流量,则以温度敏感区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保护上下限以及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为约束条件,对泵组的运行频率进行变频调节,采集当前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和循环水的回水温度,在单位时间内采集泵组在各个运行频率下泵组的总能耗,将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循环水的回水温度、循环水的温差、泵组的运行频率及泵组的总能耗建立映射关系存储到第一数据库中;将泵组的总能最小值对应的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和泵组的运行频率作为该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和该循环水的温差下能耗最低的泵组运行方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循环水变流量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某一固定生产负荷和某一循环水的供水温度下,调节泵组的运行频率来改变循环水的流量,获取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下限以及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具体包括:
获取所有设备的实时温度t
x
,每隔第一单元时间t1降低泵组的运行频率f1,直至其中某一设备稳定运行后的实时温度t
x
脱离其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则记该实时温度t
x
为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限t
max
;获取所有设备的实时温度t
x
,每隔第一单元时间t1增加泵组的运行频率f1,直至其中某一设备稳定运行后的实时温度t
x
脱离其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则记该实时温度t
x
为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下限t
min
;获取所有设备压力薄弱端的压力p
x
,每隔第二单元时间t2降低泵组的运行频率f2,直至其中某一设备压力薄弱端的压力p
x
脱离压力保护值,则记该设备压力薄弱端的压力p
x
为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p
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循环水变流量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某一固定生产负荷η
n
%下第一数据库的建立,具体包括:以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限t
max
、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下限t
min
以及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p
m
为约束条件,以f3为频率变化值降低或增加泵组的运行频率,采集当前循环水的供水温度t
n
,在第三单位时间t3内采集泵组在各个运行频率下泵组的总能耗w
n
和循环水的流量l
n
,将该固定生产负荷η
n
%、循环水的供水温度t
n
、循环水的流量l
n
、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n、泵组的运行频率f
n
及泵组的总能耗w
n
建立映射关系存储到第一数据库中。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循环水变流量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同生产负荷η
m
%下更新补充第一数据库,具体包括:从第二数据库中进行查询,选择实时生产负荷η
m
%和实时循环水的供水温度t
m
对应的转化泵组水泵运行数量和转化泵组的运行频率进行输出,以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限t
max
、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下限t
min
以及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p
m
为约束条件,以f4为频率变化值降低或增加泵组的运行频率,采集当前循环水的供水温度t
m
,在第四单位时间t4内采集泵组在各个运行频率下泵组的总能耗w
m
和循环水的流量l
m
,将该生产负荷η
m
%、循环水的供水温度t
m
、循环水的流量l
m
、泵组中水泵运行数量m、泵组的运行频率f
m
及泵组的总能耗w
m
建立映射关系更新补充到第一数据库中。8.一种基于大数据循环水变流量的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节能控制方法,包括生产装置、冷却塔、泵组和总控制器,所述泵组与所述生产装置之间连接有供水管路,所述生产装置与所述冷却塔之间连接有回水管路,所述泵组与所述冷却塔连接,所述供水管路上设置有供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回水管路上设置有回水温度传感器和回水流量计,所述生产装置的设备上设置有薄弱端压力变送器,所述泵组的各个水泵上均设置有电能表和变频器,所述供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回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回水流量计、所述薄弱端压力变送器、所述电能表和所述变频器均与所述总控制器电连接。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节能控制方法。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节能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大数据能效实时检测循环水动态平衡AI变流量控制技术,包括在某一固定生产负荷和某一循环水的供水温度下;以系统温度敏感区的保护上下限以及系统压力薄弱端的压力保护值为约束条件,对泵组的运行频率进行变频调节,采集当前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在单位时间内采集泵组在各个运行频率下泵组的总能耗和循环水的流量,将该固定生产负荷、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循环水的流量、水泵运行数量、泵组运行频率及泵组的总能耗建立映射关系存储到第一数据库中;得到该固定负荷和该循环水的供水温度下能耗最低泵组运行方案。本发明解决了企业各生产负荷下的不同供水温度下循环水量用水平衡,大大降低了数据库学习周期,提升了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率。了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率。了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蔚海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澜威远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1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