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活性炭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质活性炭制作方法以及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1、活性炭的制备,一般以煤、果壳、木炭为主原材料,竹活性炭属新材料。竹子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是制作活性炭的优良材料,但是目前因为工艺的限制以及竹子本身的特点导致竹质活性炭灰分较高,强度较差,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质活性炭制作方法以及制作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竹质活性炭烧制过程中灰分过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质活性炭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对竹子进行分片,得到竹子的竹青与竹黄;
4、将竹子的竹青部位放置在无氧炭化炉的炉胆内,在无氧炭化炉的炉胆外炉体内的炉膛中点燃天然气并对装有竹青的炉胆底部加热至炉胆内热解气体温度至260℃-280℃;
5、若热解气体温度小于260℃,热解气体直接排至外部,和/或经过冷凝塔收集竹醋液后排出至外部;
6、若热解气体直接排至外部,应在进入冷凝塔前切换阀门以外排蒸汽;
7、若热解气体温度大于或者等于260℃,热解气体经冷凝塔引入至炉膛内自燃形成热解气体循环,并切断天然气;
8、控制竹青部位在炉胆内热解40-90分钟,得到高强度竹炭碳化料。
9、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竹青部位在炉胆内热解40-90分钟还包括:
10、在竹青部位热解过程中控制炉胆内的温度在500-650℃范围内。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12、将竹子的竹黄部位放置在无氧炭化炉的炉胆内,在无氧炭化炉的炉胆外炉体内的炉膛区域点燃天然气并对装有竹黄的炉胆底部加热至炉胆内热解气体温度至260℃-280℃;
13、若热解气体温度小于260℃,热解气体直接排至外部,和/或经过冷凝塔收集竹醋液后排出至外部;
14、若热解气体直接排至外部,应在进入冷凝塔前切换阀门以外排蒸汽;
15、若热解气体温度大于或者等于260℃,热解气体经冷凝塔引入至炉膛内自燃形成热解气体循环,并切断天然气;
16、控制竹青部位在炉胆内热解40-90分钟,得到高强度竹炭碳化料。
17、控制竹黄部位在炉胆内热解40-60分钟,得到低灰分竹炭碳化料。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竹黄在炉胆内热解40-60分钟还包括:
19、竹黄在炉胆内热解的温度在500-550℃范围内。
20、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竹质活性炭制作装置,适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所述制作装置包括:
21、无氧炭化炉,包括炉体、炉胆以及炉膛,炉胆外部与炉体内部之间空间为燃烧空间即炉膛,所述炉胆的上方具有第一出气口,炉体侧壁上具有第一进气口,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炉膛导通;
22、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置于所述炉膛底部,且所述燃烧器用于加热所述炉胆;
23、冷凝塔,包括第一输送口以及第二输送口,所述第一输送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输送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
24、三通管,设置在第一出气口与第一输送口的连通处,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一端与外部连通;
25、阀门组,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二输送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的连通处,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三通管与所述第一输送口的连通处,所述第三阀门置于所述三通管向外排气的管路上,当不向外界排出气体时,可关闭所述第三阀门。
26、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对竹子进行分片,得到竹子的竹青与竹黄;将竹子的竹青部位放置在无氧炭化炉的炉胆内,在无氧炭化炉的炉胆外炉体内的炉膛中点燃天然气并对装有竹黄的炉胆内热解气体热解至260℃-280℃,将炉胆内热解气体引入到冷凝塔中;冷凝塔将低于260℃的热解气体排出至外部,并将高于260℃的气体引入至炉膛内自燃形成热解气体循环,并切断天然气;控制装有竹黄的炉胆内热解气体热解至40-90分钟,得到高强度竹炭碳化料。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竹子的分片并利用,以及对竹子热解后所产生的可燃气体所含有的热能实现了再循环利用,获得高强度的竹炭。
27、上述
技术实现要素:
相关记载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1.一种竹质活性炭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质活性炭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竹青部位在炉胆内热解40-90分钟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质活性炭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质活性炭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竹黄在炉胆内热解40-60分钟还包括:
5.一种竹质活性炭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制作装置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