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2’-双(三甲基硅基)-1,1’-联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专利2025-11-01  6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有机硅的化学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1、有机硅化合物在有机合成、材料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有机硅小分子药物因其原子半径较大、亲油性高、毒性低、在核磁共振谱中具有显著特征峰等特性而备受关注(j.med.chem.2013,56,388-405.),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症、多发性硬化症等)和药物影像学的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近年来,有机硅药物的合成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张扬会教授(angew.chem.int.ed.2018,57,3233-323.)报道了以2-碘联苯类化合物和六甲基二硅烷为原料,乙酸钯为催化剂实现2,2’-双(三甲基硅基)-1,1’-联苯类化合物的合成。该步反应虽然收率和官能团兼容性良好,但依旧存在催化剂价格昂贵且难以回收使用,且从商品化原料获得含取代基的2-碘联苯类化合物,往往需要多步合成过程。2-碘联苯类化合物的代表性合成路线如下:

3、由酚类进行转化:hintermann等人(chem.–eur.j.2020,26(1),176-180.)报道了以邻苯基苯酚为底物,先与对甲苯磺酰氯反应制备磺酸酯,随后与锌粉反应制备有机锌试剂,之后碘化制备2-碘联苯。该反应收率较高,不足之处在于难以兼容碱敏感官能团,且操作过程需要三步较为繁琐。若需制备含取代基底物,则联苯骨架需额外步骤构建,再加上碳-氢键硅基化反应,则需要五步才能制备2,2’-双(三甲基硅基)-1,1’-联苯类化合物。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4、

5、由氨基进行转化:该方法通常包括将邻溴苯胺(或邻碘苯胺)与芳基硼酸进行铃木偶联反应,制备2-氨基联苯类化合物,然后经重氮盐中间体生成2-碘联苯类化合物(chem.commun.2022,58(68),9468-9471.org.chem.front.2021,8(23),6535-6540.)。然而,该方法存在操作繁琐,需三步法才能合成2-碘联苯类化合物,将该方法与现有技术结合,则需要四步反应才能得到2,2’-双(三甲基硅基)-1,1’-联苯类化合物。同时,重氮盐中间体稳定性差,大规模工业应用时安全风险较大;重氮化反应需要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无法兼容酸敏感官能团。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6、

7、由羧基进行转化:付华等人(synlett 2018,29(12),1572-1577.)以芳基羧酸为底物,n-碘代丁二酰亚胺为碘化试剂,在光催化条件下实现脱羧碘化反应制备2-碘联苯类化合物。该方法操作条件温和,官能团兼容性良好。对于部分底物,原料廉价易得。但还存在如下问题:(1)总体收率较低(57%);(2)光催化剂价格昂贵且难以回收使用;(3)需过量碘化试剂;(4)需要额外步骤引入取代基。若通过碳-氢键芳基化合成邻苯基苯甲酸衍生物,在通过该方法合成2-碘联苯衍生物,之后发生碳-氢键硅基化,则需要三步反应才能得到2,2’-双(三甲基硅基)-1,1’-联苯类化合物。反应路线如下:

8、

9、由碳-氢键进行转化:singh等人先后报道了以芳基甲烷(adv.synth.catal.2018,360(10),2032-2042.)和芳基甲醇(chemistryselect2018,3(43),12336-12340.)为底物,氧化条件下经由自由基机理制备2-碘联苯类化合物。该方法机制新颖,原料廉价易得,合成步骤简洁,与碳-氢键硅基化反应联用,仅需两步反应就能得到2,2’-双(三甲基硅基)-1,1’-联苯类化合物。不足之处是:(1)对易氧化官能团不兼容;(2)反应选择性尚需提高;(3)芳烃底物大大过量,难以适用于双边都有复杂取代基的联苯底物的合成;(4)氧化剂大大过量,增加成本且后处理麻烦;(5)采用易制爆的硝酸银且负载量高,成本较高、原料获取困难且存在安全隐患。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10、

11、总体而言,当前2,2’-双(三甲基硅基)-1,1’-联苯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尚存在如合成步骤繁琐、收率偏低、催化剂昂贵且难以回收利用、底物范围狭窄、选择性低、安全风险大等多种问题。因此,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两步法”合成2,2’-双(三甲基硅基)-1,1’-联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化合物1和化合物2(或化合物1’化合物2’)反应生成化合物3;随后,将上述产物化合物3与六甲基二硅烷在适当条件下进行碳-氢键硅基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2,2’-双(三甲基硅基)-1,1’-联苯类化合物4。本发明实现两步合成2,2’-双(三甲基硅基)-1,1’-联苯类化合物,提高反应总收率、降低合成成本、提升工艺安全性,拓展底物范围、兼容敏感性官能团;同时采用非均相钯催化剂,实现催化剂循环使用,降低催化剂成本。

2、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2,2’-双(三甲基硅基)-1,1’-联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在非均相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催化剂的作用下,化合物1和化合物2(或化合物1’和化合物2’)反应生成化合物3;所述反应为化学选择性的铃木偶联反应。

5、步骤二:在非均相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化合物3与六甲基二硅烷发生碳-氢键硅基化反应生成2,2’-双(三甲基硅基)-1,1’-联苯类化合物4,所述合成方法的反应路线如下:

6、其中:x1为碘、溴或三氟甲磺酸酯,x2为溴、三氟甲磺酸酯或氯,且x1的反应活性大于x2,ar1或ar2为中的一种;r1或r2为-ch3、-cho、-ome、-cooch3、-nhboc或-f中的至少一种,tms为

7、其中,x1的反应活性大于x2,意义在于实现化学选择性铃木偶联,以便在联苯骨架两边同时引入取代基,最终合成结构不对称的化合物4,拓展底物范围。若x1和x2相同,第一步化合物1和化合物2之间的铃木偶联反应不具备化学选择性,无法制备结构不对称的化合物3,进而无法制备结构不对称的化合物4,底物范围受限。若x1和x2相同,第一步化合物1’和化合物2’之间的铃木偶联反应副反应较多,收率较低。

8、本发明优选出非均相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催化剂来实现2,2’-双(三甲基硅基)-1,1’-联苯类化合物的两步法合成。

9、本发明中非均相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催化剂为磷酸钙负载的二价钯催化剂,采用一步法制备而成,操作条件绿色环保,二价钯、磷酸钙、磷酸镁在常温、空气条件下不会被氧化、还原或者水解,因此该催化剂可在空气中保存6个月以上而催化性能无显著影响。

10、可根据现有技术,或参考专利cn 115193459 b,制备非均相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催化剂,用于本发明反应。

11、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非均相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催化剂是根据专利cn 115193459b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后得到的。其中,钯盐选自氯亚钯酸铵。用氯亚钯酸铵替代原专利中氯化钯的盐酸溶液,得到的非均相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催化剂,其催化活性较高,避免了盐酸等危化品的使用,所述方法更绿色环保。

12、具体方法如下:在室温条件下,将氯亚钯酸铵、钙盐或镁盐、磷酸根离子源、模板剂、水和碱液混合溶解并反应,制备得到非均相钯催化剂。

13、其中,所述反应的方程式如下:(x-y)m2++ypd2++2po43-→m(x-y)pdy(po4)2;其中,m2+钙离子或镁离子,钙离子(或镁离子)、钯离子以及磷酸根离子源的用量摩尔比为:m2+:pd2+:po43-=(x-y):y:2;x的取值范围为2.5~3.5,y的取值范围为0.00001~0.1。

14、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非均相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钙盐为氯化钙,镁盐为氯化镁或硫酸镁,磷酸根离子源为磷酸,模板剂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15、非均相钯/磷酸钙催化剂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16、称取氯化钙578mg(5mmol,96%),磷酸345.9mg(3mmol,85%),氯亚钯酸铵145mg(0.5mmol),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45mg(0.0025mmol,mw=58000)溶解于50m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溶液a。随后,在搅拌条件下将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溶液a中,调节溶液a的ph至12,生成大量沉淀。室温搅拌24h后,将上述沉淀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固体沉淀在60℃下真空干燥12h,得目标催化剂钯/磷酸钙,记为pd/ca3(po4)2。通过icp-ms(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得催化剂中钯负载量为4.62wt.%。其中,钯的负载量是指钯占非均相钯催化剂总质量的百分比。

17、非均相钯/磷酸镁催化剂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18、称取氯化镁491mg(5mmol,97%),磷酸345.9mg(3mmol,85%),氯亚钯酸铵14.5mg(0.05mmol),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45mg(0.0025mmol,mw=58000)溶解于50m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溶液a。随后,在搅拌条件下将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溶液a中,调节溶液a的ph至12,生成大量沉淀。室温搅拌24h后,将上述沉淀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固体沉淀在60℃下真空干燥12h,得目标催化剂钯/磷酸镁,记为pd/mg3(po4)2。通过icp-ms(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得催化剂中钯含量为0.15wt.%。

19、基于上述方法,本行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节氯亚钯酸铵的用量,制备出不同钯负载量的催化剂。

20、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中采用的两步是分步反应,产物经过纯化后再反应,可以获得更高的反应收率。

2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一中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摩尔比为1.0:1.0,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摩尔比为(1.0~2.0):1.0;非均相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催化剂中钯相对于化合物2(或化合物2’)的摩尔百分比为(0.001~10)mol.%。优选的,上述摩尔百分比为(0.01~5)mol%。更优选的,上述摩尔百分比为(0.01~1)mol%。在保证良好收率的前提下,催化剂用量减少,可以降低反应成本。

2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二中化合物3和六甲基二硅烷的摩尔比为1:(1~1.5),非均相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催化剂中钯相对于化合物3的摩尔百分比为(0.01~10)mol.%。优选的,上述摩尔百分比为(0.01~5)mol%。更优选的,上述摩尔百分比为(0.05~3)mol%。

2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一和步骤二加入配体与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形成配合物,所述配体为

24、中至少一种。

25、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一中加入配体与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形成配合物,所述配体为三苯基膦(pph3)、二环己基苯基膦(pcy2ph)中的至少一种。在部分实施例中,步骤一可以不添加配体,也能获得高收率的化合物3。

26、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二中加入配体与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形成配合物,所述配体优选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1,1’-联苯(xphos)。

2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一中配体相对于化合物2(或化合物2’)的摩尔百分比为(0.001-10)mol%;步骤二中配体相对于化合物3的摩尔百分比为(0.01-10)mol%。

28、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化合物3为2-溴联苯时,步骤一配体为三苯基膦(pph3),用量为2mol%,步骤二中配体为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1,1’-联苯(xphos),用量为2mol%。

29、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所选用的配体通常并不相同,由于步骤一为化学选择性铃木偶联反应,若选用步骤二中的大位阻、富电子膦配体,体系反应活性过高,副反应加剧,目标产物收率会相应下降。所以在两步法中,本行业技术人员可以分别选择适用于步骤一(或不选用配体)和步骤二的不同配体,通过组合,获得两步法的最佳收率。

3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碱为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磷酸钠、磷酸钾、乙醇钠、乙醇钾、叔丁醇钠、叔丁醇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步骤一中碱相对于化合物2(或化合物2’)的摩尔比为1~3:1;步骤二中碱相对于化合物3的摩尔比为1~3:1。

3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一中溶剂为水、甲醇、乙醇、乙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添加所述溶剂调节化合物2或化合物2’的摩尔浓度为0.1-1mol/l。

32、更优选的,步骤一中溶剂为甲醇、乙醇或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33、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一中溶剂为乙醇。若使用专利cn115193459b中的乙醇/水混合体系,则收率会显著下降。

3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二中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乙腈中的至少一种,添加所述溶剂调节化合物3的摩尔浓度为0.1-1mol/l。

35、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二中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

3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一中反应温度为25-120℃,时间为3-24小时;步骤二中反应温度为80-150℃,时间为3-24小时。

37、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化合物3为2-溴联苯时,步骤一中反应温度为25-60℃,时间为6-24小时。更优选的,反应温度为40-50℃,时间为6小时。步骤二中反应温度为100-120℃,时间为12小时。

38、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化合物3为2-氯联苯时,步骤一中反应温度为80-120℃,时间为12-24小时;步骤二中反应温度为100-120℃,时间为12小时。

3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一和步骤二的合成反应在惰性气体中进行,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或氮气。

40、本发明反应合成路线图见图1。

4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42、(1)本发明开发了化学选择性铃木偶联与惰性基团导向的碳-氢键硅基化反应,两步合成2,2’-双(三甲基硅基)-1,1’-联苯类化合物,提高反应总收率,降低合成成本。

43、(2)避免易制毒、易制爆试剂或中间体的参与,提高工艺安全性。

44、(3)使用非均相钯催化剂,实现催化剂循环使用,降低催化剂成本。

45、(4)进一步拓展该类反应的底物范围,兼容甲基、氨基甲酸叔丁酯基、醛基等敏感性官能团,并实现双边取代底物的合成。


技术特征:

1.一种2,2’-双(三甲基硅基)-1,1’-联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非均相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催化剂的作用下,化合物1和化合物2反应生成化合物3,或化合物1’和化合物2’反应生成化合物3;步骤二:在非均相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化合物3与六甲基二硅烷发生碳-氢键硅基化反应生成2,2’-双(三甲基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摩尔比为1.0:1.0,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摩尔比为(1.0~2.0):1.0;步骤二中化合物3和六甲基二硅烷的摩尔比为1:(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非均相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催化剂中钯相对于化合物2或化合物2’的摩尔百分比为(0.001~10)mol.%;步骤二中非均相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催化剂中钯相对于化合物3的摩尔百分比为(0.01~10)mo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和步骤二中加入配体与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形成配合物,所述配体为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配体相对于化合物2或化合物2’的摩尔百分比为(0.001-10)mol%;步骤二中配体相对于化合物3的摩尔百分比为(0.01-10)mo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溶剂为水、甲醇、乙醇、乙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至少一种,添加所述溶剂调节化合物2或化合物2’的摩尔浓度为0.1-1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乙腈中至少一种,添加所述溶剂调节化合物3的摩尔浓度为0.1-1mol/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所述碱为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磷酸钠、磷酸钾、乙醇钠、乙醇钾、叔丁醇钠、叔丁醇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步骤一中碱相对于化合物2或化合物2’的摩尔比为1~3:1;步骤二中碱相对于化合物3的摩尔比为1~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反应温度为25-120℃,时间为3-24小时;步骤二中反应温度为80-150℃,时间为3-24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和步骤二的合成反应在惰性气体中进行,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或氮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合成医药、化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2,2’‑双(三甲基硅基)‑1,1’‑联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合成方法是在非均相钯/磷酸钙或钯/磷酸镁催化剂的作用下,依次使用化学选择性铃木偶联反应和碳氢键硅基化反应“两步法”合成2,2’‑双(三甲基硅基)‑1,1’‑联苯类化合物。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总收率高、合成成本低、工艺安全性高、底物范围广等优点;同时采用非均相钯催化剂,实现催化剂循环使用,进一步降低催化剂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游恒志,张栋梁,花逢林,李生廷,李积仓,杨玉龙,张港生,席儒恒,韩宏博,肖举,周世豪,刘钥鑫,王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71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