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虚拟手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专利2025-11-01  5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虚拟手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是将虚拟和显示相结合,采用特定技术生成一个虚拟的情境,但被人以现实的感觉,即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虚拟现实常用于教育、培训、医疗等场景中,在其应用过程中可以跟踪并采集人肢体数据,提高交互的逼真程度。其中,手是人体最灵活的器官,将虚拟手引入交互过程,可以完成复杂的交互。

2、但是,在虚拟手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虚拟手的手腕处扭曲变形的显示效果,影响用户的交互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虚拟手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得实体手部的第一运动数据;

4、基于目标角度范围以及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确定针对与所述实体手部对应的虚拟手的目标运动控制指令,所述目标角度范围表征所述实体手部的可旋转范围;

5、基于所述目标运动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虚拟手达到目标运动状态,其中,所述目标运动状态与所述实体手部的当前运动状态相匹配。

6、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7、采集实体手部的第二运动数据;

8、基于所述第二运动数据,确定所述实体手部分别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一目标旋转角度和第二目标旋转角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9、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旋转角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旋转角度,确定目标角度范围。

10、可选地,所述第二运动数据表征所述实体手部的表面运动数据,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旋转角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旋转角度,确定目标角度范围,包括:

11、根据所述实体手部的表面节点与各骨骼节点之间的空间距离,确定所述表面节点相对于各骨骼节点的权重系数;

12、根据所述权重系数、所述第一目标旋转角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旋转角度,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旋转角度对应的第三目标旋转角度以及与所述第二目标旋转角度对应的第四目标旋转角度;

13、基于所述第一目标旋转角度、所述第二目标旋转角度、所述第三目标旋转角度和所述第四目标旋转角度,确定目标角度范围。

14、可选地,所述基于目标角度范围以及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确定针对与所述实体手部对应的虚拟手的目标运动控制指令,包括:

15、获得所述第一运动数据中的实体手部的旋转角度;

16、若所述旋转角度超出了所述目标角度范围,生成第一运动指令,所述第一运动指令至少包括对所述虚拟手的旋转限制指令;

17、若所述旋转角度未超出所述目标角度范围,生成第二运动指令。

18、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运动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虚拟手达到目标运动状态,包括:

19、基于所述第一运动指令,控制所述虚拟手在运动至第一方向的极值时进行第二方向的旋转,并控制所述虚拟手同步所述第一运动数据对应的运动状态,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为反方向;

20、基于所述第二运动指令,控制所述虚拟手同步所述第一运动数据对应的运动状态。

21、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22、基于所述第一运动数据,获得所述实体手部的当前第一旋转角度;

23、获得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时间参数以及所述虚拟手的当前第二旋转角度;

24、基于所述第一旋转角度、所述第二旋转角度和所述时间参数,确定所述虚拟手是否运动至当前方向的极值。

25、一种虚拟手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26、获取单元,用于获得实体手部的第一运动数据;

27、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目标角度范围以及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确定针对与所述实体手部对应的虚拟手的目标运动控制指令,所述目标角度范围表征所述实体手部的可旋转范围;

28、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运动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虚拟手达到目标运动状态,其中,所述目标运动状态与所述实体手部的当前运动状态相匹配。

29、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30、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实体手部的第二运动数据;

31、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运动数据,确定所述实体手部分别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一目标旋转角度和第二目标旋转角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32、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旋转角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旋转角度,确定目标角度范围。

33、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虚拟手控制方法。

3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35、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36、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所述程序具体用于实现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虚拟手控制方法。

3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虚拟手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得实体手部的第一运动数据;基于目标角度范围以及第一运动数据,确定针对与实体手部对应的虚拟手的目标运动控制指令,目标角度范围表征实体手部的可旋转范围;基于目标运动控制指令,控制虚拟手达到目标运动状态,其中,目标运动状态与实体手部的当前运动状态相匹配。在本申请中能够基于实体手部的可旋转范围以及实时的运动数据来控制虚拟手的运动状态,使得虚拟手的运动不仅符合实体手部的运动状态还能够符合运动视觉效果,避免了虚拟手呈现手腕变形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虚拟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数据表征所述实体手部的表面运动数据,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旋转角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旋转角度,确定目标角度范围,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目标角度范围以及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确定针对与所述实体手部对应的虚拟手的目标运动控制指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运动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虚拟手达到目标运动状态,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一种虚拟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虚拟手控制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虚拟手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得实体手部的第一运动数据;基于目标角度范围以及第一运动数据,确定针对与实体手部对应的虚拟手的目标运动控制指令,目标角度范围表征实体手部的可旋转范围;基于目标运动控制指令,控制虚拟手达到目标运动状态,其中,目标运动状态与实体手部的当前运动状态相匹配。在本申请中能够基于实体手部的可旋转范围以及实时的运动数据来控制虚拟手的运动状态,使得虚拟手的运动不仅符合实体手部的运动状态还能够符合运动视觉效果,避免了虚拟手呈现手腕变形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贺中一,李大平,曾建华,吴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71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