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的制造方法、附带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的金属端子、使用了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的蓄电器件和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以往已经开发出了各种类型的蓄电器件,在所有蓄电器件中,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对于封装电极和电解质等蓄电器件元件都是不可或缺的部件。以往,作为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多采用金属制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但近年,随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个人电脑、相机、手机等的高性能化,蓄电器件不仅要求多样的形状,而且需要薄型化、轻量化。然而,现有的常用的金属制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存在很难跟上形状多样化的需求、且在轻量化方面也有局限的缺点。
2、因此,近年来,作为易于加工成多样的形状、可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提出了依次叠层有基材层/粘接层/阻隔层/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叠层片材。使用这样的膜状的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情况下,以使位于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最内层的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相对的状态将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围缘部热熔接,由此利用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将蓄电器件元件封装。
3、金属端子从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热封部分突出、由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封装的蓄电器件元件,通过与蓄电器件元件的电极电连接的金属端子与外部电连接。即,在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被热封的部分中的金属端子所在的部分,金属端子在被夹在热熔接性树脂层中的状态下被热封。由于金属端子与热熔接性树脂层由互不相同的材料制成,因此,在金属端子与热熔接性树脂层的界面上,密合性容易降低。
4、为此,以提高上述密合性等为目的,有在金属端子与热熔接性树脂层之间配置粘合性膜的方案。作为这样的粘合性膜,可以举出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粘合性膜。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796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如上所述,配置在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热熔接性树脂层与金属端子之间的粘合性膜要求具有可通过热封实现的与热熔接性树脂层及金属端子的密合性。
3、在借助粘合性膜将金属端子与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粘接的工序中,通常是将金属端子与粘合性膜热封,预先制备附带粘合性膜的金属端子。接着,在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围缘部,在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相对的状态下,通过在相互对置的热熔接性树脂层之间设置附带粘合性膜的金属端子,将该围缘部热封,由此将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热熔接,以及将热熔接性树脂层与粘合性膜热熔接,利用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将蓄电器件元件封装。
4、这样,粘合性膜需要至少经历与金属端子粘接时以及与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热熔接性树脂层粘接时这样的两次热封。
5、此外,当粘合性膜与金属端子粘接时,通常要进行粘合性膜与金属端子的临时粘接工序以及主粘接工序这样的多次加热和加压。临时粘接工序是将粘合性膜临时固定到金属端子以及脱除气泡的工序,主粘接工序是在比临时粘接工序更高的高温条件下进行一次或多次加热和加压,将粘合性膜粘接到金属端子的工序。
6、因此,至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被封装为止,粘合性膜因为热封要经历多次加热和加压。这样,就出现了在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被封装为止的期间,粘合性膜会因高温高压的多次热封而塌缩、厚度降低的问题。当粘合性膜的厚度降低时,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密封性也容易降低。
7、此外,为了提高蓄电器件的生产率,需要进一步缩短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热封时间(即加热加压时间)。当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围缘部的热封时间从例如3秒变为1秒时,热封时间为(原时间的)1/3,从而提高了生产率。但是,当在短时间内进行热封时,就会出现难以实现较高的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热熔接性树脂层与粘合性膜之间的密合性的问题。
8、而且,当在短时间内将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热熔接性树脂层与粘合性膜热封时,就会出现热封时粘合性膜对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追随性不足,其与热熔接性树脂层之间存在间隙,由此造成蓄电器件的密封性容易降低的问题。
9、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与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热熔接性树脂层的高密封性,抑制了热封导致的塌缩,且粘合性膜具有热封时对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优异的追随性。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该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的制造方法、利用了该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的附带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的金属端子、使用了该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的蓄电器件及该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
10、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11、本发明的发明人等为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由依次具有配置在金属端子侧的第1聚烯烃层、基材和配置在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侧的第2聚烯烃层的叠层体构成的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中,通过使第1聚烯烃层的熔解热δh1与第2聚烯烃层的熔解热δh2满足δh1>δh2的关系,并将基材的熔解热δh3设定为70j/g以上,就能够得到在短时间内实现与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热熔接性树脂层的高密封性,抑制了热封导致的塌缩,且具有热封时对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优异的追随性的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本发明是根据这些认知进一步反复研究而完成的发明。
12、即,本公开提供了下述所记载的方式的发明。
13、一种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其位于电连接到蓄电器件元件的电极的金属端子与封装上述蓄电器件元件的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之间,其中,上述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由依次具有配置在上述金属端子侧的第1聚烯烃层、基材和配置在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侧的第2聚烯烃层的叠层体构成,
14、根据jis k 7122:2012的规定测得的上述第1聚烯烃层的熔解热δh1与上述第2聚烯烃层的熔解热δh2满足δh1>δh2的关系,
15、根据jis k 7122:2012的规定测得的上述基材的熔解热δh3为70j/g以上。
16、发明效果
17、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短时间内实现与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热熔接性树脂层的高密封性,抑制了热封导致的塌缩,且具有对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优异的追随性的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该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的制造方法、利用了该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的附带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的金属端子、使用了该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的蓄电器件及该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
1.一种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其中,
2.一种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其中,230℃时的所述第1聚烯烃层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t1、所述第2聚烯烃层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t2以及所述基材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t3满足t2>t1>t3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其中,
14.一种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15.一种附带金属端子用粘合性膜的金属端子,其中,
16.一种蓄电器件,其中包括:
17.一种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