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真空泵生产与维护,涉及真空泵电机,尤其涉及一种锥形转子轴向定位间隙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1、锥形转子制动电机是一种自带刹车的、定转子成锥形的三相异步电动机。锥形转子制动电机包括外壳、定子总成、转子总成、前端座、后端座、刹车公、刹车母和用于调节转子轴向间隙的螺丝盘。锥形转子制动电机在断电情况下的时候,刹车母在弹簧作用下紧靠在刹车公上,在接电的情况下,转子总成产生的电磁力会拉伸弹簧,并且将刹车母顶开,使其与刹车母分离,这样能实现接电转动、断电制动的功能。真空泵的动力源采用锥形转子制动电机可有效提高设备的启停性能,有利于延长设备的实际使用寿命。
2、由于锥形转子制动电机的转子总成在定子总成中的轴向间隙直接关系到刹车公与刹车母的制动性能,过紧的话会增加转子工作的阻力,过松的话会影响该电机的制动性能。目前,对于调节转子总成的轴向间隙的话,其主要调节功能的部件就是位于刹车母后端的螺丝盘;在调节过程中,一般是通过经验方法来上紧螺丝盘,上紧一定圈数之后,将电机的轴端抵在地上,通过由上至下按压外壳的方式来观察刹车母与刹车公的分离情况,由此来判断间隙是否满足电机工作要求。但是这样的话,调节间隙需要反复测量,反复上紧螺丝盘,影响锥形转子制动电机的装配效率和维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上述在调节转子总成的轴向间隙方面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和维护效率的一种锥形转子轴向定位间隙的调整方法。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锥形转子轴向定位间隙的调整方法,包括支撑工装、架空部件、加压部件和精度控制部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s1、找平并放置支撑工装,将前端座、转子总成、定子总成、外壳和带刹车公的后端座依次在支撑工装上进行装配,其中,前端座支撑在架空部件上,转子总成背向刹车母的一轴端朝下支撑在支撑工装上,转子总成的另一轴端朝上;
4、s2、将架空部件的位置调至最低,架空前端座;
5、s3、将精度控制部件的制动端压在后端座的顶面靠边处,精度控制部件与加压部件呈竖向活动配合,向加压部件施压并令精度控制部件与后端座同步下降,精度控制部件用于显示实际下降的距离,下降距离为刹车公与刹车母工作分离间距;
6、s4、向转子总成的轴端安装刹车母,将螺丝盘通过螺纹旋合方式安装在转子总成的顶端,并用定位螺丝将螺丝盘与刹车母连接,令螺丝盘的与刹车母的相对面紧靠;
7、s5、对加压部件进行减压,精度控制部件与后端座同步升起,直到刹车公与刹车母完全抱合。
8、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心设置有支撑孔,所述支撑孔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为上支撑凸台和下支撑凸台,所述上支撑凸台的中心设置有t型的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内壁设置有用来与转子总成的轴端配合的花键孔。
9、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工装的底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架空部件包括多个呈圆形阵列分布并用来支撑前端座的升降模块,所述升降模块内外面均为圆弧形,所述升降模块在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丝杠孔,所述丝杠孔中设置有与其旋转配合的丝杠轴,所述丝杠轴贯穿支撑工装的上下面且其设置有与其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位于支撑工装的内部且其外侧设置有与所有从动齿轮传动啮合的复合齿圈,所述复合齿圈包括内齿圈和外齿圈,所述外齿圈的外侧设置有与其传动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支撑工装上设置有用来装配主动齿轮的传动槽,所述传动槽的顶部设置有传动密封盖,所述传动密封盖的中心设置有与主动齿轮传动连接的摇臂件。
10、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工装的中空位置设置有用来装配复合齿圈的传动夹板,所述传动夹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支撑工装的底部呈法兰连接的定位板。
11、作为优选,所述传动夹板为环形结构,所述传动夹板包括与支撑工装的内壁嵌套的槽型段,所述槽型段的顶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光圈槽,所述槽型段上设置有平圈段,所述复合齿圈包括设置在内齿圈底部的第一焊接板和设置在内齿圈外侧的第二焊接板,所述内齿圈与外齿圈呈上下交错焊接在第一焊接板和第二焊接板上,所述第一焊接板的断面呈t型且其底部与第一光圈槽旋转配合。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焊接板的顶部与设置在支撑工装内顶部的第二光圈槽旋转配合。
13、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工装的中心底部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顶压座,所述支撑工装的侧面和传动夹板的侧面均设置有多个与顶压座的高度相对应的板型孔,所述板型孔用来穿过调节顶压座的工具。
14、作为优选,相邻所述升降模块之间设置有径向滑板,所述径向滑板的两端设置有滑条,所述滑条的中心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调节螺丝,所述滑条与设置在升降模块上的滑槽配合,所述调节螺丝与设置在滑槽端部的螺丝孔配合,所述径向滑板的底部设置有用来对架空后的前端座进行径向定位的棘板,所述棘板的横截面为弧形,所述棘板的顶面为坡面。
15、作为优选,所述精度控制部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立轴,所述立轴的侧面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呈“7”字形,所述立轴的顶部设置有轴头。
16、作为优选,所述加压部件包括与支撑工装固定连接的定轴杆,所述定轴杆的顶部设置有标度杆,所述标度杆与设置在底板上的光孔上下活动配合,所述标度杆上设置有长度刻度且其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定轴杆压力接触,所述定轴杆上设置有与其通过键连接的加压板,所述加压板的侧面设置有与轴头活动配合的卡口,所述加压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的顶部设置有与定轴杆螺纹连接的管套,所述管套上设置有动力输入件。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8、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锥形转子轴向定位间隙的调整方法,在上刹车母和螺丝盘之前先对锥形转子制动电机的轴向活动间隙进行设定,不用再反复对螺丝盘进行调节,而且由支撑工装为装配零件提供支撑基础和底部夹具,由架空部件先行支撑再行架空功能,而精度控制部件和加压部件则用于完成对转子总成的伸缩距离的控制,从而达到调节刹车公与刹车母的分离距离的目的,进而达到调节转子轴承定位间隙的目的。本发明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和维护效率,适合大规模推广。
1.一种锥形转子轴向定位间隙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工装、架空部件、加压部件和精度控制部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锥形转子轴向定位间隙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心设置有支撑孔,所述支撑孔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为上支撑凸台和下支撑凸台,所述上支撑凸台的中心设置有t型的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内壁设置有用来与转子总成的轴端配合的花键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锥形转子轴向定位间隙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工装的底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架空部件包括多个呈圆形阵列分布并用来支撑前端座的升降模块,所述升降模块内外面均为圆弧形,所述升降模块在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丝杠孔,所述丝杠孔中设置有与其旋转配合的丝杠轴,所述丝杠轴贯穿支撑工装的上下面且其设置有与其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位于支撑工装的内部且其外侧设置有与所有从动齿轮传动啮合的复合齿圈,所述复合齿圈包括内齿圈和外齿圈,所述外齿圈的外侧设置有与其传动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支撑工装上设置有用来装配主动齿轮的传动槽,所述传动槽的顶部设置有传动密封盖,所述传动密封盖的中心设置有与主动齿轮传动连接的摇臂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锥形转子轴向定位间隙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工装的中空位置设置有用来装配复合齿圈的传动夹板,所述传动夹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支撑工装的底部呈法兰连接的定位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锥形转子轴向定位间隙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夹板为环形结构,所述传动夹板包括与支撑工装的内壁嵌套的槽型段,所述槽型段的顶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光圈槽,所述槽型段上设置有平圈段,所述复合齿圈包括设置在内齿圈底部的第一焊接板和设置在内齿圈外侧的第二焊接板,所述内齿圈与外齿圈呈上下交错焊接在第一焊接板和第二焊接板上,所述第一焊接板的断面呈t型且其底部与第一光圈槽旋转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锥形转子轴向定位间隙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接板的顶部与设置在支撑工装内顶部的第二光圈槽旋转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锥形转子轴向定位间隙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工装的中心底部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顶压座,所述支撑工装的侧面和传动夹板的侧面均设置有多个与顶压座的高度相对应的板型孔,所述板型孔用来穿过调节顶压座的工具。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锥形转子轴向定位间隙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升降模块之间设置有径向滑板,所述径向滑板的两端设置有滑条,所述滑条的中心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调节螺丝,所述滑条与设置在升降模块上的滑槽配合,所述调节螺丝与设置在滑槽端部的螺丝孔配合,所述径向滑板的底部设置有用来对架空后的前端座进行径向定位的棘板,所述棘板的横截面为弧形,所述棘板的顶面为坡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锥形转子轴向定位间隙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度控制部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立轴,所述立轴的侧面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呈“7”字形,所述立轴的顶部设置有轴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锥形转子轴向定位间隙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件包括与支撑工装固定连接的定轴杆,所述定轴杆的顶部设置有标度杆,所述标度杆与设置在底板上的光孔上下活动配合,所述标度杆上设置有长度刻度且其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定轴杆压力接触,所述定轴杆上设置有与其通过键连接的加压板,所述加压板的侧面设置有与轴头活动配合的卡口,所述加压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的顶部设置有与定轴杆螺纹连接的管套,所述管套上设置有动力输入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