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氛围灯,具体涉及一种氛围灯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逐渐实现智能化,人们除了追求汽车本身的基本性能以外,对整车的内饰要求也越来越高,车内氛围灯是一种用于装饰的照明灯,主要为了使车厢更加绚丽,烘托气氛,营造车内情调,因此好的氛围灯效果也是用户选择的影响因素之一。现有的车内氛围灯在点亮后,会出现光亮不均的情况,影响观感。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氛围灯,以改善现有的车辆氛围灯会出现光亮不均,导致部分区域为高亮区域、部分区域为低亮区域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氛围灯,包括后盖;灯罩,与所述后盖围成有容纳腔;电路板,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若干灯珠;内透镜,包括遮光区和透光区,若干所述透光区沿所述内透镜的长度方向设置;均光板,且所述均光板边界尺寸大于所述透光区的边界尺寸,以将所述灯珠发出的光均匀照射到所述透光区。
3、于本申请一示例性氛围灯实施例中,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两端均设有开口的分隔区,所述分隔区由分隔板与所述支架的侧板围成,所述分隔区的一个所述开口对应有一个所述透光区。
4、于本申请一示例性氛围灯实施例中,所述均光板包括若干均光单元,所述均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分隔区靠近所述透光区的所述开口处。
5、于本申请一示例性氛围灯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区背离所述灯罩一侧的开口处均对应有灯珠。
6、于本申请一示例性氛围灯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区靠近所述灯罩侧凸出所述遮光区。
7、于本申请一示例性氛围灯实施例中,所述内透镜与所述均光板抵接的一侧设置有凸起颗粒,所述凸起颗粒与所述均光板相抵接;所述凸起颗粒设置于所述遮光区。
8、于本申请一示例性氛围灯实施例中,所述内透镜的所述遮光区与所述透光区双色注塑形成,所述透光区靠近所述灯罩的一侧设有火花纹。
9、于本申请一示例性氛围灯实施例中,所述灯罩为双色注塑灯罩,所述灯罩的透过区的光透过率为15%~45%。
10、于本申请一示例性氛围灯实施例中,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使得所述导光板侧壁输入的光经由所述导光板的大面射出,以提高所述灯珠的照射范围。
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氛围灯。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3、现有的氛围灯会出现明暗不均的情况。本申请的氛围灯设置有均光板,通过边界尺寸大于透光区边界尺寸的均光板,可以将灯珠发出的光均匀照射到透光区,从而使得透光区的亮度均匀。
14、通过在内透镜上设置遮光区和透光区,光由透光区射出,而后经过灯罩照射到车辆内,相较于在灯罩上设置图案,可以有效的提高氛围灯的3d显示效果,提高氛围灯的美观性。
1.一种氛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两端均设有开口的分隔区,所述分隔区由分隔板与所述支架的侧板围成,所述分隔区的一个所述开口对应有一个所述透光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光板包括若干均光单元,所述均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分隔区靠近所述透光区的所述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区背离所述灯罩一侧的开口处均对应有灯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靠近所述灯罩侧凸出所述遮光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透镜与所述均光板抵接的一侧设置有凸起颗粒,所述凸起颗粒与所述均光板相抵接;所述凸起颗粒设置于所述遮光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透镜的所述遮光区与所述透光区双色注塑形成,所述透光区靠近所述灯罩的一侧设有火花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为双色注塑灯罩,所述灯罩的透过区的光透过率为15%~4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使得所述导光板侧壁输入的光经由所述导光板的大面射出,以提高所述灯珠的照射范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氛围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