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化射流均质提升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方法

专利2025-10-19  10


本发明涉及蛋白改性,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大豆分离蛋白是一种按干重计算其蛋白质含量超过 90%的植物蛋白。因其功能性质和健康益处而常用于食品加工中。但由于大豆分离蛋白分子质量大,隐藏的疏水基团数量相当多,在实际生产中条件的限制不能充分利用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特性。经过适当改性的大豆分离蛋白可以提高其乳化性能,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食品乳化剂,可以适用到更多的生产中。

2、ph偏移处理是一种通过调控蛋白分子间和分子内静电排斥力,借以调控蛋白结构的修饰方法,该过程具备操作简单,参数易于控制的特点。将蛋白质溶液ph值调节到碱性条件下,此时蛋白质侧链所带电荷量增多,相互之间的静电斥力增大,经短时间保持后可诱导蛋白结构发生去折叠。之后ph值调回中性,体系内静电斥力减弱,蛋白结构重新折叠。经ph偏移处理后,蛋白分子侧链之间的相互作用被削弱,其结构并不能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而是处于未变性与变性之间的临界状态,故此时蛋白整体结构相对松散,整体分子结构灵活度增大。这种状态的蛋白被认为处于“熔球 态”。这种ph偏移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实现改变蛋白质功能性质的目的。

3、空化射流是含有空化现象的水射流,属于外场辅助手段的一种,可以产生空化效应。通过人为手段使液流系统中的局部压力低于相应温度下该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诱导液体迅速汽化形成许多空泡,这些空泡随液体流入高压区后,发生收缩、渍灭,产生空化效应,这种空化效应能够诱导和强化蛋白质物理、化学以及结构性质的变化。

4、到目前为止,虽然已经公开了ph偏移处理或空化射流均质处理改善蛋白性质的技术方法,但关于ph-偏移下结合空化射流均质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乳化性的影响研究还鲜见报道。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ph-偏移下结合结合空化射流均质处理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方法,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拓宽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1)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依次进行ph-偏移及空化射流均质处理,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溶液;

5、(2)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依次进行空化射流均质及ph-偏移处理,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溶液;

6、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所述大豆分离蛋白蛋白的质量浓度为0.6~2%。

7、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ph-偏移的方法为: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ph值调到6.0,一次搅拌0.5~2h后,再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ph值调到13.0,二次搅拌0.5~2h,最后再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ph值调回6。

8、进一步优选的,ph调节剂为1.8~2.2mhcl溶液或1.8~2.2mnaoh溶液。

9、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所述空化射流均质处理的压力为20~100mpa;所述空化射流均质处理的时间为10min;所述空化射流均质处理时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温度保持23~27℃。

10、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所述大豆分离蛋白蛋白的质量浓度为0.6~2%。

11、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 所述空化射流均质处理的压力为20~100mpa;所述空化射流均质处理的时间为10min;所述空化射流均质处理时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温度保持23~27℃。

12、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ph-偏移的方法为: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ph值调到6.0,一次搅拌0.5~2h后,再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ph值调到13.0,二次搅拌0.5~2h,最后再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ph值调回6。

13、进一步优选的,ph调节剂为1.8~2.2mhcl溶液或1.8~2.2mnaoh溶液。

14、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大豆分离蛋白。

15、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大豆分离蛋白或所述的大豆分离蛋白在制备乳化剂中的应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7、1、空化处理通过产生的压力作用、高速冲击、高频振动、瞬时压降和强剪切力可以改变蛋白质结构,破坏大蛋白质聚集体,增加疏水基团对界面的暴露或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并增加其柔韧性,从而促进界面处蛋白质膜的形成,显著提高乳液的溶解度和乳化性能。

18、2、本发明选择ph-偏移下结合空化射流均质处理大豆分离蛋白,得到了乳化性能更好的大豆分离蛋白,处理后的大豆分离球蛋白乳化活性提高了47.7%,乳化稳定性提高了1.48倍,拓宽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ph-偏移的方法为: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ph值调到6,一次搅拌0.5~2h后,再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ph值调到13,二次搅拌0.5~2h,最后再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ph值调回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h调节剂为1.8~2.2mhcl溶液或1.8~2.2mnaoh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空化射流均质处理的压力为20~100mpa;所述空化射流均质处理的时间为10min;所述空化射流均质处理时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温度保持23~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6~2%,所述空化射流均质处理的压力为20~100mpa;所述空化射流均质处理的时间为10min;所述空化射流均质处理时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温度保持23~2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ph-偏移的方法为: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ph值调到6,一次搅拌0.5~2h后,再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ph值调到13.0,二次搅拌0.5~2h,最后再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ph值调回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h调节剂为1.8~2.2mhcl溶液或1.8~2.2mnaoh溶液。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大豆分离蛋白。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豆分离蛋白在制备乳化剂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蛋白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依次进行pH‑偏移及空化射流均质处理,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溶液;(2)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进行空化射流均质处理后进行pH偏移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溶液。本发明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拓宽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江,刘军,刘思博,郑雪婷,王宇琪,曾云凤,于国萍,程天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70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