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装置及内窥检查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9-15  172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检查装置及内窥检查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医疗技术领域,常用内窥检查设备对人体腔道等进行检查,例如耳鼻喉、口腔、腹腔、宫腔或阴道等。

2、现有技术中,内窥检查设备通常包括检查装置,检查装置发出的紫外光能够激发出腔道内细胞的荧光,荧光能够用于获取腔道内细胞的信息。

3、然而,现有的检查装置在使用时,发出的紫外光的强度低,导致激发出的荧光的量少,降低了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查装置及内窥检查设备,能够提升发射出的紫外光的强度,从而增加荧光的激发量,提升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检查装置,包括:

4、壳体,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纳腔,壳体上设有透光窗口,容纳腔通过透光窗口露出;

5、发光件,位于容纳腔中,发光件用于发射紫外光;

6、聚光件,位于容纳腔中,紫外光的光路经过聚光件;聚光件用于汇聚紫外光并使紫外光射出,汇聚后的紫外光被配置为通过透光窗口后被待检查物所接受;

7、反光件,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沿所述紫外光的光路,所述聚光件位于所述反光件和所述发光件之间,所述反光件用于反射来自所述聚光件的紫外光,所述紫外光在所述反光件上的出光方向直接朝向所述透光窗口;

8、摄像组件,位于容纳腔中,摄像组件用于接受待检查物在紫外光照射下激发出的荧光,荧光被配置为通过透光窗口射向摄像组件。

9、本申请能够取得的有益效果为:发光件发出的紫外光射向聚光件后,聚光件能够汇聚紫外光,再通过反光件反射汇聚后的紫外光,使汇聚后的紫外光最终射向待检查物;经聚光件的汇聚后,紫外光的强度和光辐照度得到提升;汇聚后的紫外光经反光件反射后,紫外光的方向得到调整,保证紫外光能够顺利通过透光窗口射向待检查物;从而,射向待检查物的紫外光能够在待检查物上激发出更多的荧光,而摄像组件也能够接收到更多的荧光,从而提升了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反光件具有反光面,反光面为凹面;

11、紫外光的光路经过反光面,反光面用于汇聚并反射紫外光,以使紫外光射向透光窗口。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反光件为二色滤光件,反光件用于反射紫外光且透射荧光;

13、沿荧光的光路,反光件位于摄像组件和透光窗口之间。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聚光件上具有聚光面,聚光面为凹面,聚光面位于聚光件朝向发光件的一侧表面,聚光面的凹陷方向背离发光件;

15、或者,聚光件的内部具有通孔,通孔的孔内壁形成聚光面;沿通孔的延伸方向,通孔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加,通孔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第二孔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孔口的开口面积;发光件靠近第一孔口设置,第二孔口为出光口。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聚光件为凸透镜,聚光件用于折射并汇聚紫外光。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聚光件具有进光侧和出光侧;聚光件具有垂直于进光侧至出光侧方向的周向侧面;沿进光侧至出光侧的方向,周向侧面围设形成的筒体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加;

18、周向侧面用于汇聚并反射经进光侧入射的紫外光,以使紫外光从出光侧射出。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聚光件上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的槽口朝向进光侧一侧;至少部分发光件位于容置槽中。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查装置还包括安装架,安装架固定在壳体上,安装架位于容纳腔中;发光件、聚光件以及摄像组件均安装在安装架上。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查装置还包括透光件,透光件安装在壳体上并封挡透光窗口。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壳体的延伸方向,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具有倾斜面,透光窗口设置在倾斜面上,倾斜面相对于壳体的中心线倾斜设置;倾斜面远离壳体中心的一端相对于靠近壳体中心的一端,朝向第二端倾斜。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查装置还包括光源电路板和多个发光器件,光源电路板与壳体连接,多个发光器件设置于光源电路板上;

24、光源电路板具有避让孔,汇聚后的紫外光被配置为依次通过避让孔、透光窗口后被待检查物所接受;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被配置为通过透光窗口射向待检查物。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发光器件所发出的光包括白光、绿光、红光、蓝光、红外光和紫外光的至少一种。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发光器件所发出的白光的光谱范围为420-680nm;

27、多个发光器件所发出的绿光的光谱范围为500-580nm;

28、多个发光器件所发出的红光的光谱范围为580-680nm;

29、多个发光器件所发出的蓝光的光谱范围为400-500nm;

30、多个发光器件所发出的红外光的光谱范围≥700nm;

31、多个发光器件所发出的紫外光的光谱范围≤400nm。

32、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内窥检查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现方式中的检查装置。

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窥检查设备还包括扩张器,检查装置安装于扩张器内。

3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查装置及内窥检查设备中,通过在发光件和待检查物之间设置聚光件,发光件发出的紫外光射向聚光件后,聚光件能够汇聚紫外光并使汇聚后的紫外光最终射向待检查物;经聚光件的汇聚后,紫外光的强度和光辐照度得到提升,从而,射向待检查物的紫外光能够在待检查物上激发出更多的荧光,而摄像组件也能够接收到更多的荧光,从而提升了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另外,反光件能够调整紫外光的方向,保证紫外光能够顺利通过透光窗口射向待检查物;同时,反光件能够起到折叠光路的作用,使得检查装置上的光路结构更加紧凑,以适应较小的容纳腔空间,有利于检查装置的小型化。

35、本申请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件具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为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件为二色滤光件,所述反光件用于反射所述紫外光且透射所述荧光;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件上具有聚光面,所述聚光面为凹面,所述聚光面位于所述聚光件朝向所述发光件的一侧表面,所述聚光面的凹陷方向背离所述发光件;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件为凸透镜,所述聚光件用于折射并汇聚所述紫外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件具有进光侧和出光侧;所述聚光件具有垂直于所述进光侧至所述出光侧方向的周向侧面;沿所述进光侧至所述出光侧的方向,所述周向侧面围设形成的筒体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件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朝向所述进光侧一侧;至少部分所述发光件位于所述容置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发光件、所述聚光件以及所述摄像组件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光件,所述透光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封挡所述透光窗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壳体的延伸方向,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源电路板和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光源电路板与所述壳体连接,多个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光源电路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发光器件所发出的光包括白光、绿光、红光、蓝光、红外光和紫外光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发光器件所发出的白光的光谱范围为420-680nm;

14.一种内窥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检查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窥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张器,所述检查装置安装于所述扩张器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查装置及内窥检查设备,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检查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纳腔,壳体上设有透光窗口,容纳腔通过透光窗口露出;发光件,位于容纳腔中,发光件用于发射紫外光;聚光件,位于容纳腔中,紫外光的光路经过聚光件;聚光件用于汇聚紫外光并使紫外光射出,汇聚后的紫外光通过透光窗口后被待检查物所接受;反光件,位于容纳腔中,反光件用于反射来自聚光件的紫外光,紫外光在反光件上的出光方向直接朝向透光窗口;摄像组件,位于容纳腔中,摄像组件用于接受待检查物在紫外光照射下激发出的荧光,荧光被通过透光窗口射向摄像组件。该检查装置通过提升紫外光的强度增加荧光的激发量,提升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洋,魏信鑫,郑旭君,刘三强,王鉴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微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68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