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屋面检修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9-14  87


本技术涉及古建筑修复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古建筑屋面检修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在于其历史遗留性,其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因此,其保护与修缮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古建筑在历经岁月沧桑的保存过程中,由于人为和自然力的破坏经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最常见的损坏就是古建筑的屋面多产生裂缝,导致雨水渗入建筑内部,造成室内环境潮湿,这可能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目前古建筑的屋面一般会采用瓦片与筒瓦相结合安装在屋面木基层的方式来实现屋面的防水和排水效果。然而,在对古建筑屋面进行修复时,由于屋面结构复杂且部分瓦片或筒瓦存在疏松的情况,导致修复过程中因施工震动而出现瓦片或筒瓦的滑落,影响了修复作业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够提升在对古建筑屋面进行修复作业时的安全性,同时对古建筑屋面的瓦片或筒瓦进行有效地保护,本技术提供一种古建筑屋面检修的施工方法。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古建筑屋面检修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古建筑屋面检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对屋面进行喷淋检查,定位屋面渗漏位置;

5、揭开屋面渗漏位置处的筒瓦与瓦片;

6、将揭开的筒瓦与瓦片置于屋面上的定位机构处,并通过位移机构对定位机构转移,以便于对筒瓦与瓦片的修复或更换;

7、通过位移机构将定位机构处的筒瓦与瓦片转移至屋面待修复处,重新铺设瓦片与筒瓦,完成对古建筑屋面的检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屋面的渗漏位置进行预定位,然后将渗漏位置的筒瓦与瓦片进行快速地揭开并暂存于定位机构上,有效地减少屋面修复过程中出现筒瓦或瓦片从屋面上滑落的情况,同时,通过位移机构将定位机构转移至屋面的两侧较低处,从而能够便于对定位机构上暂存的损坏老化的筒瓦与瓦片进行快速地更换或修复,相比于现有的古建筑屋面检修方式,本技术的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屋面修复时筒瓦与瓦片的放置稳定性,进而能够在提升了修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的同时,还能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9、可选的,在对屋面进行喷淋检查前,先对屋面的筒瓦与瓦片表面进行预清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杂物对渗漏位置的阻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喷淋定位屋面渗漏位置的准确性。

11、可选的,揭开筒瓦与瓦片后露出屋面的木基层,并对木基层进行检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古建筑的屋面各个结构进行更全面地检修,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后续需要返修的情况。

13、可选的,在重新铺设瓦片与筒瓦后,将限制机构涂设在屋面上,以对瓦片与筒瓦进行定位。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屋面上瓦片与筒瓦的铺设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减少瓦片与筒瓦从古建筑的屋面滑落的情况,延长了对古建筑屋面进行单次检修后所持续的时间。

15、可选的,在重新铺设瓦片与筒瓦后,先对屋面进行再次喷淋渗漏检查,再将限制机构涂设在屋面的瓦片与筒瓦表面后,对限制机构的表面进行覆盖养护。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检修后的屋面做再次地喷淋渗漏检查,进一步减少后续返修的情况,同时,通过对限制机构的覆盖养护,能够延长限制机构的使用寿命,使限制机构能够更为稳定地对瓦片与筒瓦进行位置的限定。

17、可选的,所述位移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与导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于屋面最高处的上方且两侧均设置有导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屋面最低处的边缘侧并与导向件的另一侧相连,以通过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来对导向件进行定位安装,使定位机构能够稳定地在导向件上进行移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件能够便于施工工人在屋面上的移动作业,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对屋面结构进行有效地保护,而第二支撑件则能够对导向件与第一支撑件的整体进行支承,以便于定位机构在屋面上对瓦片与筒瓦的输送,另外,通过将第二支撑件安装在屋面的较低侧,还能有利于施工工人在地面上对定位机构处的瓦片与筒瓦进行快速地取放,更好地提高了本技术对古建筑屋面的检修效率。

19、可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承载件与第一隔挡件,所述承载件滑动连接于导向件处,所述第一隔挡件设置于承载件内并能够对瓦片与筒瓦进行定位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件能够对揭开的瓦片与筒瓦进行暂存,从而有效地提升屋面上瓦片与筒瓦的放置稳定性,同时,通过第一隔挡件的设置,能够便于对暂存于承载件内的瓦片与筒瓦进行定位分隔,进而有利于对屋面上不同铺设位置的瓦片与筒瓦进行分类放置,达到便于后续重新铺设瓦片与筒瓦的目的。

21、可选的,所述位移机构还包括:输料件,所述输料件设置于第二支撑件的侧壁,以便于将瓦片与筒瓦从第二支撑件中送出进行更换。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料件能够将滑落至第二支撑件中的瓦片与筒瓦进行升降,从而便于施工工人在地面上对损坏老化的瓦片与筒瓦进行快速地更换,进而提高了施工安全性的同时,还能更进一步地提升古建筑屋面检修施工的效率。

23、可选的,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二隔挡件与导出件,所述第二隔挡件设置于承载件内且与第一隔挡件远离第一支撑件的一侧相连,所述导出件设置于承载件内且位于第二隔挡件远离一支撑件的一侧,所述导出件与输料件活动相连,以通过导出件与输料件的配合来对瓦片与筒瓦进行导送。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隔挡件能够将存放在承载件上的瓦片和筒瓦进行有效地划分,使破损老旧的瓦片和筒瓦能够与结构较完好的瓦片和筒瓦进行分隔,从而能够有利于工人对破损老旧的瓦片和筒瓦进行转移更换,减少了后续重新分类的情形,达到提升修复施工效率的目的。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采用本技术的古建筑屋面检修施工方法,能够对屋面的渗漏位置进行预定位,然后将渗漏位置的筒瓦与瓦片进行快速地揭开并暂存于定位机构上,有效地减少屋面修复过程中出现筒瓦或瓦片从屋面上滑落的情况,同时,通过位移机构将定位机构转移至屋面的两侧较低处,从而能够便于对定位机构上暂存的损坏老化的筒瓦与瓦片进行快速地更换或修复,相比于现有的古建筑屋面检修方式,本技术的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屋面修复时筒瓦与瓦片的放置稳定性,进而能够在提升了修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的同时,还能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27、2.通过限制机构能够有效地提高屋面上瓦片与筒瓦的铺设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减少瓦片与筒瓦从古建筑的屋面滑落的情况,延长了对古建筑屋面进行单次检修后所持续的时间;

28、3.通过第一支撑件能够便于施工工人在屋面上的移动作业,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对屋面结构进行有效地保护,而第二支撑件则能够对导向件与第一支撑件的整体进行支承,以便于定位机构在屋面上对瓦片与筒瓦的输送,另外,通过将第二支撑件安装在屋面的较低侧,还能有利于施工工人在地面上对定位机构处的瓦片与筒瓦进行快速地取放,更好地提高了本技术对古建筑屋面的检修效率;

29、4.通过承载件能够对揭开的瓦片与筒瓦进行暂存,从而有效地提升屋面上瓦片与筒瓦的放置稳定性,同时,通过第一隔挡件的设置,能够便于对暂存于承载件内的瓦片与筒瓦进行定位分隔,进而有利于对屋面上不同铺设位置的瓦片与筒瓦进行分类放置,达到便于后续重新铺设瓦片与筒瓦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古建筑屋面检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屋面检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屋面进行喷淋检查前,先对屋面的筒瓦(1)与瓦片(2)表面进行预清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屋面检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揭开筒瓦(1)与瓦片(2)后露出屋面的木基层(5),并对木基层(5)进行检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屋面检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重新铺设瓦片(2)与筒瓦(1)后,将限制机构(6)涂设在屋面上,以对瓦片(2)与筒瓦(1)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屋面检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重新铺设瓦片(2)与筒瓦(1)后,先对屋面进行再次喷淋渗漏检查,再将限制机构(6)涂设在屋面的瓦片(2)与筒瓦(1)表面后,对限制机构(6)的表面进行覆盖养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屋面检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机构(4)包括:第一支撑件(41)、第二支撑件(42)与导向件(43),所述第一支撑件(41)设置于屋面最高处的上方且两侧均设置有导向件(43),所述第二支撑件(42)设置于屋面最低处的边缘侧并与导向件(43)的另一侧相连,以通过第一支撑件(41)与第二支撑件(42)来对导向件(43)进行定位安装,使定位机构(3)能够稳定地在导向件(43)上进行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屋面检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承载件(31)与第一隔挡件(32),所述承载件(31)滑动连接于导向件(43)处,所述第一隔挡件(32)设置于承载件(31)内并能够对瓦片(2)与筒瓦(1)进行定位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屋面检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机构(4)还包括:输料件(44),所述输料件(44)设置于第二支撑件(42)的侧壁,以便于将瓦片(2)与筒瓦(1)从第二支撑件(42)中送出进行更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屋面检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还包括:第二隔挡件(33)与导出件(34),所述第二隔挡件(33)设置于承载件(31)内且与第一隔挡件(32)远离第一支撑件(41)的一侧相连,所述导出件(34)设置于承载件(31)内且位于第二隔挡件(33)远离一支撑件(41)的一侧,所述导出件(34)与输料件(44)活动相连,以通过导出件(34)与输料件(44)的配合来对瓦片(2)与筒瓦(1)进行导送。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古建筑屋面检修的施工方法,属于古建筑修复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屋面进行喷淋检查,定位屋面渗漏位置;揭开屋面渗漏位置处的筒瓦与瓦片;将揭开的筒瓦与瓦片置于屋面上的定位机构处,并通过位移机构对定位机构转移,以便于对筒瓦与瓦片的修复或更换;通过位移机构将定位机构处的筒瓦与瓦片转移至屋面待修复处,重新铺设瓦片与筒瓦,完成对古建筑屋面的检修。本申请能够提升在对古建筑屋面进行修复作业时的安全性,同时对古建筑屋面的瓦片或筒瓦进行有效地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冼世明,凌盛,陈国铃,庞志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六建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68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