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2025-08-11  493


本发明涉及中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特应性皮炎(ad,atopic dermatitis)又名体质性痒疹,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复发性、炎症性、瘙痒性、慢性皮肤病。因其会产生反复且严重的瘙痒影响,特应性皮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明显。

2、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大多研究认为特应性皮炎的主要发病机制是th1细胞与th2细胞之间比例失衡,既往对ad急性期的研究中发现,ad病人外周血中具有th1/th2型细胞因子双重表达模式,il-4作为th2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其过度表达会导致ad典型的临床表现。而il-31被证明能诱导多种湿疹相关趋化因子的表达,从而诱发皮肤炎症,同时也是诱发瘙痒的重要细胞因子。

3、长期因本病困扰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及精神上的不安已经引起人们对ad的重视,如何找到一种既有效又安全,并且在控制复发方面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目前患者及其家属最为迫切的愿望。

4、现代医学对于ad公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组胺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抗微生物制剂和免疫抑制剂等,但因为各种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导致患者长期用药的依从性有所下降,远期疗效并不理想。

5、中医将特应性皮炎称之为“四弯风病”,认为本病发病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耐,又因后天饮食失当,脾虚失运,外感风湿热邪,蕴积皮肤;久病耗气伤血,致血虚风燥,肌肤失养。其中“脾失健运”这一病机被认为贯穿于ad发病的各个时期,运用中医药治疗ad,能够针对患者体质和病证特点,灵活加减用药,辨证施治,相较西医疗法具有更显著的个性化特点。在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瘙痒程度和防止复发、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亦有良好的效果,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在临床应用时,若中西药合用,还可减少长期应用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所产生的副作用,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顾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现代医学对于ad公认的治疗方法有各种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导致患者长期用药的依从性有所下降,远期疗效并不理想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为单位,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药为:陈皮6-9份、金银花6-9份、桑叶6-9份、菊花6-9份、茯苓15份、松花粉3份。

4、进一步的,以重量份为单位,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药为:山药15-30份、茯苓15份、菊花6-9份、桑叶6-9份、金银花6-9份、甘草3-6份、陈皮6-9份、桔梗1份、松花粉3份。

5、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中药制备方法制成适用于药用的口服药物。

6、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为药食同源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添加辅料制成饼干、口服锭剂和口服凝胶中的任意一种。

7、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s101、按比例称取除松花粉的上述原料药的中药饮片,加入8倍水,浸泡30min,提取40min,置60目筛过滤,得到提取液;

9、s102、将提取液浓缩至稠浆,70℃条件下真空干燥,粉碎得到浸膏粉;

10、s103、浸膏粉加水搅拌溶解,与白砂糖、玉米油、全蛋液混合得到液体混合物,松花粉、小米粉和小苏打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将液体混合物加入混合粉末中,混合均匀得到粘性混合物;

11、s104、将粘性混合物直接挤在烤盘上,烤箱烤制成型。

12、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13、s201、按比例称取除松花粉的上述原料药的中药饮片,加入8倍水,浸泡30min,提取40min,置60目筛过滤,得到提取液;

14、s202、将提取液浓缩至稠浆,70℃条件下真空干燥,粉碎得到浸膏粉;

15、s203、浸膏粉加水搅拌溶解,与白砂糖、玉米油、全蛋液混合得到液体混合物,松花粉和粘米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将液体混合物加入混合粉末中,揉捏成面团;

16、s204、将面团分成小块,模具压制,烤箱烤制成型。

17、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18、s301、按比例称取除山药和松花粉的上述原料药的中药饮片,加入8倍水,浸泡30min,提取40min,置60目筛过滤,得到提取液;

19、s302、将提取液浓缩至稠浆,70℃条件下真空干燥,粉碎得到浸膏粉;

20、s303、将山药饮片置于多功能粉碎机中粉碎,过60目筛,得到山药粉;

21、s304、浸膏粉加水搅拌溶解,得到液体混合物,松花粉、山药粉和蔗糖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将液体混合物加入混合粉末中,揉捏混匀成软材状;

22、s305、分成小块,每块称取8克,模具压制,烤箱烤制成型。

23、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24、s401、按比例称取除山药和松花粉的上述原料药的中药饮片,加入8倍水,浸泡30min,提取40min,置60目筛过滤,得到提取液;

25、s402、将提取液浓缩至稠浆,70℃条件下真空干燥,粉碎得到浸膏粉;

26、s403、将浸膏粉、白砂糖、松花粉、水搅拌溶解、混匀;精密称取卡拉

27、胶、黄原胶加入液体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28、s404、倒入模具中成型。

29、进一步的,制备出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儿童特异性皮炎。

30、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

31、1、本发明是在“运脾化湿清肺汤”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处方经验化裁而来,“运脾化湿清肺汤”共10味药组成,包括:陈皮,枳壳,金银花,黄芩,桑叶,菊花,土茯苓,白术,白鲜皮,生甘草。去除了其中非药食同源的中药,药效温和,适用于治疗儿童特异性皮炎。

32、2、本发明以陈皮为君药,陈皮性味辛、苦、温,归脾、肺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效。以金银花为臣药,金银花性味甘、寒,归心、肺、胃经,以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见长。桑叶性味苦、甘、微寒,归肺、肝经,菊花性味甘、苦、凉,归肺、肝、肾经,两药皆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作用,方中桑菊共用,以辛凉轻剂清除肺热。茯苓性味甘、淡、平,归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之效。松花粉性味甘、温,归肝、脾经,具有收敛止血,燥湿敛疮的功效,可用于湿疹、黄水疮、皮肤糜烂、脓水淋漓等皮肤疾病,为皮肤科特色用药。以上五味,共为佐药。甘草性味甘平,能清热解毒,以其调和诸药而为使药。诸药配伍,共奏健脾祛湿、清肺解毒之功。全方标本同治,母子同医,有培土生金、肺脾同调之意。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为单位,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药为:陈皮6-9份、金银花6-9份、桑叶6-9份、菊花6-9份、茯苓15份、松花粉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为单位,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药为:山药15-30份、茯苓15份、菊花6-9份、桑叶6-9份、金银花6-9份、甘草3-6份、陈皮6-9份、桔梗1份、松花粉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任意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中药制备方法制成适用于药用的口服药物。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任意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为药食同源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添加辅料制成饼干、口服锭剂和口服凝胶中的一种。

5.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任意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出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儿童特异性皮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技术领域,以重量份为单位,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药为:陈皮6‑9份、金银花6‑9份、桑叶6‑9份、菊花6‑9份、茯苓15份、松花粉3份。该中药组合物可以添加辅料制成饼干、口服锭剂和口服凝胶中的一种。本发明诸药配伍,共奏健脾祛湿、清肺解毒之功;全方标本同治,母子同医,有培土生金、肺脾同调之意。

技术研发人员:宋瑜,吉凯峰,李晓睿,徐晓倩,李咏梅,张香坡,李燕娜,高尚璞,程塞渊,吴孙思,冯国强,杨波,肖青青,茅玮炜,顾敏婕,陆冰萱,郑玉婷,平立,施佳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68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