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池检测,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力自行车锂电池安全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交通工具。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就有人研制出了电动自行车,并不断完善其构造。直到本世纪初电动自行车才得以大量推广,进入无数家庭。电动车电池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之一,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锂电池因为能量密度大便于拆卸更是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上。
2、然而,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发展,锂电池的安全也被越来越重视,出现了锂电池安全检测技术,目前的电池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下、检测不全面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高效检测锂电池的电动力自行车锂电池安全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2、一种电动力自行车锂电池安全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步骤一:获取同等条件下若干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电流值;
4、步骤二:判断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电流值与第一预设电流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一电流对比范围值内;若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电流值与第一预设电流值的差值位于第一电流对比范围值内,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将在充电状态下的电流值与第一预设电流值的差值超出第一电流对比范围值内的电池挑出,并做好非正常的标记,进行下一步;
5、步骤三:判断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电流值的电流方差值与第一预设电流方差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一电流方差对比范围值内;若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电流值的电流方差值与第一预设电流方差值的差值位于第一电流方差对比范围值内,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将在充电状态下的电流值与第一预设电流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按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剔除最大绝对值所对应的电池,做好非正常标记后,重复本步骤;
6、步骤四:获取同等条件下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值;
7、步骤五:判断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值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一电压对比范围值内;若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电压值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差值位于第一电压对比范围值内,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将在充电状态下的电压值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差值超出第一电压对比范围值内的电池挑出,并做好非正常的标记,进行下一步;
8、步骤六:判断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值的电压方差值与第一预设电压方差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一电压方差对比范围值内;若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值的电压方差值与第一预设电压方差值的差值位于第一电压方差对比范围值内,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将在充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值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按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剔除最大绝对值所对应的电池,做好非正常标记后,重复本步骤;
9、步骤七:获取各锂电池同等条件下在充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
10、步骤八:判断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与第一预设表面最高温度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一表面最高温度对比范围值内;若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与第一预设表面最高温度值的差值位于第一表面最高温度对比范围值内,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将在充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与第一预设表面最高温度值的差值超出第一表面最高温度对比范围值内的电池挑出,并做好非正常的标记,进行下一步;
11、步骤九:判断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的温度方差值与第一预设表面最高温度方差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一温度方差对比范围值内;若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的温度方差值与第一预设表面最高温度方差值的差值位于第一温度方差对比范围值内,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将在充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与第一预设表面最高温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按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剔除最大绝对值所对应的电池,做好非正常标记后,重复本步骤;
12、步骤十:获取各锂电池同等条件下从20%电量充到80%电量所需要的时间;
13、步骤十一:判断各锂电池从20%电量充到80%电量所需要的时间与预设充电时间的差值是否位于充电时间对比范围值内;若各锂电池从20%电量充到80%电量所需要的时间与预设充电时间的差值位于充电时间对比范围值内,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将从20%电量充到80%电量所需要的时间与预设充电时间的差值超出充电时间对比范围值内的电池挑出,并做好非正常的标记后进行下一步;
14、步骤十二:判断各锂电池从20%电量充到80%电量所需要时间的方差值与预设充电时间方差值的差值是否位于充电时间方差对比范围值内;若各锂电池从20%电量充到80%电量所需要时间的方差值与预设充电时间方差值的差值位于充电时间方差对比范围值内,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将从20%电量充到80%电量所需要时间与预设充电时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按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剔除最大绝对值所对应的电池,做好非正常标记后,重复本步骤;
15、步骤十三:将剩余的锂电池进行批量贴合格标以便于进行批量销售。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十二之后包括:
17、步骤12.1:获取同等条件下若干锂电池在放电状态下的电流值;
18、步骤12.2:判断各锂电池在放电状态下的电流值与第二预设电流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二电流对比范围值内;若各锂电池在放电状态下的电流值与第二预设电流值的差值位于第二电流对比范围值内,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将在放电状态下的电流值与第二预设电流值的差值超出第二电流对比范围值内的电池挑出,并做好非正常的标记,进行下一步;
19、步骤12.3:判断各锂电池在放电状态下的电流值的电流方差值与第二预设电流方差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二电流方差对比范围值内;若各锂电池在放电状态下的电流值的电流方差值与第二预设电流方差值的差值位于第二电流方差对比范围值内,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将在放电状态下的电流值与第二预设电流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按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剔除最大绝对值所对应的电池,做好非正常标记后,重复本步骤。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2.3之后包括:
21、步骤12.4:获取同等条件下各锂电池在放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值;
22、步骤12.5:判断各锂电池在放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值与第二预设电压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二电压对比范围值内;若各锂电池在放电状态下的电压值与第二预设电压值的差值位于第二电压对比范围值内,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将在放电状态下的电压值与第二预设电压值的差值超出第二电压对比范围值内的电池挑出,并做好非正常的标记,进行下一步;
23、步骤12.6:判断各锂电池在放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值的电压方差值与第二预设电压方差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二电压方差对比范围值内;若各锂电池在放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值的电压方差值与第二预设电压方差值的差值位于第二电压方差对比范围值内,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将在放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值与第二预设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按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剔除最大绝对值所对应的电池,做好非正常标记后,重复本步骤。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2.6之后包括:
25、步骤12.7:获取各锂电池同等条件下在放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
26、步骤12.8:判断各锂电池在放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与第二预设表面最高温度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二表面最高温度对比范围值内;若各锂电池在放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与第二预设表面最高温度值的差值位于第二表面最高温度对比范围值内,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将在放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与第二预设表面最高温度值的差值超出第二表面最高温度对比范围值内的电池挑出,并做好非正常的标记,进行下一步;
27、步骤12.9:判断各锂电池在放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的温度方差值与第二预设表面最高温度方差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二温度方差对比范围值内;若各锂电池在放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的温度方差值与第二预设表面最高温度方差值的差值位于第二温度方差对比范围值内,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将在放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与第二预设表面最高温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按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剔除最大绝对值所对应的电池,做好非正常标记后,重复本步骤。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2.9之后包括:
29、步骤12.10:获取各锂电池同等条件下从80%电量放到20%电量所需要的时间;
30、步骤12.11:判断各锂电池从80%电量放到20%电量所需要的时间与预设放电时间的差值是否位于放电时间对比范围值内;若各锂电池从80%电量放到20%电量所需要的时间与预设放电时间的差值位于放电时间对比范围值内,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将从80%电量放到20%电量所需要的时间与预设放电时间的差值超出放电时间对比范围值内的电池挑出,并做好非正常的标记后进行下一步;
31、步骤12.12:判断各锂电池从80%电量放到20%电量所需要时间的方差值与预设放电时间方差值的差值是否位于放电时间方差对比范围值内;若各锂电池从80%电量放到20%电量所需要时间的方差值与预设放电时间方差值的差值位于放电时间方差对比范围值内,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将从80%电量放到20%电量所需要时间与预设放电时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按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剔除最大绝对值所对应的电池,做好非正常标记后,重复本步骤。
32、一种电动力自行车锂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33、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同等条件下若干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电流值;用于获取同等条件下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值;用于获取各锂电池同等条件下在充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用于获取各锂电池同等条件下从20%电量充到80%电量所需要的时间;
34、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电流值与第一预设电流值的差值;用于计算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电流值的电流方差值;用于计算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电流值的电流方差值与第一预设电流方差值的差值;用于计算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值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差值;用于计算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值的电压方差值;用于计算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值的电压方差值与第一预设电压方差值的差值;用于计算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与第一预设表面最高温度值的差值;用于计算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的温度方差值;用于计算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的温度方差值与第一预设表面最高温度方差值的差值;用于计算各锂电池从20%电量充到80%电量所需要的时间与预设充电时间的差值;用于计算各锂电池从20%电量充到80%电量所需要时间的方差值;用于计算各锂电池从20%电量充到80%电量所需要时间的方差值与预设充电时间方差值的差值;
35、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电流值与第一预设电流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一电流对比范围值内;用于判断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电流值的电流方差值与第一预设电流方差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一电流方差对比范围值内;用于判断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值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一电压对比范围值内;用于判断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值的电压方差值与第一预设电压方差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一电压方差对比范围值内;用于判断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与第一预设表面最高温度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一表面最高温度对比范围值内;用于判断各锂电池在充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的温度方差值与第一预设表面最高温度方差值的差值是否位于第一温度方差对比范围值内;用于判断各锂电池从20%电量充到80%电量所需要的时间与预设充电时间的差值是否位于充电时间对比范围值内;用于判断各锂电池从20%电量充到80%电量所需要时间的方差值与预设充电时间方差值的差值是否位于充电时间方差对比范围值内;
36、排序剔除模块:将在充电状态下的电流值与第一预设电流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按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剔除最大绝对值所对应的电池;将在充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值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按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剔除最大绝对值所对应的电池;将在充电状态下的表面最高温度值与第一预设表面最高温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按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剔除最大绝对值所对应的电池;将从20%电量充到80%电量所需要时间与预设充电时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按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剔除最大绝对值所对应的电池;
37、执行模块:对剔除的锂电池上做好非正常标记,对符合要求的锂电池上贴合格标。
3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步骤: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步骤。
40、上述电动力自行车锂电池安全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一方面可以将充电过程中,电流值、开路电压值、表面最高温度、从20%电量充到80%电量所需要的时间表现异常的电池剔除出去,保证基本的电池安全。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符合要求的锂电池的上述各项指标都接近,符合批量化出厂销售的要求,符合对锂电池高品质控制的要求。上述电动力自行车锂电池安全检测方法对锂电池可以进行批量化检测,检测效率高、检测全面。
1.一种电动力自行车锂电池安全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十二之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3之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6之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9之后包括:
6.一种电动力自行车锂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