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锂电池移动式干燥线及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2.现在锂电池极片或者锂电池的制造,都需要对锂电池极片或者锂电池进行深度烘干,现有的深度烘干设备大多采用的是单箱体烘烤工艺,最常见的烘烤工艺是在一个真空烘烤箱内,先将被烘烤的锂电池电极装入真空烘烤箱中,再对箱体内加热,当箱内温度达到要求后,在保温的情况下,将箱体内抽真空除去水分。
3.例如,公开号:cn105300056b、发明名称:一种电极芯真空干燥装置及工艺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电极芯真空干燥装置及工艺,该干燥装置包括加热箱体、加热装置、托盘和抽真空组件,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加热箱体的内壁,所述托盘可推进和拉出地设置于所述加热箱体上,所述抽真空组件包括耐高温阀、抽真空管路和抽真空装置,所述耐高温阀通过密封组件密封设置于每个待干燥电极芯的注液孔内,所述待干燥电极芯放置于所述托盘上,所述抽真空管路的一端连接耐高温阀,另一端连接抽真空装置,抽真空时,所述抽真空装置经抽真空管路和耐高温阀通过对应电极芯的注液孔对每个待干燥电极芯实施抽真空。
4.由于加热箱体内的空间有限,仅能够在加热箱体内设置几组电极芯,需要不停的完成在加热箱体内电芯的上下料动作,随着产能的不断增加,采用该干燥装置已无法满足需求,并且,该装置对整个加热箱体内进行抽真空和充气的呼吸动作,如果扩大加热箱体的容量,一方面会加大真空装置的负载,另一方面,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对加热箱体内的抽真空和充气的呼吸动作,从而导致干燥时间的延长。
技术实现要素:5.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干燥装置生存效率低、与产能不符的问题,提供一种锂电池移动式干燥线及干燥方法,采用流动式的生产方式,可以不间断的在传输线上完成电极芯的上料,并采用加热托盘在整个输送过程中一直存在对电极芯进行,可以减少电池加热时间,通过间隔设置的抽真空装置,在电极芯移动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呼吸动作,有效干燥电池内部水分,提高电池干燥质量及生产效率。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移动式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设置与锂电池电极芯的注液孔密封匹配的呼吸转接头,将呼吸转接头插入到注液孔中,并将装好呼吸转接头的锂电池电极芯放置到加热托盘中预热;
8.s2、预热完毕后将加热托盘放置到托盘传输线上,托盘传输线在运送加热托盘时持续为加热托盘提供电能,使加热托盘持续对锂电池电极芯进行加热,保持锂电池电极芯在运输过程中处于持续的加热状态;
9.s3、在托盘传输线上等距间隔设置多个抽真空工位,控制托盘传输线的传输速度,
使加热托盘上的锂电池电极芯等时间间隔的经过多个抽真空工位,完成对锂电池电极芯的第一次干燥;
10.s4、在锂电池电极芯经过抽真空工位时,抽真空工位中的抽真空装置与呼吸转接头快速密封对接,在托盘传输线带动加热托盘传输的同时,实现抽真空和冲氮气的呼吸动作;
11.s5、在托盘传输线上还设置有真空干燥箱,托盘传输线带动加热托盘穿过真空干燥箱,在真空干燥箱内持续重复进行抽真空和冲氮气的呼吸动作,完成对锂电池电极芯的第二次干燥。
1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1和步骤s2中,控制加热拖盘的预热温度和加热温度维持在90~105℃。
1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控制锂电池电极芯的第一次干燥的时间为40~50min。
1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4中,控制抽真空的真空度为50~60kpa。
1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5中,控制锂电池电极芯的第二次干燥的时间为5~10min,控制真空干燥箱的的真空度为60~70kpa。
1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6、在完成锂电池电极芯的第二次干燥后,将锂电池电极芯从加热托盘中取出,对锂电池电极芯的含水量进行测试,合格品运送到下一工序,不合格品重复上述步骤s1~s4,并将加热托盘运输到托盘传输线的起始端。
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移动式干燥线,用于实现上述干燥方法:包括:
18.托盘传输线;
19.加热托盘,用于承载锂电池电极芯,并对锂电池电极芯进行加热,所述加热托盘放置在托盘传输线上,所述托盘传输线带动加热托盘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为加热托盘提供加热用电能;
20.呼吸转接头,插入到锂电池电极芯的注液孔中,所述呼吸转接头为软质胶头,所述呼吸转接头包括插入到锂电池电极芯的固定部和突出于锂电池电极芯的转接部;
21.抽真空装置,等距间隔设置在托盘传输线上,包括能够吸气和充气的真空接头,所述真空接头为软质胶头,在托盘传输线带动加热托盘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真空接头和呼吸转接头能够密封对接,从而在流动的过程中实现在锂电池电极芯中的呼吸动作;
22.真空干燥箱,设置在托盘传输线上,所述托盘传输线带动加热托盘从真空干燥箱中流过,真空干燥箱内持续重复进行抽真空和冲氮气的呼吸动作。
2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盘传输线包括两段传输线体,螺旋传输线体和直线传输线体,所述螺旋传输线体包括至少一组拼接设置的螺旋上升线和螺旋下降线,通过螺旋传输线体带动加热托盘在空间上多层分布传输,所述抽真空装置设置在螺旋传输线体,所述真空干燥箱设置在直线传输线体上。
2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托盘上设置有突出的加热探针,所述托盘传输线上设置有探针接触带材,所述加热托盘在托盘传输线上相对滑动时,所述加热探针始终与探针接触带材接触,通过加热探针与探针接触带材连通,为加热托盘提供持续的电能。
2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芯含水量测试装置及托盘回流线。
2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7.本发明所述的锂电池移动式干燥线及干燥方法,改变传统固定的加热箱体的干燥方式,通过设置托盘传输线提供一种流动式的干燥方法,无需定时在加热箱体内完成锂电池电极芯的上下料,只需在流水线的两侧分别完成上下料的动作即可,流水线不间断运行,可以不间断的进行上下料,从而有效提高产能;
28.并且,采用加热托盘承载锂电池电极芯,一直维持锂电池电极芯为加热的状态,在整个运行的过程中,都在通过加热干燥锂电池电极芯的内部水分;
29.并且,设置呼吸转接头,保证锂电池电极芯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于抽真空装置快速对接,在移动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呼吸动作;
30.并且,在所述托盘传输线采用间断式和连续式的两次干燥步骤,先采用单个抽真空装置对单个锂电池电极芯进行一一对应的抽真空呼吸,然后再将锂电池电极芯送入到干燥箱的整体的呼吸环境中,再进行二次干燥,采用不同的方法多轮干燥,使锂电池电极芯内部水分充分溢出。
附图说明
31.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32.图1是本发明的锂电池移动式干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33.图2是本发明的锂电池移动式干燥线的整体分布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发明的呼吸转接头与锂电池电极芯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本发明的螺旋传输线体中单个螺旋上升线或螺旋下降线的结构示意图。
36.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托盘传输线;11、螺旋传输线体;2、加热托盘;3、呼吸转接头;4、抽真空装置;5、真空干燥箱;6、电芯含水量测试装置;7、托盘回流线;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38.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锂电池干燥方式还是采用公开号:cn105300056b、发明名称:一种电极芯真空干燥装置及工艺的中国专利,一般情况下,通过该真空干燥装置完成一批电极芯的干燥所需时间为50~70分钟,这样就需要操作人员将电极芯放置到真空干燥装置中后,等待干燥完成后再将其取出,不能连续的完成电极芯的上下料动作,导致生产的节奏不高,随着产能的不断提高,就需要设置多台上述真空干燥装置才能都达到不间断的上下料动作,因此,现有的电极芯真空干燥装置及工艺已经和产能需求不匹配。
39.为此,工程师想到了一种移动式的干燥方法,想要通过流水线的形式,在流水线的两侧进行不间断的上下料动作,并且在流水线上就能够完成电极芯的干燥,比较容易想到的一种方式就是设置流水线穿过真空干燥装置,实现锂电池电极芯在真空干燥装置中的流动,但是这样的方式是很难的,因为一般情况下,电极芯的干燥所需时间为50~70分钟,及需要保持电极芯在流水线的不间断的带动下还能够在真空干燥装置中停留至少50分钟,即使是控制流水线的速度运行最慢速度,也需要设置真空干燥装置至少要几百米的长度,是
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即使能够实现,这么长的真空干燥装置中要保持持续的高温环境也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只是设置简单的流水线结构配合现有的真空干燥装置是不可能实现的。
40.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移动式干燥方法,改变传统固定的加热箱体的干燥方式,通过设置托盘传输线提供一种流动式的干燥方法,无需定时在加热箱体内完成锂电池电极芯的上下料,只需在流水线的两侧分别完成上下料的动作即可,流水线不间断运行,可以不间断的进行上下料,从而有效提高产能,包括以下步骤:
41.s1、设置与锂电池电极芯的注液孔密封匹配的呼吸转接头,将呼吸转接头插入到注液孔中,设置呼吸转接头,保证锂电池电极芯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于抽真空装置快速对接,在移动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呼吸动作,并将装好呼吸转接头的锂电池电极芯放置到加热托盘中预热;
42.s2、预热完毕后将加热托盘放置到托盘传输线上,托盘传输线在运送加热托盘时持续为加热托盘提供电能,使加热托盘持续对锂电池电极芯进行加热,保持锂电池电极芯在运输过程中处于持续的加热状态;采用加热托盘承载锂电池电极芯,一直维持锂电池电极芯为加热的状态,在整个运行的过程中,都在通过加热干燥锂电池电极芯的内部水分;
43.s3、在托盘传输线上等距间隔设置多个抽真空工位,控制托盘传输线的传输速度,使加热托盘上的锂电池电极芯等时间间隔的经过多个抽真空工位,完成对锂电池电极芯的第一次干燥,采用不间断加热和间断式的呼吸方式实现对锂电池电极芯的干燥,因为即使在真空干燥装置中也是先进行真空抽气然后再充入氮气的方式进行呼吸,只不过由于加热箱体较大,抽气和充气都需要较长时间,而本实施例中抽气和充气都只是针对锂电池电极芯,因此很快就能完成该动作,流水线不需要停止等待,通过呼吸转接头快速密封对接后,在锂电池电极芯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完成;
44.s4、在锂电池电极芯经过抽真空工位时,抽真空工位中的抽真空装置与呼吸转接头快速密封对接,在托盘传输线带动加热托盘传输的同时,实现抽真空和冲氮气的呼吸动作;
45.s5、在托盘传输线上还设置有真空干燥箱,托盘传输线带动加热托盘穿过真空干燥箱,在真空干燥箱内持续重复进行抽真空和冲氮气的呼吸动作,完成对锂电池电极芯的第二次干燥,在所述托盘传输线采用间断式和连续式的两次干燥步骤,先采用单个抽真空装置对单个锂电池电极芯进行一一对应的抽真空呼吸,然后再将锂电池电极芯送入到干燥箱的整体的呼吸环境中,再进行二次干燥,采用不同的方法多轮干燥,使锂电池电极芯内部水分充分溢出;
46.s6、在完成锂电池电极芯的第二次干燥后,将锂电池电极芯从加热托盘中取出,对锂电池电极芯的含水量进行测试,合格品运送到下一工序,不合格品重复上述步骤s1~s4,并将加热托盘运输到托盘传输线的起始端,这样保证加热托盘始终都是在托盘传输线上循环移动,只需在加热托盘的运动过程中插入锂电池电芯即可。
47.具体地,为了验证控制加热托盘的温度为多少时,能够达到的干燥效果最好,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两组对比验证,第一组对比实验保证生产线上的其它工艺不变,设置多个区间的加热温度,比较其在相同时间内的干燥效果,第二组对比实验保证生产线上的其它工艺不变,设置多个区间的加热温度,使加热后都达到含水量的要求,比较加热
所需时间,具体的对比例和对比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0048][0049][0050]
表1
[0051][0052]
表2
[0053]
由表1可见,当加热温度达到100℃及其以上时,干燥效果达到最佳,由表2可见,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到达目标干燥效果所需时间就越短,但是设置的加热温度约高,就需要耗费更多的能源,并且当加热温度超过110
°
时,锂电池电极芯内的其它结构有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而损坏,因此,基于节能和安全性的综合影响,,,加热温度控制在90~105℃最佳。
[0054]
具体地,为了验证在托盘传输线上设置多少抽真空装置,能够达到的干燥效果最好,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验证,保证生产线上的其它工艺不变,设置不同数量的抽真空装置,比较其干燥效果,具体的对比例和对比结果如表3所示:
[0055]
[0056][0057]
表3
[0058]
由此可见,当设置抽真空装置数量在5个及其以上时,干燥效果达到最佳,为了达到干燥效果,需要控制锂电池电极芯的第一次干燥的时间为40~50min,因此,为了实现锂电池电极芯等时间间隔的依次经过5个抽真空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抽真空装置的间隔与流水线的传输速度配合,从加热托盘带动锂电池电极芯经过第一个抽真空装置开始,每经过10分钟,加热托盘刚好带动锂电池电极芯到达托盘传输线上设定的下一个抽真空装置,进行抽真空,这样经过5个抽真空装置所需的时间为40分钟,使锂电池电极芯满足在第一次干燥的时间为40~50min。
[0059]
具体地,在步骤s4中,控制抽真空的真空度为50~60kpa,相比于现有的真空干燥装置的真空度略小,因为本实施例的呼吸动作直接对准锂电池电极芯的注液孔,采用较小的真空度也能够达到同等的呼吸效果;
[0060]
具体地,在步骤s5中,控制锂电池电极芯的第二次干燥的时间为5~10min,控制真空干燥箱的真空度为50~70kpa,具体的干燥过程为:首先,在真空干燥箱内进行抽真空处理,控制真空干燥箱的的真空度为50pa并进行保压,在保压的过程中,实时监测真空箱内的真空度,如果水蒸气从锂电池电极芯中溢出到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箱内的真空度就会变大,从而完成一次被动的真空呼吸,如果真空烘箱内的负压不在变化时,则可表明锂电池电极芯内部含水量处于极低的状态,通过控制保压,实现一次被动的真空呼吸及含水量的监控;此步骤仅需要对采用现有的干燥箱即可完成,控制托盘传输线的传输速度,使锂电池电极芯从进入到真空干燥箱到离开真空干燥箱的时间为5~10即可,通过该步骤主要是实现二次补偿的效果,防止在长时间运输的过程中,有多余的水气进入到锂电池电极芯中。
[0061]
参照图2和图3所示,为了完成上述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移动式干燥线,包括:
[0062]
托盘传输线1;
[0063]
加热托盘2,用于承载锂电池电极芯,并对锂电池电极芯进行加热,所述加热托盘2上设置有多个容置槽,在一个加热托盘2中可以并排放置多个锂电池电极芯,所述容置槽的侧壁和底面设置有加热片,对容置槽进行加热,所述加热托盘2放置在托盘传输线1上,所述托盘传输线1带动加热托盘2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为加热托盘2提供加热用电能;
[0064]
呼吸转接头3,插入到锂电池电极芯的注液孔中,所述呼吸转接头3为软质胶头,所述呼吸转接头包括插入到锂电池电极芯的固定部和突出于锂电池电极芯的转接部,所述呼吸转接头3为漏斗状,漏斗细的一端作为固定端插入到注液孔中,漏斗的开口一端作为转接部与抽真空装置4对接;
[0065]
抽真空装置4,等距间隔设置在托盘传输线1上,包括能够吸气和充气的真空接头,
所述真空接头为软质胶头,在托盘传输线1带动加热托盘2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真空接头和呼吸转接头3能够密封对接,所述真空接头的软质胶头的直径口略大于呼吸转接头3的软质胶头的直径口,当所述锂电池电极芯从抽真空装置4下方移动时,真空接头的软质胶头包覆在呼吸转接头3的软质胶头的外部,由于软质胶头具备一定的延展性,在移动的过程中,真空接头的软质胶头包覆呼吸转接头3的软质胶头外会持续一段时间,从而在流动的过程中实现在锂电池电极芯中的呼吸动作;
[0066]
真空干燥箱5,设置在托盘传输线1上,所述托盘传输线1带动加热托盘2从真空干燥箱5中流过,真空干燥箱5内持续重复进行抽真空和冲氮气的呼吸动作
[0067]
电芯含水量测试装置6,设置在托盘传输线1的最末端,对经过托盘传输线1运输的锂电池电极芯内的含水量进行检查,达到检查标准的送到下一工序,没达到检测标准的送回到托盘传输线1的初始端,再进行一遍干燥处理;
[0068]
托盘回流线7,与托盘传输线1拼接,与所述托盘传输线1的形成回环结构,实现对加热托盘2的循环运输。
[0069]
具体地,在本实例中,第一次干燥需要40~50分钟,加热托盘2需要在托盘传输线1至少运行40分钟,控制托盘传输线1的传输速度最低,也需要设置40~50米的托盘传输线1,这样就占用了较大的空间,因此,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设置较长的托盘传输线1,可以对空间上的高度方向进行利用,设置所述托盘传输线1包括两段传输线体,螺旋传输线体11和直线传输线体,因第一次干燥需要的时间较长,在进行第一次干燥时采用螺旋线体11运输加热托盘2,将所述抽真空装置4设置在螺旋传输线体11上,因第二次干燥需要的时间较短,而且需要配合真空干燥箱5使用,在进行第二次干燥时采用直线线体运输加热托盘2,所述真空干燥箱5设置在直线传输线体上;
[0070]
具体地,参照图4所示,所述螺旋传输线体11包括至少一组拼接设置的螺旋上升线和螺旋下降线,所述螺旋上升线和螺旋下降线均包括设置在中心的支撑杆,围绕在所述支撑杆外周设置有螺旋盘升的辊筒传输线,控制螺旋上升线和螺旋下降线的辊筒传输线的传输方向,所述螺旋上升线从下向上传输,所述螺旋下降线从上向下传输,这样加热托盘2经过螺旋上升线和螺旋下降线的上下运输后,仍然处于一个水高度上,通过螺旋传输线体11带动加热托盘2在空间上多层分布传输,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倍速链升降机的方式带动加热托盘2升降对接在不同层的托盘传输线1中往复传输,采用连续的螺旋传输线体11可以不间断的运输加热托盘2,不需要等到升降机构的运输。
[0071]
具体地,为了保证加热托盘2在托盘运输线1上能够持续的获取加热的电能,在本实例中在所述加热托盘2上设置有突出的加热探针,所述托盘传输线1上设置有探针接触带材,所述加热托盘2在托盘传输线1上相对滑动时,所述加热探针始终与探针接触带材接触,通过加热探针与探针接触带材连通,为加热托盘2提供持续的电能;在传输线上通过探针和接触带材的配合获取电能的方式为现有技术,具体地的方式在此不多加赘述,只要能够达到获取电能的目的即可。
[0072]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1.一种锂电池移动式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与锂电池电极芯的注液孔密封匹配的呼吸转接头,将呼吸转接头插入到注液孔中,并将装好呼吸转接头的锂电池电极芯放置到加热托盘中预热;s2、预热完毕后将加热托盘放置到托盘传输线上,托盘传输线在运送加热托盘时持续为加热托盘提供电能,使加热托盘持续对锂电池电极芯进行加热,保持锂电池电极芯在运输过程中处于持续的加热状态;s3、在托盘传输线上等距间隔设置多个抽真空工位,控制托盘传输线的传输速度,使加热托盘上的锂电池电极芯等时间间隔的经过多个抽真空工位,完成对锂电池电极芯的第一次干燥;s4、在锂电池电极芯经过抽真空工位时,抽真空工位中的抽真空装置与呼吸转接头快速密封对接,在托盘传输线带动加热托盘传输的同时,实现抽真空和冲氮气的呼吸动作;s5、在托盘传输线上还设置有真空干燥箱,托盘传输线带动加热托盘穿过真空干燥箱,在真空干燥箱内持续重复进行抽真空和冲氮气的呼吸动作,完成对锂电池电极芯的第二次干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移动式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和步骤s2中,控制加热拖盘的预热温度和加热温度维持在90~1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移动式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控制锂电池电极芯的第一次干燥的时间为40~5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移动式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控制抽真空的真空度为50~60kpa。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移动式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控制锂电池电极芯的第二次干燥的时间为5~10min,控制真空干燥箱的的真空度为60~70kpa。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移动式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6、在完成锂电池电极芯的第二次干燥后,将锂电池电极芯从加热托盘中取出,对锂电池电极芯的含水量进行测试,合格品运送到下一工序,不合格品重复上述步骤s1~s4,并将加热托盘运输到托盘传输线的起始端。7.一种锂电池移动式干燥线,用于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传输线;加热托盘,用于承载锂电池电极芯,并对锂电池电极芯进行加热,所述加热托盘放置在托盘传输线上,所述托盘传输线带动加热托盘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为加热托盘提供加热用电能;呼吸转接头,插入到锂电池电极芯的注液孔中,所述呼吸转接头为软质胶头,所述呼吸转接头包括插入到锂电池电极芯的固定部和突出于锂电池电极芯的转接部;抽真空装置,等距间隔设置在托盘传输线上,包括能够吸气和充气的真空接头,所述真空接头为软质胶头,在托盘传输线带动加热托盘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真空接头和呼吸转接头能够密封对接,从而在流动的过程中实现在锂电池电极芯中的呼吸动作;真空干燥箱,设置在托盘传输线上,所述托盘传输线带动加热托盘从真空干燥箱中流过,真空干燥箱内持续重复进行抽真空和冲氮气的呼吸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电池移动式干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传输线包括两段传输线体,螺旋传输线体和直线传输线体,所述螺旋传输线体包括至少一组拼接设置的螺旋上升线和螺旋下降线,通过螺旋传输线体带动加热托盘在空间上多层分布传输,所述抽真空装置设置在螺旋传输线体,所述真空干燥箱设置在直线传输线体上。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电池移动式干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托盘上设置有突出的加热探针,所述托盘传输线上设置有探针接触带材,所述加热托盘在托盘传输线上相对滑动时,所述加热探针始终与探针接触带材接触,通过加热探针与探针接触带材连通,为加热托盘提供持续的电能。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电池移动式干燥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芯含水量测试装置及托盘回流线。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移动式干燥线及干燥方法,通过设置托盘传输线提供一种流动式的干燥方法,流水线不间断运行,从而有效提高产能;采用加热托盘承载锂电池电极芯,一直维持锂电池电极芯为加热的状态,在整个运行的过程中,都在通过加热干燥锂电池电极芯的内部水分;设置呼吸转接头,保证锂电池电极芯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于抽真空装置快速对接,在移动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呼吸动作;托盘传输线采用间断式和连续式的两次干燥步骤,先采用单个抽真空装置对单个锂电池电极芯进行一一对应的抽真空呼吸,然后再将锂电池电极芯送入到干燥箱的整体的呼吸环境中,再进行二次干燥,采用不同的方法多轮干燥,使锂电池电极芯内部水分充分溢出。溢出。溢出。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 李运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南北深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8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