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2.传统塑料自工业化生产以来,因其质轻,价廉,耐用等特性其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特别是在包装,农业,日用品,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每年的需求量更是非常巨大。仅以中国2021年为例,聚乙烯的消费量超过2500万吨,聚丙烯的消费量则超过了2000万吨。但塑料的使用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因其不可降解性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有科学家通过模型计算指出在自然环境中,塑料可存在超过100年以上。即便是肉眼所见的大块塑料废弃物在野外逐渐变成小碎片的过程,其实质并没有发生降解,只是一种物理形式的崩解。这种崩解后的塑料最终以微塑料颗粒的形式存在于环境中,部分的微塑料颗粒经地下水携带汇入海洋。这些海洋塑料对于海洋生物的威胁是难以预估的,目前已知部分珊瑚岛礁的死亡可归咎于这种微塑料的附着。而微塑料通过食物链于生物富集效应已广泛的存在于海洋生物体内,据海洋保护组织称,超过60%的海鸟和100%的海龟体内都发现了塑料。除了野生动物体内,科学家甚至已在人体内检出了微塑料痕迹。
3.聚乳酸及其共聚物作为一种优秀的环境友好材料,在自然环境中容易降解,降解后的产物仅有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聚乳酸以及其共聚物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不会造成任何伤害是解决传统塑料弊端的有效替代品。
4.随着国际间对于环境中塑料垃圾清理的迫切需要,生物可降解塑料如聚乳酸(pla)材料等的生产与应用必将迎来快速地增长。
5.另外,相比于石化来源的传统塑料,用于合成可降解材料的聚乳酸原料来自农作物。在如今原油价格波动剧烈等不利影响,积极推进聚乳酸替代一些传统塑料的应用,也是摆脱石油依赖的重要手段,并且在减少碳排放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6.目前聚乳酸工业生产主要有通过乳酸单体直接合成,或后续进一步经过酯交换,固相缩合,反应挤出等的“一步法”以及先通过乳酸制备丙交酯再以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聚乳酸的“两步法”两种合成路线。“两步法”也称作“间接法”,虽然用此方法可以合成较高分子量的聚乳酸,但是其中间体丙交酯单体提纯工艺复杂,条件控制十分严苛,故而产量有限,导致生产成本偏高。
7.而通过直接由乳酸聚合而成则被称为一步法,也称为直接法,可以避免使用丙交酯,有效降低成本。特别是在生产聚(乳酸-乙醇酸)的过程中,其成本优势更为显著。但是由一步法制成的聚乳酸产物在分子量上往往较低,低分子量的聚乳酸力学性能较差且降解周期较快。有学术研究指出,分子量在10,000左右的聚乳酸在日常环境放置4周即发生降解,而商品化的聚乳酸分子量在70,000~200,000在一般日常环境中的保质期为12~24个月。一步法专利,例如专利cn200410052604.7。但此种操作增加了工艺步骤,在反应中需要进行预聚物的预结晶处理及粉碎,分时段通入惰性气体,移入旋转的反应器等多步骤操作,设计工艺步骤复杂,增加了反应步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步法反应。
8.本发明是在专利cn202111048564.9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多元醇或多元酸为引发剂,制备多枝化聚乳酸从而提高聚乳酸分子量,且简化了粗产物提纯步骤。通过本发明根据反应体系对引发剂体系的配比选择,使得多元醇与多元酸引发剂的加入没有对聚乳酸的生物降解性造成负面影响,相比于常规的反应挤出扩链提高分子量的手段。本发明是在聚合反应的初期即加入引发剂确保了扩链反应发生的成功率,同时,本发明并不额外添置设备,省却了后面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9.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引发剂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的方法,直接得到重均分子量(mw)为6~30万左右的高分子量聚乳酸。本发明通过溶液聚合方法,不增加额外工艺步骤,反应后直接得到较高分子量聚乳酸。
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11.一种应用引发剂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1)预缩聚,将乳酸与溶剂共同加入冷凝回流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将反应温度升至120℃~200℃,真空度保持在-0.5mpa至-0.98mpa进行预缩聚得到聚乳酸预聚物,反应时间为2~5小时,反应生成水通过冷凝回流装置排出;
13.2)加入引发剂,保持步骤1)反应条件,向冷凝回流反应釜内加入用量为聚乳酸预聚物0.01wt%~0.5wt%的引发剂,引发剂为多元醇及多元酸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4.3)初次添加催化剂,保持步骤1)反应条件,向冷凝回流反应釜内加入用量为聚乳酸预聚物0.1wt%~0.5wt%的催化剂,催化剂为元素周期表中第ii、 iii、iv和v族的金属、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盐,或使用有机磺酸、烷基金属为助催化剂与第ii、iii、iv和v族金属、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盐组成催化剂,反应时间为10~20小时;
15.4)添加催化剂及干燥剂,保持步骤1)反应条件,再次向冷凝回流反应釜内加入用量为聚乳酸预聚物0.1wt%~0.5wt%的催化剂,并在冷凝回流反应釜的回流装置上装填干燥剂以去除反应生成水,得到含溶剂的聚乳酸产物,反应时间为18~44小时;
16.5)分离清洗提纯,回流蒸发步骤4)所得含溶剂的聚乳酸产物使其分离溶剂得到聚乳酸粗产物,再向聚乳酸粗产物中加入清洗溶剂后洗涤抽干得到白色粉末状的聚乳酸,清洗溶剂为水、甲醇、乙醇、异丙醇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17.进一步的,步骤2)中引发剂所使用的多元醇为1,4-丁二醇,1,3-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木糖醇,山梨糖醇,半乳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多元酸为丁二酸,1,3,5-戊烷三羧酸,2-甲基丙烷三羧酸,柠檬酸,1,1,2-乙三酸,1,2,3,4,5,6-环己烷六羧酸酒石酸,富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8.进一步的,步骤2)中引发剂为季戊四醇与丁二酸,季戊四醇添加量为步骤1)中添加乳酸质量的0.01%~0.50%,丁二酸添加量为步骤1)中添加乳酸质量的0.01%~0.5%,添加季戊四醇与丁二酸的摩尔比为丁二酸:季戊四醇= 2:1。
19.进一步的,步骤2)中引发剂为双季戊四醇,且双季戊四醇添加量为步骤 1)中添加乳酸质量的0.01%~0.5%。
20.进一步的,步骤2)中引发剂为1,2,3,4,5,6-环己烷六羧酸,1,2,3,4,5,6-环己烷六羧酸添加量为步骤1)中添加乳酸质量的0.01%~0.5%
21.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乳酸为左旋乳酸(l-乳酸)、右旋乳酸(d-乳酸)或其组合。
22.进一步的,步骤3)及步骤4)中,催化剂为锌粉、镁粉、铝粉、硫化锌、辛酸亚锡、三氯化铝、氧化锌、二氯化钛、三氧化二锑、氯化亚锡、磷酸、盐酸、有机胍、锡粉、氧化亚锡、对甲苯磺酸或其组合。
23.进一步的,步骤4)中干燥剂为3a分子筛、4a分子筛、5a分子筛、13x 分子筛、氯化钙、氢化钙、变色硅胶、无水硫酸铜或其组合。
24.进一步的,溶剂为庚烷、环己烷、环己酮、糖醛、石蜡油、甲苯、二甲苯、三甲苯、四甲苯、苯甲醚、苯乙醚、二苯醚、18-冠醚、二溴苯醚、二氯苯醚、乙苯、甘油、二甲基亚砜、100号溶剂油、120号溶剂油、200号溶剂油、松节油、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25.进一步的,在步骤5)中还包括在分离溶剂得到聚乳酸粗产物后、加入清洗溶剂前对聚乳酸粗产物旋转蒸发以进一步回收溶剂。
26.本发明可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27.本发明方法通过溶液聚合方法,配合装填干燥剂的除水装置的使用,促使反应向聚合方向进行,本发明在预缩聚后、初次添加催化剂前,通过添加多元醇、多元酸或其组合作为引发剂,在反应初期直接构建枝化聚乳酸,极大地提升了产物的分子量,得到重均分子量(mw)为6~30万的高分子量聚乳酸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28.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29.实施例1
30.称取5kg l-乳酸,5kg三甲苯,一同加入冷凝回流反应釜中,真空度-0.5mpa,在140℃反应条件下反应2小时后,加入5.5克季戊四醇,继续反应4小时,加入0.2wt%锡粉,继续保持140℃反应12小时,再次加入0.3wt%锡粉,并在回流装置中加入3a分子筛除水。保持140℃总反应 40小时后(计入前述两步骤反应时间18小时)终止。通过回流蒸发将聚乳酸与溶剂分离并回收溶剂,等待产物冷却,将冷却成固体的反应物加入氯仿溶剂中溶解,将此溶液倒入甲醇中沉淀,沉淀物经过抽滤烘干即为提纯的聚乳酸,经测定制得重均分子量90,000的乳白色聚乳酸。收率:55.8%
31.实施例2
32.称取5kg l-乳酸,5kg三甲苯,一同加入冷凝回流反应釜中,真空度-0.5mpa,在140℃反应条件下反应2小时后,加入2.8克丁二酸,继续反应4小时,加入0.2wt%氯化亚锡,继续保持140℃反应12小时,再次加入0.3wt%氯化亚锡,并在回流装置中加入3a分子筛除水。保持140℃总反应46小时后(计入前述两步骤反应时间18小时)终止。通过回流蒸发将聚乳酸与溶剂分离并回收溶剂,等待产物冷却,将冷却成固体的反应物加入氯仿溶剂中溶解,将此溶液倒入甲醇中沉淀,沉淀物经过抽滤烘干即为提纯的聚乳酸,经测定制得重均分子量68,000的乳白色聚乳酸。收率:71.1%
33.实施例3
34.称取5kg l-乳酸,3kg苯甲醚,一同加入冷凝回流反应釜中,真空度-0.7mpa,在130℃反应条件下反应2小时后,加入5克三羟甲基丙烷,继续反应4小时,加入0.2wt%氯化亚锡,继续保持130℃反应12小时,再次加入0.3wt%氯化亚锡,并在回流装置中加入3a分子筛除水。保持 130℃总反应48小时后(计入前述两步骤反应时间18小时)终止。通过回流蒸发将聚乳酸与溶剂分离并回收溶剂,等待产物冷却,将冷却成固体的反应物加入氯仿溶剂中溶解,将此溶液倒入甲醇中沉淀,沉淀物经过抽滤烘干即为提纯的聚乳酸,经测定制得重均分子量128,000的乳白色聚乳酸。收率:68.8%
35.实施例4
36.称取5kg l-乳酸,3kg苯甲醚,一同加入冷凝回流反应釜中,真空度-0.7mpa,在130℃反应条件下反应2小时后,加入3.3克双季戊四醇, 2克丁二酸继续反应4小时,加入0.2wt%氯化亚锡,继续保持130℃反应 12小时,再次加入0.3wt%氯化亚锡,并在回流装置中加入3a分子筛除水。保持130℃总反应44小时后(计入前述两步骤反应时间18小时)终止。通过回流蒸发将聚乳酸与溶剂分离并回收溶剂,等待产物冷却,将冷却成固体的反应物加入氯仿溶剂中溶解,将此溶液倒入甲醇中沉淀,沉淀物经过抽滤烘干即为提纯的聚乳酸,经测定制得重均分子量177,000的乳白色聚乳酸。收率:50.8%
37.实施例5
38.称取4kg l-乳酸,1kg d-乳酸,2kg苯甲醚,一同加入冷凝回流反应釜中,真空度-0.5mpa,130℃反应温度下经过3小时预聚合,加入5克季戊四醇,2.8克丁二酸继续反应4小时,加入0.3wt%辛酸亚锡,130℃反应温度下继续反应10小时,再次加入0.2wt%辛酸亚锡,并加填3a分子筛入回流装置,130℃反应温度下总计反应48小时(计入前述两步骤反应时间17小时)后终止,通过回流蒸发将聚乳酸与溶剂分离并回收溶剂,等待产物冷却,将冷却成固体的反应物加入二甲基亚砜溶剂中溶解,将此溶液倒入甲醇中沉淀,沉淀物经过抽滤烘干即为提纯的聚乳酸,经测定制得重均分子量102,000的乳白色聚乳酸。收率:69.9%
39.实施例6
40.称取5kg l-乳酸,4.5kg环己烷,140℃反应温度下经过2小时预聚合,加入2.2克1,4-丁二醇继续反应4小时,加入0.3wt%有机胍,140℃反应温度下继续反应14小时,加入0.3wt%氯化亚锡/对甲苯磺酸质量比为1:1的复配催化剂,并加填13x分子筛与氯化钙入回流装置,140℃反应温度下总计反应46小时后(计入前述两步骤反应时间20小时)终止,通过回流蒸发将聚乳酸与溶剂分离并回收溶剂,等待产物冷却,将冷却成固体的反应物加入丙酮/二甲基亚砜体积比1:1溶剂中溶解,将此溶液倒入异丙醇沉淀,沉淀物经过抽滤烘干即为提纯的聚乳酸,经测定制得重均分子量80,200的乳白色聚乳酸。收率:72.1%
41.实施例7
42.称取4kg l-乳酸,1kgd-乳酸,4.5kg环己烷,140℃反应温度下经过 2小时预聚合,加入3.1克丁二酸继续反应4小时,加入0.3wt%有机胍, 140℃反应温度下继续反应14小时,加入0.3wt%氯化亚锡/对甲苯磺酸质量比为1:1的复配催化剂,并加填13x分子筛与氯化钙入回流装置,140℃反应温度下总计反应46小时后(计入前述两步骤反应时间16小时)终止,通过回流蒸发将聚乳酸与溶剂分离并回收溶剂,等待产物冷却,将冷却成固体的反应物加入丙酮/二甲基亚砜体积比1:1溶剂中溶解,将此溶液倒入异丙醇沉淀,沉淀物经过抽滤烘干即为提纯的聚乳酸,经测定制得重均分子量93,000的乳白色聚乳酸。收率:70.7%
43.实施例8
44.称取5kg l-乳酸,5kg二氯苯醚,一同加入冷凝回流反应釜中,真空度-0.5mpa,在150℃反应条件下反应2小时后,加入3克双季戊四醇,继续反应4小时,加入0.2wt%辛酸亚锡,继续保持150℃反应14小时,再次加入0.3wt%氯化亚锡,并在回流装置中加入4a分子筛除水。保持 150℃总反应44小时后(计入前述两步骤反应时间20小时)终止。通过回流蒸发将聚乳酸与溶剂分离并回收溶剂,等待产物冷却,将冷却成固体的反应物加入氯仿溶剂中溶解,将此溶液倒入甲醇中沉淀,沉淀物经过抽滤烘干即为提纯的聚乳酸,经测定制得重均分子量210,000的乳白色聚乳酸。收率:57.3%
45.实施例9
46.称取5kg l-乳酸,5kg二氯苯醚,一同加入冷凝回流反应釜中,真空度-0.5mpa,在150℃反应条件下反应2小时后,加入3克1,2,3,4,5,6
‑ꢀ
环己烷六羧酸,继续反应4小时,加入0.2wt%辛酸亚锡,继续保持150℃反应14小时,再次加入0.3wt%氯化亚锡,并在回流装置中加入4a分子筛除水。保持150℃总反应44小时后(计入前述两步骤反应时间20小时) 终止。通过回流蒸发将聚乳酸与溶剂分离并回收溶剂,等待产物冷却,将冷却成固体的反应物加入氯仿溶剂中溶解,将此溶液倒入甲醇中沉淀,沉淀物经过抽滤烘干即为提纯的聚乳酸,经测定制得重均分子量191,000的乳白色聚乳酸。收率:65.5%
47.实施例10
48.称取5kg l-乳酸,5kg二氯苯醚,一同加入冷凝回流反应釜中,真空度-0.5mpa,在150℃反应条件下反应2小时后,加入3克1,2,3,4,5,6
‑ꢀ
环己烷六羧酸,2.4克1,4-丁二醇,继续反应4小时,加入0.2wt%辛酸亚锡,继续保持150℃反应14小时,再次加入0.3wt%氯化亚锡,并在回流装置中加入4a分子筛除水。保持150℃总反应44小时后(计入前述两步骤反应时间20小时)终止。通过回流蒸发将聚乳酸与溶剂分离并回收溶剂,等待产物冷却,将冷却成固体的反应物加入氯仿溶剂中溶解,将此溶液倒入甲醇中沉淀,沉淀物经过抽滤烘干即为提纯的聚乳酸,经测定制得重均分子量262,000的乳白色聚乳酸。收率:55.9%
49.实施例11
50.称取5kg l-乳酸,8kg二苯醚,一同加入冷凝回流反应釜中,真空度-0.98mpa,在140℃反应条件下反应2小时后,加入3.5克三羟甲基丙烷,继续反应4小时,加入0.2wt%辛酸亚锡/对苯甲磺酸1:1复配催化剂,继续保持140℃反应12小时,再次加入0.3wt%辛酸亚锡/对苯甲磺酸1:1复配催化剂,并在回流装置中加入13x分子筛除水。保持140℃总反应52小时后(计入前述两步骤反应时间18小时)终止。通过回流蒸发将聚乳酸与溶剂分离并回收溶剂,等待产物冷却,将冷却成固体的反应物加入氯仿溶剂中溶解,将此溶液倒入甲醇中沉淀,沉淀物经过抽滤烘干即为提纯的聚乳酸,经测定制得重均分子量220,000的乳白色聚乳酸。收率:72.0%
51.实施例12
52.称取4kg l-乳酸,1kg d-乳酸,8kg二苯醚,一同加入冷凝回流反应釜中,真空度-0.98mpa,在140℃反应条件下反应2小时后,加入3.5 克三羟甲基丙烷,3克2-甲基丙烷三羧酸继续反应4小时,加入0.2wt%辛酸亚锡/对苯甲磺酸1:1复配催化剂,继续保持140℃反应12小时,再次加入0.3wt%辛酸亚锡/对苯甲磺酸1:1复配催化剂,并在回流装置中加入13x分子筛除水。保持140℃总反应52小时后(计入前述两步骤反应时间18小时)终止。通过回流
蒸发将聚乳酸与溶剂分离并回收溶剂,等待产物冷却,将冷却成固体的反应物加入氯仿溶剂中溶解,将此溶液倒入甲醇中沉淀,沉淀物经过抽滤烘干即为提纯的聚乳酸,经测定制得重均分子量353,000的乳白色聚乳酸。收率:56.6%
53.对比试验1:
54.称取129.6克丙交酯放入三口烧瓶中。抽真空至-0.98mpa,120℃油浴加热反应2小时。将此产物转移至玻璃试管内,加入0.2g辛酸亚锡并通入氮气,待氮气充满整个玻璃试管后迅速将玻璃管口处加热熔融封闭。将封闭的玻璃试管放入140℃油浴内继续反应24小时取出玻璃试管。待冷却后敲破玻璃试管取出产物。将固体产物加入200ml氯仿溶解,将此溶液倒入甲醇中沉淀。沉淀物经抽滤烘干即为提纯的聚乳酸,分子量104,000,产率77.2%
55.对比实验2:
56.称取5kg l-乳酸,5kg三甲苯,160℃反应温度下通入氮气,加入0.5wt%的氯化亚锡,在160℃下反应36小时后终止。通过回流蒸发将聚乳酸与溶剂分离并回收溶剂,等待产物冷却,将冷却成固体的产物经乙醇洗涤抽滤烘干即为提纯的聚乳酸,经测定制得重均分子量10,500的乳白色聚乳酸。
57.收率:50.4%
58.对比实验3:
59.称取5kg l-乳酸,2kg苯甲醚,150℃反应温度下经过3小时预聚合,加入0.3wt%氯化亚锡,150℃反应温度下继续反应10小时,再次加入 0.2wt%氯化亚锡,并加填3a分子筛入回流装置,150℃反应温度下总计反应48小时(计入前述两步骤反应时间13小时)后终止,通过回流蒸发将聚乳酸与溶剂分离并回收溶剂,等待产物冷却,将冷却成固体的反应物加入二甲基亚砜溶剂中溶解,将此溶液倒入甲醇中沉淀,沉淀物经过抽滤烘干即为提纯的聚乳酸,经测定制得重均分子量47,000的乳白色聚乳酸。
60.收率:71.1%
6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应用引发剂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缩聚,将乳酸与溶剂共同加入冷凝回流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将反应温度升至120℃~200℃,真空度保持在-0.5mpa至-0.98mpa进行预缩聚得到聚乳酸预聚物,反应时间为2~5小时,反应生成水通过冷凝回流装置排出;2)加入引发剂,保持步骤1)反应条件,向所述冷凝回流反应釜内加入用量为聚乳酸预聚物0.01wt%~0.5wt%的引发剂,所述引发剂为多元醇及多元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3)初次添加催化剂,保持步骤1)反应条件,向所述冷凝回流反应釜内加入用量为聚乳酸预聚物0.1wt%~0.5wt%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元素周期表中第ii、iii、iv和v族的金属、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盐,或使用有机磺酸、烷基金属为助催化剂与第ii、iii、iv和v族金属、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盐组成催化剂,反应时间为10~20小时;4)添加催化剂及干燥剂,保持步骤1)反应条件,再次向所述冷凝回流反应釜内加入用量为聚乳酸预聚物0.1wt%~0.5wt%的所述催化剂,并在所述冷凝回流反应釜的回流装置上装填干燥剂以去除反应生成水,得到含溶剂的聚乳酸产物,反应时间为18~44小时;5)分离清洗提纯,回流蒸发步骤4)所得所述含溶剂的聚乳酸产物使其分离溶剂得到聚乳酸粗产物,再向所述聚乳酸粗产物中加入清洗溶剂后洗涤抽干得到白色粉末状的聚乳酸,所述清洗溶剂为水、甲醇、乙醇、异丙醇的一种或多种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发剂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引发剂多元醇为1,4-丁二醇,1,3-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木糖醇,山梨糖醇,半乳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多元酸为丁二酸,1,3,5-戊烷三羧酸,2-甲基丙烷三羧酸,柠檬酸,1,1,2
‑ꢀ
乙三酸,1,2,3,4,5,6-环己烷六羧酸酒石酸,富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发剂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引发剂为季戊四醇与丁二酸,所述季戊四醇添加量为所述步骤1)中添加乳酸质量的0.01%~0.50%,所述丁二酸添加量为所述步骤1)中添加乳酸质量的0.01%~0.5%,添加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丁二酸的摩尔比为丁二酸:季戊四醇=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发剂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引发剂为双季戊四醇,且所述双季戊四醇添加量为所述步骤1)中添加乳酸质量的0.01%~0.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发剂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引发剂为1,2,3,4,5,6-环己烷六羧酸,所述1,2,3,4,5,6-环己烷六羧酸添加量为所述步骤1)中添加乳酸质量的0.01%~0.5%。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引发剂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乳酸为左旋乳酸(l-乳酸)、右旋乳酸(d-乳酸)或其组合。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引发剂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及所述步骤4)中,所述催化剂为锌粉、镁粉、铝粉、硫化锌、辛酸亚锡、三氯化铝、氧化锌、二氯化钛、三氧化二锑、氯化亚锡、磷酸、盐酸、有机胍、锡粉、氧化亚锡、对甲苯磺酸或其组合。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引发剂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干燥剂为3a分子筛、4a分子筛、5a分子筛、13x分子筛、氯化钙、氢化钙、变
色硅胶、无水硫酸铜或其组合。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引发剂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庚烷、环己烷、环己酮、糖醛、石蜡油、甲苯、二甲苯、三甲苯、四甲苯、苯甲醚、苯乙醚、二苯醚、18-冠醚、二溴苯醚、二氯苯醚、乙苯、甘油、二甲基亚砜、100号溶剂油、120号溶剂油、200号溶剂油、松节油、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引发剂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中还包括在分离溶剂得到聚乳酸粗产物后、加入所述清洗溶剂前对所述聚乳酸粗产物旋转蒸发以进一步回收所述溶剂。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引发剂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的方法,包括预缩聚,添加引发剂,初次添加催化剂,再次添加催化剂及干燥剂,分离清洗提纯,本发明方法通过溶液聚合方法,配合装填干燥剂的除水装置的使用,促使反应向聚合方向进行。本发明在预缩聚后、初次添加催化剂前,通过添加多元醇、多元酸或其组合作为引发剂,在反应初期直接构建枝化聚乳酸,极大地提升了产物的分子量,得到重均分子量(Mw)为6~30万的高分子量聚乳酸产品。高分子量聚乳酸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钜隆亿昇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2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