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与流程

专利2025-08-05  22


本申请涉及软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专业人员抓取日志数据,依据经验,判断软件系统是否有继续使用的价值,还是要改进维护。如此,人工处理数据量大,处理效率低,且人工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进的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2、本申请提供一种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示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包括:

3、基于软件系统的多个评价维度的基础数据,对所述软件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所述软件系统的综合分析数据;

4、将所述综合分析数据进行数字量级的降级,得到用于表示所述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的数字数值;

5、通过显示器显示所述数字数值,以及所述数字数值对应的关键影响原因;所述关键影响原因包含表示影响所述数字数值最大的基础数据。

6、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综合分析数据进行数字量级的降级,得到用于表示所述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的数字数值,包括:对综合分析数据进行自然对数计算,获取对应的自然对数值,作为用于表示所述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的数字数值;

7、和/或,

8、所述多个评价维度的基础数据,包括如下至少2种:数据访问频率、日均数据访问量、数据访问总量、系统用户量、功能模型数量、功能模型活跃度及生产回归数据量;所述基于软件系统的多个评价维度的基础数据,对所述软件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所述软件系统的综合分析数据,包括:使用数学几何平均值计算公式,将多个评价维度指标的乘积进行根计算,获取所述软件系统的综合分析数据。

9、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10、若所述数字数值表示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是无法继续使用的价值,则发送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包括所述无法继续使用的数字数值以及所述数字数值对应的关键影响原因,以使所述无法继续使用的软件系统被下架或者被维护;

11、接收到针对所述无法继续使用的软件系统被下架反馈的指令,本地删除所述无法继续使用的软件系统;

12、接收到针对所述无法继续使用的软件系统被维护反馈的指令,返回继续执行步骤:基于软件系统的多个评价维度的基础数据,对所述软件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所述软件系统的综合分析数据。

13、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14、对所述软件系统进行持续监测;

15、若在所述持续监测时间内所述数字数值表示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从继续使用的价值变化为无法继续使用的价值,则发送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包含所述应用价值的变化情况。

16、进一步的,所述数字数值表示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是无法继续使用采用如下步骤确定:若判定所述数字数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数字数值表示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是无法继续使用;

17、或者,

18、所述数字数值表示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是继续使用采用如下步骤确定:若判定所述数字数值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数字数值表示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是继续使用。

19、进一步的,所述软件系统为同一功能的多个软件系统;所述通过显示器显示所述数字数值,以及所述数字数值对应的关键影响原因,包括:通过显示器显示多个软件系统的数字数值,以及所述数字数值对应的关键影响原因;

20、所述方法还包括:比较多个软件系统的数字数值,将最大的数字数值对应的软件系统,推荐给该软件系统的公司。

21、进一步的,所述软件系统的多个评价维度的基础数据通过以下步骤确定:

22、接收由所述软件系统集成的多个软件开发工具包异步上报的数据;

23、对所异步上报的数据进行完整性校验;

24、如果完整性校验失败,则需要等待下一次异步上报数据的到达,重新进行完整性校验;

25、如果完整性校验通过,则将所异步上报的数据对齐时间戳;

26、将对齐时间戳后的数据,作为软件系统的多个评价维度的基础数据。

27、进一步的,所述接收由所述软件系统集成的多个软件开发工具包异步上报的数据,包括:

28、接收通过多个数据采集器采集由所述多个软件开发工具包异步上报的数据;其中,所述多个数据采集器用于接收预先设置的采集点上报的数据项,对所述数据项进行解析,得到所异步上报的数据;所述预先设置的采集点是使用软件开发工具包sdk预先埋点实现的。

29、进一步的,所述多个数据采集器包括如下多者:数据活跃度采集器、模型活跃度采集器、生产回归数据计量;相应的,所异步上报的数据包括数据活跃度信息、模型活跃度信息及运行生成的数据量;

30、其中,所述数据活跃度采集器,用于接收预先设置的数据采集点上报的数据项,并解析为数据访问频率、日均数据访问量及数据访问总量;

31、所述模型活跃度采集器,用于接收预先设置的模型采集点上报的数据项,并解析为系统用户数量、软件系统的功能数量及用户操作频率;

32、所述生产回归数据计量,用于接收预先设置的回归数据采集点上报的数据项,并解析为生产回归数据量。

3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示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装置,包括:

34、综合分析模块,用于基于软件系统的多个评价维度的基础数据,对所述软件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所述软件系统的综合分析数据;

35、价值指数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综合分析数据进行数字量级的降级,得到用于表示所述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的数字数值;

36、显示模块,用于通过显示器显示所述数字数值,以及所述数字数值对应的关键影响原因;所述关键影响原因包含表示影响所述数字数值最大的基础数据。

37、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

38、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

39、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基于软件系统的多个评价维度的基础数据,对软件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得到软件系统的综合分析数据;将综合分析数据进行数字量级的降级,得到用于表示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的数字数值;以及,通过显示器显示数字数值,以及数字数值对应的关键影响原因;关键影响原因包含表示影响数字数值最大的基础数据。

4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软件系统的多个评价维度的基础数据,对软件系统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数字量级的降级,显示用于表示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的数字数值以及关键影响原因。如此,电子设备自动分析,不依赖专业人员的经验判断,处理效率较高,且不容易出错。



技术特征:

1.一种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示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综合分析数据进行数字量级的降级,得到用于表示所述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的数字数值,包括:对综合分析数据进行自然对数计算,获取对应的自然对数值,作为用于表示所述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的数字数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数值表示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是无法继续使用采用如下步骤确定:若判定所述数字数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数字数值表示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是无法继续使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系统为同一功能的多个软件系统;所述通过显示器显示所述数字数值,以及所述数字数值对应的关键影响原因,包括:通过显示器显示多个软件系统的数字数值,以及所述数字数值对应的关键影响原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系统的多个评价维度的基础数据通过以下步骤确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由所述软件系统集成的多个软件开发工具包异步上报的数据,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采集器包括如下多者:数据活跃度采集器、模型活跃度采集器、生产回归数据计量;相应的,所异步上报的数据包括数据活跃度信息、模型活跃度信息及运行生成的数据量;

10.一种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示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装置,包括: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其中方法,基于软件系统的多个评价维度的基础数据,对软件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得到软件系统的综合分析数据;将综合分析数据进行数字量级的降级,得到用于表示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的数字数值;以及,通过显示器显示数字数值,以及数字数值对应的关键影响原因;关键影响原因包含表示影响数字数值最大的基础数据。如此,电子设备自动分析,不依赖专业人员的经验判断,处理效率较高,且不容易出错。

技术研发人员:尹雷,潘国仰,陈勇,叶继秋,张培东,张心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65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