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保护剂、制备方法及在噬菌体制剂中的应用与流程

专利2025-08-04  36


本发明涉及噬菌体保存,具体为噬菌体保护剂、制备方法及在噬菌体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细菌性疾病严重阻碍了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抗生素使用方便、见效快,在治疗动物细菌性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动物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滥用,诱使大量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破坏生态平衡。此外,化学药物残留也会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2、噬菌体是一种可以感染和裂解细菌的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生命体中,具有很强的宿主特异性。更重要的是,噬菌体的杀菌机制不受细菌自身耐药性的影响,噬菌体通过识别细菌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吸附在表面,将自身的遗传物质注入到宿主体内进行复制和组装,并最终通过裂解宿主菌释放子代病毒颗粒实现自我增殖。与抗生素相比,噬菌体由于特异性高、安全性强、副作用少、使用后无残留、成本低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成为减抗替抗的明星产品。研究表明,噬菌体在食品、农业、家禽养殖、水产养殖以及人类疾病的治疗中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作为应对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武器,噬菌体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在配置噬菌体制剂产品时,需要将高浓度的噬菌体原液进行稀释,稀释液也是影响产品保质期的一个重要因素,稀释液选择不佳会使噬菌体的活性迅速降低,影响产品的应用效果。另一方面,噬菌体产品在制备后,运输及储存过程中维持噬菌体活性也尤为关键。目前,噬菌体制剂较少用于注射,通常以喷雾、泼洒等方式使用。由于用量较大,冻干噬菌体的成本较高,所以噬菌体通常以液体的形式储存于4-8℃的环境中。但很多养殖场地处偏远,运输时间长且无条件低温储存,而噬菌体作为一种活的微生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活性降低或丧失,影响噬菌体的治疗效果。因此,为了延长噬菌体的保质期,并且更利于储存和运输,筛选在室温下保持噬菌体稳定性和活性的稳定保护剂及其稀释剂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噬菌体保护剂、制备方法及在噬菌体制剂中的应用,用于解决噬菌体的储存稳定性和活性,延长保质期。

2、有鉴于此,本发明的方案为:

3、本发明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噬菌体保护剂,包括噬菌体稀释剂、明胶及l-抗坏血酸-2-磷酸酯;按总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明胶占比为1-2%,所述l-抗坏血酸-2-磷酸酯占比为0.5-1%。

4、进一步地,所述噬菌体保护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组分为:tris-hcl0.4-0.7%、nacl0.6-0.9%、mgcl2 0.1-0.3%、cacl2 0.01-0.1%、谷氨酸0.1-0.3%,明胶1-2%,l-抗坏血酸-2-磷酸酯及0.5-1%,及余量的水。

5、优选地,所述噬菌体保护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组分为:tris-hcl 0.6%、nacl 0.8-0.9%、mgcl2 0.2%、cacl2 0.02%、谷氨酸0.3%,明胶2%,l-抗坏血酸-2-磷酸酯1%,及余量的水。

6、本发明第二个方面在于,提出第一个方面所述噬菌体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先配置噬菌体稀释剂,并调节ph,再加入明胶和l-抗坏血酸-2-磷酸酯,至达到终浓度后灭菌即得。

7、进一步地,所述ph调整为7.4;和/或,使用hcl进行ph调整。

8、本发明第三个方面在于,提出第一个方面所述噬菌体保护剂在制备噬菌体制剂中的应用。

9、本发明第四个方面在于,提出噬菌体制剂,包括噬菌体,及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噬菌体保护剂。

10、进一步地,所述噬菌体为沙门氏菌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或弧菌噬菌体中的至少一种。

11、进一步地,所述噬菌体通过添加噬菌体悬液,所述噬菌体悬液与保护剂的体积比为1:1。

12、本发明第五个方面,提出一种噬菌体制剂的制备方法,10.向噬菌体中加入保护剂后得到;所述保护剂包括噬菌体稀释剂、明胶及l-抗坏血酸-2-磷酸酯;按总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明胶占比为1-2%,所述l-抗坏血酸-2-磷酸酯占比为0.5-1%。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发明所述噬菌体保护剂包含噬菌体缓冲液、明胶及l-抗坏血酸-2-磷酸酯,各组分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提高噬菌体在高温下的稳定性,适用于室温下长期储存。



技术特征:

1.噬菌体保护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噬菌体稀释剂、明胶及l-抗坏血酸-2-磷酸酯;按总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明胶占比为1-2%,所述l-抗坏血酸-2-磷酸酯占比为0.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噬菌体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噬菌体保护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组分为:tris-hcl 0.4-0.7%、nacl 0.6-0.9%、mgcl20.1-0.3%、cacl2 0.01-0.1%、谷氨酸0.1-0.3%,明胶1-2%,l-抗坏血酸-2-磷酸酯及0.5-1%,及余量的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噬菌体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噬菌体保护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组分为:tris-hcl 0.6%、nacl 0.8-0.9%、mgcl2 0.2%、cacl2 0.02%、谷氨酸0.3%,明胶2%,l-抗坏血酸-2-磷酸酯1%,及余量的水。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噬菌体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配置噬菌体稀释剂,并调节ph,再加入明胶和l-抗坏血酸-2-磷酸酯,至达到终浓度后灭菌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整为7.4;和/或,使用hcl进行ph调整。

6.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噬菌体保护剂在制备噬菌体制剂中的应用。

7.噬菌体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噬菌体,及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噬菌体保护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噬菌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噬菌体为沙门氏菌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或弧菌噬菌体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噬菌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噬菌体通过添加噬菌体悬液,所述噬菌体悬液与保护剂的体积比为1:1。

10.一种噬菌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噬菌体中加入保护剂后得到;所述保护剂包括噬菌体稀释剂、明胶及l-抗坏血酸-2-磷酸酯;按总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明胶占比为1-2%,所述l-抗坏血酸-2-磷酸酯占比为0.5-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噬菌体保护剂、制备方法及在噬菌体制剂中的应用,所述噬菌体保护剂包括噬菌体稀释剂、明胶及L‑抗坏血酸‑2‑磷酸酯;按总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明胶占比为1‑2%,所述L‑抗坏血酸‑2‑磷酸酯占比为0.5‑1%;所述噬菌体保护剂包含噬菌体缓冲液、明胶及L‑抗坏血酸‑2‑磷酸酯,各组分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提高噬菌体在高温下的稳定性,适用于室温下长期储存。

技术研发人员:杨航,赵子荣,邵伟,刘杰,张晓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之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65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