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医学制药,具体涉及紫檀芪在制备宿主肠道菌群调节剂抗沙门菌感染的应用。
背景技术:
1、细菌性肠道感染是全球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其中沙门菌(salmonella)是由肠杆菌科导致的全球食源性胃肠道疾病中造成致死人数及致死动物数量最多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在全球公共卫生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沙门菌肠道感染,普遍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由于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和滥用及其不可避免的易诱导耐药性等因素导致了沙门菌耐药性日益严重,耐药谱逐渐加宽。这一现象对于临床上沙门菌感染的治疗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抗感染策略及药物来预防和治疗沙门菌感染。
2、紫檀芪(3’,5’-二甲氧基-4-羟基二苯乙烯,pterostilbene(pet),分子量:246.31,分子式:c17h14n2)是一种存在于紫檀、蓝莓、葡萄等植物中的天然化合物,隶属于芪类多酚化合物。作为白藜芦醇的天然二甲基衍生物,紫檀芪显示出高度相似的生物活性,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抗糖尿病等功效。20世纪90年代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由于白藜芦醇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代谢较快等药动学原因限制其广泛应用。与白藜芦醇相比,紫檀芪存在两个甲氧基,这种酚类物质的甲基化可以增加药物吸收及肝稳定性,因此吸收能力更强,生物利用度更高,在临床上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目前研究表明,紫檀芪可以改善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也具有一定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cereus)抑制活性。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紫檀芪在制备宿主肠道菌群调节剂抗沙门菌感染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紫檀芪在制备宿主菌群调节剂中的医用用途,为防治沙门菌感染提供了一种靶向宿主不依赖抗生素效应的新型策略和前导化合物。
2、本发明以沙门菌sl1344菌株为研究模式菌株,通过动物试验筛选出在可显著抑制靶器官菌落定植的化合物紫檀芪,并确证紫檀芪对小鼠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抗菌调节作用。
1.紫檀芪在制备宿主肠道菌群调节剂抗沙门菌的用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檀芪为原料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任何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