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扦插育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毛豹皮樟嫩枝扦插培育装置及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1、毛豹皮樟(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嫩枝密被灰黄色长柔毛,嫩叶两面均有灰黄色长柔毛,下面尤密,老叶下面仍有稀疏毛,叶柄长1-2.2厘米,全面有灰黄色长柔毛;毛豹皮樟的后代繁殖一般采用无性繁殖,扦插繁殖能维持优良性状,是最常用且成活率最高的繁殖方法,在对毛豹皮樟进行扦插过程中,需要用到相应的育苗箱对幼苗进行培育,但传统的育苗箱构造相对单一,并且不具备透光结构和遮盖结构,影响幼苗的生根情况,降低了育苗的质量,并且体积较大,不方便进行搬移使用,在实用性方面有待提高。
2、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1428246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扦插育苗装置,包括遮护盖、透明钢化玻璃板、铰链、育苗盘、通孔、储液盘以及棉线绳,育苗箱体内部上侧嵌入有透明钢化玻璃板,育苗箱体上端面贴合有遮护盖,遮护盖左端面下侧焊接有铰链,育苗箱体内部上侧放置有育苗盘,育苗盘下端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穿插有棉线绳,育苗箱体内部下侧放置有储液盘;该装置方便对幼苗进行遮阳保护和透光,解决了原有育苗装置不具备遮护和透光能力。
3、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该装置在育苗盘内栽培育苗时,育苗盘内没有设置夹持组件对幼苗进行夹持,进而导致幼苗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或者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得幼苗发生晃动,甚至幼苗发生倒伏,在幼苗晃动期间,会减弱幼苗吸收营养液的效果,造成幼苗吸收营养液的速率下降,不利于幼苗的生长栽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毛豹皮樟嫩枝扦插培育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育苗装置无法在幼苗生长期间对幼苗进行夹持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毛豹皮樟嫩枝扦插培育装置,包括开有进液口的育苗箱,育苗箱的顶部等距开有若干放置孔,还包括设置在育苗箱内的育苗机构;育苗机构包括若干沿育苗箱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的育苗组件;育苗组件包括顶部开口的育苗筒、沿育苗筒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在育苗筒内两侧的夹持组件;育苗筒与育苗箱固接,育苗筒与放置孔相通;夹持组件包括联动块、橡胶臂、用于带动联动块沿育苗筒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的驱动部;联动块与育苗筒滑动连接;橡胶臂与联动块固接;还包括用于对育苗筒内的营养液进行循环流动的循环组件。
3、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4、1、工作人员将需要扦插的毛豹皮樟的嫩枝沿放置孔放入在育苗筒内,待嫩枝放置好后,通过驱动部带动联动块做往复运动;联动块运动期间,橡胶臂同步运动;橡胶臂运动期间,由于两个橡胶臂均与嫩枝相贴,进而向靠近嫩枝运动的橡胶臂受到嫩枝的反作用力发生形变,向远离嫩枝运动的橡胶臂受到育苗筒内壁的反作用力发生形变,从而使得两个橡胶臂均发生形变;即嫩枝在两个橡胶臂形变的作用力下被完成固定,使得嫩枝在生长期间,稳定性较强,不会发生晃动和倒伏,进而便于嫩枝能够高效的吸收营养液,有助于提高嫩枝的成活率,从而使得嫩枝能够快速的生根发芽,有利于后续的进一步移栽。
5、并且,通过两个橡胶臂的往复运动,实现了可松动的运动夹持,相比较于传统的固定夹持,运动夹持能够为嫩枝的生长提供一定的开合,不会因夹持过于牢固而给嫩枝带来伤害;同时扩大了嫩枝的成长范围,进而有效的促进了嫩枝能够变得更粗壮,从而提高了嫩枝的生长率。
6、选用橡胶臂对嫩枝进行夹持,是为了实现对嫩枝的柔性夹持,橡胶臂发生形变期间,不会给嫩枝造成挤压的伤害,以便保证嫩枝能够更好的生长发育。
7、2、嫩枝在吸收营养液期间,通过设置循环组件,使得营养液能够循环流动,进而使得嫩枝的根系能够持续的吸收养分,有效的避免了营养液与根系接触不足而导致的营养浪费;营养液循环流动期间,还能够增加水液的表面积,从而增大水气的交换面积,促进水中氧气的交换,提高氧气浓度,有助于根系吸氧,增加嫩枝对营养的吸收;同时在营养液循环流动期间,还能够减少病虫害感染,是因为它能通过减少养分积累,控制根系病菌和霉菌的繁殖,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8、综上所述,通过橡胶臂的夹持和循环组件对营养液的循环流动,能够促进嫩枝吸收养分的速率以及提高对光能、氧气的利用率,保证了嫩枝能够高效的进行生长,即嫩枝的成活率大幅度上升。
9、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育苗筒内的增氧部;增氧部包括增氧管、楔块、沿育苗筒的宽度方向等距设置的若干增氧单元;竖向块与橡胶臂固接;楔块与竖向块固接;增氧单元包括增氧管、橡胶头;增氧管与育苗筒的内壁固接;橡胶头与增氧管连通,橡胶头位于竖向块的运动轨迹上。
10、橡胶臂运动期间,竖向块同步运动;竖向块运动期间,楔块同步运动;楔块运动期间,当楔块与橡胶头接触时,楔块继续运动,进而橡胶头发生形变,橡胶头的内部压强增大,使得橡胶头内的空气压缩;当楔块不再与橡胶头接触时,橡胶头复原,橡胶头内的空气沿增氧管的出气口排出;因此,橡胶头能够持续的向育苗筒内释放压缩空气。
11、通过上述运动,压缩空气进入到营养筒内后,能够使得营养液的流速增大,进而增加营养液与水的接触面积,促进氧气溶解;并且,营养液产生水流之后,能够保持营养液与周围环境的良好交换,进一步增加营养液内的含氧量;即营养液内的含氧量增大之后,嫩枝根系能够更好的吸收氧气,进一步提高了嫩枝的成活率,从而促进嫩枝的发育,保证了嫩枝能够茁壮生长。
12、通过楔块挤压橡胶头的设置,是为了实现若干个橡胶头被依次完成挤压,进而实现若干个橡胶头发生形变的程度逐渐增大,即沿育苗筒的宽度方向从增氧管喷出的气体作用距离各不相同,从而保证了沿育苗筒长度方向各个位置处的营养液均能充分受到压缩空气带来的作用,进一步增加了营养液的含氧量,保证了嫩枝能够生长效果更好。
13、进一步,循环组件包括导向块、循环管、顶部开口的营养筒、沿循环管的长度方向等距开有若干出水孔、用于带动循环管沿导向块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的动力部、用于将营养筒内的营养液导入循环管内的循环部;导向块与育苗箱固接;循环管与导向块滑动连接,循环管与育苗筒相贴;育苗筒的上方开有进水孔,育苗筒的下方开有导水孔,进水孔位于出水孔的运动轨迹上;营养筒位于育苗筒的下方,营养筒与育苗箱的底部固接。
14、通过循环部将营养液持续的导入到循环管内,再在营养液导入期间,通过动力部带动循环管沿导向块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循环管运动期间,出水孔与进水孔相通时,循环管内的营养液沿进水孔流入到育苗筒内;循环管往复运动期间,能够摇晃循环管内的营养液,使得营养液内的营养物质能够与水体混合的更充分、更均匀,进而便于嫩枝对营养物质的更好吸收。
15、并且,通过出水孔与进水孔的间歇相通,一方面延长了营养物质与水体的混合时间,使得营养物质与水体能够混合的更全面,另一方面延缓了营养液流进育苗筒内的时间,使得嫩枝能够对已经流入到营养筒内的营养液进行充分吸收,进而提高了营养液的利用率。
16、营养筒内被嫩枝吸收的营养液会沿导水孔流入到营养筒,从而实现了营养液的循环流动,保证了营养液能够在营养筒、循环管、育苗筒三者之间高效流动,增强了嫩枝生长发育的效果,提高了嫩枝生长发育的效率。
17、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循环管上的辅助部;辅助部包括辅助块、若干横向块、第一弹簧;辅助块与循环管滑动连接,辅助块与育苗箱的内壁相抵;若干横向块沿辅助块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横向块位于循环管内,横向块与辅助块固接;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循环管和辅助块。
18、循环管沿导向块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期间,辅助块同步运动;辅助块运动期间,辅助块受到育苗箱内壁的反作用力,进而能够实现相对于循环管的往复运动;辅助块运动期间,横向块同步运动;横向块运动期间,横向块能够更好的对循环管内的营养液进行搅拌,使得营养液内的营养物质和水体能够混合的更完全、更彻底,促进了嫩枝对营养液的吸收;并且,通过横向块的搅拌,横向块的作用力更大,能够有效的避免营养液内的营养物质沉积,进而增强了营养液的功效,提高了营养液的利用率。
19、进一步,还包括沿育苗箱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的若干联动部;联动部包括短轴、齿条、齿轮、第一凸轮、导向筒、导向杆、第二弹簧、用于密封导水孔的挡板;短轴与育苗筒转动连接;齿条与循环管的外壁固接;齿轮和第一凸轮均与短轴固接;导向筒与育苗筒固接;导向杆与导向筒滑动连接;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导向杆和导向筒;挡板与导向杆固接,挡板与育苗筒的外壁相贴。
20、循环管往复运动期间,齿条同步运动;齿条运动期间,由于齿条与齿轮啮合,进而齿轮转动;齿轮转动期间,短轴同步转动;短轴转动期间,第一凸轮同步转动;第一凸轮转动期间,当第一凸轮的凸起部与导向杆相抵时,导向杆做竖向向下运动,第二弹簧压缩,当第一凸轮的凸起部不再与导向杆相抵时,导向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导向杆做竖向向上运动;因此,导向杆能够做竖向往复运动。
21、导向杆竖向往复运动期间,挡板同步运动;挡板竖向向下运动期间,挡板不再密封导水孔,营养液逐渐沿导水孔流入到营养筒内;挡板竖向向上运动期间,挡板再次密封导水孔,营养液不再逐渐沿导水孔流入到营养筒内。
22、通过挡板的往复运动,控制了营养液流入到营养筒内的速率,进而延长了营养液在育苗筒内滞留的时间,使得嫩枝能够更好的对营养液进行吸收;并且,通过出水孔与进水孔的间歇相通,以及挡板的竖向往复运动,能够控制液体流入和液体流出速率,使其达到平衡,从而保持液位不变;即育苗筒的营养液时刻处于循环状态,且液位能够覆盖嫩枝生长所需的高度,进而保证了嫩枝能够高效生长。
23、进一步,还包括沿循环管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的若干搅拌块;搅拌块与循环管固接,搅拌块远离循环管的一端伸入进营养筒内。
24、工作人员将营养物质和水体沿进液口放入到营养筒内,再通过循环管带动搅拌块做往复运动;搅拌块运动期间,搅拌块能够营养筒内的营养物质和水体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使其混合成营养液;通过搅拌块的搅拌,避免工作人员需要单独使用搅拌机构对营养物质和水体进行搅拌,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且还能避免营养液在转移到营养筒内的期间,营养液会发生沉积的问题,进而提高了营养液的利用率。
25、进一步,驱动部为连接块;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循环管和联动块固接。
26、循环管往复运动期间,连接块同步运动;连接块运动期间,联动块同步运动。
27、进一步,动力部包括转轴、第二凸轮、第三弹簧、用于带动转轴转动的动力件;转轴与育苗箱转动连接;第二凸轮与转轴固接,第二凸轮与循环管相抵;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循环管和导向块。
28、通过动力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期间,第二凸轮同步转动;第二凸轮转动期间,当第二凸轮的凸起部与循环管相抵时,循环管沿导向块的长度方向向靠近育苗箱内壁所在的位置运动,第三弹簧压缩,当第二凸轮的凸起部不再与循环管相抵时,循环管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循环管沿导向块的长度方向向远离育苗箱内壁所在的位置运动;因此,循环管能够沿导向块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
29、进一步,循环部包括活塞筒、活塞块、第四弹簧;活塞筒与育苗箱固接;活塞块与活塞筒滑动连接,第二凸轮与活塞块相抵;活塞筒上连通有抽水管、软管;抽水管远离活塞筒的一端伸入营养筒内;软管远离活塞筒的一端与循环管连通;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活塞筒和活塞块。
30、第二凸轮转动期间,当第二凸轮的凸起部与活塞块相抵时,活塞块沿活塞筒的长度方向向靠近育苗箱内壁所在的位置运动,活塞块抽水,第四弹簧压缩,当第二凸轮的凸起部不再与活塞块相抵时,活塞块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活塞块沿活塞筒的长度方向向远离育苗箱内壁所在的位置运动,活塞块排水;因此,活塞块能够不断的抽水和排水。
31、活塞块抽水期间,营养液沿抽水管进入到活塞筒内存储起来;活塞块排水期间,存储在活塞筒内的营养液沿软管进入到循环管内;通过活塞块的往复运动,进而使得营养液能够在营养筒、循环管、育苗筒三者之间实现循环流动。
3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毛豹皮樟嫩枝扦插培育装置的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3、步骤(1):工作人员将需要培育的嫩枝依次放入育苗筒内;
34、步骤(2):通过橡胶臂的往复运动,实现对嫩枝的动态夹持;
35、步骤(3):通过橡胶头的往复运动对育苗筒内的营养液进行增氧;
36、步骤(4):通过循环管的往复运动和挡板的往复运动,实现育苗筒的液位平衡以及延缓营养液的流动速率;
37、步骤(5):通过横向块能够循环管内的营养液进行搅拌;
38、步骤(6):通过搅拌块的搅拌将营养筒内营养物质和水体制成营养液;
39、步骤(7):通过活塞块的往复运动,实现营养液在营养筒、循环管、育苗筒三者之中的循环流动。
40、本发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41、1、通过两个橡胶臂的往复运动,实现了可松动的运动夹持,相比较于传统的固定夹持,运动夹持能够为嫩枝的生长提供一定的开合,不会因夹持过于牢固而给嫩枝带来伤害;同时扩大了嫩枝的成长范围,进而有效的促进了嫩枝能够变得更粗壮,从而提高了嫩枝的生长率。
42、2、通过营养液的循环流动,进而有效的避免了营养液与根系接触不足而导致的营养浪费;营养液循环流动期间,还能够增加水液的表面积,从而增大水气的交换面积,促进水中氧气的交换,提高氧气浓度,有助于根系吸氧,增加嫩枝对营养的吸收;同时在营养液循环流动期间,还能够减少病虫害感染,是因为它能通过减少养分积累,控制根系病菌和霉菌的繁殖,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3、3、通过搅拌块和横向块对营养液的搅拌,避免工作人员需要单独使用搅拌机构对营养物质和水体进行搅拌,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且还能避免营养液在转移到营养筒内的期间,营养液会发生沉积的问题,进而提高了营养液的利用率;同时保证了营养液内的营养物质和水体能够混合的更完全、更彻底,促进了嫩枝对营养液的吸收。
44、4、通过出水孔与进水孔的间歇相通,以及挡板的竖向往复运动,能够控制液体流入和液体流出速率,使其达到平衡,从而保持液位不变;即育苗筒的营养液时刻处于循环状态,且液位能够覆盖嫩枝生长所需的高度,进而保证了嫩枝能够高效生长。
1.一种毛豹皮樟嫩枝扦插培育装置,包括开有进液口的育苗箱,育苗箱的顶部等距开有若干放置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育苗箱内的育苗机构;育苗机构包括若干沿育苗箱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的育苗组件;育苗组件包括顶部开口的育苗筒、沿育苗筒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在育苗筒内两侧的夹持组件;育苗筒与育苗箱固接,育苗筒与放置孔相通;夹持组件包括联动块、橡胶臂、用于带动联动块沿育苗筒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的驱动部;联动块与育苗筒滑动连接;橡胶臂与联动块固接;还包括用于对育苗筒内的营养液进行循环流动的循环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豹皮樟嫩枝扦插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育苗筒内的增氧部;增氧部包括增氧管、楔块、沿育苗筒的宽度方向等距设置的若干增氧单元;竖向块与橡胶臂固接;楔块与竖向块固接;增氧单元包括增氧管、橡胶头;增氧管与育苗筒的内壁固接;橡胶头与增氧管连通,橡胶头位于竖向块的运动轨迹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毛豹皮樟嫩枝扦插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组件包括导向块、循环管、顶部开口的营养筒、沿循环管的长度方向等距开有若干出水孔、用于带动循环管沿导向块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的动力部、用于将营养筒内的营养液导入循环管内的循环部;导向块与育苗箱固接;循环管与导向块滑动连接,循环管与育苗筒相贴;育苗筒的上方开有进水孔,育苗筒的下方开有导水孔,进水孔位于出水孔的运动轨迹上;营养筒位于育苗筒的下方,营养筒与育苗箱的底部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毛豹皮樟嫩枝扦插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循环管上的辅助部;辅助部包括辅助块、若干横向块、第一弹簧;辅助块与循环管滑动连接,辅助块与育苗箱的内壁相抵;若干横向块沿辅助块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横向块位于循环管内,横向块与辅助块固接;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循环管和辅助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毛豹皮樟嫩枝扦插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育苗箱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的若干联动部;联动部包括短轴、齿条、齿轮、第一凸轮、导向筒、导向杆、第二弹簧、用于密封导水孔的挡板;短轴与育苗筒转动连接;齿条与循环管的外壁固接;齿轮和第一凸轮均与短轴固接;导向筒与育苗筒固接;导向杆与导向筒滑动连接;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导向杆和导向筒;挡板与导向杆固接,挡板与育苗筒的外壁相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毛豹皮樟嫩枝扦插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循环管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的若干搅拌块;搅拌块与循环管固接,搅拌块远离循环管的一端伸入进营养筒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毛豹皮樟嫩枝扦插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部为连接块;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循环管和联动块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毛豹皮樟嫩枝扦插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部包括转轴、第二凸轮、第三弹簧、用于带动转轴转动的动力件;转轴与育苗箱转动连接;第二凸轮与转轴固接,第二凸轮与循环管相抵;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循环管和导向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毛豹皮樟嫩枝扦插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部包括活塞筒、活塞块、第四弹簧;活塞筒与育苗箱固接;活塞块与活塞筒滑动连接,第二凸轮与活塞块相抵;活塞筒上连通有抽水管、软管;抽水管远离活塞筒的一端伸入营养筒内;软管远离活塞筒的一端与循环管连通;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活塞筒和活塞块。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毛豹皮樟嫩枝扦插培育装置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