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下的四肢骨折用快速外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30  26


本发明涉及医疗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下的四肢骨折用快速外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平时环境下,临床骨折患者在进行四肢固定时,普遍采用以下几种传统方式:石膏固定、小夹板固定及外固定架固定;传统四肢骨折固定方式由于操作难度较大,对操作人员的专业度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处理;但在战场环境下,一方面因为批量伤员的快速产生,没有足够的医护人员以及足够的时间给伤员逐一采用传统的四肢骨折固定方式进行固定,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四肢骨折的牢靠处理。据以往战争中伤员伤情分布分析,高动能武器的使用造成爆炸创伤比例大幅度增加,伴有伤及四肢长骨骨折的多发伤比例明显增加,有部分伤员就是因为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导致伤情加重,影响了下一阶段治疗。另一方面战场环境下,需要快速进行转运救治,难免对伤员进行多次、长程的搬运等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固定方式的夹板固定容易松动,骨折处容易出现再次错位;石膏固定比较牢靠,但患者活动受到很大限制,骨折愈合后常有上下关节功能障碍,且操作时间长,不适宜战场条件。

2、目前,公开号为cn112155827b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骨折四肢快速固定装置,包括小臂固定单元,小臂固定单元包括上限位框和下限位框,上限位框和下限位框两侧分别通过壁板固定连接,两壁板、上限位框与下限位框形成一个矩形的容纳空间,上限位框和下限位框内均设置格栅,格栅的每个栅孔内都配合一个仿形杆,上限位框上方和下限位框下方均设置限位板。

3、在战场环境下的四肢骨折常常为复合伤,即四肢在骨折的同时伴有开放性损伤导致的出血;然而针对现有的四肢骨折快速固定装置,虽然伤员能够自己操作对患肢进行应急固定,但是此装置仅能对无开放性损伤的骨折四肢进行固定,无法在实现固定患肢的同时起到止血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下的四肢骨折用快速外固定装置,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快捷,急救人员或伤员自己能够对患肢进行应急固定操作,便于后续治疗;能够实现患肢快速固定,为其他重要部位的损伤的处理争取更多的时间;并且能够在固定患肢的骨折同时对开放性伤口进行止血处理。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下的四肢骨折用快速外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两个上下竖直分布的支板以及连接两个支板并使两个支板之间的夹角可调的调节卡盘;

4、两个所述支板上均固定有与气泵连接的气囊,所述气囊上设置有使气囊环绕并包裹在患肢上的固定带。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支架用于对患肢骨折进行支撑和固定,两个支板用于固定支撑上臂、下臂和大腿、小腿;调节卡盘连接两个支板,从而使两个支板之间的夹角可调;进而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大腿与小腿、上臂与下臂不同角度的固定;固定带用于将气囊环绕并将外固定装置穿戴在患肢上;固定支架与气囊结合从而使固定更加稳定、牢靠;并且气囊包裹在患肢上,固定的同时气泵向气囊内充气,气囊对开放性损伤起到压迫止血的效果。

6、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包括两个固定支架,所述气囊包裹在患肢上时,两个所述固定支架位于患肢的左右两侧。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囊包裹在患肢上时,两个固定支架位于患肢的左右两侧,从两侧固定患肢,从而使固定更加牢固、稳定。

8、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板为铝合金板。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铝合金板质量轻、强度高、不易变形,能够对患肢起到良好的支撑、固定的作用。

10、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气囊外表面垂直支板设置有加强带。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气囊环绕并包裹患肢时,气囊的外表面中部处于拉伸状态,加强带用于局部加强气囊,提高气囊的强度,避免由于拉伸造成气囊破损。

12、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包括横向固定在气囊上的魔术贴以及固定在远离魔术贴一侧的气囊上的卡环;

13、所述魔术贴穿过卡环反向粘贴在一起以使气囊两侧边接触并形成环形结构。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魔术贴穿过卡环反向粘贴在一起,气囊两侧边接触并形成环形结构环绕并包裹患肢,固定的同时气泵向气囊内充气,气囊对开放性损伤起到压迫止血的效果。

15、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气囊分别连接有与充气装置连接的充气管。

16、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位于下方所述气囊的宽度与位于上方气囊的宽度相同。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上肢时,由于上肢中的大臂与小臂粗细差别不大,位于下方气囊的宽度与位于上方气囊的宽度相同,即可满足固定上肢的需求,降低生产成本与生产难度。

18、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位于下方所述气囊的宽度小于位于上方气囊的宽度。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下肢时,由于大腿与小腿的粗细差距较大,位于下方气囊的宽度小于位于上方气囊的宽度,能够更加适配下肢。

20、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气泵、设置在壳体内且与气泵电性连接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壳体内且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池。

21、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气泵上设置有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压力传感器。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泵能够对气囊快速充气;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气囊内的气压,从而在气囊内的气压不足时将电信号反馈给气泵,进而实现智能补气;使用结束后,气泵也可以对气囊进行放气;气囊放气后,利于整体缩小体积存放,方便作战环境下携带。

23、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下的四肢骨折用快速外固定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固定带用于将气囊环绕并将外固定装置穿戴在患肢上,操作简单、快捷,急救人员或伤员自己能够对患肢进行应急固定操作,便于后续治疗;

25、2.外固定装置穿戴在患肢上后,气泵向气囊内快速充气,能够实现四肢骨折快速固定,为处理危及生命的其他损伤(头、胸、腹部损伤)争取时间,为处理批量伤员争取时间;

26、3.固定支架与气囊结合从而使固定更加稳定、牢靠;并且气囊包裹在患肢上,固定的同时气泵向气囊内充气,气囊对开放性损伤起到压迫止血的效果;

27、4.调节卡盘连接两个支板,从而使两个支板之间的夹角可调;进而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大腿与小腿、上臂与下臂不同角度的固定;

28、5.固定支架可折叠,气囊可压缩,利于缩小体积存放,方便作战环境下携带。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下的四肢骨折用快速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支架(1),所述固定支架(1)包括两个上下竖直分布的支板(2)以及连接两个支板(2)并使两个支板(2)之间的夹角可调的调节卡盘(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下的四肢骨折用快速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固定支架(1),所述气囊(4)包裹在患肢上时,两个所述固定支架(1)位于患肢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下的四肢骨折用快速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2)为铝合金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下的四肢骨折用快速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4)外表面垂直支板(2)设置有加强带(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下的四肢骨折用快速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包括横向固定在气囊(4)上的魔术贴(6)以及固定在远离魔术贴(6)一侧的气囊(4)上的卡环(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下的四肢骨折用快速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气囊(4)分别连接有与充气装置(9)连接的充气管(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下的四肢骨折用快速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下方所述气囊(4)的宽度与位于上方气囊(4)的宽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下的四肢骨折用快速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下方所述气囊(4)的宽度小于位于上方气囊(4)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下的四肢骨折用快速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9)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气泵、设置在壳体内且与气泵电性连接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壳体内且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下的四肢骨折用快速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上设置有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压力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下的四肢骨折用快速外固定装置,应用在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支架,支架包括两个上下竖直分布的支板以及连接两个支板并使两个支板之间的夹角可调的调节卡盘;两个支板上均固定有与充气装置连接的气囊,气囊上设置有使气囊环绕并包裹在患肢上的固定带;具有的技术效果是:操作简单、快捷,急救人员或伤员自己能够对患肢进行应急固定操作,便于后续治疗;能够实现患肢快速固定,为其他重要部位的损伤的处理争取更多的时间;能够在固定患肢的同时对开放性伤口进行止血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童迅,周峰,丛春林,冯英同,杨阳,彭文娟,孙凌梅,张文秀,李丹,魏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32235部队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63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