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员密度和温度场的灯光调控方法及灯光系统与流程

专利2025-07-29  15


本发明属于照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员密度和温度场的灯光调控方法及灯光系统。


背景技术:

1、传统的照明灯具,光照的亮度和颜色等通常是固定的,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一些能够调节亮度和颜色的灯具。家用亮度和颜色可调节的灯具,一般通过人工手动调节来实现,商用亮度和颜色可调节的灯具一般通过遥控器进行调节。对于一些商务场所(舞台、酒会、会议室等),还可根据人员情况自动调节灯具的亮度和色温。

2、比如cn202210588302.x披露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灯光监测调控方法及调控云平台,通过采用自动智能调控方式对婚庆舞台上的照明灯进行灯光调控判断识别,能够及时识别出需要调控的照明灯,在进行婚庆舞台灯光调控中,不仅融合了照射亮度和照射色度的调控,还增添了照射角度的调控。其虽然增添了照射角度的调控,可改变照射区域,但其照明灯的位置固定,调控区域有限,而且不能根据人员数量和活动区域调节照明灯的位置,不能调节所有照明灯组成的灯具点阵的造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人员密度和温度场的灯光调控方法及灯光系统。

2、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员密度和温度场的灯光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场所内的人员数量,以及人员活动高频区域和活动强度,根据人员活动高频区域和活动强度确定灯具的目标造型;s2,若干灯具点阵移动,组合成灯具的目标造型;s3,根据人员密度调节灯具亮度,根据室内温度调节灯具色温。

3、上述技术方案,灯具不是固定的,灯具点阵可移动,可根据人员活动高频区域和活动强度,调整灯具的位置,以提高现场灯光效果,尤其适用于商务场所。

4、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图像传感器采集场所内的图像确定场所内的人员数量;s12,当人员数量总数低于第一阈值时,灯具为阵列式布置点状灯,灯具点阵采用第一亮度点亮;若人员数量高于第一阈值,则判断人员活动高频区域和活动强度,以人员活动高频区域为标准形成灯具造型区域,以活动强度确定初始灯具造型;s13,根据灯具造型区域以及初始灯具造型,确定灯具目标造型。

5、上述技术方案,人员数量较少时,灯具保持初始位置不动,灯具造型不变化,灯的亮度暗一点省电;当人员数量较多时,需要进一步根据人员活动高频区域和活动强度,来确定灯具造型区域和灯具目标造型。

6、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判断人员活动高频区域和活动强度的方法为:s21,获取室内红外热图像;s22,去除背景;s23,利用光流法捕捉时间上变化的热源区域;s24,利用聚类算法识别频繁活动区域,聚类算法将成像数据中运动模式相似的点分到同一个活动区域;s25,分析每个活动区域的运动频率和强度,频率高的区域表示人员的活动频率高,强度高的区域表示人员活动幅度大。

7、上述技术方案,划分为多个活动区域,分析每个活动区域的运动频率和强度,以确定活动高频区域。

8、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以人员活动高频区域为标准形成灯具造型区域的方法为:s31,获取超过第二阈值的人员活动区域,即高频区域;s32,获取高频区域连通域外边界、以及中心点;s33,确定连通域外边界的长度和宽度;s34,以连通域外边界的长度为长轴,连通域外边界的宽度为短轴,拟合椭圆形,椭圆形区域为灯具造型区域。

9、上述技术方案,在多个活动区域中,根据活动区域的人数来确定高频区域,根据高频区域连通域外边界、以及中心点,确定灯具造型区域,灯具目标造型位于灯具造型区域内。

10、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以活动强度确定初始灯具造型的方法为:s41,判断活动强度是否大于第三阈值,若小于第三阈值,则灯具目标造型即为椭圆形造型,若活动强度大于第三阈值,则灯具目标造型为以椭圆形区域的中心、以及椭圆上的n个均分点为圆心的多个圆形造型。

11、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活动强度将灯具目标造型设置为椭圆形造型或多个圆形造型,满足不同的人员活动强度要求。

12、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圆形造型的直径为椭圆形造型短轴长度的1/2。

13、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确定圆形造型和椭圆形造型的尺寸关系,保证多个圆形造型的灯具能够覆盖灯具造型区域。

14、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若干灯具点阵移动的方式为:若干灯具安装在固定在屋顶的若干导轨上形成灯具点阵,以屋顶中心向外将屋顶划分为多个环形区域,每个环形区域中的一根导轨上安装一个灯具,每个灯具只能在其对应的环形区域的导轨上运动。

15、上述技术方案,将屋顶划分为多个环形区域,灯具只能在对应的环形区域的导轨上运动,灯具不能跨环形区域移动,避免各环形区域的灯具出现打架干涉的情况。

16、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根据人员密度调节灯具亮度、以及根据室内温度调节灯具色温的方法为:人员密度越大灯具亮度越亮,室内温度高灯具色温为冷色调,室内温度低灯具色温为暖色调。

17、为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员密度和温度场的灯光调控方法的灯光系统,灯光系统包括若干灯具和固定在屋顶的若干导轨,若干灯具安装在若干导轨上形成灯具点阵,以屋顶中心向外将屋顶划分为多个环形区域,每个灯具均连接有驱动其在对应环形区域的导轨上运动的移动驱动机构。

18、上述技术方案,将屋顶划分为多个环形区域,灯具只能在对应的环形区域的导轨上运动,灯具不能跨环形区域移动,避免各环形区域的灯具出现打架干涉的情况。

19、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环形区域中的若干导轨均以屋顶中心向外发散设置、且以屋顶中心为圆心周向均匀分布。

20、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导轨以屋顶中心向外发散设置,灯具在导轨上运动时,灯具的横纵坐标都可改变,相比灯具只能进行横移或纵移,本方案利于调节灯具目标造型,且可使更多的灯具运动至目标造型,提高灯光效果。

21、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人员密度和温度场的灯光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员密度和温度场的灯光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员密度和温度场的灯光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人员活动高频区域和活动强度的方法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员密度和温度场的灯光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人员活动高频区域为标准形成灯具造型区域的方法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员密度和温度场的灯光调控方法及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以活动强度确定初始灯具造型的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员密度和温度场的灯光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造型的直径为椭圆形造型短轴长度的1/2。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员密度和温度场的灯光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干灯具点阵移动的方式为:若干灯具安装在固定在屋顶的若干导轨上形成灯具点阵,以屋顶中心向外将屋顶划分为多个环形区域,每个环形区域中的一根导轨上安装一个灯具,每个灯具只能在其对应的环形区域的导轨上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员密度和温度场的灯光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人员密度调节灯具亮度、以及根据室内温度调节灯具色温的方法为:人员密度越大灯具亮度越亮,室内温度高灯具色温为冷色调,室内温度低灯具色温为暖色调。

9.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员密度和温度场的灯光调控方法的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系统包括若干灯具和固定在屋顶的若干导轨,若干灯具安装在若干导轨上形成灯具点阵,以屋顶中心向外将屋顶划分为多个环形区域,每个灯具均连接有驱动其在对应环形区域的导轨上运动的移动驱动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环形区域中的若干导轨均以屋顶中心向外发散设置、且以屋顶中心为圆心周向均匀分布。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员密度和温度场的灯光调控方法及灯光系统,所述的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场所内的人员数量,以及人员活动高频区域和活动强度,根据人员活动高频区域和活动强度确定灯具的目标造型;S2,若干灯具点阵移动,组合成灯具的目标造型;S3,根据人员密度调节灯具亮度,根据室内温度调节灯具色温。本发明的灯具不是固定的,灯具点阵可移动,可根据人员活动高频区域和活动强度,调整灯具的位置,以提高现场灯光效果,尤其适用于商务场所。

技术研发人员:蒋绍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壹品健康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63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