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纺织纤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弹纤维的持久静电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广泛应用于面料中。
2、然而,涤纶纤维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不仅会影响产品的使用体验,也会引发安全问题。现有的抗静电处理方法大部分在涤纶纤维表面直接涂覆抗静电剂,但是对于涤纶纤维的抗静电性能的改善有限,因此,开发一种能够维持涤纶纤维抗静电性能效果的方法成为当前纺织行业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进一步提升涤纶纤维的抗静电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弹涤纶纤维的持久抗静电处理方法。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弹涤纶纤维的持久抗静电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高弹涤纶纤维的持久抗静电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将涤纶复合纤维浸入抗静电溶液中,涤纶复合纤维表面附着抗静电涂料;
5、s2、取出浸泡后的涤纶复合纤维,干燥后,使得抗静电涂料在涤纶复合纤维表面形成一层抗静电涂层;
6、s3、对干燥后的复合纤维热处理,得到涤纶抗静电纤维;
7、所述涤纶复合纤维为将涤纶纤维与酰胺基纤维混纺得到,所述酰胺基纤维包括聚乙二醇、马来酸酐与生物基聚酰胺。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复合纤维通过涤纶纤维与酰胺基纤维混纺后制备得到,酰胺基纤维通过聚乙二醇、马来酸酐与生物基酰胺制备得到,生物基聚酰胺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热学性能,聚乙二醇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聚醚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通过马来酸酐复合制备得到的酰胺基纤维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与耐磨性能,酰胺基纤维与涤纶纤维混纺后得到的涤纶纤维能够直接改善纤维的抗静电性能,在涤纶复合纤维的表面与抗静电涂料结合,使得涤纶复合纤维的表面形成一层抗静电涂层,抗静电涂层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与涤纶复合纤维结合后,能够有效提升涤纶复合纤维的抗静电性能。
9、作为优选,所述酰胺基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10、将聚乙二醇、马来酸酐与吡啶混合,升温反应,反应后冷却,将产物分离后,萃取得到双端羟基复合物;将双端羟基复合物、戊二盐、生物基酰胺与水混合,保持搅拌条件升温反应,得到酰胺基产物,将酰胺基产物干燥,熔融纺丝得到酰胺基纤维。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聚乙二醇进行端羟基改性,再与生物基聚酰胺共聚,纺丝后得到的酰胺基纤维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与断裂生长率,使得涤纶复合纤维的综合性能得到提升,制备得到的涤纶复合纤维还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够与抗静电涂料结合更加稳定。
12、作为优选,所述双端羟基复合物与生物基聚酰胺之间的质量比为1:(3.4-3.8)。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双端羟基复合物与生物基聚酰胺之间的质量比在上述范围之内,能够进一步提升制备得到的酰胺基纤维的综合性能。
14、作为优选,所述抗静电涂料包括水性聚氨酯、分散剂与碳纳米管抗静电材料。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静电涂料中添加碳纳米管抗静电材料,能够使得抗静电材料更加稳定结合在涤纶复合纤维的表面,从而提升抗静电处理后的涤纶复合纤维的抗静电长久性,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与抗静电性能,能够进一步提升制备得到的涤纶复合纤维的抗静电性能与热稳定性,同时提升了制备得到的抗静电涂层的机械性能,使得抗静电涂层更加稳定。
16、作为优选,所述碳纳米管抗静电材料包括改性碳纳米管、纳米银与石蜡。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蜡具有良好的理化稳定性,并且相变潜热大,纳米银粒子也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与抗静电性能,通过石蜡、纳米银与改性碳纳米管制备得到相变复合材料,能够使得提升抗静电涂料的热稳定性与抗静电性能,与涤纶复合纤维结合后,进一步提升了纤维整体的抗静电性能与热稳定性。
18、作为优选,所述碳纳米管抗静电材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19、将硝酸银与改性碳纳米管混合加入至油胺中,搅拌后加入至熔融状态的石蜡中,在氮气氛围与油浴条件下反应,最后熟化,冷却后破碎研磨得到碳纳米管抗静电材料。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纳米银粒子修饰在多壁碳纳米管上,再通过石蜡复合制备得到碳纳米管抗静电材料,使得体系具有良好的协同抗静电性能和热稳定性。
21、作为优选,所述改性碳纳米管、硝酸银与石蜡之间的质量比为(0.42-0.46):0.26:1。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硝酸银、改性碳纳米管与石蜡之间的质量比在上述范围之内,能够进一步提升碳纳米管抗静电材料的综合性能。
23、作为优选,所述改性碳纳米管包括多壁碳纳米管与盐酸多巴胺。
24、作为优选,所述改性碳纳米管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25、将多壁碳纳米管加入至tris缓冲液中,超声得到碳纳米管分散液;将多巴胺与水混合,加入至碳纳米管分散液中搅拌反应,然后洗涤,最后干燥得到改性碳纳米管。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巴胺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修饰,碳纳米管的表面引入大量的官能团,有效降低了碳纳米管的表面能,有效改善了碳纳米管的自聚问题,使得碳纳米管在体系整分散更加稳定,并且包覆在碳纳米管表面的多巴胺为有机修饰层,能够改善碳纳米管的界面作用,从而使得碳纳米管抗静电材料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能,与涤纶复合纤维之间更加稳定。
27、作为优选,所述多壁碳纳米管与盐酸多巴胺之间的质量比为1:(0.4-0.6)。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多壁碳纳米管与盐酸多巴胺的质量比在上述范围之内,能够进一步提升制备得到的改性碳纳米管的稳定性。
2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通过聚乙二醇、马来酸酐与生物基酰胺制备得到酰胺基纤维,与涤纶纤维混纺制备得到的涤纶复合纤维的抗静电性能与机械性能得到改善,从而使得纤维组分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与耐磨性能;
31、2.在抗静电涂料中添加碳纳米管抗静电材料,能够与抗静电试剂共同提升涤纶复合纤维整体的抗静电性能,同时,通过改性碳纳米管、纳米银与石蜡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抗静电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使得涤纶复合纤维的热稳定性进一步得到改善;
32、3.通过多巴胺对碳纳米管的表面进行修饰,从而使得碳纳米管的表面具有大量官能团,降低了碳纳米管的表面能,使得碳纳米管能够更加均匀地分散在体系中。
1.一种高弹涤纶纤维的持久抗静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涤纶纤维的持久抗静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胺基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弹涤纶纤维的持久抗静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端羟基复合物与生物基聚酰胺之间的质量比为1:(3.4-3.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涤纶纤维的持久抗静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涂料包括水性聚氨酯、分散剂与碳纳米管抗静电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弹涤纶纤维的持久抗静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抗静电材料包括改性碳纳米管、纳米银与石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弹涤纶纤维的持久抗静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抗静电材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弹涤纶纤维的持久抗静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纳米管、硝酸银与石蜡之间的质量比为(0.42-0.46):0.26: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弹涤纶纤维的持久抗静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纳米管包括多壁碳纳米管与盐酸多巴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弹涤纶纤维的持久抗静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纳米管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弹涤纶纤维的持久抗静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壁碳纳米管与盐酸多巴胺之间的质量比为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