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播种机,特别地,涉及一种播种机及其轴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播种器结构如公布号为cn113767734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鸭嘴式播种器,其主要结构包括播种器行走支架、取种器支撑传动轴、排种腔壳体、滚筒,取种器支撑传动轴一端转动连接于播种器行走支架,取种器支撑传动轴与滚筒同轴心固定在一起,排种腔壳体与播种器行走支架固定连接;在实际使用时,操作人员手扶并推动播种器行走支架,滚筒外筒壁与地面相接触,滚筒相对于排种腔壳体发生周向旋转,整个滚筒通过取种器支撑传动轴转动于播种器行走支架上。
2、尽管上述类型的播种器具备基础的播种能力,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滚筒与取种器支撑传动轴相连,排种腔壳体与播种器行走支架固定连接,支撑传动轴仅转动连接于播种器行走支架,即滚筒通过支撑传动轴仅存在于上述转动连接点,如此结构导致支撑传动轴以及滚筒容易发生晃动,排种腔壳体与滚筒之间的间隔距离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严重时,排种腔壳体与滚筒之间会发生挤压接触,并发生卡滞。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轴连接结构,其中的滚筒与排种腔壳体使用稳定性高,两者之间不易发生挤压接触,卡滞的几率大幅下降。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轴连接结构,包括排种腔壳体、滚筒、支撑轴、行走支架,所述支撑轴固定连接于所述行走支架,所述排种腔壳体位于所述滚筒内,所述滚筒的两个相对侧壁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支撑轴穿过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支撑轴固定连接于所述排种腔壳体靠近于第一侧壁的外壳壁上,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一配合件,所述排种腔壳体侧壁上设有第二配合件;所述滚筒与所述排种腔壳体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第一配合件与第二配合件相互配合以对所述排种腔壳体产生支撑力。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排种腔壳体处于相对固定状态,滚筒会发生旋转,此时,滚筒的第一侧壁与支撑轴之间存在第一个转动支撑点,滚筒的第二侧壁与排种腔壳体之间通过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产生第二个配合支撑点,上述两个支撑点分别位于排种腔壳体的左右两侧位置,滚筒与排种腔壳体之间的支撑稳定性极高,使用时,两者之间不易发生挤压接触,卡滞的几率大幅下降。
5、优选的,所述第一配合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滚动孔;
6、所述第二配合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排种腔壳体侧壁上的滚动件,所述滚动件滚动接触于所述滚动孔的孔壁上。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滚筒与排种腔壳体之间发生相对滚动时,滚动件与滚动孔的孔壁相接触,不仅提升了支撑稳定性,而且滚筒的滚动也更加灵活。
8、优选的,所述滚动孔的孔壁上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件配合于所述滚动槽内。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滚动件可被限制于滚动槽内进行活动,有效提升了滚动件与滚动孔之间的配合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滚动件包括滚动块,所述滚动块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滚动孔为圆形孔,所述滚动槽位于所述滚动孔的弧形孔壁上,所有所述滚动块以滚筒转动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以上的滚动块可增加滚筒与排种腔壳体之间的有效支撑点位,提升滚筒与排种腔壳体之间支撑稳定性。
12、优选的,所述行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轴靠近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端部,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排种腔壳体靠近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壳壁上。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分别位于滚筒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位置,使用者施力于行走支架,可更稳定地推动整个播种机进行移动。
14、优选的,还包括存种盒,所述存种盒固定安装于所述排种腔壳体靠近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壳壁上,所述存种盒内部与所述排种腔壳体的内腔相通,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排种腔壳体上。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了排种腔壳体的外壳侧壁位置,使整个播种器的结构紧凑性更高。
16、优选的,所述滚筒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板体、若干拼块,若干所述拼块位于所述连接板体的四周位置;
17、每个所述拼块内均设有拼接槽,所述连接板体的外边缘插入到所述拼接槽内;
18、还包括抱紧部,每个所述拼块的第一侧壁上均设有翻边,所述抱紧部同时扣拉于所有拼块上的翻边,进而使拼块与连接板体稳定连接。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连接板体和若干拼块安装在一起时,可先将若干拼块上的拼接槽一一插入到连接板体的外边缘上,此时,拼块与连接板体之间会产生初步预固定;接着,将抱紧部同时扣拉于所有拼块上的翻边上,所有拼块同时受到向着连接板体中心一侧的拉力作用,拼块与连接板体可产生稳定连接效果;反之,将抱紧部从翻边上拆卸下来后,拼块便可从连接板体上轻松拆卸,整体拆装便捷性较高。
20、优选的,所述抱紧部包括抱紧钢丝、抱紧件,所述抱紧钢丝扣拉于所述翻边,所述抱紧钢丝两端为连接端,所述抱紧件用于将两个连接端的距离相互拉进。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抱紧钢丝套在翻边上,然后通过抱紧件将两个抱紧钢丝的两个连接端距离拉近,抱紧钢丝便可将所有翻边进行拉紧,锁紧稳定性高。
22、优选的,所述滚筒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板体、若干拼块,若干所述拼块位于所述连接板体的四周位置;
23、所述支撑轴连接于所述排种腔壳体,所述排种腔壳体内转动连接有带有种槽的种轮,所述种轮上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位于所述排种腔壳体与所述滚筒之间,所述连接板体上安装有驱动件,随着连接板体的旋转,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驱动齿轮相互配合,进而驱动所述种轮进行旋转。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连接板体和拼块共同构成的滚筒会发生旋转,连接板体上的驱动件也会随着发生运动,驱动件会与驱动齿轮进行配合,最终驱动种轮进行旋转;上述使用过程中,由于将驱动件设置在连接板体上,即使拼块与连接板体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也不会影响种轮的稳定转动;此外,在安装时,无需考虑拼块与连接板体之间的安装准确度,只需确保连接板体上的驱动件与驱动齿轮之间的配合准确性即可,安装便捷。
25、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播种机,其使用稳定性高。
2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播种机,包括如上述的轴连接结构。
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滚筒以及排种腔壳体之间的结构改进,整个播种机的实际使用稳定性极高。
1.一种轴连接结构,包括排种腔壳体(1)、滚筒(2)、支撑轴(3)、行走支架(4),所述支撑轴(3)固定连接于所述行走支架(4),所述排种腔壳体(1)位于所述滚筒(2)内,其特征是:所述滚筒(2)的两个相对侧壁为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所述支撑轴(3)穿过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21),所述支撑轴(3)固定连接于所述排种腔壳体(1)靠近于第一侧壁(21)的外壳壁上,所述第二侧壁(22)上设有第一配合件(5),所述排种腔壳体(1)侧壁上设有第二配合件(6);所述滚筒(2)与所述排种腔壳体(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第一配合件(5)与第二配合件(6)相互配合以对所述排种腔壳体(1)产生支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连接结构,其特征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滚动孔(7)的孔壁上开设有滚动槽(9),所述滚动件(8)配合于所述滚动槽(9)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滚动件(8)包括滚动块(81),所述滚动块(8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滚动孔(7)为圆形孔,所述滚动槽(9)位于所述滚动孔(7)的弧形孔壁上,所有所述滚动块(81)以滚筒(2)转动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行走支架(4)包括第一支架(41)、第二支架(42),所述第一支架(4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轴(3)靠近于所述第一侧壁(21)的端部,所述第二支架(42)固定连接于所述排种腔壳体(1)靠近于所述第二侧壁(22)的外壳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连接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存种盒(10),所述存种盒(10)固定安装于所述排种腔壳体(1)靠近于所述第二侧壁(22)的外壳壁上,所述存种盒(10)内部与所述排种腔壳体(1)的内腔相通,所述第二支架(42)固定连接于所述排种腔壳体(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滚筒(2)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板体(11)、若干拼块(12),若干所述拼块(12)位于所述连接板体(11)的四周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抱紧部(16)包括抱紧钢丝(17)、抱紧件(18),所述抱紧钢丝(17)扣拉于所述翻边(19),所述抱紧钢丝(17)两端为连接端(20),所述抱紧件(18)用于将两个连接端(20)的距离相互拉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滚筒(2)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板体(11)、若干拼块(12),若干所述拼块(12)位于所述连接板体(11)的四周位置;
10.一种播种机,其特征是: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轴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