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动力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27  24


本发明动力电池,具体涉及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动力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不断提升,动力电池的电池密度及重量越来越大,为了保证车辆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动力电池安装结构的结构强度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以便适配动力电池的重量。

2、在相关技术中,专利号为cn21362841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螺母总成和动力电池总成,螺母总成包括螺母盒和螺母组件,螺母盒设有收容空间,且螺母盒上开设有贯穿该螺母盒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收容空间相连通;螺母组件包括活动座和螺母,活动座位于收容空间内,且活动座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螺母一端与活动座相连,另一端自第一安装孔伸出至收容空间外,且螺母的螺纹孔与第二安装孔相连通;当活动座在螺母的带动下,旋转至抵持于螺母盒的内壁上时,螺纹孔在第一安装孔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安装孔内。对比文件1通过设置螺母盒和螺母组件提升装配效率及装配精度,但螺母存在滑移或者脱落的风险,降低了动力电池安装结构的连接强度。

3、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动力总成及车辆,能够有效提升动力电池的整体安装强度,保证车辆的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升动力电池的整体安装强度,保证车辆的行车安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安装结构,该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支架和连接组件。安装支架用于承载动力电池,连接组件穿设于动力电池并连接于安装支架,连接组件包括螺母盒、防脱盖体和螺母,螺母盒设于安装支架;防脱盖体与螺母盒连接形成活动空间,螺母的至少部分可动地设于活动空间,且螺母的外壁面与防脱盖体朝向螺母盒的一侧相贴合。

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第一安装支架包括门槛边梁以及分别连接于门槛边梁相对两端的机舱边梁和后地板边梁,多个第一连接组件分别在门槛边梁、机舱边梁和后地板边梁上间隔设置;第二安装支架设于第一安装支架的中心,且第二安装支架上间隔布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组件。

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动力电池设有第三安装支架,第三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分别位于动力电池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三安装支架上凸设有安装壳体,安装壳体设有与第二安装支架相对应的连接孔,且安装壳体的侧壁面设有多个加强筋和/或加强翻边。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后地板边梁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位于第二本体的上方;第一支架总成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与第一本体连接;第二加强板与第一加强板背离后地板边梁本体的一侧连接,第二加强板设有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第二支架总成包括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和第五加强板,第三加强板与第二本体连接,第四加强板、第五加强板均与第三加强板连接,且第四加强板和第五加强板交错设置,第五加强板设有另一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其中,两个第一连接组件位于同一水平面。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防脱盖体朝向螺母盒的一侧为球形。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安装结构还包括动力电池防撞梁,动力电池防撞梁包括防撞梁本体和防撞梁加强件,防撞梁本体的上壁面朝向防撞梁本体的下壁面凹陷以形成加强槽;防撞梁加强件的一端与防撞梁本体连接,防撞梁加强件的另一端与机舱边梁连接,且防撞梁加强件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加强翻边和第二加强翻边。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安装结构还包括后地板横梁和高压盒安装支架,后地板横梁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后地板边梁连接;高压盒安装支架用于安装高压盒,高压盒安装支架的一端与后地板横梁连接,高压盒安装支架的另一端与高压盒连接。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高压盒支架朝向高压盒的一端设有自焊接翻边,高压盒的相对两侧设有加强翻边。

11、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该动力总成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12、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动力总成。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1)本技术的连接组件在将动力电池与安装支架进行连接时,由于螺母在螺母盒内的活动空间可以小范围移动,因此,当使用螺栓与螺母进行对中时,即便车体总成在焊接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公差,也可以通过调整活动空间内螺母的位置方便地进行对中,而不必反复推拉调整动力电池6的位置,从而可以降低了装配人员的劳动强度。

15、当螺栓与螺母对中后,驱动螺栓旋转使得螺母在活动空间移动,直至防脱盖体的内壁面与螺母的外壁面贴合。这样一来,一方面,防脱盖体可以对螺母的进行限位,防止车辆行驶在颠簸的路面时,螺母产生滑移或者从螺母盒中脱出,从而保证动力电池安装结构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由于防脱盖体可以对螺母盒上的开孔进行密封,使得每个安装点上连接组件的内腔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隔离,既可以避免车辆行驶在涉水路面时,污水及泥沙进入连接组件,导致连接组件及安装支架出现腐蚀,从而提升了动力电池安装结构的连接强度。也可以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高速气流通过连接组件和安装支架(如门槛边梁)进入乘员舱内部,从而降低了乘员舱内的噪音、提升了乘客的舒适性。

16、(2)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可以组成“日”字型框架,加强了安装支架整体的结构强度,通过将第二安装支架上的多个加强安装点与动力电池进行连接,可以提升对动力电池中部的连接强度,使得动力电池与安装支架进行连接后更为稳定,防止车辆行驶在颠簸路面时动力电池从安装支架上掉落。

17、(3)第二安装支架和第三安装支架分别夹持着动力电池中部的上下两个表面,从而可以提升动力电池的安装稳定性。此外,安装壳体侧壁面上设置的加强筋和加强翻边则可以加强安装壳体的结构强度,保证螺栓穿入连接孔后安装壳体能够为螺栓提供稳定的限位,避免螺栓的一端发生晃动导致螺栓整体发生摆动,并与动力电池产生碰撞,从而造成对动力电池的损伤。

18、(4)本技术将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焊接成上下结构的第一支架总成,既可以提升第一安装点的刚度,又可以节省空间,为副车架及其它零部件的安装提供较大的空间。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和第五加强板组成盒状结构的第二支架总成,可以共同调整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和第五加强板的高度来升高第二安装点的高度,避免第二支架总成过高导致冲压时容易开裂或者焊接后容易变形的问题,从而保证了第二安装点的结构强度。

19、(5)本技术通过将防脱盖体的内壁面设置为球形,避免螺母在防脱盖体内旋转时发生会被卡住,则有助于螺母在防脱盖体内进行顺畅旋转,从而可以保证连接组件的正常装配。

20、(6)本技术将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焊接成上下结构的第一支架总成,既可以提升第一安装点的刚度,又可以节省空间,为副车架及其它零部件的安装提供较大的空间。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和第五加强板组成盒状结构的第二支架总成,可以共同调整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和第五加强板的高度来升高第二安装点的高度,避免第二支架总成过高导致冲压时容易开裂或者焊接后容易变形的问题,从而保证了第二安装点的结构强度。

21、(7)本技术的防撞梁采用三段式结构,防撞梁本体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后与防撞梁加强件连接在一起,防撞梁加强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孔及螺栓与机舱边梁连接。这样一来,不同的车型可以借用同一防撞梁本体,只更改防撞梁本体两边的防撞梁加强件,从而可以满足不同车型的布置需求,提升零部件的通用化水平。

22、(8)高压盒安装支架朝向高压盒的一端设有自焊接翻边,可以有效降低高压盒支架过高所导致的冲压开裂风险,且高压盒安装支架在朝向高压盒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折边板,从而提升高压盒7支架与高压盒7的连接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0)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安装支架(1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6)设有第三安装支架(61),所述第三安装支架(61)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12)分别位于所述动力电池(6)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边梁(11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盖体(202)朝向所述螺母盒(201)的一侧为球形。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安装结构(1)还包括动力电池防撞梁(30),所述动力电池防撞梁(3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安装结构(1)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盒安装支架(50)朝向所述高压盒(7)的一端设有自焊接翻边(51)。

9.一种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总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动力总成及车辆,该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支架和连接组件。安装支架用于承载动力电池,连接组件穿设于动力电池并连接于安装支架,连接组件包括螺母盒、防脱盖体和螺母,螺母盒设于安装支架;防脱盖体与螺母盒连接形成活动空间,螺母的至少部分可动地设于活动空间,且螺母的外壁面与防脱盖体朝向螺母盒的一侧相贴合。由此,本申请的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可以有效提升动力电池的安装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杜林生,莫若,胡春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62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