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翅大白蚁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2025-07-25  15


本发明涉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具体涉及一种黄翅大白蚁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白蚁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白蚁扩散能力强,破坏迅速,短期内就能造成巨大损失。白蚁食物主要是植物和木材的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如植物的根、茎、皮、木材、干枯树枝落叶及含纤维素的木材加工产品。白蚁蚕食甘蔗、花生等农作物,严重危害了农业生产;白蚁危害树木的种类也很多,造成森林严重减产,甚至毁损,严重危害房屋建筑、园林、苗圃、古树、堤坝等等。常见的白蚁种类有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和中国台湾乳白蚁等。

2、白蚁是社会性昆虫,由数百万的白蚁个体共同生存于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中,其行为规律有利于采用引诱法实施灭治。诱杀法具有高效、环保以及杀灭全巢的特点,已成为白蚁防治的重要手段。

3、目前主要是采用白蚁喜食的天然食物作为引诱饵料加入杀灭剂后配制成灭白蚁毒饵。作为饵料的有花生壳、玉米芯、蔗渣、木块、木屑、纸板、纸屑、糖等组合而成,由于以上材料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在白蚁诱杀过程中,白蚁群体是否主动选择毒饵,是影响诱杀效果的重要因素。

4、cn103975969a公开了一种白蚁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诱杀剂包括松木锯末、杉木锯末、栎类锯末、甘蔗渣、玉米粉、糯米粉、甘蔗成品糖、2,4-己二烯酸钾、氟铃脲tf、n,n-二甲基乙酰胺和水。

5、cn117796391a公开了一种白蚁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诱杀剂包括松花蜂蜜、葡萄糖粉、甘蔗糖、面粉、地瓜淀粉、活体白蚁蚁巢菌圃、水。

6、以上两个专利对中国台湾乳白蚁有一定的引诱效果,但对黄翅大白蚁的引诱效果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诱杀效果不佳等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黄翅大白蚁诱杀剂,以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组成组分:

3、糖化处理后的一年蓬粉85~95wt%,松花粉2.5~8wt%,黄翅大白蚁菌圃粉1.5~6wt%,苯甲酸钠0.5~0.6wt%,杀虫剂0.4~0.6wt%;

4、所述杀虫剂为氟铃脲或氟啶脲。

5、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以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组成组分:

6、糖化处理后的一年蓬粉90wt%,松花粉4wt%,黄翅大白蚁菌圃粉5wt%,苯甲酸钠0.5wt%,氟啶脲0.5wt%。

7、根据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糖化处理后的一年蓬粉通过以下方法得到:采集一年蓬干枯的茎秆,置于太阳下晒干后,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过10目筛;

8、并按一年蓬粉干重称取20%的白糖或红糖,再用100℃热水溶解,添加水,得到适量稀释糖水,并将糖水缓缓倒入铁芒箕粉中,边加糖水边搅拌,以手捏成团、一触即散为度,搓成粉状,再置于太阳下晒干或干燥箱中烘干,密封储存备用;

9、所述水的添加量为铁芒箕粉干重的30%~40%。

10、优选地,所述松花粉通过以下方法得到:采集马尾松的松花粉,置于太阳下晒干或干燥箱中烘干,再进行粉碎,过10目筛,密封储存备用。

11、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黄翅大白蚁诱杀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按质量份数的配比称取原料,混合均匀,并置于干燥箱中,在70℃下干燥3h,再采用芦苇纸袋进行分袋包装,封口制成黄翅大白蚁诱杀包。

12、优选地,进行所述分袋包装中,每包净重为10g。

13、进一步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诱杀包置于常温通风干燥室内,且无农药、无有刺激气味物品的地方进行储藏,温度保持在5~25℃,相对湿度保持在45%~55%,在不霉变前提下,储藏时间<2年。

14、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黄翅大白蚁诱杀剂在林地诱杀黄翅大白蚁中的应用。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在本发明中,采用特定用量的糖化处理后的一年蓬粉、特定用量的松花粉作为主要的引诱物,特定用量的黄翅大白蚁菌圃粉作为信息素,特定用量的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特定用量的氟铃脲或氟啶脲作为杀虫剂,配合本发明其余技术特征,本发明提供的黄翅大白蚁诱杀剂能够大大提高黄翅大白蚁的诱杀效果,具有针对性强、诱杀效果好、储存期长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黄翅大白蚁诱杀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组成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翅大白蚁诱杀剂,其中,以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组成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黄翅大白蚁诱杀剂,其中,所述糖化处理后的一年蓬粉通过以下方法得到:采集一年蓬干枯的茎秆,置于太阳下晒干后,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过10目筛;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黄翅大白蚁诱杀剂,其中,所述松花粉通过以下方法得到:采集马尾松的松花粉,置于太阳下晒干或干燥箱中烘干,再进行粉碎,过10目筛,密封储存备用。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黄翅大白蚁诱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按质量份数的配比称取原料,混合均匀,并置于干燥箱中,在70℃下干燥3h,再采用芦苇纸袋进行分袋包装,封口制成黄翅大白蚁诱杀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进行所述分袋包装中,每包净重为10g。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诱杀包置于常温通风干燥室内,且无农药、无有刺激气味物品的地方进行储藏,温度保持在5~25℃,相对湿度保持在45%~55%,在不霉变前提下,储藏时间<2年。

8.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黄翅大白蚁诱杀剂在林地诱杀黄翅大白蚁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黄翅大白蚁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诱杀剂,以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组成组分:糖化处理后的一年蓬粉85~95wt%,松花粉2.5~8wt%,黄翅大白蚁菌圃粉1.5~6wt%,苯甲酸钠0.5~0.6wt%,杀虫剂0.4~0.6wt%;所述杀虫剂为氟铃脲或氟啶脲。本发明提供的黄翅大白蚁诱杀剂能够大大提高黄翅大白蚁的诱杀效果,具有针对性强、诱杀效果好、储存期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钟武洪,赵正萍,邓奕忠,邓奕文,熊玮,孙凯,曾崇华,王亚文,颜学武,夏永刚,张敏,邓平,邹佳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62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