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氢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22  19


本申请属于车载储氢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储氢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载储氢装置可向燃料电池提供氢气,以提供车辆行走的动力。现有储氢装置包括氢瓶、卡箍和框架,氢瓶设有多个,一般每个氢瓶对应设置两个卡箍,氢瓶通过卡箍螺栓连接于框架,从而实现氢瓶的固定。

2、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储氢装置在处理氢瓶的拆卸作业时,往往需要逐个对氢瓶和框架拆卸分离,这一过程涉及到繁琐的手动操作,对每一个氢瓶进行仔细的拆解,这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也延长了维护和更换氢瓶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目前车载储氢装置拆装繁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储氢装置及车辆。

2、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储氢装置,包括:

3、框架;

4、多个氢瓶,沿径向依次设置;

5、锁紧机构,与所述氢瓶数量相同,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锁紧件,所述至少两个锁紧件沿所述氢瓶的轴向依次设置,且锁紧于对应的所述氢瓶,所述锁紧件设有夹持块;

6、夹持机构,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夹持机构沿所述氢瓶的轴向依次设置、且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传动杆以及与所述氢瓶数量相同的夹持件,多个所述夹持件活动连接于所述传动杆,以夹持或松开对应的所述夹持块。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件包括两个夹头,所述夹持块设有容置所述夹头的容置槽;所述夹持块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夹头设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作用于所述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均倾斜设置。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块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框架设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位于两个所述容置槽之间。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定位凸;所述容置槽沿所述传动杆的轴向贯通。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的纵梁设有导向腔以及连通于所述导向腔的开口,所述传动杆以及所述夹持件的下端均位于所述导向腔内,所述夹持件的上端通过所述开口伸出于所述导向腔外,所述夹持块抵接于所述框架、且位于所述导向腔外,沿所述氢瓶的轴向,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容纳腔以及所述夹持块的尺寸。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的纵梁包括本体以及两条支撑轨,两条支撑轨均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本体以及两条所述支撑轨合围成所述导向腔,两条所述支撑轨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开口,所述夹持块抵接与所述支撑轨。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杆为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有与所述氢瓶数量相同的多个依次设置的传动段,所述传动段设有反向螺纹,所述夹持件的两个夹头位于所述传动段中螺纹方向相反的轴段,所述螺纹杆的杆端伸出于所述框架外。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件包括两个半环,两个所述半环一端铰接,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其中一个半环设有所述夹持块,另一个所述半环设有作用于所述氢瓶的弹性凸,所述弹性凸靠近于铰接位置;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半环通过螺纹件连接,所述螺纹件外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作用于所述螺纹件的头部以及位于上方的所述半环;所述锁紧件还包括用于隔绝相邻两个所述氢瓶的弹性垫件。

15、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方面的储氢装置。

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氢装置,包括框架、氢瓶、锁紧机构和夹持机构,氢瓶设有多个,多个氢瓶沿自身径向依次设置;锁紧机构与氢瓶数量相同,锁紧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锁紧件,至少两个锁紧件沿氢瓶的轴向依次设置,且锁紧于对应的氢瓶,锁紧件设有夹持块;夹持机构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夹持机构沿氢瓶的轴向依次设置、且与框架连接,夹持机构包括传动杆以及与氢瓶数量相同的夹持件,多个夹持件活动连接于传动杆,以夹持或松开对应的夹持块。

17、本申请通过正转传动杆实现多个夹持件夹紧夹持块,实现多个氢瓶的固定,反转传动杆实现多个夹持件松开夹持块,实现多个氢瓶的拆卸,拆卸更快,效率更高。并且本申请通过对锁紧机构上的夹持块夹持固定氢瓶,使得夹持件的尺寸更小,机构更加紧凑,并且不受氢瓶自身的热胀冷缩以及碰撞变形的影响,提高了储氢装置的稳定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两个夹头,所述夹持块沿所述传动杆轴向的两侧均设有容置槽,两个所述夹头分别伸入于两个所述容置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框架设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位于两个所述容置槽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定位凸。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纵梁设有导向腔以及连通于所述导向腔的开口,所述传动杆以及所述夹持件的下端均位于所述导向腔内,所述夹持件的上端通过所述开口伸出于所述导向腔外,所述夹持块抵接于所述框架、且位于所述导向腔外,沿所述氢瓶的轴向,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容纳腔以及所述夹持块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纵梁包括本体以及两条支撑轨,两条支撑轨均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本体以及两条所述支撑轨合围成所述导向腔,两条所述支撑轨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开口,所述夹持块抵接与所述支撑轨。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为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有与所述氢瓶数量相同的多个依次设置的传动段,所述传动段设有反向螺纹,所述夹持件的两个夹头位于所述传动段中螺纹方向相反的轴段,所述螺纹杆的杆端伸出于所述框架外。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两个半环,两个所述半环一端铰接,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其中一个半环设有所述夹持块,另一个所述半环设有作用于所述氢瓶的弹性凸,所述弹性凸靠近于铰接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环通过螺纹件连接,所述螺纹件外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作用于所述螺纹件的头部以及位于上方的所述半环;所述锁紧件还包括用于隔绝相邻两个所述氢瓶的弹性垫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氢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氢装置及车辆,解决现有技术氢瓶拆装复杂,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储氢装置,包括:框架;多个氢瓶,沿径向依次设置;锁紧机构,与所述氢瓶数量相同,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锁紧件,所述至少两个锁紧件沿所述氢瓶的轴向依次设置,且锁紧于对应的所述氢瓶,所述锁紧件设有夹持块;夹持机构,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夹持机构沿所述氢瓶的轴向依次设置、且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传动杆以及与所述氢瓶数量相同的夹持件,多个所述夹持件活动连接于所述传动杆,以夹持或松开对应的所述夹持块。本申请提供的储氢装置拆装方便,且稳定可靠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袁沐,雷雨,邱谦,何苗,邹全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61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