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并且能够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拆卸的盒,并且涉及一种使用该盒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电子照相成像设备通过使用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示例包括例如电子照相复印设备、电子照相打印机(led打印机、激光束打印机等)、传真机、文字处理器等。
背景技术:
1、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以下,也简称为“成像设备”)中,调色剂图像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感光鼓或鼓)上,并且调色剂图像直接或间接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由此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
2、通常,这种成像设备需要补充调色剂(显影剂)和维护各种构件。因此,存在一种盒式成像设备,其中,盒能够安装到成像设备和从成像设备拆卸,并且通过更换盒有效地执行调色剂补充和维护操作。
3、盒包括鼓和处理器件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设备主组件)。处理器件是用于形成图像的器件,并且作用于鼓的处理器件主要包括显影器件、充电器件、图像转印器件、电荷消除器件、清洁器件等。盒的示例包括处理盒、鼓盒、显影盒等,所述处理盒包括鼓和至少一个处理器件并且能够一体地安装到设备主组件以及从设备主组件拆卸,所述鼓盒包括鼓,所述显影盒包括显影器件。根据这种盒方法,可以容易地进行成像设备的调色剂补充和维护操作。
4、作为用于将驱动力从设备的主组件传递到盒的结构,使用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s63-4252中所示的齿轮,并且使用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8-328449中所示的联接件。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
2、本发明(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针对感光构件单元、盒或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改进。
3、[解决问题的方法]
4、本发明至少提供一种感光构件单元,所述感光构件单元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所述成像设备包括能够同轴旋转的第一主组件侧斜齿轮部分和第二主组件侧斜齿轮部分,所述感光构件单元包括:感光构件,所述感光构件能够围绕其旋转轴线旋转;第一单元侧斜齿轮部分,所述第一单元侧斜齿轮部分用于与所述第一主组件侧斜齿轮部分啮合接合;以及第二单元侧斜齿轮部分,所述第二单元侧斜齿轮部分用于与所述第二主组件侧斜齿轮部分啮合接合,其中,所述第二单元侧斜齿轮部分的齿的扭转方向与所述第一单元侧斜齿轮部分的齿的扭转方向相同,其中,所述第二单元侧斜齿轮部分的齿的螺旋角大于所述第一单元侧斜齿轮部分的齿的螺旋角,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侧斜齿轮部分与所述第一主组件侧斜齿轮部分啮合接合并且所述第二单元侧斜齿轮部分与所述第二主组件侧斜齿轮部分啮合接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单元侧斜齿轮部分和所述第二单元侧斜齿轮部分能够旋转。
5、[发明效果]
6、根据本发明(本公开),提供了针对感光构件单元、盒或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改进。
1.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所述盒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还包括显影辊,所述显影辊用于承载要沉积在所述感光构件上的显影剂,其中,所述电极部分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并且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中心朝向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布置在所述旋转轴线的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电极部分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并且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中心朝向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布置在所述感光构件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设置有设置在所述框架的第一端部部分处的第一支承构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的第二端部部分处的第二支承构件,并且设置有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并且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朝向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向下游突出超过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并且其中,所述电极部分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设置有设置在所述框架的第一端部部分处的第一支承构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的第二端部部分处的第二支承构件,并且设置有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并且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朝向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向下游突出超过所述感光构件,并且其中,所述电极部分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沿着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所述感光构件具有第一端部部分和与所述感光鼓的第一端部部分相对的第二端部部分,所述感光构件的第一端部部分与距所述框架的第二端部部分的距离相比更靠近所述框架的第一端部部分,并且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设置有所述电极部分的区域包括所述感光构件的第二端部部分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沿着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所述感光构件具有第一端部部分和与所述感光鼓的第一端部部分相对的第二端部部分,所述感光构件的第一端部部分与距所述框架的第二端部部分的距离相比更靠近所述框架的第一端部部分,并且设置有所述电极部分的区域位于比所述感光构件的所述第二端部部分的位置更靠近所述框架的外侧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盒,还包括安装到所述感光构件的第二端部部分的第二凸缘构件,其中,设置有所述电极部分的区域和设置有所述第二凸缘构件的区域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至少部分地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盒,其中,还包括安装到所述感光构件的第二端部部分的第二凸缘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盒,还包括相对于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位于第一齿轮部分与第二齿轮部分之间的中间构件,所述中间构件能够填充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盒,其中,所述中间构件通过其旋转能够在用于提供间隙的位置和用于填充间隙的位置之间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盒,其中,所述中间构件能够通过其在与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相垂直的方向上的移动在用于提供间隙的位置和用于填充间隙的位置之间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盒,其中,所述中间构件是弹性构件,并且能够采取提供间隙的状态和填充间隙的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相对于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所述间隙的宽度we和第二齿轮部分的齿宽wd满足: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斜齿轮部分和所述第二斜齿轮部分每个均具有至少一个满足条件的齿: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斜齿轮部分的具有沿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测量的最大齿宽的齿的齿宽wc1与所述第二斜齿轮部分的具有沿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测量的最大齿宽的齿的齿宽wd1满足:
17.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斜齿轮部分的具有沿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测量的最大齿宽的齿的齿宽wc1与所述第二斜齿轮部分的具有沿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测量的最大齿宽的齿的齿宽wd1满足: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斜齿轮部分的具有沿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测量的最大齿宽的齿的齿宽wc1与所述第二斜齿轮部分的具有沿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测量的最大齿宽的齿的齿宽wd1满足: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齿轮部分的齿的螺旋角不小于15°且不大于40°。
20.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齿轮部分的齿的螺旋角不小于20°且不大于35°。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齿轮部分包括如下多个齿,所述多个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沿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方向或者所述第一齿轮部分的旋转移动方向分开地设置的多个第一突起。
22.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二齿轮部分包括如下多个齿,所述多个齿中的至少一个是具有在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部分的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上突出的突出形状的齿。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二齿轮部分的突出形状是在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部分的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上突出的圆筒形突起。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二齿轮部分的突出形状是具有多边形横截面并且在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部分的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上突出的突起。
25.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二齿轮部分包括斜齿轮齿,并且所述斜齿轮的齿的扭转方向与所述第一齿轮部分的齿的扭转方向相同。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二齿轮部分的齿的螺旋角不小于20°且不大于40°。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二齿轮部分的齿的螺旋角不小于25°且不大于35°。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二齿轮部分的斜齿轮的齿由沿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或第二齿轮部分的旋转移动方向分开地设置的多个第二突起构成。
29.根据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齿轮部分包括多个这种齿,并且所述第二齿轮部分包括相同数量的这种齿。
30.根据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盒,还包括覆盖所述第一齿轮部分和/或所述第二齿轮部分的弹性构件。
31.根据权利要求1-30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在所述第一齿轮部分和所述第二齿轮部分沿预定方向旋转的同时,所述第二齿轮部分的齿被固定成不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轮部分的齿沿与所述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32.根据权利要求1-31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齿轮部分能够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第二齿轮部分。
33.根据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齿轮部分和所述第二齿轮部分能够同轴旋转。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齿轮部分的旋转轴线和第二齿轮部分的旋转轴线与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同轴。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齿轮部分和第二齿轮部分一体地模制。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齿轮部分和第二齿轮部分一体地树脂模制。
37.根据权利要求33-36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二齿轮部分的齿顶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齿轮部分的齿根圆的直径或大于所述第一齿轮部分的齿顶圆的直径的0.8倍,并且小于所述第一齿轮部分的齿顶圆的直径的1.1倍。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二斜齿轮部分的齿顶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齿轮部分的齿顶圆的直径的0.9倍。
39.根据权利要求1-31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齿轮部分与所述第二齿轮部分连接以便能够传递驱动力。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齿轮部分与第二齿轮部分在旋转方向上具有游隙地相连接。
41.根据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齿轮部分与所述感光构件连接以便能够将旋转驱动力传递到所述感光构件。
42.根据权利要求1-5、10-32中任一项所述的盒,还包括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安装到所述感光构件的第一端部部分,在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所述感光构件的第一端部部分与距所述框架的第二端部部分的距离相比更靠近所述框架的第一端部部分,并且所述第一齿轮部分和第二齿轮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缘上。
43.根据权利要求1-42中任一项所述的盒,还包括第三齿轮部分,所述第三齿轮部分与感光构件相连接以便能够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感光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