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hplc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hplc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的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中测定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2.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是一种有机中间合成体,可以用于合成新型氟苯尼考类抗生素,其中氟苯尼考是专用于兽药的广谱抗生素,具有抗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广谱活性,广泛用于动物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据专利cn201611146617.x报道,近年来,许多细菌开始显示出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促使了人们对新抗生素的需求,新型氟苯尼考类抗生素具有保留或超过氟苯尼考的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用于合成新型氟苯尼考类抗生素的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其市场前景可期。
3.氟苯尼考对应的中间体之一是dl-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韩玉英等在《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的合成及拆分》一文中报道了dl-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纯度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条件,采用hyper ods2 c18色谱柱,流动相v(乙腈):v(水)=7:3,检测器波长,uv254nm。(精细化工,2011,28(6):599-602.)该分析方法仅能对dl-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进行分析,无法对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进行分析。
4.公开号为cn 101832981 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测定d-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hplc方法,该方法采用硅胶表面涂覆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固定相的手性柱,以正己烷、异丙醇和三乙胺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hplc分析,可以测定对d-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中d酯和l酯的含量。此方法与本专利申请的含量分析方法有本质区别。
5.此外,申请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的合成过程中,主要可能存在的两种杂质对氯苯丝氨酸和对氯苯甲醛,现有的测定分析方法没有特别针对这两种杂质进行很好的检测,导致这些检测方法难以符合实际需求。
6.目前尚未有对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测定分析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综上所述,为了配合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应用的发展,本发明进行了一项测定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hplc方法,该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并且便于对对氯苯丝氨酸和对氯苯甲醛的检测。
8.一种测定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hplc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1)将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待测样品进行稀释,得到供试液;
10.(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步骤(1)的供试液进行分析,得到液相色谱数据;
11.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所用的流动相为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混合溶液;
12.所述的流动相a为缓冲盐与离子对试剂溶液;
13.所述的流动相b为有机相;
14.所述的缓冲盐与离子对试剂溶液配制方法如下:
15.将无机盐、离子对试剂与超纯水混合,然后用酸调ph至2.0~6.0得到;
16.(3)根据步骤(2)得到的液相色谱数据计算待测样品中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的含量。
17.步骤(1)中,可以用0.8~1.2mol mol/l盐酸水溶液、0.1%磷酸水溶液、超纯水、起始洗脱比例溶液配制对照品溶液(如需要用到)及样品溶液,优选为优选0.8~1.2mol mol/l盐酸水溶液或超纯水。
18.作为优选,步骤(2)中,分析所用的色谱柱为化学键合固定相色谱柱:ultimate xb-phenyl(ⅱ),优选c18、c8、c3、aq或苯基柱,更优选c18:柱长30~250mm(更优选250mm);柱内径优选为1.0~10mm(更优选4.6mm);色谱柱填料粒度范围在1.8~10μm(更优选5μm)。
19.所述检测器为可变波长检测器,检测波长为190~360nm,优选220~230nm,更优选225nm。
20.流动相流速为1.0~2.0ml/min,更优选为1.0ml/min。
21.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缓冲盐与离子对试剂溶液中无机盐选自钠、钾、铵的醋酸盐、磷酸盐或硫酸盐,优选为磷酸二氢钾,缓冲盐在水中的浓度为0-100mm(更优选为10mm),离子对试剂选自四丁基氢氧化铵、庚烷磺酸钠、四丁基溴化铵或十二烷基磺酸钠,优选为四丁基氢氧化铵,在水中的浓度为0.5-1.5mm(更优选为1.0mm)。
22.所述的有机改性剂选自乙腈、甲醇、四氢呋喃、乙醇、异丙醇、乙二醇、丙酮中的一种。
23.作为优选,所述的无机盐选为磷酸二氢钾,离子对试剂选为40%四丁基氢氧化铵,所述的有机相选自乙腈或甲醇。
24.作为优选,用来调节缓冲盐与离子对试剂溶液的ph值的酸选自磷酸、硫酸、醋酸、甲酸、三氟乙酸、高氯酸或盐酸,优选磷酸,ph范围为0.8~12,更优选为0.8~5.0。
25.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盐与离子对试剂溶液用酸调ph至2.0~3.0。
26.作为优选,分析时采用梯度洗脱方法。
27.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减轻溶液混合时对分析过程的影响,一般不是直接将缓冲盐与离子对试剂溶液与有机相进行混合,而是在线进行混合分析。作为优选,流动相a为缓冲盐与离子对试剂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
2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梯度洗脱的流程如下:
29.(1)0~7min,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90~85:10~15;
30.(2)7~12min,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80~60:40~60;
31.(3)12~17min,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50~40:60~50;
32.(4)17.1~27min,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85~90:10~15
33.作为优选,所述的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通过面积归一法计算得到。
34.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35.(1)本发明对于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样品,均无需特别处理,只需要准确称量后用稀释液溶解稀释即可。
36.(2)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利用hplc测定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中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的含量,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为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质量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
37.(3)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的对氯苯丝氨酸和对氯苯甲醛两种杂质,因而特别适合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合成工艺和产品质量的控制。
附图说明
38.图1实施例2中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在流动相a的ph为2.0时的系统适应性色谱图,主峰出峰时间为12.241min。
39.图2实施例2中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的样品溶液在流动相a的ph为2.2时色谱图,主峰出峰时间为12.100min。
40.图3为实施例3中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样品溶液在流动相流速为1.1ml/min时的色谱图,主峰出峰时间为12.043min。
41.图4为实施例4中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样品溶液在柱温为40℃时的色谱图,主峰出峰时间为12.310min。
42.图5为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样品在波长为223nm时的色谱图,主峰出峰时间为12.002min。
43.图6为现有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纯度分析方法检测出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样品溶液色谱图,主峰出峰时间为23.215min。
44.图7为ph=2.0hclo4为流动相a条件下的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样品溶液色谱图,主峰出峰时间为8.392min。
45.图8为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样品氧化降解时的色谱图,主峰出峰时间为12.104min。
46.图9为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样品酸降解时的色谱图,主峰出峰时间为12.144min。
47.图10为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样品碱降解时的色谱图,主峰出峰时间为12.134min。
4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这些实施例不得用于解释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49.各实施例所用仪器均为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对照品为自制,含量大于99.5%。
50.在进行梯度洗脱时,流动相之间的比例,如无特殊说明,都为体积比。
具体实施方式
51.实施例1
52.色谱条件:
53.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25nm;流速:1ml/min;柱温:35℃;进样体积:10μl;色谱柱:ultimate xb-c18。
54.流动相和洗脱方式:
55.流动相a为缓冲盐与离子对试剂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洗脱方式为梯度洗脱。梯度
洗脱程序见下表:
56.时间(min)07121717.127流动相a908040409090流动相b102060601010
57.酸(对氯苯丝氨酸)储备液:称取50mg对氯苯丝氨酸对照品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mol/l hcl溶解后,用纯水定容,摇匀。
58.醛(对氯苯甲醛)储备液:称取醛(对氯苯甲醛)对照品50mg于100ml容量瓶中,加乙腈5ml溶解后,用乙腈:水=1:1稀释至刻度,称重、摇匀。
59.系统适应性溶液:称取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对照品30mg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1mol/l hcl溶解后,分别加入1ml酸储备液和醛储备液于同一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摇匀。(对氯苯丝氨酸浓度为0.01mg/ml)。
60.供试液(样品溶液):称取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湿品60mg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mol/l hcl溶解后,用纯水定容,摇匀。(浓度为0.6mg/ml)。
61.实施例2
62.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25nm;流速:1ml/min;柱温:35℃;进样体积:10μl;色谱柱:ultimate xb-c18。
63.缓冲盐加离子对试剂溶液:10mm磷酸二氢钾,1.0mm 40%四丁基氢氧化铵,用磷酸调ph值至2.0
±
0.2。
64.以梯度比例洗脱,分别进系统适应性溶液1针,要求酸、醛、酯拖尾因子≤2.0,对氯苯丝氨酸乙酯与相邻峰分离度≥1.5;样品溶液2针,样品溶液检测结果的绝对差值,要求对氯苯丝氨酸乙酯≤0.1%(溶液配制见实施例1)
65.系统适应性溶液
[0066][0067][0068]
样品溶液
[0069]
[0070]
缓冲盐加离子对试剂溶液的ph值为2.0时,进系统适应性溶液得到的色谱图见图1,ph为2.2时,进样品溶液得到的色谱图之一见图2。
[0071]
实施例3
[0072]
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25nm;将流速改为:0.9ml/min~1.1ml/min;柱温:35℃;进样体积:10μl;色谱柱:ultimate xb-c18。
[0073]
流动相a:ph=2.0磷酸二氢钾加四丁基氢氧化铵缓冲溶液,流动相b:色谱乙腈,以梯度比例洗脱。改变流速与不改变时分别以梯度比例洗脱,分别进系统适应性溶液1针,要求酸、醛、酯拖尾因子≤2.0,对氯苯丝氨酸乙酯与相邻峰分离度≥1.5;样品溶液2针,样品溶液检测结果的绝对差值,要求对氯苯丝氨酸乙酯≤0.1%(溶液配制见实施例1)。
[0074]
系统适应性溶液
[0075][0076]
样品溶液
[0077][0078]
其中,流速1.1ml/min时,进样品溶液得到的色谱图之一见图3。
[0079]
实施例4
[0080]
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25nm;流速:1.0ml/min;柱温:30℃和40℃;进样体积:10μl;色谱柱:ultimate xb-c18。
[0081]
流动相a:ph=2.0磷酸二氢钾加四丁基氢氧化铵缓冲溶液,流动相b:色谱乙腈,以梯度比例洗脱。改变柱温与不改变时分别以梯度比例洗脱,分别进系统适应性溶液1针,要求酸、醛、酯拖尾因子≤2.0,对氯苯丝氨酸乙酯与相邻峰分离度≥1.5;样品溶液2针,样品溶液检测结果的绝对差值,要求对氯苯丝氨酸乙酯≤0.1%(溶液配制见实施例1)。
[0082]
系统适应性溶液
[0083][0084]
样品溶液
[0085][0086]
其中,柱温为40℃时,进样品溶液得到的色谱图之一见图4。
[0087]
实施例5
[0088]
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23nm和227nm;流速:1.0ml/min;柱温:35℃;进样体积:10μl;色谱柱:ultimate xb-c18。
[0089]
流动相a:ph=2.0磷酸二氢钾加四丁基氢氧化铵缓冲溶液,流动相b:色谱乙腈,以梯度比例洗脱。改变检测波长与不改变时分别以梯度比例洗脱,分别进系统适应性溶液1针,要求酸、醛、酯拖尾因子≤2.0,对氯苯丝氨酸乙酯与相邻峰分离度≥1.5;样品溶液2针,样品溶液检测结果的绝对差值,要求对氯苯丝氨酸乙酯≤0.1%(溶液配制见实施例1)。
[0090]
系统适应性溶液
[0091][0092]
样品溶液
[0093][0094]
其中,波长为223nm时,进样品溶液得到的色谱图之一见图5。
[0095]
对比例1
[0096]
采用现有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纯度分析方法(色谱柱:hyper ods2 c18色谱柱,流动相v(乙腈):v(水)=7:3,检测器波长,uv254 nm;流速,1.0ml/min),对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0097]
样品溶液
[0098][0099]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现有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纯度分析方法只能检测出酸和酯的含量,检测不出醛含量,且运行时间过长,故不适合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制
备和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监测。本专利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已知杂质酸、醛以及一些未知杂质。其中,现有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纯度分析方法检测出的样品溶液图之一见图6。
[0100]
对比例2
[0101]
改变流动相的种类,选择用ph=2.0hclo4水溶液代替缓冲盐加离子对试剂溶液作为流动相a,其它条件不变,对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0102]
系统适应性溶液
[0103][0104]
样品溶液
[0105][0106]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流动相a为ph=2.0hclo4时,主成分酯的拖尾因子大于1.5,不符合方法学验证的要求,且醛的响应值很低。其中ph=2.0hclo4流动相条件下的样品溶液色谱图见图7。
[0107]
实施例6
[0108]
本方法对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测定分析方法的学术性考察。
[0109]
专属性
[0110]
氧化降解
[0111]
称取60mg 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湿品于100ml容量瓶中,加4ml30%h2o2放置3h后,加2ml 1n盐酸溶解,加水定容,摇匀。同时做空白。
[0112]
检测数据
[0113]
氧化降解试验结果
[0114][0115]
氧化降解后的图谱之一见图8。
[0116]
酸降解
[0117]
称取60mg 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湿品于100ml容量瓶中,加4ml1mol/l hcl溶液64h后用1mol/l naoh调节ph至中性(ph≈6~7),加水定容,摇匀。
[0118]
检测数据
[0119]
酸降解试验结果
[0120][0121]
酸降解后的图谱之一见图9。
[0122]
碱降解
[0123]
称取60mg 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湿品于100ml样品瓶中,加3.0ml1mol/l naoh溶液,30s后用0.1mol/l hcl溶液调节ph至中性(ph=6~7),加2ml1n盐酸,溶解,加水定容,摇匀。
[0124]
检测数据
[0125]
碱降解试验结果
[0126][0127]
碱降解后的图谱之一见图10。
[0128]
样品在强氧化性、酸性、碱性条件下有明显降解。
[0129]
线性关系考察
[0130]
准确称取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标准品适量,分别配成浓度为loq、60%(0.36mg/ml)、80%(0.48mg/ml)、100%(0.6mg/ml)、120%(0.72mg/ml)、的浓度,各进3针,以图谱中主峰面积的平均值对被测溶液浓度进行线性回归;要求:相关系数r≥0.999,截距≤2.0%。
[0131]
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
[0132][0133]
稳定性试验
[0134]
称取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湿品60mg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n盐酸2ml溶解加水定容,摇匀。作为稳定性溶液,稳定性溶液在配制完成后在室温条件下间隔0、2、4、6、8、10、16、20、24小时各进样品溶3针。要求:主含量其余各时间点测定结果与0小时测定结果的偏差≤2%,rsd≤1%,且较0小时溶液无杂质峰出现。
[0135]
[0136]
[0137][0138]
方法精密度
[0139]
选取同一批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湿品,分别称取6份样品,每份溶液进2针;要求:主峰面积的rsd≤1%。
[0140][0141]
色谱系统精密度
[0142]
进系统适应性溶液6针;要求:主峰面积的rsd≤1%。
[0143]
[0144]
技术特征:1.一种测定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hplc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待测样品进行稀释,得到供试液;(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步骤(1)的供试液进行分析,得到液相色谱数据;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所用的流动相为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混合溶液;所述的流动相a为缓冲盐与离子对试剂溶液;所述的流动相b为有机相;所述的缓冲盐与离子对试剂溶液配制方法如下:将无机盐、离子对试剂与超纯水混合,然后用酸调ph至2.0~6.0得到;(3)根据步骤(2)得到的液相色谱数据计算待测样品中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的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hplc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用0.8~1.2mol/l的稀盐酸或超纯水稀释待测样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hplc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分析所用色谱柱为化学键合固定相色谱柱:ultimate xb-c18;检测器为可变波长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20~230nm;流动相流速为0.8~1.5ml/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hplc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无机盐选自钠、钾、铵的醋酸盐、磷酸盐、磷酸二氢盐、磷酸一氢盐、硫酸氢盐或硫酸盐,离子对试剂选自四丁基氢氧化铵、庚烷磺酸钠、四丁基溴化铵或十二烷基磺酸钠;所述的有机相选自乙腈、甲醇、四氢呋喃、乙醇、异丙醇、乙二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定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hplc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盐选自磷酸二氢钾,离子对试剂选自四丁基氢氧化铵,所述的有机相选自甲醇或乙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定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hplc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盐与离子对试剂溶液为10-100mm磷酸二氢钾与0.5-1.5mm四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混合后,再用磷酸调ph值至1.8~2.2得到;所述的有机相为乙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定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hplc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先分别配制浓度不同的流动相a和流动相b,然后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进行分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定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hplc方法,步骤(2)中,梯度洗脱的流程如下:(1)0~7min,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90~85:10~15;(2)7~12min,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80~60:40~60;(3)12~17min,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50~40:60~50;(4)17.1~27min,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85~90:10~15。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定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hplc方法,梯度洗脱的流程如下:时间(min)07121717.127流动相a908040409090流动相b102060601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hplc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通过面积归一法计算得到。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一种测定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含量的HPLC方法。该方法是将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用稀酸溶液配制成溶液,采用一种化学键合固定相色谱柱,以缓冲盐加离子对试剂,用酸调pH至0.8-12为缓冲盐溶液,缓冲盐加离子对试剂溶液与有机改性剂以适当比例进行梯度洗脱,然后在适当的检测波长、流速和柱温下检测,再根据谱图计算样品含量。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使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对氯苯丝氨酸、对氯苯甲醛得到较好的分离,准确测出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的含量,方法简单、可靠、迅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和专属性好,为DL-对氯苯丝氨酸乙酯质量标准的制定建立基础。准的制定建立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明 武强 吴言琴 姜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普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5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