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电气元件,具体涉及电开关,尤其涉及一种地震勘探节点仪器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1、地震勘探节点仪器以其集成度高、易收放等特点,在地震勘探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可;它能够有效降低物探人工、运输成本和作业安全风险,提高施工和采集效率,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前景,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2、地震勘探节点仪器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其底部的尾椎插入土壤中,实现对地震波的采集,在使用时,地震勘探节点仪器的插入方向与地面相垂直是最佳的;但是,由于是人工插入地震勘探节点仪器的,导致其插入方向难以把握,经常会出倾斜的状态发生,而且这种倾斜状态难以及时发现。
3、因此,如何解决插入的地震勘探节点仪器发生倾斜时难以及时发现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
4、需要说明的是,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申请构思的背景技术,因此,并不认为上述描述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地震勘探节点仪器及其工作方法。
2、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勘探节点仪器,其包括:外壳,其内设置有若干电池;电路板,与电池相接,使各电池形成串联电路;调控腔室;以及若干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包括:绝缘板和触发块;其中所述绝缘板的一端位于相应电池与电路板之间以截断串联电路,另一端插入调控腔室内;以及各所述触发块围绕呈环形,且各所述触发块的下端部均穿出外壳,上端部均与相应绝缘板分离;在垂直插地时,各所述触发块同步上升与相应绝缘板贴合,以带动各绝缘板同步挤压调控腔室,即打开串联电路;在倾斜插地时,倾斜侧的触发块先上升与相应绝缘板贴合,以带动相应绝缘板挤压调控腔室,使调控腔室受压推动分离状态的绝缘板外移,即保持电源断路。
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环形保持架,各所述电池围绕环形保持架的外侧壁设置;其中,所述绝缘板穿过环形保持架。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控腔室位于环形保持架的上部;各所述触发块围绕环形保持架的内侧壁设置,且分别位于相应绝缘板的下方。
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锲形导向块;在未使用地震勘探节点仪器时,所述锲形导向块与触发块处于分离状态。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块与外壳弹性设置;在使用地震勘探节点仪器时,所述触发块的下端部与地面相抵后上升。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触发块的下端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锲形导向块朝向电池的一侧倾斜设置。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锲形导向块的倾斜面越过触发块。
10、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地震勘探节点仪器的工作方法,其包括:通过将各触发块围绕呈环形;在垂直插地时,各触发块同步上升与相应绝缘板贴合,以带动各绝缘板同步挤压调控腔室,直至打开串联电路;在倾斜插地时,倾斜侧的触发块先上升与相应绝缘板贴合,以带动相应绝缘板挤压调控腔室,使调控腔室推动另一侧分离状态的绝缘板外移,即保持电源断路。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绝缘板的下表面设置锲形导向块。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所述,本地震勘探节点仪器通过在电池与电路板之间设置离合组件,以在垂直插地时实现通路,在倾斜插地时实现断路,通过电路的通断,及时的发现是否倾斜,避免了人的视觉误差。
13、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4、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本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1.一种地震勘探节点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勘探节点仪器,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勘探节点仪器,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震勘探节点仪器,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震勘探节点仪器,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震勘探节点仪器,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震勘探节点仪器,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震勘探节点仪器,其特征在于,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勘探节点仪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震勘探节点仪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