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12  18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过冷却热交换器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1、已知一种制冷回路,其包括为了提高高负荷时的制冷能力而在冷凝器的出口处布置的过冷却热交换器,并且具有将用于对从冷凝器的出口流出的制冷剂进行过冷却的中压二相制冷剂向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注入的注入路径。

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包括:流量控制阀,其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减压;过冷却热交换器,其使由流量控制阀减压后的制冷剂与在冷凝器中冷凝的剩余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液体出口温度传感器,其检测从过冷却热交换器的液体侧流路(作为主流)的出口流出的制冷剂的液体温度;以及注入路径,其将从过冷却热交换器的气体侧流路(作为支流)的出口流出的制冷剂向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注入。该制冷循环装置旨在根据由液体出口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制冷剂温度来调节制冷剂的流量,从而提高高负荷时的制冷能力。

3、引文列表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8-179383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然而,在基于过冷却热交换器的液体出口温度的注入控制中,与非注入控制时相比,作为将制冷能力(输出)除以消耗功率(输入)而得到的值的能效比(eer)有可能降低。

3、即,过冷却热交换器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流入主流侧的制冷剂的量减少,因此蒸发器的压力损失减少,即使通过提高蒸发器内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减少被吸入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比容)来降低压缩机的转速,也能够维持制冷能力,并且能够抑制压缩功率。同时,在注入控制时,尽管与非注入控制时相比制冷能力提高,但在注入制冷剂的密度高的情况下,冷凝压力随着压缩机的高段的制冷剂的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与非注入控制时相比,以预定转速旋转的压缩机的功率倾向于增加。因此,尽管通过简单地监控过冷却热交换器的液体出口温度能够使制冷能力最大,但在一些情况下不能抑制能效比(eer)的降低。

4、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使制冷能力最大化的同时抑制能效比(eer)降低的空调机。

5、问题的解决方案

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机包括:制冷剂回路;第一温度检测器;第一压力检测器;以及控制装置。

7、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减压器,其布置在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之间;四通阀,其切换从压缩机排出的作为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注入控制阀,其使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冷凝的制冷剂的一部分的第一制冷剂减压;制冷剂间热交换器,其使已被注入控制阀减压的第一制冷剂与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冷凝的制冷剂的剩余部分的第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及注入管,其将已从制冷剂间热交换器流出的第一制冷剂向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引导。

8、第一温度检测器检测已从制冷剂间热交换器流出并被引入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中的第一制冷剂的温度。

9、第一压力检测器检测已从制冷剂间热交换器流出并被引入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中的第一制冷剂的压力。

10、控制装置控制注入控制阀的开度,使得基于由第一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制冷剂温度和由第一压力检测器检测到的制冷剂压力而计算出的第一制冷剂的比焓为比焓目标值,在比焓目标值下,作为注入管与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之间的合流点处的制冷剂的第三制冷剂的干度为1。

11、空调机还可以包括:第二温度检测器,其检测被吸入到压缩机中的制冷剂的温度;以及第二压力检测器,其检测被吸入压缩机的制冷剂的压力。

12、控制装置可以基于由第二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制冷剂温度、由第一压力检测器检测到的制冷剂压力和由第二压力检测器检测到的制冷剂压力来计算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中的制冷剂温度。

13、控制装置可以基于根据由第一压力检测器检测到的制冷剂压力和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中的制冷剂温度而计算出的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中的制冷剂的比焓,计算与第三制冷剂的干度为1对应的比焓。

14、控制装置可以基于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中的制冷剂的比焓和与第三制冷剂的干度为1对应的比焓,计算第一制冷剂的比焓目标值。

15、空调机还可以包括:第三压力检测器,其检测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第三温度检测器,其检测在制冷运转时从室外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以及第四温度检测器,其检测在制冷运转时从制冷剂间热交换器流出的第二制冷剂的温度。

16、控制装置可以基于由第二压力检测器检测到的压力和由第三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温度来计算在制冷运转时从室外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比焓。

17、控制装置可以基于由第二压力检测器检测到的压力和由第四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温度来计算在制冷运转时从制冷剂间热交换器流出的第二制冷剂的比焓。

18、控制装置可以基于第一制冷剂的比焓、在制冷运转时从室外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比焓、以及在制冷运转时从制冷剂间热交换器流出的第二制冷剂的比焓,来计算注入比率,该注入比率是第一制冷剂与第二制冷剂的比率。

19、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注入控制阀的开度,使得注入比率变为在第一制冷剂的比焓为比焓目标值时的目标注入比率。

20、压缩机可以是涡旋式压缩机。

21、发明的有益效果

22、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使制冷能力最大化的同时抑制能效比(eer)的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其中,


技术总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机包括:制冷剂回路;第一温度检测器;第一压力检测器;以及控制装置。第一温度检测器检测从制冷剂间热交换器流出并被引入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中的制冷剂的温度。第一压力检测器检测从制冷剂间热交换器流出并被引入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中的制冷剂的压力。控制装置控制注入控制阀的开度,使得基于由第一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制冷剂温度和由第一压力检测器检测到的制冷剂压力而计算出的制冷剂的比焓为比焓目标值,在比焓目标值下,注入管与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之间合流点处的制冷剂的干度为1。

技术研发人员:平野浩史,广崎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58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