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鞍座式车辆的肘节连杆组件及其鞍座式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12  18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座式车辆。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鞍座式车辆的肘节(toggle)连杆组件,以将动力系部件支撑到车辆的框架构件上。


背景技术:

1、一种车辆,诸如鞍座式车辆,包括框架组件,该框架组件具有从头管向后向下延伸的主管,用于限定跨步空间。副框架也设置在框架组件中,以可摆动地支撑车辆的动力单元。后轮联接到动力单元,因此,作用在后轮上的力传递到动力单元,导致动力单元的摆动运动。

2、进一步地,动力单元通过肘节连杆组件与框架组件连接。典型地,肘节连杆组件包括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彼此平行延伸的一对管。该对管在前端和后端处连接。在前端处,该对管通过第一叉管(cross tube)连接。第一叉管(也称为框架侧轴)配置为使得能够将肘节连杆组件与框架组件连接。此外,肘节连杆组件的后端通过第二叉管连接。第二叉管构件(也称为发动机侧轴)配置为使得能够将肘节连杆组件连接到发动机组件。因此,动力单元的摆动运动传递到肘节连杆组件,肘节连杆组件枢转地连接到框架组件的副框架。这样,来自动力单元的振动和力直接传输到框架组件。另外,发动机的振动和力也传递到车辆的实用箱、车把、底板和座椅组件。肘节连杆组件适于阻尼或衰减来自动力单元的振动。

3、为了阻尼振动,肘节连杆组件典型地设置有冲击吸收构件。冲击吸收构件通过设置到肘节连杆组件的支架而延伸。冲击吸收构件适于接触动力单元,用于阻尼振动。然而,肘节连杆组件中这种冲击吸收构件的刚度要求很高,以承受由动力单元施加的负载。此外,连接冲击吸收构件和肘节连杆组件的支架所经受的负载较高,这可能导致故障。尽管可通过改进支架到肘节连杆组件的焊接来增加支架的承载能力,但是这种刚度增加所需的焊接长度较长。而且,增加的焊接长度还可使副框架的强度特性劣化,这是不期望的。另外,设置在肘节连杆组件的中心处的单个冲击吸收构件可干扰动力单元的氧传感器。进一步地,在车辆转弯期间,由于车辆和动力单元的倾斜,肘节连杆组件接收来自动力单元的扭转负载。此时,当肘节连杆组件由于扭转负载而旋转时,冲击吸收构件与动力单元失去接触,导致振动传递到框架构件。

4、鉴于上述情况,需要一种解决了上述一个或多个限制的用于鞍座式车辆的肘节连杆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鞍座型车辆的肘节连杆组件。该组件包括肘节连杆框架,其枢转地联接到车辆的框架构件和动力系部件。第一止震件(bump stopper)安装在肘节连杆框架的前部部分上,并适于与框架构件接合,用于阻尼传递到框架构件的振动。第二止震件安装在肘节连杆框架的后部部分上,并适于与动力系部件接合,用于阻尼由动力系部件产生的振动。

2、在一实施例中,肘节连杆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和与第一支架间隔开且与第一支架平行地对齐的第二支架。第一管状构件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前端。第二管状构件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后端,以形成肘节连杆框架。

3、在一实施例中,肘节连杆框架通过第一管状构件枢转地联接到框架构件。

4、在一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阻尼块压配在第一管状构件内。一个或多个阻尼块与框架构件接合,用于将第一管状构件与框架构件枢转地安装。

5、在一实施例中,肘节连杆框架通过第二管状构件枢转地联接到动力系部件。

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止震件通过第一安装支架安装在肘节连杆框架的前部部分上。第一安装支架安装在第一管状构件上的中央部分处。

7、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止震件通过第二安装支架安装在肘节连杆框架的后部部分上。第二安装支架安装在第二安装支架上的中央部分处。

8、在一实施例中,动力系部件为发动机,并且第二止震件适于接合到发动机的曲轴箱上。

9、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止震件在车辆的空载状态期间与框架构件接合。

10、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止震件在车辆的装载状态下与动力系部件接合。

11、在另一方面,公开了鞍座式车辆。该车辆包括框架构件和动力系部件,动力系部件的一端安装到框架构件上并且动力系部件的另一端安装到车辆的减震器组件上。动力系部件通过肘节连杆组件安装到框架构件上。该组件包括肘节连杆框架,其枢转地联接到框架构件和动力系部件。第一止震件安装在肘节连杆框架的前部部分上,并适于与框架构件接合,用于阻尼传递到框架构件的振动。第二止震件安装在肘节连杆框架的后部部分上,并适于与动力系部件接合,用于阻尼由动力系部件产生的振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鞍座式车辆(200)的肘节连杆组件(100),所述组件(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100),其中,所述肘节连杆框架(10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100),其中,所述肘节连杆框架(102)通过所述第一管状构件(112)枢转地联接到所述框架构件(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100),包括压配在所述第一管状构件(112)内的一个或多个阻尼块(116),所述一个或多个阻尼块(116)与所述框架构件(202)接合,用于将所述第一管状构件(112)与所述框架构件(202)枢转地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100),其中,所述肘节连杆框架(102)通过所述第二管状构件(114)枢转地联接到所述动力系部件(20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100),其中,所述第一止震件(104)通过第一安装支架(118)安装在所述肘节连杆框架(102)的所述前部部分(102a)上,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18)安装在所述第一管状构件(112)上的中央部分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100),其中,所述第二止震件(106)通过第二安装支架(120)安装在所述肘节连杆框架(102)的所述后部部分(102b)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120)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120)上的中央部分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100),其中,所述动力系部件(202)为发动机,并且所述第二止震件(120)适于接合到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206)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100),其中,所述第一止震件(104)在所述车辆(200)的空载状态期间与所述框架构件(202)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100),其中,所述第二止震件(106)在所述车辆(200)的装载状态下与所述动力系部件(204)接合。

11.一种鞍座式车辆(200),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200),其中,所述肘节连杆框架(102)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200),其中,所述肘节连杆框架(102)通过所述第一管状构件(112)枢转地联接到所述框架构件(20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200),包括压配在所述第一管状构件(112)内的一个或多个阻尼块(116),所述一个或多个阻尼块(116)与所述框架构件(202)接合,用于将所述第一管状构件(112)与所述框架构件(202)枢转地安装。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200),其中,所述肘节连杆框架(102)通过所述第二管状构件(114)枢转地联接到所述动力系部件(204)。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200),其中,所述第一止震件(104)通过第一安装支架(118)安装在所述肘节连杆框架(102)的所述前部部分(102a)上,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18)安装在所述第一管状构件(112)上的中央部分处。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200),其中,所述第二止震件(106)通过第二安装支架(120)安装在所述肘节连杆框架(102)的所述后部部分(102b)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120)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120)上的中央部分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200),其中,所述动力系部件(202)为发动机,并且所述第二止震件(120)适于接合到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206)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鞍座式车辆(200)的肘节连杆组件(100)。该组件(100)包括肘节连杆框架(102),其枢转地联接到车辆(200)的框架构件(202)和动力系部件(204)。第一止震件(104)安装在肘节连杆框架(102)的前部部分(102a)上,并适于与框架构件(202)接合,用于阻尼传递到框架构件(202)的振动。第二止震件(106)安装在肘节连杆框架(102)的后部部分(102b)上,并适于与动力系部件(204)接合,用于阻尼由动力系部件(204)产生的振动。该组件(100)适于阻尼传递到框架构件(202)的振动,从而改善车辆(200)的乘坐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S·沙拉德,S·施鲁蒂,R·普拉萨德,N·多达帕亚,V·赛普雷文,K·文卡塔·曼加·拉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5781.html

最新回复(0)